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5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行了,不行了~~累了累了,歇会,歇一会……一会没力气干正事了。”
  房间之内,刘琦左手和右手分别抱着任姝和邹玉,在原地来回的转圈圈。
  这要是换成原先的刘琦,是绝对做不到的。
  但是现在,他常年行走于军旅,身体素质比原先强的太多,此刻抱着两个女人在原地打转,倒也是能手到擒来。
  一大一小两個女人被他一转手扔在了床榻上。
  然后便见刘琦呈大字型躺在了那里。
  任姝笑盈盈地躺在刘琦的怀里;  道:“陛下;  何时让臣妾为陛下生个皇子呀?”
  刘琦呵呵一笑:“这不是正在努力么。”
  邹氏躺在刘琦另一侧的怀中;  轻轻地抚摸着刘琦的胸膛。
  “真是没有想到;  我们的男人,居然当了天子。”
  “怎么样?没选错人吧,这是你们福气到了。”
  任姝笑盈盈地一点刘琦的嘴唇:“其实也无所谓,不论是将军还是天子,对我们姐妹几个来说都一样,你都是妾身的好郎君。”
  刘琦侧过身,伸手刮了一下她的鼻子:“就你能说会道。”
  “少郎君,你有没有想过……”邹氏突然张嘴,但似乎又意识到了什么,随即把嘴闭上。
  刘琦转过身,看着性感撩人的大姐姐,笑道:“有什么话,不妨直说,怎么还吞吞吐吐的?”
  “其实也没什么事……就是刚才想说点什么事,但一下子又忘却了。”邹氏犹犹豫豫地道。
  刘琦转过身,仰头看向屋上的房梁,笑容逐渐消失。
  “你想说的;  是立后的事情吧?”
  邹氏惊讶地看向刘琦。
  她浑然没有想到;  刘琦居然说出了她的心里话。
  刘琦登基了;  正妻理应为后;  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但是蔡觅相比与别人,却有一个天大的不足,就是她至今无所出。
  包括张机在内,找了多少名医,如今的她也依旧是一无所处。
  反倒是杜嫣和蔡琰先后产子,故而邹氏似乎对于刘琦下一步将立谁为后产生了些担忧。
  但适才她想问一下,却又发现不妥,只能是又把下话咽了回去。
  刘琦望着房梁,若有所思。
  ……
  房间之内,一辆织机正发出‘吱嘎吱嘎’的运作之声,此时夜色已经深沉,但房间内的织机却运作依旧。
  蔡觅正在织机之前,一下一下的运作着。
  她的表情很认真,仔细地看着织机上面的布,眼睛一眨都不眨,生怕纺的时候,会有疏漏。
  就在这个时候,房门吱嘎一声被推开了。
  披着罩服,穿着单衣的刘琦迈步走了进来。
  蔡觅连头都没有抬,就知道是谁来了。
  她的一双媚眼,依旧是紧紧地盯着织机上的布,嘴角却露出了温柔的笑容。
  “她们两个,睡了?”
  刘琦抻了抻懒腰,道:“是,可是折腾睡了,差点没把我累死。”
  “还是年轻,过些年也不能这样了,得懂的节制了。”
  “嗯,好。”
  “桌上有蜜水,我忙着,你自己喝些。”
  “好。”
  刘琦走到桌案边,为自己斟上蜜水,慢慢饮后,随来到了织机的旁边,席地而坐。
  “阿姐。”
  “嗯?”
  “雒阳城外,已经开始筑台,准备登机大殿,估计明年开春,就要祭拜天地了,准备登基的事宜了。”
  蔡觅温柔地笑着:“这是好事,我家的少郎君长大了,要当皇帝了。”
  “阿姐。”
  “嗯?”
  “伱说我让父亲当太上皇帝,好不好?会不会惹人非议?”
  “好啊,高祖当年登基,上面一样有个太上皇帝,大汉以孝治国,你这样才算是给天下做了个好表率。”
  “阿姐。”
  “嗯?”
  “其实……其实我一直很想你们。”
  蔡觅停下了手中的织机,站起身掸了掸身上的尘土,然后迈步走到旁边的一个木箱边。
  蔡觅从里面拿出了一件新的罩服,是毛皮的。
  她走到刘琦的身边,笑着对他道:“站起来,试试合不合身?”
