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色江山-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秦香莲一副无可奈何地表情,“姐姐,我能劝得了他吗?太子在时,他跟着太子,太子不在了,他追随着公主。皇上要是不在了,他怎么办?”

    王涵雅默默不作声。一朝天子一朝臣,她哪里不懂这个道理?

    “姐姐,你劝劝涵书,不要跟公主走的太近了。要给自己留条退路。”秦香莲向着王涵雅哀求道。

    王涵雅却摇摇头,说道:“士为知己死,早点留个王家地种吧!”随后站了起来,秦香莲没有料到这个时候,王涵雅竟然有些大气凌然的态势,其实不是她大气凌然,是她太了解弟弟了,也太了解他们王家地人。王涵书,乃至她的三叔,都是一样地耿直之人。看似一介书生,如真是遇到了举足轻重的国家大事,都是阎王殿里不低头的铮铮男儿。

    “姐姐……”秦香莲泪眼涟涟的叫道。

    王涵雅大步出了屋子,出了院落。(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门外丝丝的阳光,温暖而随和,照在身上暖暖的。

    “公主,用午膳了……”陈公公小心翼翼的提醒着已经入迷的贺兰。

    “哦,都中午了吗?”贺兰向殿外望去。

    “已经申时了!”陈公公提醒贺兰已经错过了吃饭的时间。

    贺兰“呵呵”一笑,“都申时了啊!走,用膳去。”贺兰说着话,还不忘提了一本文书。

    “公主,你看的是什么啊!如此入迷?”陈公公一边服侍贺兰用膳,一边小心的问道。

    “是皇兄新政时的文书,这些政议实在是写的太好了,让我觉得胜读十年书。他不仅在政治军事上分析了现在天下,还从经济民生上着手改良,真是一代改革家的姿态,令人佩服,只是不知道这个人是谁?要是知道我一定好好的拜见一番?”

    “公主说的是不是《资治明鉴》?”陈公公不慌不忙的问道。

    贺兰狠狠的点点头,陈公公竟然“呵呵”地笑道:“据说太子当年得到的时候,也是高兴的手舞足蹈,说是遇到了贤臣!”

    “那公公可知道这《资治明鉴》的作是何人?”贺兰迫不及待的问道。

    陈公公却摇摇头,道:“我也没见过这个

    听说只是一个五品的小官,这个《资治明鉴》是当年给太子的。”

    “那为什么不将这个人升官呢?”贺兰对这个人有些好奇。

    “公主,官,不是说升就能升的。”

    “皇兄是太子,不是说升谁的官就升谁地官吗?”

    陈公公无奈的笑笑,道:“公主,见过地人一般都是士族大家的人,升他们的官是当然了,但是对于庶族就不一样了,他们要从七品、六品到五品、四品,最少也要熬上十年八年,要是升到三品官,那怎么也要二十年,要是到了二品,就不是一般皇宠可以概括的。”

    “朝上的大员都是士族吗?”贺兰不惊问道。

    陈公公点点头,又确定了一遍,“都是士族。”

    贺兰长叹了一口气,想起了皇上对她说过地话。士族不灭,国将不国啊!这才是社会冲突最大的根结。

    “公主,不用担心,我好像听太子说过,这位先生好像是姓林。”陈公公又想起了一些。

    “姓林?难道是林无镜!”贺兰自言自语地说道。

    “对对,就是这么一个名字,当时太子好像还说,月无华,水无镜!老奴也不懂是什么意思……也就没有记清。”陈公公这一次确定的说道。

    贺兰放下了筷子,口中宛如嚼腊,她觉得自己的命运彷佛冥冥之中受到了某种安排,为何她小时候见过的人,有过瓜葛的人都会在默默之中重新的闯入她地生命。林无镜,她从五岁起,就莫名其妙的跟着他学习历法、历史,看着他写着一些莫名其妙地东西,时隔十年,当自己懂得那些错乱的文字地时候,才觉这些曾经就是与她擦肩而过。

    “公公,去查查这位林先生在哪里任职?”公主的心情很低落,默默地说道。

    “公主,先吃饭吧!”陈公公小心的侍候着。

    贺兰微微的点点头,又拿起了筷子。

    武英殿的风,从大殿前的广场穿过回廊,穿过三重殿门,吹进了大殿之中。

    “公主,这是礼部上奏的立储大典的细节,请你过目。”小太监将一本折子递到了贺兰的手中。

    “礼部的大人,来了吗?”贺兰接过折子,打开细看。

    “来了,礼部尚书张大人在殿外候着呢!距离大典还有四天了,所以张大人亲自来的。”小太监如实报到。

    “宣他进来吧!”贺兰边看着边说道。

    没过一会儿,殿外一位着着紫袍的大人快步进了大殿,高声道:“叩见公主殿下。”

    “平身吧!”

