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5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下,堂溪成就与刘备深谈——关于换帝之事。
  堂溪成的意思是,目下有能力换帝的这些朝臣,虽然政治影响力较大,但己方还是缺少足够的兵力,而刘备昔日所管辖的兵将虽然不多,但毕竟还是有一定军事基础的,所以希望刘备能够想办法承担起这方面的责任。
  刘备沉吟片刻之后,方道:“按照目前的情况,单凭我们这些人,想要在雒阳城中起事成功,实在是太过困难,当今天下以武起家,受天子所管辖的带甲兵将有十余万,势力太大,若要在雒阳起事,根本无法成功……想要扶持新帝登基,只有一个办法。”
  堂溪成听到这,不由精神一振。
  他很是郑重地问刘备道:“敢问玄德,你有何办法?”
  “非得有外力加持不可。”
  “外力?”
  刘备点了点头,道:“当今陛下,虽是经学名门出身,却是以武起事,惯于征战……如今陛下虽登基称帝,但征战之心不减,特别是北有袁绍,东有曹操两大强敌,若是此二人有所异动,天子一定会御驾亲征的!”
  “御驾亲征?”堂溪成脑海中的明灯似乎被点燃了。
  刘备点了点头,道:“依照当下的形势,只有陛下出征,我们才有机会,不然若是贸然动手,我等必死无葬身之地。”
  堂溪成恍然地点了点头,道:“还是玄德思虑的周到啊,只是……如何才能让陛下,御驾亲征呢?”
  刘备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個,恕备一时半刻想不到。”
  堂溪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道:“此事,且容我回头找杨公商议。”
  ……
  从荆州赶来的诸葛亮和庞统,终于抵达了雒阳。
  两人到了雒阳之后没有迟疑,当即入宫觐见。
  刘琦在大殿上,赞扬了诸葛亮和庞统的功绩,虽然设宴招待二人。
  席间,刘琦对问二人说道:“此番荆州对抗周瑜的战事,个中所有的曲折黄叙和刘磐已经分别派人送信给朕,大概也都清楚了,能够活捉孙策和周瑜,你们两个人都是功不可没,但若论首功,依朕看来,还是诸葛师弟要略胜于旁师弟一些。”
  庞统的脸色,在一瞬间变的有些不是很好看。
  那也就是那么一瞬间,毕竟是当着刘琦的面,庞统也不好过多造次,随后便调整了心情,静坐不语。
  诸葛亮跟庞统相处了一段时间,自然清楚庞统与自己虽然相善,但心中总是隐隐有些想要与自己比较的念头。
  他不忍心因此與庞統交恶,遂道:“陛下,其实对阵江东之兵,很多事情,是庞師兄不愿与弟争功,故而相让,绝非亮的功劳。”
  “既然是庞师弟故意相让于你,那伱就承了庞师弟的这份情吧。”刘琦笑着看向庞统:“庞师弟,你意下如何?不会因为这么点小事,记恨你小师弟吧?”
  庞统急忙起身道:“陛下之言令臣惶恐,师弟功勋,荆楚之人尽皆知晓,如何是我让的?万不敢当。”
  刘琦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如此最好,亮,尚书台那边现在的一批人,朕用的非常不顺手,因此我打算着你为尚书令,秩千石,庞师弟为尚书仆射,秩六百石,职录尚书事。”
  当下,便见诸葛亮和庞统一同起身拜谢。
  “另外,温县司马氏有二子,司马朗和司马懿,朕已经下诏敕封二人为尚书左右丞,掌录文书期会,张松为三公曹,李严为吏部曹,还有你们此次押解回来的周瑜,朕打算敕封他为中都官曹……至于尚书台其余的职位,还有三十六名尚书侍郎和十八名尚书令史,你们回头自己斟酌,看看是要換人,还是继续沿用原先那些人,或者是换一部分,留一部分,你们这些尚书台的领头人物,给朕拿个章程出来。”
  “遵旨。”
  两人领命后,诸葛亮站起身,对刘琦道:“陛下想用周瑜?”
  “是。”
  “只是此人毕竟是我们的俘虏,会甘心为陛下所用吗?”
