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剩下的便是他们与东瀛一对一的单挑。
其实,他们倒不是畏惧佛郎机和斯特丹人,只是不想打一场原本就不该存在的战争。
“如此就多费文总督了,除此之外,这次燕王殿下还给了我一份问卷,上面是燕王殿下想要了解的问题。”
“由于大颂禁海多年,缺乏对外界的交流,所以他想通过费文总督,了解西土诸国的情况。”
说罢,他取出赵煦给他的问卷,递交给费文。
费文扫了一眼,点点头。
燕王救了他,这件事对他来说,只能说是小事中的小事了。
而且燕王要了解的东西似乎也不是什么机密的事情。
其中的问题,即便是西土普通人也懂得。
“稍等。”费文对翻译官说了几句,翻译官将问题翻译给他,他又口述给翻译官,将整张纸的问题全部填满。
约莫半个时辰,费文将问卷交还给周毅。
周毅收起,望了一眼马尔卡城,道:“我想费文总督现在一定需要时间肃清内部的问题,如此,我们便不打扰了。”
“你们这就要走?”费文正准备邀请周毅到马尔卡城坐坐。
“这是殿下的要求,当前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下次再会。”说罢,周毅转身回去,陆战队士兵跟随他向马尔卡城港口而去。
士兵重新登上运兵船,舰队向北方而去。
费文一直把周毅送上战舰,目送燕王的舰队离开。
此时,他的心情十分复杂。
心中有对燕王的感激,也有对燕王的敬畏
也理解了东瀛为什么会对这位燕王如此恐惧。
正如东瀛人说的,一旦这位燕王解决国内的问题,采取对外扩张的战略,无论对东瀛人还是西土人,都将是灾难。
他们经营了百年的马尔卡城只怕也会岌岌可危。
这时,他又想起了史蒂文的强硬主张,但随即他又将这个想法甩出脑海。
在他看来,这太过孤注一掷,一旦对燕王的围堵失败,他们佛郎机将永远失去东土的贸易。
曾经,他们佛郎机的确是海上第一强国,但是两百多年前他们便失去了这种荣耀,如今国力衰弱,已经无法向不列颠,法兰克,罗斯国一样,任意挑起战争。
所以,他认为当下对燕王还是采取观望的态度。
又是十日的航行。
周毅从马尔卡城海域抵达乐亭。
下了战舰,他便马不停蹄赶往燕城。
交还问卷的同时,向燕王汇报马尔卡城的情况。
“干得不错,接下来只需应对东瀛即可。”赵煦一边说,一边在图纸上写写画画。
“是,殿下。”周毅应了声是。
接着,他将费文的问卷交给了赵煦。
接过问卷,赵煦仔细看了起来,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这段时间,他虽然俘虏了两个东瀛将领,但是徐克问出来的东西让他不是很满意。
因为东瀛人对西土的了解似乎也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他想要的。
所以,这次周毅南下,他特意将自己想问的,写满了一张纸交给他。
总体上来说,这份问卷基本上涉及了西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国家战略等等问题。
浏览下来,他对西土诸国的情况有了全然了解。
如果对比当代,这个世界的西土诸国大约处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也就是一八三零年左右的水平。
在当代这个时间点,拿破仑战争刚刚结束十来年,法国正在爆发七月革命。
而大清正处于道光年间,第一位美国传教士来到广州,比利时脱离荷兰而独立。
不过,就如同大颂的历史走偏一样,西土的历史轨迹也发生了变化。
这个时代自然没有拿破仑,相同的只是西土大陆上的强国还是那几个强国,就如同东土的中原王朝始终是东土霸主。
按照费文的说法,当下西土大陆最强大的国家毫无疑问是不列颠,其次是法兰克,罗斯国,日耳曼国,哈布斯国,弗朗基等国。
另外,还有一个正在崛起的山姆国,不过费文没有将山姆国列入排行中,似乎不认同山姆国属于西土国家。
这些国家在他看来,对应的便是当代十九世纪的英国,法国,沙俄,普鲁士,奥匈帝国等。
至于佛郎机则是东土对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统称,并不是专指西班牙。
