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穿越以来,它基本上没有精细的时间概念。
而有了怀表,今后他便能随时知道具体的时间了。
除此之外,他认为怀表对行军打仗也有一定的作用。
将领们指挥作战时,可以给手下的将领安排具体的时间发动进攻,这样更容易配合。
对朝廷来说,则能建立一套严格的时间管理制度,提升行政的效率。
接着,他拿过杨贺的袋子,从里面又掏出一个怀表。
对比一下,他发现两个怀表基本相差无几。
其实,他两三个月前,他就交代了制造怀表这件事。
现在杨贺才拿出来,不是因为工坊的匠人最近才攻克怀表的制造工艺。
而是工坊解决了怀表流水线生产的问题,实现了规模制作。
否则,他根本不会一副请功的样子。
毕竟规模制造怀表,才真正具有意义。
成本低,产量高,如此才能作为一项高利润商品销售。
于是他道:“现在工坊能够规模制造怀表了?”
杨贺点点头,:“匠人们已经熟练掌握了打磨钟表零件,每组匠人负责不同的工序,最后再组装,每日能产二百六十个怀表。”
“哦?”赵煦讶异了下。
这个数量让他很满意了,毕竟都是手工打磨的零件。
现阶段他觉得还没有必要把蒸汽机浪费在怀表这个小物件的制造上。
好钢用在刀刃上。
王崇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从无到有建立一套工业体系。
毕竟西土的蒸汽轮船下水了,蒸汽机车也在铁轨上跑了。
只是他虽然启动了研造这两项机械的计划。
但如果无法建立配套零件工厂,陈寿和王崇即便搞懂了原理,也无法制造出蒸汽机车和蒸汽轮船。
想到这,他打算利用这段战争之前的空窗期亲自参与了工业体系的建设当中去。
“殿下,这是何物?”赵煦正思索的时候,常威凑了过来,眼睛滴溜溜转。
赵煦无奈地笑了笑,“装什么装,想要直接开口就是。”
他的这些老部下之间,时常有往来,他可不信常威对怀表一无所知。
说罢,他把一个怀表拍在了常威手心。
常威喜得眉飞色舞,正如赵煦猜测的一样,他早就从杨贺口中,听说了怀表这个新鲜玩意儿。
了解了怀表的功用,他更时常向杨贺打听怀表的消息。
对他来说,这个东西太适合将领们了。
有了这个东西,将领们就能指挥士兵,在精确的时间内完成某项任务。
“谢谢殿下。”常威把玩了一会儿,把怀表宝贝一样塞入怀中。
杨丰刘福等大臣顿时露出羡慕的眼神。
“咳咳……”杨丰故意咳嗽了两声,眼睛不时偷瞧怀表。
刘福则搓着手,直勾勾望着赵煦。
“行了,算你们走运。”赵煦抵挡不住众人哀求的眼神,从杨贺的袋子里面掏出怀表,一个个分发下去。
好在议事堂中只有十二个大臣,杨贺带来的怀表刚刚够分。
每个人都拿到怀表,议事堂的氛围轻松愉悦起来。
大臣们如同刚刚得到玩具的小孩子一样,目不转睛地摆弄着怀表。
见状,赵煦对怀表的商业前景不由信心倍增。
大臣们的表现,足以证明怀表的魅力了。
于是他对杨贺道,“立刻拓展钟表坊产量,向高丽和南方推出怀表这个商货。”
这次杨贺前来,为的便是这件事,于是他道:“只要殿下给怀表定个价,明天第一批怀表便能售出。”
赵煦点了点头,竖起了一个手指头,“一千两。”
当前在大颂,怀表绝对是顶级的奢侈物品,既然是奢侈品,那就得一个贵。
这句话没把杨贺吓倒,倒是是把常威等人吓了一跳。
一千两银子一个,他们三年的俸禄加起来也不够买。
望了下怀表,一时间他们越发宝贝起来了。
定下此事,赵煦令众人散去。
杨贺回到商行,立刻令商行官员将怀表摆在商行的货台上。
这个货台专门展示当下对外出售的商货。
伴随势族商贾在瘟疫讹诈下解除对燕州商贸的抵触,越来越多商贾涌入燕城。
为了能够拿到第一手情报,在燕州的商贾往往派人盯着货台。
杨贺将怀表一摆上,顿时惊起一阵波澜。
在银行的商贾以及商贾派出的仆役立刻围拢上来询问。
商行官员趁势将一面专门介绍怀表的功用的牌子摆在货台前,同时允许商贾触摸体验怀表。
这也是一种宣传的手法。
