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达人秀-第3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破人亡,弄取钱财。

    若是东林党得势,宦官集团处于下风,那么,这些士绅与商旅,就得拿出不少的银子,作为政治献金,去巴结朝中的重臣,去打点与自己生意息息相关的各地官员。

    毕竟,就算那些不会明抢,但只要暗地里使绊子,他们这些人就会血本无归,生意难做,同样是家破人亡。

    这一刻,不管是张国维,还是洛养性,都明悟了许多,之前的那番谈话,这些人为何是一副吞吞吐吐的样子

    显然,就算朝廷强势行动,以雷霆手段,全都处置了那些贪官污吏,但是,他们的同窗好友,亲戚之类的,难免还有在朝中为官。

    如此一来的话,心存顾忌与忌惮之下,更不能吐露那些贪官污吏了,而是将所有的原因都归咎于过往,还留下了一丝余地,不至于遭到报复。

    自古以来,就有那么一句话,民不与官斗,这些商人就是坚持着这一点。

    因此,在整个过程中,即便下定了莫大的决心,准备破罐子破摔,但他们还是保持着最后一丝“理性”,总是模糊一些事情,只是讲贪官污吏,却不言明是谁,要么就是推卸到以前。

    洛养性明白,尽管已经将问题想得很严重了,将事情想得很棘手,但自己还是低估了这次任务的艰巨性,远超自己的想象,还要更加难办。

    按照预期,自己的那种做法,所谓的杀鸡儆猴,进行树威,只是治标不治本,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同时,洛养性的心里也知道,事情已经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不再自己的掌控范围,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职权问题,因为,这已经牵涉到吏治腐败的问题,不是自己能够解决和插手的。

    说白一点,绕了那么一个大圈,费了那么大的功夫,最终还是要皇上来裁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士绅的问题,使得他们摆脱贪官污吏的压榨和盘剥。

    在这个时候,看到洛养性与张国维的沉默不语,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应,大厅里的那些士绅和商贾,一颗心就是直往下沉,心里有一种不好的感觉。

    也无怪乎他们这么紧张,实在是,当方姓老者开口之时,说出他们的难言之隐的那一刻,就等同于背水一战。冒着极大的风险。

    成,则摆脱以往的那种枷锁,像一个正常商人那样做生意;败,则赔上身家性命,甚至会连累到妻儿老小,依旧难逃家破人亡的结局,惨淡收场。

    因此,当决定说出这一切之时,他们就是进行在一场豪赌

    正如洛养性所想的那般,凭着商人的天赋,做生意的头脑,对于以打欠条的方式,逐年补缴税银,银子虽多,但在他们的眼里,还不算什么,并未放在心上,唯一担心的是,就是每年如数缴纳了税银之后,还要应付那些贪官污吏。

    大厅里再次安静了下来,死一般的沉寂,气氛也是越来越压抑。

    “各位,既然你们如此开诚布公,坦诚相待,说出自己的难言之隐。那么,本将军也实话实说,关于这件事情,已经超出了本将军的权力范围,就算是相帮,也是无能为力,本将军唯一能做的就是,将这件事情上报给朝廷,由皇上来定夺,为你们主持公道。”

    呼

    听到洛养性的这番话,众人不仅泄气,不仅没有流露出失望之色,反而是神色微松,暗暗长吐了一口气,有一种莫名的轻松与期待。

    很显然,这番话虽没有他们想要的答案,没有什么允诺,但却是诚意十足,让他们看到了一抹希望,看到了洛养性的坦诚以待,并未和他们打马虎眼,而是真的想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如果洛养性大包大揽的进行允诺,他们反而不安心。

    因为,他们的心里也很清楚,就算洛养性真得为他们着想,并进行一定的冒险,利用手中超然的权力,不顾一切地处置那些贪官污吏,也只能是暂时缓解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难题。

    毕竟,贪官是杀不完的,走了一批,谁也无法保证,新上任的官员就是清官。

第六百一十六章 天人交战

    而且,从本质上讲,他们虽然是商人,以信誉为生,去做生意,但也知道一点,官员的允诺并不可信,也不牢靠,洛养性这样的大白话,直言相告,反而获得了他们的好感,感觉到了诚意。

