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5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宗亲,也算为大汉效力半生,可事到如今,你怕是连個善终的归宿都未必会有了。”
  这一句话,算是说到了刘备的心坎里去了。
  他手中的剑缓缓下落,眼眸中依稀露出了犹豫之色,内心似乎极为矛盾。
  而堂溪成则是轻轻地吞咽了一下,他斜眼看了看旁边虎视眈眈的关羽和张飞一眼,把心一横,当时就站起身来。
  “玄德,该说的我都已经说了,你若是真觉得某在害,你大可一剑把我杀了,或是押着我到那个昏君那去,用我换一个你想要的官职吧!看他会不会给伱!”
  说罢,便见堂溪成将眼睛一闭,做出一副慨然赴死的样子。
  表面上大义凌然,实则心中怕的要死。
  少时,却见刘备的剑缓缓垂落。
  堂溪成这才松了一口气。
  “玄德……你?”
  “滚!”
  刘备咬牙切齿,对着堂溪成蹦出了这么一个字。
  堂溪成闻言一惊,还想再跟刘备说些什么,可张飞已然在旁边怒喝道:“我大哥让你滚呢!”
  堂溪成被张飞吓了一跳,不敢多言,只能是向着刘备拱了拱手,然后慌慌张张地离去了。
  堂溪成走后,关羽略有些犹豫地看向刘备。
  “兄长,依你之见,此事该当如何处置?此人的话,颇为忤逆,却也不无几分道理,陛下对我们……确实凉薄了些……可他毕竟是天子。”
  刘备转头看向关羽,道:“二弟,依你之见,此事当如何?”
  关羽长叹口气:“依照关某的脾气,主上虽不仁,但我们却不可不义!大不了咱们辞官归隐,也不能做那忤逆之贼。”
  刘备转头看向张飞:“翼德,你呢?”
  张飞大嘴一咧,无所谓地道:“兄长怎么说,我就怎么是了!”
  刘备感慨地看看两位兄弟,道:“其实,为兄适才是在诓他呢。”
  “诓他?”
  “陛下对我们三兄弟,其實一直都不曾忘懷,只是苦于着急肃清朝纲,因而让爲兄配合他,来一次苦肉计而已。”
  “苦肉计?”
  “二弟三弟且坐,容为兄给你细说一下。”刘备对着关羽和张飞伸了一下手,示意他们坐下来。
  待二人坐下之後,刘备随慢慢地将他当初与刘琦暗中商议协定的那些事情,原原本本的跟关羽和张飞重新复述了一遍。
  饶是两人都是久经沙场的猛将,此刻也不由听的头昏脑涨,大感不可思议。
  待刘备说完之后,张飞即刻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兄长,这天大的事情,你如何还瞒着俺与二哥?难道我们兄弟二人,不值得陛下和大哥信任么?”
  刘备摆了摆手,道:“三弟,你我兄弟十余年,为兄何时又不信任你了?只是,你们两个人的秉性刚烈,不善诡狡之术,这些朝臣公卿出身名家,世代为官,深谙朝堂之道,我怕他们在你们身上瞧出破绽,故而不敢提前告知。”
  张飞的表情依旧有些不忿,他转头道:“二哥,大哥觉得咱俩会让人瞧出破绽,这是不是太过小瞧咱兄弟了?”
  关羽捋着长髯没有说话,只是用丹凤眼看向张飞……
  张飞的面部表情此刻显得极为丰富,各种情绪在面上表露无疑,他心中此刻是何种心态,压根不用他张嘴说话,只需扫一眼,就能品出个大概。
  关羽长长地吁了口气,道:“三弟,依为兄看来,大哥说的是对的,你我两个人皆无大哥这般的深沉内敛,心思缜密,此等大事若是事先告知你我,适才与那堂溪成交谈之时,难免不会露出些破绽。”
  刘备额首笑道:“正是此理。”
  张飞虽然依旧有些不服气,但见关羽都这么说了,也就没法反驳了。
  “既然陛下是要让大哥施苦肉计,但此计已成,大哥适才为何不应了那个堂溪成?”