一阵喧闹,不少商贾立刻向商行递交了订单,还有一些仆役立刻离开商行,把这个信息传递给自家掌柜的。
接下来的两日,怀表这个词充斥了燕城大街小巷。
不仅商贾趋之若鹜,从金陵逃来的达官显贵也争抢购买。
那日,赵煦将怀表分发给议事堂的大臣们之后。
包括常威,杨丰在内的他们恨不得把怀表贴在脑门上。
无论走到什么地方,他们都会从怀中掏出怀表看一眼,再无比潇洒的塞入怀中。
简直是时时刻刻在装逼。
这让那些没有怀表的达官显贵怎么受得了。
一个个不买怀表,不罢休了。
不到两日,钟表坊的存货便一干二净。
近乎百万两银子落入燕郡商行。
在怀表于燕城火热的同时。
从燕城逃离的齐国使节抵达了鲁城,带回了赵煦对韩铮的回答。
第六百四十六章 一丘之貉
皇上,臣竭尽全力,但燕王比上次还要嚣张。”韩阳哭丧着脸,对大殿中的韩铮说道。
佐藤真久和铁木塔闻言,俱都露出笑容,这是他们最期望的结果。
如此一来,讨伐燕王这件事便板上钉钉了,大颂将陷入无休无止的内战之中。
即便将来燕王胜了,他得到的也不过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大颂。
这一点无论对东瀛,还是北狄,自然是极为有利的。
“诸位,你们都听到了,既然如此,接下来便该商议讨伐燕王的具体事宜了。”韩铮说道。
尽管鲁城会盟数日前结束,但各方都没有急着离开,为的便是等待使节归来。
他自然希望不费一兵一卒便拿下燕州。
但这显然是一种奢望。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他和燕王都懂这个道理。
齐国和燕州之间,唯有决一雌雄。
所以,他不能错过这次会盟的良机。
否则,将来他只能独自面对燕王。
窦唯和谢端纷纷点头。
趁着东瀛和北狄参与会盟,接下来将是讨伐燕王最有利的时期。
否则,一旦东瀛和北狄改变主意,只剩下他们三家。
面对燕王,他们将压力巨大。
窦唯道:“铁木塔大王,此番讨伐燕王,不知北狄能够派出多少兵马?”
铁木塔道:“我们北狄愿出一个王帐的骑兵,你们以为如何?“
韩铮,窦唯,谢端三人对视一眼,缓缓点头。
对这个数字,他们很满意。
如果更多的北狄骑兵进入中原腹地,他们倒是也担心了。
接着,窦唯望向佐藤真久:“不知佐藤大人的东瀛愿意为这次讨伐做什么?”
佐藤真久幽幽道:“我们已经向你们提供了燧发枪的锻造之法,这便是东瀛最大的诚意了。”
“不过你们放心,我们东瀛还会从海上向燕州舰队发起进攻,如果能击败燕王的舰队,我们东瀛接下来会派遣十万步兵登陆齐国,助你们讨伐燕王。”
“哈哈哈…如此甚好。”韩铮大喜。
铁木塔这时候道:“我们北狄和东瀛都出了力,你们呢?总不能只让我们冲锋陷阵。”
“这自然不能,此番我们齐国将倾全国之兵讨伐燕王。”韩铮道。
窦唯附和道:“我南梁将出兵二十万。”
“我谢家也将出兵二十万。”谢端接着道。
南梁出兵二十万,不过其一半兵马而已。
但他谢家出兵二十万,则是全部了。
不过,他谢家控制的疆域夹在齐国和南梁之间,只要南梁和齐国没有被攻破,谢家便是安全的。
所以,能够倾尽全力支援这次讨伐。
铁木塔和佐藤真久对视一眼,微微点头。
齐国由谢家和王家组成,两家拥兵四十万,再加上谢家和南梁,这就是八十万大军。
至于吴国和南平国他们的态度始终是一样的,依然每家各出五万兵马。
虽然少,但聊胜于无。
如此,势族便凑出了九十万大军,加上他们北狄骑兵,这便是百万大军。
比宁锦都司他们北狄的兵势还要强盛。
而如果东瀛能够突破燕王舰队的封锁,这个数目还会再涨十万。
这样,讨伐燕王的联军拥有他北狄最强的铁骑。
一旦他们装备燧发枪,势族的步兵也会前所未有的强悍。
如此雄厚的实力,消灭燕王希望巨大。
想到这,他不禁笑了起来。
他们北狄与燕王有血海深仇。
这次如果能灭了燕王,真是解了他心中的滔滔恨意。
他正想着,这时又听韩铮说道,“既然各家出的兵马数目定下了,那么也该定下讨伐燕王的时间了。”
窦唯道:“不如就定在三个月之后,你们以为如何?”