  “周瑜是一方俊杰,虽然与孙氏关系匪浅,但就目前这个阶段来看,他还没有必要为孙氏完全舍上自己的家族……朕回头自然会和周瑜单独聊聊。”


第九百四十六章 王道之殿
  刘琦的猜测是正确的。
  在历史上,从周瑜入仕江东,到赤壁之战之后,他对于江东孙氏一直都是忠心耿耿,毫无疑问,若是要让那个时期的周瑜改换门楣,投靠其他势力,根本无异于痴人说梦。
  但是在现在这个时间段,情况并不一样。
  首先,在历史上的汉室中央皇权,已经等同于没有,特别是在曹操统一北方之后,汉室皇权旁落,北方诸州姓曹,而且曹操麾下所重用的人都是他的颍川嫡系,周瑜极力要孙权与曹操划江而治,在一定立场上而言,也是不想让自己家族到北方去给曹操手下家族们当下手。
  毕竟,江东方面当时势力已成,只要能够维持住鼎足之势,那周氏一族在江东,就算是名列前茅的大族,而且孙策临终对周瑜托孤,江东对于周瑜来说也是一个未尽的责任。
  但是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皇权不但未亡,而且完全是巩固的。
  曹操统一华夏,江东方面与曹操交恶之时,可以渲染曹操是逆贼,他们与曹操为帝是为了清君侧,勉强倒是占据大义。
  但是刘琦登基,而且江东势力未成,在这种情况下,江东其实属于反叛势力,而周瑜所在的周家,乃是庐江望族,两世三公,在汉朝有着深厚的家族底蕴。
  况且孙策未死,一切还都有回圜的余地。
  ……
  “罪臣周瑜,拜见陛下。”
  周瑜虽然是战俘,但荆州方面并没有薄待他,既不上刑拘,也不上枷锁,一路上只是派人看押,并给他了充分的自由,好吃好穿地招待着。
  刘琦点了点头,又转头看向跪在周瑜旁边不远处的孙策。
  孙策与刘琦对视,他眼眸中的倔强与不甘,刘琦看的是非常清楚。
  果然是孙坚之子,这狗脾气跟他爹真是一模一样。
  孙策见刘琦看他,犹豫了一下,当即道:“拜见陛下。”
  他其实也不想拜,但不拜不行。
  因为他没有理由跟刘琦对着干。
  上面的人是皇帝,是正统,他现在的身份是反贼……当然,他当初攻打荆州时候,刘琦还不是皇帝,所以孙策不认为自己是反贼,但是现在……情况很明显不太一样了。
  刘琦对二手挥了挥手,道:“平身吧。”
  “谢陛下。”二人随即直起了身子。
  刘琦来回看着孙策和周瑜,突然笑道:“孙郎,周郎,果然都是姿容俊美,实乃江东英豪。”
  刘琦原先与周瑜见过面,当时就曾夸赞过周瑜的样貌,今日连带着孙策一起夸了,多少带着一些缓解尴尬场景的意味。
  周瑜急忙道:“承蒙陛下夸赞,瑜不敢当也。”
  刘琦冲着周瑜挥了挥手,道:“不必过谦,你们二位却是英雄豪杰,朕已经从诸葛亮那里,知道了一些当初你们进攻荆州的战略部署,虽然你们的仗没有打赢,但从一开始你们设计,麻痹朕,想要偷袭荆州,就足以看出你们的战略性极强,说实话,你们的战略没有问题,虽然没有成功,但朕还是要评价,你们的想法和做法,确实深符兵家真谛。”
  孙策有些疑惑地看着刘琦,心中很是不解。
  这是一个打赢了战争的皇帝,应该说的话吗?
  刘琦迈步走下台阶,典韦和许褚紧随其后。
  少时,刘琦来到孙策和周瑜的身边,对着他们伸了伸手,道:“都起来吧。”
  孙策和周瑜随即站起身来。
  “陛下实在夸赞过甚,我等虽是设下了千般巧计,但终归还不是陛下的对手,陛下当日远在司隶,却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等于陛下还是相差甚远。”
  刘琦笑着挥了挥手,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朕并非胜在战术,乃是胜于王道,胜于麾下有诸多英才,可以群策群谏,百千献计。”
  孙策抿着嘴,不说话。
  周瑜倒是颇识时务:“陛下乃天命之主,得万民拥戴,上苍庇佑。”
  刘琦长叹口气:“朕在尸乡与袁绍对峙一年,终败其虎狼之师,坐拥天下,但事到如今,这心里还是有一个遗憾的。”
  说到这,刘琦看向孙策:“孙郎可知朕的遗憾在哪吗?”