  刘备没有说话,只是摸着须子,高深莫测的笑了。


第九百四十四章 尚书台班底
  与堂溪成会面一次之后,刘备在接下来的十几日又屡次前往皇宫觐见刘琦。
  虽然没有人知道刘备与刘琦之间到底谈了什么,有心人能够看到的是,刘备每一次从皇宫走出来的时候,都是满脸的失落,甚至有的时候,他的脸颊上还挂着泪痕。
  真的让人感觉他受到了天大的委屈。
  这一日,刘备又从宫殿中失落的走了出去,路上碰见了前来觐见的贾诩,两个人彼此寒暄了几句,随后便各自奔着反方向离去。
  进皇宫之后,贾诩拜见刘琦,然后向刘琦详述了一些自己职责之内事情。
  最后,贾诩说道:“在荆州的诸葛亮和庞统,率众押解着孙策和周瑜,已经即将抵达雒阳,予以还有三日便可抵达。”
  “诸葛亮,庞统,孙策,周瑜是么?”刘琦闻言微微一笑,打破:“重要的人物这是都抵达了。”
  贾诩问刘琦道:“陛下,诸葛亮和庞统,在荆州之战可谓是立下了大功,他们两人又都是陛下的同门师弟,此番来雒阳,陛下可是要委以重任?”
  “重任自然是要委的,但终归他们两个人还是太年轻了,还需多多历练,不能骤然许诺以高位。”
  贾诩恍然地点点头:“那依陛下之见,诸葛亮和庞统当委以何职?”
  刘琦站起身,一边抻了抻懒腰,一边道:“尚书台留下的那几个人,我不甚满意,还得换上得心应手之人才是。”
  贾诩闻言点了点头。
  ‘尚’是掌管的意思,汉朝有六尚,尚食、尚衣、尚冠、尚席、尚浴、尚书,用大白话来解释就是管吃,管穿,管帽,管睡,管洗澡,管文书。
  打眼一瞅,就能看出来,管皇帝吃喝拉撒的人权力肯定就是那么回事,唯有这管文书的才是真正牛逼。
  尚书台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办公室,为首的尚书令虽然只是秩千石,但权力极重,既出诏令,又出政令,属于皇帝的贴身秘书与对外执行人。
  这些人刘琦刚刚登基,还没有来得及换,特别是这个尚书令,乃是三独坐之一,至关重要。
  曹操治政时期,荀彧就是尚书令,权职重大。
  “你说,让诸葛亮当尚书令,合适吗?”刘琦突然转头看向贾诩,笑道。
  贾诩略一沉吟:“是不是太过年轻了一点?”
  “年轻有什么不好?”
  “恐难服众。”
  刘琦笑着摇了摇头,道:“我不需要他服谁,他只需要对我忠心耿耿,就够了。”
  贾诩叹息道:“只要诸葛亮过于年轻,若为尚书令,这尚书台的其他佐官,怕是就都要换一换了。”
  “那就把尚书台的人,全都换了。”
  贾诩没曾想刘琦居然真的给尚书台大换血。
  他犹豫地拱手作揖道:“陛下,尚书台的事务繁杂,可不是随便找些亲信就能任用的,非得是有真才实干不可。”
  “所以啊,不光是诸葛亮,还有庞统……还是司马防的那两个儿子,司马朗和司马懿,都可以安排在尚书台,另外,从益州调张松来雒阳,也安排在尚书台内,还有南阳人李严,也是一個不错的人选……还有荆州的崔钧,石韬,孟建等人都可以调来……还有那个周瑜。”
  贾诩听到这不说话了。
  只是大致听刘琦报了一圈人名,继续就能够看出,刘琦目下在尚书台安置的这些人,全都是青年俊杰,毫无疑问,这些人是被刘琦想要培养成下一代朝廷的中流砥柱。
  而且,这些人都是各州精英,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他们也代表了不同地域士族的利益。
  毫无疑问,论及在北方士人的影响中,温县司马家比较大,但是荆州的诸葛亮,庞统,李严,益州的张松,扬州的周瑜也都是代表了不同的地域势力,任凭司马家也无法坐大,当然了,荆州下一代的势力若想坐大,蜀中,河北,扬州的地域势力也会对他们产生钳制。
  而且,在贾诩听来,刘琦适才所列出这些名字,好像没有一个人是不聪明的。
  统统都是可独当一面的人才。
  这些人,若是任用任何一个来主政国家,都或许在未来成为大汉朝堂的風向标。
  但是劉琦把這些人统统聚拢起来,还安插在一个机构内。
  让他们之间彼此携手共事,基本上不可能的。
  基本没有人可以完全做到彻底出位。
  不过……
  贾诩有些疑惑地向着刘琦施了一礼,道:“陛下,恕臣多言,别人也就罢了,那个周瑜……他目下不过是一名囚徒,如何能入尚书台这等要地?”