    这时,感觉到气氛的微妙变化,似乎是看穿了众人的心中所想,张国维随之站了出来,缓缓开口了,进行一定的表态。

    “各位,别的地方,本官无法说什么,但在这十府之内,只要是在本官的辖区之内,只要是在职一天,若是有官吏对你们索贿,变相地阻挠和破坏你们的生意,本官都将会施以严刑,严惩不贷,你们也可以随时找本官,反应诸多问题。”

    无疑,张国维的这一番话,有着相当的力度,等于给洛养性的话语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使其更加地具有说服力,也给了众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在这江南十府之内,身为巡抚的张国维,就是最大的官,有了这个保证,就等于变相地一个允诺,他张国维,就是他们这些人的靠山,他们的护身符。

    若是放到以前,没有对张国维有所认识和了解,就算张国维说得天花乱坠,哪怕是赌咒发誓,众人也不会相信他的这个允诺,更多的还是嗤之以鼻,不以为然。

    一年多的亲眼目睹,众人知道,眼前的这个巡抚大人真的是一个好官,不像那些贪官污吏,只知道敛财,从种种施政来看,他绝对是为百姓办实事,是一个好官,

    对于好官,不管是谁,都会对他有一种毫无原因的信任,或许,这就是贪官与好官的本质区别。

    显然,张国维这一年多的巡抚生涯,不仅获得了江南百姓的好感,还获得了这些士绅的认同,尽管在这段时间里,相处的并不愉快,还经常发生冲突,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观感,他们对一个好官坏官的判定,以及相应人品的个人评价。

    几天后

    文华殿中,崇祯正在看着一本奏折,神情平静无比,没有一丝的波澜,而站在一旁的冷晓磊却是在喋喋不休,满脸的好奇与疑惑之色,言语之中,显然是已经看过了奏折里的内容。

    “皇上,这本奏折,您都已经看了四遍,末将并不觉得里面还有其他的深意啊”

    “如果熊大人和朱元帅他们还有其他的用意,应该会在奏折里明言啊。毕竟,这又不是什么十分机密的事情,没有必要遮遮掩掩的。否则的话,直接密奏不就好了。”

    “而且,像这种事情,是不是太过于天马行空了朝廷还有一大堆的问题亟待着要处理,哪还有多余的精力关注南洋啊何况,这个建议还是出自于一个洋人,这里面别是有什么险恶用心”

    看着奏折上的内容,一遍又一遍,反反复复,每看一次之时,看到某处,崇祯的心里就有着某种冲动,恨不得立即作回应,答应朱一冯等人的建议,出兵南洋,也就是南海,一举控制整个南海,控制住马六甲海峡,这个海上交通要道,商船出没最为频繁的地方,从而奠定大明在南海的霸主地位。

    然而,也是在某个一瞬间,心里残存的理性使然,不断地提醒着崇祯,南海虽然重要,马六甲海峡虽然极具战略价值,但是,现在还不是最佳的时候。

    过犹不及,事有轻重缓急,不可能一口就吃成一个胖子。

    在这一刻,在躁动的心绪之下,崇祯的脑海里涌现一条又一条信息,大明存在的诸多弊病,诸多的当务之急,浇灭他的那股冲动,保持在一种庆幸而理性的状态。

    因此,此时的崇祯,陷入一种天人交战的状态,在出不出兵南海之间,进行徘徊。

    撇开小冰河时期进入大规模爆发期不讲,单单是如今的大明,虽然国库充盈,北方边患减缓,东北的后金已经是不足为虑,苟延残喘,但大明的内部问题还很严重,还很多,根本经不起折腾。

    毕竟,要想控制住整个南海,并站稳脚跟,非常考验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内部的情况。

    土地兼并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只是缓解而已;吏治腐败严重,亟待整饬;东林党、魏党虽已式微,却依旧是虎视眈眈,想要再次控制朝堂;天下藩王众多,虽然威胁不到皇权,没有了造反的能力,但他们的藩地之多,占地之广,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大明的稳定