而山姆国则相当于美利坚。
除了这些国家,赵煦最关注的便是西土的工业水平了。
根据费文的说法,改良蒸汽机在西土大陆出现已经七十年。
当下西土大陆遍布以蒸汽为动力的工厂。
其中,当属不列颠的工业实力最强,其次是法兰克。
战舰方面,西土诸国当前在役的战舰,基本上还是老旧的风帆战舰。
但是二十年前,法兰克便诞生了第一艘蒸汽船。
虽然这艘蒸汽船在航行的时候便沉没,但之后法兰克又进行了多次尝试,成功造出了能在水上航行的蒸汽船。
之后其他西土国家纷纷效仿。
不过当前,蒸汽船在西土还属于新鲜事物,没有出现铁甲舰。
但是,不列颠已经在尝试使用蒸汽船,在海上拖拽风帆战舰前进。
火器方面,当前西土在殖民地和东土部署的军队,使用的还是陈旧的燧发枪,但在西土的本土军队已有了新式火枪。
“幸亏老子来的早,否则黄花菜都凉了。”把所有回答都看了一遍,赵煦捏了一把汗。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军队使用的不再仅仅是普通的燧发枪。
其中出现了火冒燧发枪,也就是初代的恩菲尔克步枪。
英国人的风帆战舰也是由蒸汽轮船拖拽的,在海上航速很快。
当时,由于蒸汽轮船的出现,从欧洲到东亚的时间缩短到了四个月。
所以,他现在面临的情况,基本上和鸦片战争前的世界环境差不多。
第六百四十二章 巷战利器
“要尽快解决大颂的内乱。”问卷的内容让赵煦忽然有了紧迫感。
相比西土诸国,当前燕州的工业化不过才刚刚开始。
如果对比综合实力,燕州只怕比不上当下任何一个西土国家。
唯一幸运的是,他拥有本土优势。
而且剑走偏锋,在军事上取巧,让当前王府军队的线膛枪,处于当代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水平。
虽说当前西土诸国俱都装备了部分线膛枪。
但是,他们还没有掌握锥形子弹的奥秘。
这会让他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优势。
不过,只凭一个燕州去对抗整个西土的工业国,显然有些不现实的。
在国内打打仗,还能将就。
但如果要去国外打仗,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将是巨量,这时候就体现综合国力的重要了。
所以,他必须统一大颂,全面推行工业化,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让大颂富裕起来才行。
毕竟,当下西土的工业国已经盯上了东土这最后一块净土。
而且殖民了相当于当代的东南亚地区以及中亚地区。
以此为跳板,他们会不断向北侵蚀。
对这一点,他肯定无法容忍的。
在他们之间,必然会有一场战争爆发。
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当下在大颂东南的遥远海域,有一块巨大的大陆。
这块大陆就是澳洲大陆。
根据费文说的,当下这块大陆只有五十余万不列颠人定居。
这块大肥肉,不趁这个时代拿下,他如何对得起后世子孙。
而要拿下这个大陆,它定然要与当前这个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不列颠对抗。
根据他的记忆,当代这个时期,不列颠国统治的区域有三千三百万平方公里,英女王统治着包括殖民地在内的四点五亿人口。
绝对是当下的超级大国。
与这样一个,由超级大国引领,其他西土诸国跟随的列强集团对抗,他必须竭尽全力。
否则,他的下场便会如同被反法联盟击败的拿破仑一般,甚至更惨。
“殿下,这是什么?”赵煦正陷入沉思的时候,周毅望向他正在绘制的图纸。
怔了一下,赵煦回过神来,随即笑道,“这个东西叫手榴弹,是给王府亲军士兵准备的。
周毅略微有些失望,他还以为自己的海军能够沾点光。
赵煦注意到周毅的表情,无奈一笑。
这海军和陆军就像自己养的两个孩子,总是会因为你多他少而相互泛酸。
于是他道,:“这个你不用羡慕,本王已经在让陈寿建造以蒸汽为动力的蒸汽船了,这些将来都是你们海军的。”
