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赵煦能在燕郡扎了根,他心里还是隐隐高兴的。
再怎么说,赵煦是皇子,代表大颂皇家,燕州有他在,这等于皇家的势力深入了燕州。
他懂梁成的意思,只是对燕王牵制袁家这事,他还是不报多大希望,袁家可不是燕郡的小豪族。
对这件事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维持对燕王的冷漠,这才能保住燕王的命。
“生或死,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赵恒望向北方。
对他而言,燕王更像他无心插在燕州的杨柳,现在鼓出了嫩芽。
若是将来枝繁叶茂,便会成为他在燕州的触手,若是枯萎了,也就罢了。
……
燕城。
自黄杜两家被拆解,王府门前几乎每日宾客盈门。
除了燕郡各县的豪族送礼拜访外,就是慕名前来购买酒酿的商贾。
在赵煦同豪族争斗的日子,商贾们的脚步没有停止。
他们已经把王府的酒卖到了燕州每个角落。
王府纯净又甘美的酒酿一经推出,便立刻击溃了当地盛名的美酒,称霸当地。
而这又吸引更多的商贾前来王府采购。
王府美酒在燕州的影响打消了他们最后的疑虑。
一些商贾甚至借银子购买美酒贩卖他处,争夺第一桶金。
“散了,散了,今天的酒卖完了。”
站在门前,周毅驱散把门口堵得水泄不通的商贾。
“哎呀,我都等了一天了也没等到,气死了。”
“我也是,今晚我就不回去了,睡王府门口也要等到。”
“……”
没有拿到酒的商贾热情不该。
这年头稳赚不赔的生意罕有,王府的美酒就算是一个。
据说有商贾拿了一千坛美酒换了一千匹马回来。
一千坛酒也就一万五千两银子。
一匹马可卖三十两,这一转手就三万两银子到手,净赚了一万五千两。
这事一传,商贾们红了眼,纷纷想着把酒卖到更远的地方,发一笔横财。
“走吧,都走吧。”周毅拧着眉头又喊了声。
见商贾们赖着不走,他不再理会,关上中院的大门。
从中院的侧门进入东院,他在东院的凉亭中找到了燕王。
此时燕王正在写什么,凤儿和鸾儿站在旁边看着。
“殿下,还是多造几个蒸馏罐,订酒的商贾实在太多了。”周毅道。
赵煦停下笔,“不要急,等王府后面的院子收拾妥当了,酒坊就能拓展了,里面可是有五十个蒸馏罐。”
这些天,他自然体会到酒的欢迎程度。
于是买下了王府后面一片宅院。
这些宅院都在改造中,将来除了酒坊外,还会有其他东西生产。
周毅点了点头,“殿下,小的明儿就和王彦忠出发了,这王府的事务……”
周毅只是暂领王府的杂物,他主要的任务还是和王彦忠一起去各州招纳人口。
而且,他本身也不喜欢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这两天,王彦忠告诉他准备妥当了,他兴奋的昨夜没睡。
赵煦皱了皱眉头,收了府衙之权,现在刘福是个准王傅了,很忙。
周毅也有其作用。
但这样王府吃喝拉撒的杂事就没人管了。
其他奴仆或是笨拙,或是愚钝都不讨他的喜欢。
“这有何难,殿下不如就把王府的杂物交给奴婢吧。”凤儿眼睛转了转,大方请缨。
赵煦顿悟,凤儿这泼辣性子倒是的确适合管事。
而且和他又亲近,再合适不过了,最重要的事放心。
“这倒是,本王怎么忘了你。”赵煦仰头看向凤儿,“既然如此,你现在就赴任吧。”
周毅松了口气,浑身一阵轻松。
告了退,一转眼就没影了。
“来,凤儿,先把这件事办了吧。”只剩下三人,赵煦指了指纸。
王府的酒还没起名字。
以前还没有名气的时候倒是罢了。
现在火热燕郡,连个名字都没有就太掉身价了。
在现在,商品即便再烂,也是要讲究包装的。