    想到这些,即便是身为穿越者,崇祯也有一种头疼炸裂的感觉,使得内心沉重不已,愈发的冷静和清醒,深知事情不能操之过急,只能一点一点的来,一个一个的解决。

    同时,看着奏折里面的内容,对于夺取南海,崇祯又是那么的心动不已,想要冒险一试。

    最终,还是理智占据了上风,崇祯清醒的知道,有着长居在南洋当地的汉人作为内应,占据南海容易,赶走洋人也是轻而易举。

    可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要想牢牢地控制住南海,掌握在手中,将会占据朝廷一大半的精力,如此一来的话,在这种巨大的财力、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之下,他根本就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做其他事情,大明的那些问题就不得不往后推,而往后推,只会是越拖越严重,很有可能脱离他的掌控。

    攘外必先安内,或许就是崇祯此时的内心写照,真实想法。

    “好了,晓磊,别絮絮叨叨了,出去看看,周阁老他们怎么还没有到”

    “好勒,皇上,末将这就去看看”

    冷晓磊回应之时,悻悻地笑了笑,有一些讪讪然,也意识到自己也太过于嘴碎了,惹得皇上有一些不耐烦了。

    心念及此,为了掩饰那一丝尴尬,冷晓磊进而轻抚额头,故作恍然地说道:“也是喔,将近半个时辰了,这都过去了那么久,算算时间,人应该早就到了,内阁就在文华殿的前院,张公公去了这么久,人怎么”

    “皇上,周阁老他们到了”

    然而,不等冷晓磊把话说完,这才刚一抬起脚,就要去看看,随着张彝宪那熟悉的公鸭嗓般的声音响起,回荡在大殿之中,冷晓磊那所有的言语和动作都是戛然而止,停了下来,随着崇祯的目光,寻声望了过去。

第六百一十七章 一个开场白

    紧接着,在张彝宪的带领下,周道登等内阁成员缓缓走了进来,在他们犹如列队一般的并肩站好的同时,冷晓磊也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张彝宪也很识趣地退了出去。

    “晓磊,将这份奏折拿给众位臣工看看”

    说话之间,崇祯顺手抽过了一本奏折,从旁边的一摞奏折之中,扔给了冷晓磊,显得很是熟络,而就在后者转交的过程中,崇祯只是停顿了那么一下,就依旧自顾自地说了下去,听得众人都是心神一颤,有着莫名的紧张感。

    同时,还不忘加快手上的动作,快速浏览奏折的内容,进行传阅。

    “各位爱卿,想必你们已经得到了消息,朕派遣锦衣卫,由洛养性负责,秘密潜入江南,在最近几天的时间里,相继抓捕了大量的江南士绅,查抄了他们的家产,原因你们也清楚,还是因为偷税漏税”

    在崇祯缓缓讲述的过程中,周道登等人也在快速传阅着那份奏折,一刻也不敢停,真可谓是一心二用。

    不管是奏折里的内容,还是崇祯的话语,都让他们心神起伏不定,波澜阵阵,澎湃不已,尽管努力地让自己保持着镇定,神情不为所动的样子。

    然而,他们眼角的微微抖动,眉梢的轻轻一颤,却还是出卖了他们的真实情绪,心里并没有那么平静,只是在努力地遏制而已。

    不过,相对而言,还是户部尚书毕自严最为镇定,最为坦然,心里那是实实在在的平静,没有丝毫的波澜,因为,在这之前,在整个事情爆发之前,他就已经嗅到了这方面的气息,察觉到了丝丝迹象,崇祯迟早会对江南士绅动手。

    毕竟,以皇上爱财的秉性,不择手段的“敛财”,不可能放任江南士绅的税银太少而不管。

    何况,江南的税银,还不是小数目

    因此,时间拖得越久,朝廷在江南的财政税收就越大,也就越难解决。

    毫无疑问,作为大明的户部尚书,毕自严要比其他人还要敏感,皇上有一些过于关心江南的税银了,何况,两人还有过独处,进行这方面的讨论。

    “喏你们所看到的奏折里的这些,就是洛养性听取诸多江南士绅的意见,总结而来,他拿不定主意,就向朕反应的,那些士绅也愿意接受朕的折中之策,以欠款的方式,逐年补缴那些税银。”

    “但是,这样做的话,问题随之也就来了,奏折里也有描述,从内心深处,那些江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