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煦点点头。
他这次是掐着时间回来的。
这个点农忙基本上结束了。
再者,江南的战争他也不想继续拖下去。
蒸汽船从天竺到不列颠本土只需四个月。
如果西土人决定更深入介入大颂内乱。
这场战争就更麻烦了。
到时候即便打赢了,大颂基本也打穷了。
当代一战和二战,战争在本土爆发的国家都被打穷了,只有坐山观虎斗,向双方卖商品的美国发了大财。
工业和经济总量齐齐登上世界第一。
所以,他绝对不允许在大颂的土地上爆发一场小型世界大战。
战争必须尽快结束!
之后,他要把战争控制在大颂之外,将西土人从东土赶走,初步将东土纳入大颂的势力范围。
如此,依托东土市场,输出商品,建立以颂圆为通用货币的东土经济体系。
大颂才能从这场内乱的创伤中缓过劲来,渐渐恢复繁荣。
“既然如此,你便和马翰沟通一下,从两线同时进攻。”赵煦道。
这段时间,秦军没有向葭萌关发起进攻。
因为中岭关虽然被夺下,粮草却被烧了。
刘福只能筹措粮草,运往中岭关。
毕竟大军征战,没有粮草便会寸步难行。
“是,殿下。”常威一阵兴奋。
……
与此同时。
朗顿。
一艘艘蒸汽船在朗顿港口停靠。
蒸汽船上载着的,或是西土国家的君主,或是首相。
尽管当下在西土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了蒸汽船的建造技术。
但在蒸汽船这个时髦的事务出现之后,各国纷纷向不列颠等国购买,留作君主和首相们出行的工具。
今日正式不列颠召开西土会议的日子。
这段时间,不列颠的外交大臣几乎把西土国家跑了个遍,为的就是今日。
“罗斯国的尼古拉皇帝亲自抵达,山姆国派了国务卿米莱,法兰克首相西奥多也到了,还有佛郎机国王赫尔曼,斯特丹首相范泽西……”
沃特汉宫,首相威廉一一向女王艾斯丽介绍抵达朗屯,参与西土会议的人员。
艾斯丽频频点头,面露微笑。
在西土,也有不列颠能有如此号召力,能让诸多国家的君主和首相亲至。
第八百五十二章 朗顿会议
“这次尼古拉能亲自来朗屯,真是难得,看来罗斯国也感受到了这位燕王对其北方领土的威胁。”艾斯丽透过五楼的窗户望向街道,嘴角上扬。
当下的西土,不列颠和罗斯国正处于两强争霸时期。
双方都在戒备对方。
若是西土的内部事务,罗斯国根本不会派人来朗顿。
此番尼古拉亲至,非同寻常。
除此之外,法兰克,佛郎机和斯特丹对这次会议也会积极。
毕竟他们和不列颠一样,在东土存在重大的利益。
行动上唯有和不列颠保持一致,才有希望保住东土的利益。
“不过,汉斯国只来了一个普通的外交人员。”威廉皱了皱眉头。
艾斯丽毫不在意,他道:“汉斯一心只想要统一附近的日耳曼小邦国,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
这次西土会议对她而言,最核心的还是在东土有直接利益的国家。
至于其他西土国家,大多数不过是点缀,作用只是壮大声势。
当然,若是能有几个国家愿意出兵,她自然欢迎。
“的确如此。”威廉耸了耸肩。
接着他掏出怀表看了眼,“陛下,会议的时间就要到了。”
艾斯丽点点头,转身向外走去,威廉紧随其后。
在卫兵的护卫下,她乘坐马车向百宁街而去。
那里有个会议中心,专门用来举办西土国家间的会议。
抵达会议中心,艾斯丽同威廉向内走去。
此刻,一众国家君主和元首早已在等待。