毕竟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有钱都是讲究排面的。
同时,基于商贾们的反应。
他决定将蒸馏酒定价十五两一坛,名字则叫“十里香”。
“是,殿下。”凤儿接过纸,喜滋滋去了。
她最爱管事,得了这差事,欢喜的不行。
鸾儿有些羡慕,她也像凤儿那样能和燕王大大方方的嬉闹。
不过温和的性子却让她怎么也放不开。
他正望着凤儿,忽然感到耳边有些痒。
原来是赵煦在她耳边吹风。
鸾儿的脸顿时因羞怯而通红。
赵煦笑道:“不要羡慕,本王对你和凤儿一视同仁。”
自赵煦醒来,鸾儿已经习惯了燕王的口花花。
也曾和凤儿奇怪过燕王的性子怎么比三年前轻浮许多。
但都是无解。
赵煦笑的越发坏了。
重生而来,他毫不掩饰男人本色。
江山美人这才是人生,何必看着两个娇滴滴的美人扮做柳下惠。
只是,他正要继续逗鸾儿,忽然见凤儿折身而回,面色惊慌。
到了赵煦面前,她将一份名帖交给赵煦,“殿下,不好了,袁家来人了。”
众人闻言,面色齐齐一变。
第四十六章 袁家
“袁立。”
赵煦扫了眼名帖上的字,的确是燕州州牧袁立。
前些日子,张康说袁立会来,如今果然来了。
“张康也在。”凤儿又补一句。
“他倒真肯为自己的女婿出力。”赵煦轻哼。
他不用想也知道袁立此番来做什么。
无非想向他示威,告诉他张康是他的女婿,让王府忌惮。
不过既然袁立来了,他只能去见。
毕竟这位可是燕州真正的实权人物,自己虽为皇子,也不能托大。
想到这,他向外走去。
路上,他遇到正往后院来找他的刘福。
两人一起到了门口。
只见此时门口立着一队骑兵。
这些骑兵身材矫健,个个黑头盔,黑甲衣,只有头盔的翎羽是蓝色的。
腰间的剑鞘十分精美,一看便不是凡品。
“燕州袁家果然不是燕郡的小豪族能比的。”赵煦心中暗道。
只从这批骑兵的装备就能看出袁家的实力。
他的目光挪到最前面一个身材肥硕,肚大腰圆的胖子身上。
胖子穿着紫色官袍,满脸横肉,看起来有些凶。
不过见到赵煦,胖子在侍从的搀扶下从马上下来,朗声大笑。
“燕王殿下,近日听小婿说殿下痊愈,在下于是特意从范阳赶来,恭贺殿下。”
“多谢袁州牧,前些日子张郡守说州牧要来,本王期盼了许久,里面请。”赵煦迎了上去。
相对施一礼,两人脸上俱都挂满笑容。
袁立见赵煦接人待物如常人,脸上笑,心里却不快。
原本,他从来没瞧得上这个傻皇子。
所以听张康说燕王除掉黄杜两家,掌控了燕郡,他大吃一惊。
对他而言,燕州是袁家的地盘。
如今燕王占据燕州确实令他不爽。
所以,保住张康的张家势在必行。
这样燕郡才不会完全落入燕王之手。
进入王府,赵煦引袁立到了客堂。
分主宾坐下,他令人奉上茶水。
赵煦道:“袁州牧政务繁忙,能抽出空来燕郡,本王甚是感激,本王在燕郡,今后还望州牧多多照拂。”
袁立一路进来,见燕王府有些简陋,加上赵煦在皇城时无甚地位,又无母家支撑便更轻视他,只是面上不表现出来。
而且此次前来,他有心为张康撑腰,于是道,“好说,好说,在燕州袁家说一不二的,殿下若有什么难事,尽管来找下官便是,袁家的玄甲军可不是吃素的。”
赵煦轻轻笑起来,袁立这话里有话。
摆明告诉他袁家在燕州的权势之大。
“哈哈,袁州牧真是痛快人。”赵煦佯装感激。
袁立摇了摇手,这时看了眼张康,看似无意地说道:“张康,你身为袁家的女婿,但燕王麾下做事可要尽心尽力,不要辱没了我袁家的名声,让殿下嗤笑。”
“岳父大人在上,小婿遵命。”张康神色恭谨。
他心中大大舒了口气。
袁立这便是在提醒燕王,这下张家在燕郡便暂时安全无虞。
他的计划也无从担忧了。
想到这,他又向赵煦施了一礼,“殿下,今后下官有做的不对的地方,还望殿下海涵。”
“张郡守客气了,有张郡守这样的能臣辅佐,本王荣幸之极。”