    “立储大典的仪式规格呈报给皇上了吗?”

    “回禀公主,还没有。”

    “皇上最近身体很好,按照皇兄时的规格办。”贺兰对这种形式主义的东西一向不是很在意。

    “是,公主。”

    贺兰又将折子递还给小太监,让他交给张大人,“到养心殿给皇上请个安,请他老人家定夺。”

    “臣遵旨。”

    张大人刚要退下,贺兰突然又问道:“张大人,你老家是哪里人?”

    “回禀公主,君安郡长岭县!”

    “你家也是士族吗?”贺兰带着怀问道。

    “回禀公主,是士族,祖上传下来的基业。”

    “君安有很多的士族吗?”贺兰又问道。

    “君安地处天水河下游平原地带,土质肥沃,农业达,所以士族多集中在哪里。还有新京、南邑、安康,士族家族都很多。”

    “安康的上官家,南邑的齐家,君安的孙家,新京最大的士族是哪一家?”贺兰好奇的问道。

    “高家。”张大人答道。

    “高家?是不是刑部尚书高大人的本家?”提起高家,对于贺兰异常的刺耳。

    “是,就是高大人的本家。”

    “那柳大人的本家,在何地?”

    “工部尚书柳大人的本家也是君安,在君安西南的沛县。”

    “沛县?刘居大人的老家不也是沛县吗?”

    “是的,公主。沛县有这么一句话,叫刘柳半条城,刘半条,柳半条。”

    贺兰大笑起来,“那不都是他们的吗?”

    张大人却没有笑,而是说道:“公主,就是这么一句话,就可见刘家和柳家在沛县的势力。”

    这话听在耳里,却刺在心里。

    贺兰止住了笑,探听的问道:“听张大人说话,好像不是很倾向于士族。”

    张大人四十左右岁的年龄,文质彬彬的模样,“公主,本官虽然是士族,但并不在本家,家道中落之时,儿时父母紧紧是几亩薄地养活我们兄弟几人。为官之后,才重振家业。吃过苦,所以知道生活的艰辛。”

    贺兰点点头,突然对这个不算很了解的礼部尚书敬佩起来,“张大人,跟我说话,不用如此拘泥。”

    “谢公主。”

    贺兰笑笑,道:“都说不用拘泥了。张大人,本宫问你,士族的存在是不是合理的?”

    张大人沉思了一会儿,竟然大胆的反问道:“公主,皇族宗亲的特权是不是合理的?”

    贺兰倒吸了一口冷气,张大人却洒脱的说道:“所有的特权都是不合理的,人与人身份的界限更是不合理的。公主,我听说,你小时候有个青梅竹马的玩伴到王府提亲被王爷拒绝了。换句话说,公主,想过没有,这就是人与人之间天生的差距。为何有人出生就是帝王之家,站在无数人的头顶,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为何有人出生就必须忍饥挨饿,颠沛流离?生命并没有错,可为何有截然的命运?”

    “为什么?”贺兰淡淡的问道。

    “因为我们的眼中存在了无比强烈的等级观念。这也为什么我们的军队在前线不停的退缩,因为从朝廷,到我们的军队依靠的都是士族的力量,而怀远侯,未央侯的却不是,他们依靠的是无数庶族想谋求平等的愿望。公主,天不平,无以平民心。”

    天不平,何以平民心?

