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5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亲,那个……为了司马氏的名头,要不要逐我出门墙啊?”
  “放屁!你想的倒美!那刘伯瑜为了认亲爹,连皇帝都不做了,你如今想不认我这个爹……不可能!”
  司马懿闻言笑了。
  ……
  接下来的事情,都是温县司马氏开始一手操办。
  由左侍郎徐系上表,奏请刘琦登基,同时附和的各地臣子多达百人。
  接着,刘琦府邸中新任的掾史司马懿代表刘琦,草拟了所谓的自拒之书,大概意思是刘琦自己表达他不论是人望和才德都不达标,不能继承大位
  但臣子们并不买账,随之而来的是第二份劝进之书,这一次联名的各地官员更多;  多大三百七十七人。
  新任掾属司马懿再次代表刘琦婉拒,并草拟自拒之书。
  随后又是第三次;  而替刘琦代写的依旧是司马懿。
  三请三辞的劝进与辞退之书,很快就传遍天下,同时司马懿的名字也开始声名鹊起。
  朝中一众文武都是人精,这当中掀起风浪之人,到底是谁,他们心中自然明白。
  特别是司马懿这个年轻小子,此番竟全权成了刘琦的代表,不容众人不对温县司马家的立场重新审定。
  而也就是在这個节骨眼上,刘表以及刘琦的几位女眷都抵达了雒阳。
  ……
  “叫爹!”
  刘琦笑呵呵的将长子刘兴高高地举起,乐呵呵地逗他玩。
  刘兴只有两岁,按道理也是到了应该会说话的年纪,但或许是因为晚熟,说话的口齿听起来不清不楚的。
  “崽儿,叫爹。”
  “呸~”
  “叫爹!”
  “呸~”
  刘琦疑惑地看向一旁的蔡琰,奇道:“我让他叫爹,他怎么骂人啊?”
  蔡琰不满地从刘琦的手中将孩子接了过来,抱在怀里道:“孩子还小呢,口齿不清;  人家叫的就是爹,你自己听不清楚;  还赖孩子。”
  说罢;  便见蔡琰低头宠溺的刮了刮刘兴的脸蛋,笑呵呵地道:“是吧?我儿……看你亲爹多坏。”
  刘琦逗她:“虽然还没有很明显的征兆,但我已经从你身上看到了慈母多败儿的迹象。”
  蔡琰轻轻地一瞥眼,不搭理他了。
  蔡觅在一旁有些犹豫地看着刘琦,低声道:“少郎君,你真的要当皇帝了?”
  “八九不离十了。”
  听了这个消息,蔡觅的身形突然晃了一晃。
  邹氏在旁边看的一惊,急忙上前伸手扶住她。
  “姐姐,你这是?”
  “没事儿,没事儿……就是有点……有点……晕乎。”
  蔡觅此刻也说不出她这是怎么了,总之就是迷糊。
  其实不只是蔡觅,包括蔡琰,任姝,杜嫣,邹氏,吴苋等其她几个女子心中也都犯嘀咕。
  咋一不小心,她们的男人就要当皇帝了。
  从此,她们从侯府的女人一跃成为了皇宫里的女人,这生活状态的差距异常巨大,巨大到让她们一时间根本无法接受。
  虽然她们在来之前事先也大概得到了一些讯息,但刘琦亲口承认,还是让她们一时间无法适应的。
  乘着蔡觅迷糊地当,刘琦看向了一旁一直一言不发的刘表。
  “父亲……您对此事是什么看法?”
  刘表捋着胡须,一脸犹豫不定地看着刘琦。
  “你竟然,还真把事情办成了?”
  刘琦微笑道:“父亲说当皇帝么?这事不是我办成的,是一众朝臣公卿硬要推我上来的。”
  刘表摇了摇头,道:“为父说的不是这件事……而是伱不过继,而是以山阳刘氏之名而登大位,你居然真的做到了……”
  “继统不继嗣,皇帝本来就应该这么坐……父亲,我不但不过继,我还要尊你为太上皇帝,我还要尊我母亲为皇后,定下谥号。”
  “胡闹!”刘表吓得脸都白了,直接从原座上蹦了起来:“你不要命了!”
  “父亲说的这是什么话?这是孩儿的一片孝心,怎么能说是不要命呢?再说了,这天下,谁能要了我的性命?”
  刘表皱起了眉头,道:“可你不想想,这天下间,有很多人正愁抓不着你的把柄呢!”
  刘琦微笑道:“父亲说的是谁?”
  “还能是谁,自然是袁绍和曹操!”