说罢,三人笑了起来。
又说了些闲话,谈及皇城旧事。
天色将晚。
赵煦令王府下人摆宴,留袁立宴引。
酒过三巡。
袁立望着杯中酒,惊叹不已。
在范阳,他已喝过燕郡的的酒,顿时觉得世间再无美酒。
此次到燕郡,除了为张康之事,他亦是为这美酒而来。
“殿下,下官有个不情之请。”打了个酒咯,袁立开口。
“袁州牧请讲。”赵煦放下酒杯。
“殿下酿的酒真乃世间难得的仙酿,如今下官一日不饮便觉三餐无味,下官也想从王府购置一批,还请殿下应允。”袁立道。
“此事简单,不知州牧需要多少?”赵煦来者不拒。
他现在相当于厂家,不怕订单多。
“三万坛。”袁立竖起三个手指。
袁家家大业大,还维持着一只军队。
燕州居北方,本就不如南方富庶。
挣钱的法子大多靠商贸。
商人精明,他袁家怎么可能愚笨,放着赚钱的生意不做。
若不是顾忌着朝廷,赵煦又是皇子,他甚至会明抢这酿酒的法子。
现在,只能退而求其次,让燕王大量给他袁家供货。
“可以。”赵煦一口答应。
王府酒坊马上就扩产,这订单来的很及时。
定下此事,一番谈笑后,袁立和张康起身回去。
赵煦送到门口方回。
夜色中。
袁立的侍卫打起火把,看向张康,袁立的笑容逐渐消失。
“此次我亲自出面,燕王定然不敢动你张家,今后,你在燕郡给我牢牢盯着王府,有什么风吹草动的立刻派人将消息传于我。”
张康大气不敢喘一口,低眉顺眼应了声,“是,岳父大人。”
点了点头,袁立又道:“还有,与北狄贸易的事要小心些,不能让燕王发现,尤其是卖兵器盔甲的事,若被他捅到朝廷,十分麻烦。”
原本,他是看不上张康这个张家庶子的。
即便是袁家庶出的女子,他张康也配不上。
但是那年张康引着一个北狄商队来范阳的时候,他改变了主意。
按张康的说法,因他救过这个北狄豪商的命,所以北狄豪商只信任他。
于是,想利用张康的他便允诺了这门亲事。
这些年,张康也的确为袁家赚了不少银子,从北狄买来不少战马和牛羊。
不过朝廷严禁与北狄贸易,所以这件事极为辛密。
“小婿不敢马虎。”张康回道。
似乎是为了安张康的心,他道:“这个燕王你不必惧怕,先礼后兵,若是他不识抬举,我自会令他难堪。”
一面说,一行人的身影消失在黑暗中。
王府。
酒宴结束后,刘福没有回去。
袁立的到来让他这几天想出的对付张家的计划落空。
“不除张家,如鲠在喉。”刘福咬牙切齿。
赵煦沉默不语,他倒是没有刘福这么激动。
对他而言,已掌握燕郡军政大权,这便稳了。
张家不过是砧板上的肉,早晚一刀而已。
接下来只需要积累财富,攀科技,将自己的军队打造成一只所向披靡的强军。
枪杆子出政权,只要枪杆子硬了,他谁都不怕。
第四十七章 土地
“殿下,袁立回范阳了。”
隔日清晨,门房。
赵煦正苦恼又要陪袁立吃喝玩乐,浑身不自在。
刘福的话让他顿时轻松。
“这个袁立,连个招呼都不打,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真把燕郡当成他袁家的了。”刘福气不过。
燕郡的形势本来一片大好。
袁立这么一来,张家原本夹紧的尾巴又要翘起来。
“说到底,在大颂还得看谁的拳头大,咱们现在势弱,自然被人瞧不上。”赵煦觉得生气没有意义。
瞥了眼刘福,他继续道:“不要再计较这个,现在王府要做的就是抓住燕郡民心,现在分田的事如何了?”
“黄杜两家的田都分完了,但还有不少百姓无地可耕,而且殿下只收低廉租子的事传到了其他郡,现在有不少外郡的流民过来,地就更不够了。”刘福正为这事犯愁。
燕郡人口少,好不容易用好名声吸引了些百姓过来。
这些百姓若是因无地可耕走了,那就太可惜了。
赵煦踱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