  孙策没想到刘琦会突然瞧他,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半晌方才回答道:“不知。”
  刘琦伸出手,在孙策的胸口轻轻地捶了一拳,让孙策骤然一惊。
  “当年,我与令尊合兵北上,共抗董贼,大败胡轸,声威响彻司隶,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那时我与令尊文台公曾相约,共保朝廷,匡扶汉室,一同还天下太平。”
  说到这的时候,却听刘琦长叹口气,道:“如今,朕已贵为天子,文台公远在扬州替大汉牧守一方,朕实是感激……只可惜,文台公在这期间,却连一封信都没有给朕写过,朕心中好生失望啊。”
  饶是孙策这样的倔脾气,此刻也被刘琦说的有些面红耳赤。
  羞臊。
  “孙郎,朕时刻不忘当年与文台公的相敬之谊,在这天下诸牧守之中,朕只相信文台公一人,这江南之地,有他替朕牧守,朕放心!”
  话已经被刘琦说到了这个份上,孙策要是再不表态,就着实有些不识好歹了。
  很显然,刘琦这是打算以官方的名义,承认孙家在扬州的地位与利益,这对于以军功出身的孙家来说,着实是梦寐以求的。
  “承蒙陛下厚待,策在此……替父亲拜谢了!”
  说罢,便见孙策单膝跪地,向刘琦拜道。
  “孙郎起来。”
  刘琦伸手请孙策起身,道:“孙郎行伍出身,勇冠三军,莫如留在京中,朕定当重用于你,如何?”
  “谢陛下隆恩!”
  “至于文台公那面?”
  “策愿意书信一封给父亲,向父亲阐明陛下的心意。”
  “啊,那就最好了。”
  刘琦露出了一个欣慰的笑容,随后又看向周瑜:“公瑾也留在雒阳,我在尚书台给你留了一个位置,如何?”
  孙策都认了,周瑜又岂能不认?
  “谢陛下!”
  “你们两位这段时间,也受了不少的苦,且先下去,沐浴更衣,朕今晚在宫内设宴,与你二人痛饮!”
  “谢陛下。”
  “去吧。”
  “诺。”
  周瑜和孙策在刘琦的笑容中,缓缓地退出了大殿。
  待二人走后,刘琦方才转过身,对着大殿的另一侧喊道:“出来吧。”
  少时,便见张允,蔡勳,贾诩三个人一同走了出来。
  他们三人适才一直都在旁边偷听。
  刘琦转头看向张允,道:“孙策就在你的麾下,随便给他个军职,级别高一点的,但不要让他领军,狮儿凶猛雄烈,难以驾驭。”
  张允笑道:“陛下放心,臣省得怎么做。”
  “对了,让杨松今日从荆州来雒阳,告诉他,朕在尚书台给他也留了一个位置。”
  “啊?他?”张允没想到,刘琦居然也打算将杨松调入雒阳中枢,不过愣了半天之后,立刻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陛下英明。”
  蔡勳谏言道:“陛下,孙坚乃是熊虎之徒,历来行事狠毒,无人敢制,当年讨董之前,他就敢杀南阳郡守和荆州刺史,实非等闲,如今陛下为了收拢孙坚,將扬州交付他保管,臣恐日後孫坚会割据一方,不听朝廷管辖。”
  刘琦淡淡一笑,道:“孙坚是猛虎,这事我知道,只是曹操和袁绍乃是我的大敌,我若要征讨他们,孙坚那边就不能不安抚……如今我把他儿子留在雒阳,也算是人质,大家彼此制衡一下,不出乱子就行。”
  “但如今孙坚已得镇西稻,长此以往,江南粮草不缺,孙坚岂非势力愈强?日后就是灭了袁曹,恐其也会成心腹大患。”
  刘琦看向贾诩,道:“文和你觉得呢?”
  贾诩捋着须子,慢悠悠地道:“陛下,先安抚孫坚,许诺扬州于他,是对的……至于今后,呵呵不碍事,只要陛下灭了袁曹,一统天下,他纵然犯了,一扬州一地而抗全国,他焉有胜算?”
  蔡勳摇头道:“可若起战事,终归还是劳民伤财啊。”
  贾诩不急不缓地道:“到也未必,孙坚这个人轻而无备,为人乖戾嚣张,惯逞匹夫之勇,这样的人与当地的士族豪强恐难相处,早晚都会出事,或许他死不在战场上,但时间久了,说不定就会死于小人之手了,到时候危难自解。”
  张允咧了咧嘴:“贾公,我不怀疑你说的话,但是……这天底下哪有那么多的小人?难道孙坚日后称雄江南,为朝廷心腹,咱们不想办法应对,天天烧香祭祖,求天底下出几个小人,帮咱们弄死孙坚?”
  贾诩捋着胡须,一脸无奈地看着张允。
  “大司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