  刘琦无所谓的一摊手,道:“我都已经登基称帝了,为天下共主,我说他们是反贼,他们就是反贼,如何能置我于死地?”
  刘表无奈地摇头道:“按道理,本来是如此……但,但是袁绍和曹操若是要是以你宗室不正,不过继孝灵一脉而登基,转而扶持另外一名新帝,将他立为天子……你可知道这天下回头会出多大的乱子!”
  “另立天子?”刘琦微笑道:“那么容易么?”
  “这天下的刘氏宗亲甚多,比起血亲更接近孝灵一脉的宗亲数不胜数!他们想找谁找不到?”
  刘琦无所谓地耸了耸肩,道:“立就立吧,反正我就是不这么做,他们也一样会寻一个别的名头另立个朝廷,这是他们眼下唯一的生路,我阻止不了他们。”
  “但你却给了他们一个合适的名目……你可知道,这会引起多大的动荡?”
  “动荡就动荡吧,不破不立嘛,要是乱子太小,我这皇帝还当的不够看呢。”
  刘表闻言,不由眯起了眼睛。
  他了解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儿子绝对不是这种胡闹的人!
  他这是在筹谋着什么?故意把刀子送到袁绍手里?
  “吾儿,你到底想干什么?”


第九百三十一章 应对之策
  以刘表对刘琦的了解,他知道刘琦肯定是有什么猫腻,但问题是现在的刘琦翅膀硬了,任凭刘表怎么问,竟都问不出来。
  若是往前推几年,刘琦若是有什么事敢瞒着刘表,刘表一定会好好地拾掇这个不孝子。
  不说揍他;  但骂一顿肯定是少不了的。
  但是现如今,情况已经和当年不一样了。
  儿子还是儿子,但干出的事业实在太大,大到让当老子的,都有些自惭形秽。
  哪好意思动手了?
  换谁养的儿子,二十多岁那年跑回家;  对他大喊一声:“爹;  我换了个工作,他们让我当皇帝,旱涝保收的那种。”
  换成哪个爹,都得对这个儿子另眼相待。
  稀罕还稀罕不过来呢,哪舍得揍。
  眼见从刘琦的嘴里也问不出什么,刘表最终放弃了。
  他伸手拍了拍刘琦的肩膀,道:“罢了,罢了,儿子大了,也做了好大事业,为父老了,有些事也不便问的太多,你自己的路自己走吧……为父对你放心,毕竟这些年,你的每一件事,都是办的明明白白的。”
  刘表的信任,让刘琦感到信心倍增。
  ……
  雒阳方面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邺城。
  最近几个月;  雒阳方面一直不消停;  河北这面也是风起云涌,时局变换。
  由于袁绍回师后的清算和镇压,河北方面这几個月也算是战火不断,各地的望族暗中串联,想要颠覆袁绍的统治,但袁绍的手中毕竟有一定数量的兵将,故而在经过了好一番角逐和较量后,他还是成功的安定了河北的局势。
  但毫无疑问,经过与刘琦的会战,包括清理河北本地士族,袁绍在河北的政权和根基也出现了较大的隐患。
  这些隐患或许在一时间不会有什么大的负面影响,可一旦时局产生了动荡,这些隐患确实会出现。
  但即使如此,袁绍现在也没有功夫过多的关注己方辖境内的局势了。
  因为对袁绍而言,眼下最大的危机还是在雒阳方面。
  ……
  “三请三辞!”袁绍看着桌案上关于刘琦三请三辞,面色显得有些冰冷。
  他深吸口气,然后一抬手重重地落在了桌案上,道:“刘琦小贼,这是真的要继承大位了?”
  袁绍的下方,矗立着他的一众心腹。
  许攸急忙站出来;  道:“袁公;  刘琦若是登基,则袁公和曹孟德的反贼之名便等同于坐实了,这对于袁公在河北的霸业极为不利!必须要赶紧想办法破之。”
  袁绍心烦意乱,他站起身,在原地来回跺着步子,喝道:“破?怎么破?难道袁某还能跑到雒阳逼他不登基称不帝?”
  “刘琦登基,则天下大势在他,所谓名正言顺,袁公虽然虎踞河北,但若名不正言不顺,时间一久,则其势甚危。”
  袁绍苦恼地道:“那你说怎么办?”