  刘琦站起了身,蔡觅为他披在身上,一边为他系领子。
  “妾身不知道少郎君当了皇帝之后,还要不要自己率兵往来征伐,若是还要带兵,那今后可能就会是要往北方去了,那地方不比南方,冬天寒冷,妾身给少郎君缝制的皮毛罩服用以保暖,若要北上,切记好好照顾自己。”
  “谢谢阿姐。”
  蔡觅伸手摸了摸刘琦的鬓角,替他整理了下发丝。
  “妾身的少郎君长大了,如今更是要当皇帝了,可不论你在哪,你是谁……”
  说到这,蔡觅笑着用手指刮了一下刘琦的鼻子:“你都是当初那个勾搭我,坏死人的小郎君。”
  说罢,蔡觅又坐了下来,继续运作织机。
  “吱嘎,吱嘎~”
  “吱嘎,吱嘎~”
  织机发出轻轻地声响,不知为何,此刻织机的声响,一下一下的竟仿佛能够触碰到刘琦内心中那个柔软的心弦。
  “阿姐,这么晚了,你这是在织什么?”
  “给兴儿和颖儿做几件衣服,孩子们长得快,衣服都小了,一年就要换好几次,昭姬和灵伊都是当母亲的,天天看着孩子还不够累,交给下面的人,我怕她们手粗,倒不如自己做了。”
  说到这,却见蔡觅抬起头,笑道:“天色不早了,你赶紧回去睡吧。”
  刘琦轻轻地点了点头,然后转身走到了门口。
  他突然站住脚步,背对着蔡觅,言道:“阿姐,还有件事。”
  “嗯?”
  “我若登基,大汉必将立后……然,你我结亲这些年了,你却一直都无忧所出,唉……有些事,我很为难……
  蔡觅持梭的手在不经意间似乎抖了一下。
  而她的俏脸在一瞬间也变的有些灰暗。
  但很快,那灰暗的神色就随之不见。
  她继续摆弄着织机,笑道:“该怎么做,就怎做吧,少郎君要以大汉的天下为主,登基之后,后继子嗣更是重中之重……昭姬妹妹出身名家,又有个儿子,她一定可以母仪天下,做好这一国之母。”
  刘琦没有接着蔡觅的话茬说,他沉默良久,方才扭过头,笑道:“谢谢阿姐……不过,我想说的,不是这个。”
  “我想告诉你的是,不论我有多为难,你终归是我的原配发妻,糟糠之妻不可弃,这跟有无所出没什么关系。”
  “大汉的皇后之位,只有你能坐,再无旁人。”
  “今后这三宫六院,还有那些后妃皇子公主,就全赖阿姐帮我好好的调训教导了。”
  说罢,刘琦微微一笑,又补充道:“早点睡。”
  说罢,便见刘琦转身走出了蔡觅的房间。
  刘琦走出了蔡觅的房间之后,房屋中的那‘吱嘎吱嘎’的声音停住了。
  织机不再响动,梭子不再摇摆。
  蔡觅呆愣楞地望着眼前的织布,视线逐渐模糊。
  滴答,滴答。
  一颗颗如珍珠般的泪珠落在了织机上。
  而伴随着垂落眼泪的,是蔡觅欣慰和幸福的笑容。


第九百三十三章 陛下万寿无疆
  兖州,濮阳。
  许攸和曹操多年不见,此番他作为使者来见曹操,两人久别重逢,自当豪饮一番。
  两个人一边畅谈年轻的时候在雒阳做的那些荒唐事,一边感慨如今的世事无常,人生苦短。
  一晃;  他们已经是人到中年,虽也算是事业有成,却也是都站在了风口浪尖。
  从古至今,中年男人,最喜欢的就是跟朋友回忆过去,饶是曹操和许攸这样阶层的人也不例外。
  回忆完了之后,许攸遂对曹操道:“孟德,袁公提出的意见,你是否需要考虑考虑?”
  曹操长叹口气,道:“事到如今,曹某又有什么选择呢?除了与本初一块辅佐新君,与刘伯瑜相抗,曹某已别无生路。”
  许攸笑道:“如此最好,如此最好,这样一来,许某回了邺城,就能向袁公交差了。”
  曹操伸手拍了拍许攸的手,道:“子远啊,你先别着急回河北,不如随我一同前往东海,去寻东海王,如何?”
  “寻东海王?”许攸闻言一愣。
  曹操点了点头,道:“既然要扶持他当皇帝;  毫无疑问,东海王登基之后;  这第一扶国功臣;  自然是本初无疑。”
  说到这,却见曹操用手指先是指了指许攸,然后又点了点自己:“那你我呢?”
  许攸闻言一下子愣住了。
  半晌之后,却听许攸试探性地问道:“孟德的意思是?”