周毅的表情顿时由怏怏不乐变成了狂喜,一张脸上笑出了褶子,连声道:“多谢殿下。”
赵煦懒得理他,按照他的说法,费文已经派人前往雅加城,如此,东瀛人的海上联盟破产了。
那么,接下来他的精力就能集中在第二次鲁城会盟了。
根据徐克前两天提供的消息,北狄使节以及势族使节这两天就会抵达鲁城。
这次会盟将决定讨燕联盟接下来的行动。
不过对此,他倒是有些不在意了。
反正无论他们商议出什么结果,待黄色火药配备充足,他便会让王府亲军南下。
同时,在海上如果东瀛采取行动,他便会让周毅解决掉东瀛水师。
秦州雍容方向,他也会让马翰发起战争,收回秦州雍州两地。
北狄人想来容易,想回去就没那么简单了。
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他让周毅回去,自己则带着图纸去了兵仗司。
他研造手榴弹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平原城巷战时候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在广阔的战场上,王府亲军火枪的优势是毫无疑问的。
但如果进入巷战,士兵之间的距离缩到数十米,射程只有一百米的燧发枪和射程有三百米的线膛枪之间并没有多大区别。
这时候的伤亡便会急速增加,此番攻打平原城,最多的伤亡便出现在巷战的时候。
躲藏于各类建筑中的齐国士兵,有时候甚至不需要燧发枪,只需拿着刀剑,突然冲出,杀能伤王府士兵。
所以,王府士兵进入宅院搜索的时候会面临生命危险。
接下来,面临着一统大颂的战争,这样的巷战只会十分频繁。
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王府亲军将会遭遇重大伤亡。
所以,思索之下,他觉得应对巷战的武器中,当前唯一能够拥有研造条件的,便只有手榴弹。
到时候,士兵发现宅院里有敌国士兵,只需把手榴弹扔进去即可。
到了兵仗司,赵煦叫来王应与他一起研究手榴弹图纸。
当代历史,发明火药之后,最原始的手榴弹首先出现在中国。
当时的手榴弹叫做轰天雷,就是一个球形的陶瓷罐儿,里面塞上黑火药,外面插上药捻子,点燃扔出去即可。
不过这种轰天雷的威力,也就和当代的鞭炮差不多,对敌人造不成多大伤害。
于是,这种轰天雷便逐渐消失了。
后来手榴弹传到了西方,在十五十六世纪诞生了掷弹兵这个兵种。
其实,也就相当于士兵拿着开花弹往前扔。
但这种手榴弹依然十分原始,直到十九世纪伴随黄色火药的诞生,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手榴弹。
毕竟以黑色火药的威力,手榴弹的弹体太小,没什么威力,太大,又十分笨重。
只有增大火药的威力才能解决这个矛盾的问题。
这也是他现在才研造手榴弹的原因,因为以前的条件不具备。
“主要的难点应该就是这个拉发火管。”王应注意到图纸上小管子的标注。
赵煦点点头,他让王应造的是木柄手榴弹。
这种手榴弹结构简单,相对容易制造。
唯一的难点便是拉发火管。
不过当下,燕州具备了生产这种火管的条件。
这种火管的原理是用一根钢管内装玻璃粉,将一铜丝卷成团放在玻璃粉内。
铜丝一端接拉火绳,另一端通火药捻和硫磺。
铜丝与玻璃粉的摩擦会发火点燃导火索和硫磺,再点燃火药,最终爆炸。
其中的原料,最关键的便是玻璃粉。
燕州能造玻璃,自然能造玻璃粉了。
第六百四十三章 定策
兵仗司屋檐下的冰溜子,在阳光的照射下融化,冰水落下,将土地滴出一个个小窝。
针对拉发火管,赵煦仔细给王应讲解了一遍其原理。
“原来如此。”王应恍然大悟。
如果只是这四种材料,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燕王这么一说,他便搞清楚了为什么这些东西凑在一起,能够引燃手榴弹中的火药了。
轻轻叹了口气,王应道:“没想到这个其貌不扬的手榴弹里面,竟然有如此精密结构。”
赵煦笑了笑,“这还只是开始,今后的武器只会越来越精密,你可要有准备。”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