艾斯丽和威廉到来,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落座。
而在她的左边是尼古拉皇帝,在她的右边是法兰西首相西奥多。
他们的坐的位置便显现了他们三国当下在西土的实力和地位。
当然,艾斯丽身边面容粗狂,身形高大的尼古拉是不会承认罗斯国比不列颠弱的。
不过因为不列颠是东道主,出于礼节,他才坐在艾斯丽左手边。
“感谢你们的到来。”一阵相互寒暄和外交礼节过后,艾斯丽神色忽然严肃起来,她说道,“我的外交大臣诺汉应该已经向你们透露了东土正在发生的事,今天邀请你们来这里,便是为了商量如此应对来自东土的威胁。”
顿了一下,她道:“由于大颂北方这位残暴藩王的崛起,不仅是不列颠,罗斯国,法兰克,佛郎机,斯特丹的利益在遭受最严重的威胁,继续发展下去,整个西土世界,白人的世界都会面临一场黄祸。”
在准备的讲稿中,她特意加入了“黄祸”这两个字。
因为曾经有一位来自东土的草原帝王,在一千多年前率领他的铁骑毁灭了他们当时最伟大的帝国。
当时的人们认为他们是上帝惩罚他们的鞭子,因此叫称呼他们为上帝之鞭。
这段历史在西土国家的历史中都有记载。
但随西土人在世界横行,称霸世界和海洋,他们不再认为那段历史是上帝对他们的惩罚,而是认为其一场祸乱。
黄祸这次词随之出现,作为对东土人的一种侮辱。
说完,她望向众人,打量他们的脸色。
令她失望的是,除了罗斯国,法兰克,佛郎机,斯特丹以及山姆国。
其他国家的代表似乎兴趣缺缺,也就是同不列颠关系亲密的波澜以及意罗国在认真听。
也可能他们认为,根本不需要他们,不列颠和罗斯国这些西土大国便能解决这个问题。
再者,这些内陆国在东土根本不存在利益。
自然不愿意跑到万里之外打仗,也没有这个能力。
不过,正如她想到的一样,这些国家只是点缀。
所以,她立刻就抚平了心中的糟糕的情绪。
“具体的问题,诺汉说的够详细了,现在应该讨论的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采取什么行动。”尼古拉靠在椅背上。
他行事一向干脆,也不在乎艾斯丽高兴或是不高兴。
此番,他是捏着鼻子来不列颠的。
否则,除非罗斯国的军队踏上不列颠的领土,他绝不愿意来这里。
可是比起对不列颠的厌恶,他更在意罗斯国在东方征服的广袤疆土。
不过他也没有全在不列颠身上下注。
他已经派了外交大臣前往大颂面见燕王。
如果燕王能够保证罗斯国在东土的利益,他也乐意见燕王与不列颠争斗。
所以,他其实在两头下注。
西奥多点点头,“尼古拉皇帝说得对,我赞成。”
相比不列颠,他们和罗斯国的关系更好。
毕竟,他们在对付不列颠的问题上有共同利益。
当然,他们与不列颠的关系也不是很差,因为他们也需要合作对付罗斯国,防止其扩张。
接着他望向山姆国国务卿米莱,露出笑容。
这些西土国家中,他们与汉斯国的关系最恶劣,和山姆国的关系最好。
“必须立刻采取行动,燕王已经夺取了我们佛郎机的殖民地,下一个会是谁?”就在这时,忽然佛郎机国王赫尔曼站了起来,神色激动。
当下,最恐惧的就是佛郎机。
因为,燕王已经割了佛郎机一块肉。
而他们还有一块肉,也就是东土的吕宋,就在燕王的嘴边。
燕王想要吃掉,易如反掌。
第八百五十三章 八国
“下一个毫无疑问会是我们斯特丹的殖民地,接下来便会轮到不列颠,之后整个西土都会面临威胁。”斯特丹首相范泽西这时站了起来,扬起拳头,“在应对大颂燕王这件事上,我们必须团结一致。”
顿了下,他继续道:“正如女王殿下说的一样,这是一次黄祸,就让我们如同千年前一样,携手对敌。”