  曹操哈哈一笑,低声道:“我的意思,你还不知道?朝廷新立,大敕功勋之臣,这从龙功臣难道你不想当?别的不说,以子远你的才华,位列九卿应是绰绰有余吧。”
  许攸长叹口气:“河北英杰众多,我又是一个外来人,哪里会抢到什么好位置?”
  曹操言道:“正因如此,咱们才得早做筹谋才是……在东海王见到本初之前,咱们先去迎他,跟新天子混个脸熟,表个忠心,今后在朝中也好有你我的立足之地啊。”
  许攸这个人不但智计广远,同时也是個有野心的人。
  而且他性格中的弱点;  曹操非常清楚;  贪钱贪权;  异常的贪!
  许攸的眼珠子来回打转,最后冲着曹操一拱手,道:“那我就先不着急回去,陪孟德往徐州走一遭。”
  “如此最好。”
  两人又痛饮了好一会,许攸酒醉后才被曹操派人送回去休息了。
  许攸走后不久,曹操派人将郭嘉和戏忠二人找了来。
  两人听完曹操的叙述之后,戏忠不由奇道:“主公让许攸随同一起去东海迎接新帝,其意为何?”
  曹操捋着须子,满面笑容。
  随后他看向郭嘉,道:“奉孝可知某之深意?”
  郭嘉长长作揖,对曹操道:“依郭某猜度,新天子登基之后,我等与袁绍两家合为一处,共同扶保新帝,然袁绍军实力远胜我军,新帝登基拟定官职,敕封诸贤,必然要侧重于袁绍,这一点上我方诸人定然吃亏,为此当以许攸为突破口,今后尽量拉拢一些袁绍麾下非河北本地士族的官员,在关键时刻可以用为援……毕竟,这朝堂之上争权的残酷,相比于两军阵前,也是不遑多让。”
  曹操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奉孝知我也。”
  郭嘉又拱手,道:“另外,依郭某之意,主公应向袁绍谏言,请他派人往江东,与孙坚修好,请孙坚能够支持新帝,孙坚如今虽然已经遭到了刘琦的打击,然若是我们的新朝能够得到他的支持,则于天下战略而言,可以对刘琦形成包围之势。”
  戏忠在旁言道:“只是如今刘琦已经捉拿了孙策和周瑜为人质,孙坚又与公孙瓒纠缠不休,只怕碍于其子,孙坚也未必能够轻易会与我们站在一边吧?”
  郭嘉微笑道:“孙坚乃是枭雄之辈,心狠手辣,若是逼的急了,猛虎亦会食子,这些倒不是什么大问题,就看我们如何运筹了?况且就算是孙坚不肯明面上站到我们这一边,只要他不站在刘琦的那一边,对我们而言便是足够,这南北战略便足矣形成。”
  曹操捋着须子,细思良久之后,道:“这事,还得让袁本初去做,我只需将意见禀报给他即刻,袁本初乃是心高气傲之辈,我若越俎代庖,必遭他愤恨,呵呵,他那个人,最好面子,只要你表面上服他,对他来说,什么事都可以容忍的。”
  ……
  就这样,各方势力针对建立新朝都开始了行动。
  公元197年正月,刘琦在雒阳三请三辞之后,终于因‘违背’不了众臣的意愿,无奈之下只得答应继承天子大位。
  在这期间,关于登基所用的高台已经修筑完毕,由太史令率部,推演吉日吉时,行登基之礼。
  三月初十,雒阳已进春深,祭拜天地的当日,天空晴朗无云,阳光挥洒大地,清风吹动,将整个登基高台上下竖立的旗帜,吹的猎猎作响。
  刘琦换上了大汉天子装束,从德阳殿出发,携带着所有雒阳的文武群臣,沿着雒阳的中心街道乘车,背北向南,先行去往雒阳郊外的宗庙祭拜高祖皇帝,光武皇帝,先帝刘协的英灵。
  刘琦继位的消息,早就传遍了雒阳城,出行祭拜这天,荆州军方面总共动了八万将士,将城内城外,通往太庙,以及通往祭坛这一路上,都布置了大量的兵力。
  事关新天子登基,毫无疑问会有许多百姓出来围观,这中间一定不能出任何差错,因为登基的仪式一旦出现负面情况,传遍天下,那对于新朝建立的根基势必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仪式很复杂,但对于刘琦本人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
  因为所有的流程他事先自然是清楚的,而且他全程不要说什么话,只需要按照规律礼仪,和他身后随行的荀攸,刘晔的提醒,照做就是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