  “天下人才,朕皆可用之,周瑜是我大汉子民,只不过先前被孙氏所蒙蔽,误堕泥道而已,这一次将他召上京师,朕为的就是能够再给他一个机会。”
  贾诩又问道:“原来如此,陛下高瞻远瞩,胸襟广大,能接纳天下英才,实乃大汉之幸。”
  “文和,你适才在宫外,可碰到了刘玄德吗?”
  听了刘琦问起,贾诩也没有隐瞒……主要是他隐瞒也没有用。
  “回禀陛下,老臣碰到了。”贾诩坦率直言道。
  “那你看刘玄德眼下的状态如何?”
  贾诩沉吟了片刻,道:“陛下,恕臣多一句嘴,我看那刘备神态不愉,眼中无神,神色委顿,脸上似还挂有泪痕……陛下对他,是不是有些太过严苛了?毕竟,刘备虽是太傅的旧部,但昔日也曾多方面支持陛下,陛下是不是重新斟酌一下,起用刘备,臣觉得,这对陛下并无坏处。”
  刘琦没有说话,他心中暗自盘算,以贾诩眼光之毒,竟也看不出刘备的真实情况,看来刘备这出戏演的的确是很到位。
  “文和的话,朕会考虑的,回头诸葛亮等人若是到了雒阳,就由你代朕妥善安顿他们。”
  “臣遵旨。”
  ……
  少时,出了德阳殿,贾诩抬头望了望太阳,响起适才刘琦问起他关于刘备的事,他仔细的回想了一下自己当时在大殿内的回答。
  嗯,应该是没有什麼破绽的。
  这年头,总是能够看透天子的想法,可不是什么好事……特别是看透了天子的心思,然后还让天子知道了。
  接着,便见贾诩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迈步向皇宫外走去。


第九百四十五章 诸葛令君
  建兴元年四月初五的一个晚上,有人敲响了堂溪成家的府门。
  门子出来,纳了对方名刺转回给家公。
  时至深夜,堂溪典此刻正搂着小妾酣睡,门子在外面告诉他,说是太祝令刘备求见。
  堂溪成睡的正想,骤然被人打扰,深感不快,当即下令道:“撵走!撵走!这都是哪来的不懂规矩的,大半夜的拜府求人,这不是有病么!”
  “诺。”
  门子领命就要走,但这个时候,堂溪成突然间又清醒了。
  他猛然坐直了身子,将小妾搂着自己白玉臂扔到一边,着履下地道:“你适才说,是何人拜府?”
  “回家公,是太祝令刘备拜府。”
  “啊,哈哈哈,原来如此……终于是来,引他去偏厅相见。”
  “诺。”
  ……
  堂溪典穿戴整齐,来到偏厅与刘备相见。
  刘备身披黑色罩服,头戴斗笠,似是在特意的遮掩面容。
  “堂溪公。”刘备拱手见礼。
  堂溪典急忙还了一礼。
  “玄德深夜来见,莫不是想清楚了?”
  刘备听了堂溪成问起,脸上露出几分落寞的表情。
  他无可奈何地向着堂溪成拱手施礼。
  “不瞒堂溪公,备今日厚颜而来……唉,确实是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说到这的时候,刘备显得很是尴尬,犹犹豫豫的不知应怎么说。
  堂溪成很是老道,他上前握住了刘备的手,开心地道:“玄德不必多言,你心中所想,某尽知晓……唉,其实你的苦衷我能理解,当今天子昏庸无道,我等身为汉臣,若是不被逼迫的走投无路,眼见国家衰败,岂能行此下策?着实是国本动摇,社稷遭殃,不能不为之啊。”
  刘备没有说话,只是苦涩地点了点头响应。
  有些不好说的话,让对方替自己说了,这感觉还是蛮不错的。
  其实,那日刘备和堂溪成第一次交谈,若是他当场就答应了投靠对方,堂溪成回头心中或许反倒是有些许疑惑。
  事情太顺利,必然有诈。
  但现在不同了。
  刘备又经过了几次对天子的试探,心灰意冷,这些事情堂溪成都是知道的。
  在这种前后无路的情况下,刘备经过反复思考,终于来找堂溪成,这才是事情合理的发展方向。
  也正是因为如此,堂溪成才对刘备这次前来投诚如此的放心。
  毕竟,刘备前来投靠,对于堂溪成等一众人而言,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一段现实的考验。
  当下,堂溪成就与刘备深谈——关于换帝之事。
  堂溪成的意思是,目下有能力换帝的这些朝臣,虽然政治影响力较大,但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