  一旁,有审配站了出来,冷声道:“事到如今,只有另立一帝,与刘琦划江而治,如此在名义上方能也之相抗。”
  “是啊,刘琦若是登基,毫无疑问,第一件事,就是要派兵讨伐我河北,若无大义,末吏怕河北拦他不住。”
  袁绍有些犹豫地道:“可问题是,刘琦小儿乃是朝中那一众扶政老废物们的公选,袁某在河北另立一新帝,恐名义上不足以服众也。”
  审配道:“这一点,主公无需担心,听闻那刘伯瑜此番乃是以山阳刘氏子弟的名义承继大统,并未过继给孝灵,以某之见,刘伯瑜此举倒虽孝,但却也给了我们一个理由,来驳斥他帝位的正统。”
  一旁的许攸明白了,他深深地望了审配一眼。
  “正南的意思是,我们扶持一个宗室子弟,然后将其过继到孝灵皇帝膝下,如此便可以用孝灵之后的名义,声讨刘琦,言其帝位不正,是否?”
  审配捋了捋须子,道:“正是如此。”
  许攸道:“但要是做成此事,单靠我河北之力,只怕不是那么容易的吧?”
  审配道:“自然是要找盟友的,中原曹操现在的情况与我们差不多,其境内也是叛乱频生,甚至远胜于我们,若是能够立新帝,同时替曹操扫清罪名,指责当初曹操乃是奉先帝之命去的雒阳,而先帝之死也与曹操无干,乃是刘琦为了谋夺帝位,以救驾之名让吕布暗中杀害先帝,这是曹操最大的救命稻草!如此他才有望翻身。”
  许攸犹豫地道:“这种脏水,能泼到刘琦身上么?”
  审配嗤笑道:“他若是不登基,或许这脏水泼不到他身上,如今他登了帝位,这盆脏水泼出去,有人信没人信,反正是说不清楚的了……这个天下,谁能独善其身?”
  许攸恍然地点了点头,然后拍了拍手,赞道:“高明,实在是高明!”
  “问题是,这个新君的人选,当选何人?”袁绍皱眉道。
  审配谏言道:“末吏举荐东海王刘袛,此人无论是身份还是宗族血统,都比刘伯瑜要高的多,可谓是最合适的人选。”
  袁绍摸着须子,皱眉考虑了一会,道:“问题是,此人好像与孝灵乃是同辈吧?让他过嗣给自家兄弟当儿?”
  审配嗤笑道:“管他儿不儿的,都是他们刘氏宗亲家族自己的混事,袁公要的,是名正言顺。”
  逄纪又煽风点火:“当年刘宠那许大年纪,刘伯瑜都给他弄成了储君,让东海王过嗣,也并无不可。”
  袁绍寻思了一会,摇头道:“不好,如此恐惹天下非议,还是让他过嗣到孝桓之下,免得遭世人非议。”
  审配闻言皱眉:“主公,以叔叔之尊去继承侄儿的皇位,是不是有点……”
  袁绍无所谓的一摆手:“那有什么,元图也说了,当年刘宠都是先帝的皇爷爷辈了,不也一样能当储君吗?那都是以爷继孙儿了。”
  审配笑了笑,道:“倒也是。”
  “子远!”
  “在!”
  “命你为使者,前往濮阳去见曹孟德,跟他详述此事,他若是愿意,我与他同立新帝组建新朝,与刘琦相抗,他若是不愿意,那就让他自生自灭去吧。”
  许攸,袁绍,曹操昔日便在雒阳相识,交情匪浅,此番让他作为使者去说曹操,也算是用人得当。
  “主公放心,攸一定办成此事。”
  袁绍转头望向东方,恶狠狠地道:“刘伯瑜,我与汝势不两立,咱们且再来一搏!”


第九百三十二章 后宫主事
  今夜的刘氏府邸中,刘琦居所的动静可谓是格外的大。
  好久没见他的几位夫人了,小别胜新婚,刘琦自然要多卖点力气。
  但夫人有好几个,一日一日的轮,刘琦掐指一算,怕时间不够用。
  万一过几天他开始准备登基的事情;  还真就是没时间招呼她们了。
  实在不行,晚上让她们组队来吧,这样比较节省时间,也能很快的一解相思之苦。
  对于组队这事,蔡琰肯定是不会参与的,杜嫣和吴氏脸皮薄也够呛;  蔡觅么……嗯;  刘家大妇;  总得有点大妇的尊严,这种集体性的夜生活,就让给当妾的去做吧。
  所以,能够组队的人选,就变成了任姝和邹氏,这一大一小的两个。
  这俩怎么说呢……都能放得开。
  “不行了,不行了~~累了累了,歇会,歇一会……一会没力气干正事了。”
  房间之内,刘琦左手和右手分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