    “公主,万民为上!”
………………………………

第一章 心机乱

    总是在悔恨中面对自己的成长,回往事之间,总会错误买单。贺兰就是这样感觉,没有听张大人一席肺腑之言之前,自以为是的像个傻子,可偏偏还要装出明白的样子自欺欺人。她总是瞧不上朝廷那群阿谀奉承、见风使舵的大臣,可此时才觉,原来最傻是自己。在他们的眼里,自己或许就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没有涉及到他们的利益,他们也就都跟着插科打诨,无所作为。

    两年前她曾经偷偷的问老丞相,“辅明君为良臣,辅昏君为佞臣,不知丞相是什么臣?”他只说了一个字,对于为官,这是一个多么中性的词。无作为,必然无错,直达青云直上。

    “陈公公,你说我是不是很傻?”她突然问道。

    陈公公被这突如其来的话,问了一愣,“公主这是哪里的话?公主怎么能傻呢?老奴才傻!”

    贺兰轻叹了一口气,跟这宦官是说不明话的。

    贺兰望着眼前龙案上一堆一堆的奏章,越看心情越是不能平静,她突然站起身,将折子都推落在地。

    “公主,你这是怎么了?”陈公公吓了一跳,“怎么了?”不知所措的大叫起来。连贺兰自己都不知道怎么了,就是心情很不好。

    “公主,刑部尚书高大人求见。”小太监从外面跑进来,还没有看清形式,就禀报道。

    “不见。”贺兰厉声喝道。

    小太监也吓了一跳,偷眼瞧贺兰,陈公公偷偷摆摆手,转而向贺兰安慰道:“公主,最近一直忙于公事,不如到城外的上林苑骑骑马,射射鹿,休息两天。”

    贺兰点点头。道:“好。去安排吧!不要张扬。”

    贺兰好想逃离京城。古有凤落屋檐。三年而不叫。可自己从进京城一直叫个不停。叫地很累很累。

    贺兰又坐了一会儿。觉得自己这个时候不能出宫。出宫太危险了。站起身有些奇怪地望向陈公公。他是一个好人。可他为什么此时提议她出城呢?她不能出城。

    “公公。算了。过几天举行立储大典。我还是不要出城了。”

    “公主。我觉得你还是避避风头吧!现在刘居大人地事情看似风平浪静。可是早上柳大人来说这件事。这高大人又来了。必然也是这件事。我看公主。还是避避吧!”

    贺兰有些惭愧。原来陈公公是想让她避避。而自己却错怪了他。

    贺兰点点头,道:“公公传下去,就说我病了,武英殿的事情都交给你和涵书了。我去文德宫,不要去找我。”

    贺兰说完这话,大步向文德宫而去。

    进了文德宫,她都没有看上一眼宁兮,就躲进了和悦地房间。大门紧闭,不让除了和悦之外的任何人入内。

    “公主,你怎么了?”贺兰进屋躺在了床上,和悦不能不为她担心。

    “我没事,就是心情不好。和悦,你让我在你这里躲两天,我想静一静。”

    “好吧!”和悦没有多问,贺兰就住了下来。

    一连两日,还真没有人来找她,她赖在和悦这里,好吃好喝,心情也渐渐的放松了。

    刘家的案子,她不想,晨妃的胁迫她也不理会了。但是该面对的终要去面对。刘家,刘显,殷卿权,这些是贺兰逃不了的。

    齐和悦抱着一摞礼服,进了屋子,贺兰正在吃葡萄,“公主,这是明天地华服。”

    贺兰“哦”了一声,问道:“你去参加吗?”

    和悦点点头,“去,我们两个要跟在皇后娘娘的身边,将明忧交给皇上,领上凌霄殿。”

    “皇上的身体可以吗?”贺兰有些不放心的问道。

    “我昨天去看过皇上,他身体恢复的不错。一个时辰左右的大典应该没问题。”

    “那就好。”贺兰将最后一颗葡萄吃到肚子里,才想起来没有让给和悦吃,可已经没有了。“和悦,葡萄没有了,你还没吃呢。”

    齐和悦笑笑,“吃吧!还有呢!你在武英殿没吃饱过啊!怎么到我这里,什么都是风卷残云!”

    “在武英殿每天都很忙,根本就顾不得吃零食。和悦,以后你去武英殿吧,我留下来照看兮儿。”

    齐和悦掩面而笑,“公主,你也太会说笑了,我去武英殿,我能做什么?扫地还是倒茶?”

    “干什么都行了,只要将我替下来就好了。我再也不想回去了!”贺兰有些撒娇的说道。

    齐和悦却听出了里面不单单是撒娇,坐在了她对面,关心的问道:“公主,你怎么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