谢端闻言沉吟了一会儿,“时间拖得越久,我们便能打造出更多的燧发枪,但又未免夜长梦多,三个月的时间倒也合适,到时候我们谢家的步兵至少能够装备八万支燧发枪。”
在他看来,八万只燧发枪对谢家军队便足够用了。
再加上南梁和齐国,凑出的燧发枪军队将会是可观的数目。
何况吴国和南平都承诺向他们提供燧发枪,他们实际装备的燧发枪数目会更多。
对这个时间,韩铮也没有异议,北狄和东瀛自然更没有问题。
他们恨不得现在便同燕王开战。
商定此事,众人离开皇宫,他们将各自回去筹备战争。
铁木塔和佐藤真久并肩而行,似乎心有默契。
走了一段路,佐藤真久道:“铁木塔大王可有时间到东瀛会馆一聚。”
在青城建立东瀛会馆之后,他在鲁城也建立了一个东瀛会馆。
“自然荣幸之至。”铁木塔露出笑容。
抵达鲁城,他的目光便第一时间投向了东瀛。
以前,他只知道高丽的对面就是东瀛,但从来不知道东瀛会掌握先进的火器,是个强大的国度。
现在了解了这点,东瀛又有和北狄有同样的目的,那就是扼杀燕王。
他觉得有必要让北狄和东瀛之间建立往来,相约进退。
来到东瀛会馆,佐藤真久邀请铁木塔在自己对面坐下。
他们都没有和北狄建立往来的原因是高丽。
由于和高丽之间的恶劣关系,高丽又是北狄的附属国。
再者,曾经的北狄无比强大,可汗穆勒洪真在高丽的谗言下,自然不愿意与东瀛往来。
而现在,情况截然不同了。
北狄不再高高在上,既然他们放低姿态与大颂的势族合作,自然也能够和他们东瀛合作。
其实,北狄和东瀛间的距离十分之近。
只需横穿东瀛海,东瀛的商船便可在两日内抵达高丽北面的河岸,进入东瀛领土。
如此,他们不但能够和北狄建立牢固的贸易关系,还能够通过扶持北狄遏制燕王。
当然,他是希望这次伐燕联盟能够一举灭掉燕州,杀掉燕王的。
但如果不能,东瀛继续扶持大颂势族的同时,也有必要和北狄站在一起。
毕竟相对大颂势族而言,在他眼中,北狄人的利用价值更大。
他们只是因为缺乏对火器的了解,才会与燕王的战争中输的十分凄惨。
如果在火器方面进步,凭借北狄辽阔的疆域,强大的骑兵,北狄必将重新崛起,成为燕王的致命敌人。
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目的。
西土诸国中,不列颠人和罗斯国的关系极差,这些年一直在极力遏制罗斯国向中土以及东土扩张。
不列颠人的这种想法,自然也成为了东瀛的意志。
他们同样不愿意罗斯国继续东扩。
因为这将来会威胁到东瀛。
扶持北狄,除了遏制燕王,显然也有助于遏制罗斯国。
第六百四十七章 臭味相投
“铁木塔大王,这是燧发枪的制造图纸,如果你愿意,还可以带回几个东瀛匠人,他们会帮助你们锻造燧发枪。”
佐藤真久将一份图纸放在铁木塔面前。
这次,他没有拐弯抹角,而是直截了当。
既然双方有共同的利益,就没有必要绕弯子。
铁木塔异常欣喜,相比大颂势族,北狄在利用他们,但是他们何尝又不是在利用北狄。
所以,会盟期间到现在,即便势族们掌握了燧发枪锻造的技艺,但他们一点都没有透露给他。
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