“我们波澜愿意出一份力。”波澜国王亚历克斯紧接着出声,“千年前,抵御草原帝国的时候,我们波澜是当时的领导者,现在,我们依然愿意尽自己的责任。”
尼古拉闻言,嘴角露出不为人察的轻蔑笑容。
千年前,波澜在西土的确是强盛的国家,但现在不过是西土的裹脚布而已。
更令他厌恶的是,波澜长期依托不列颠对抗他们罗斯国,可以说是不列颠在罗斯国家门口的插的一根钉子。
亚历克斯这番话在他看来,更多是为了不列颠摇旗呐喊。
至于他会不会向东土派遣波澜士兵,值得怀疑。
“波澜真是西土国家的典范。”艾斯丽赞扬了一句,对亚历克斯的表态很满意。
接着她望向丹挪国,意罗国,奥利匈国以及瑞斯国等,希望他们中还会有人表态。
“我意罗国愿意参与此事,不过前提是我们要得到充分的利益,在战胜大颂燕王,瓜分大颂的时候,我们意罗国想要一部分殖民地。”意罗国王维托里奥迎着艾斯丽的目光说道。
十年前,意罗国在与奥利国的战争中取胜,夺回了意罗国北方地区,完成了意罗国的统一。
之后,意罗国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实力。
不过这时候,世界上的殖民地基本上不列颠,法兰克,佛郎机和斯特丹瓜分干净。
所以,他们不希望错过西土对东土的围剿。
这便是他来到这里的理由。
“当然,我们不会亏待一起战斗的战友。”艾斯丽微微激动,又一个西土国家加入了他们。
“如果陛下能兑现承诺,我们奥利匈也愿意出一份力。”又一道声音响起,让艾斯丽越发振奋。
奥利匈在西土曾一度是两个国家,但他们的主体和汉斯国一样,都是日耳曼人。
仅仅二十年前,他们加上意罗和汉斯,法兰克还属于类似联邦的神圣帝国。
不过因内部矛盾,最终神圣帝国解散了。
奥利国和匈立国经过长年的战乱最终相互妥协,由国王阿拉贡统治。
现在说话的正是阿拉贡。
合二为一的奥利匈国在西土变成了强国,渐渐也表现出一些野心。
这些野心也包括海外。
当下,不列颠和奥利匈的关系不好也不坏。
他们不希望奥利匈强大的同时,也拉拢奥利匈对抗法兰克。
而正如如此复杂的外交关系,才让整个西土大陆保持平衡。
让他们不列颠得以通过挑拨各国矛盾,获得最大的利益。
“这次我们一定能够组建有史以来最强大的联盟。”艾斯丽的音调提高了。
她继续等待其他国家的表态,不过再也没有人出言了。
不过即便如此,她也很满意了。
不列颠,罗斯国,法兰克,佛郎机,斯特丹,意罗国,奥利匈,山姆国,西土最主要的八个国家显然都对他们的倡议感兴趣。
而在东土,他们的东瀛盟友还在抵抗燕王,大颂南方的势族同样选择依靠他们。
强大的草原帝王游走在他们和罗斯国之间。
虽然当下更偏向罗斯国,但她有信心赢取北狄的信任。
除此之外,他们广袤的殖民地以及殖民地上的土著是他们的奴隶,自然也服从他们的意志。
观望整个世界,他们的力量是如此的强大。
只要团结起来,这位大颂北方的燕王对他们而言虽然是一颗突然坠下的流星,但注定只会一闪而逝。
想到这,她突然安心了。
不过,她也有遗憾的地方。
原本,不列颠能够一人独吞整个大颂。
但现在,他必须同其他七个国家分享了。
确定了参与东土事务的国家,艾斯丽随意说了些闲话,讨论了些西土的事务。
因在这个关头不想得罪其他国家,她说了些无足轻重的话题,随即宣布这次会议完美结束。
众人回到各自的下榻处,艾斯丽又重新邀请七国国家在沃特汉宫参加宴会。
这才是今日的重头戏。
她要正式建立一个小圈子,将不愿意参与的国家排除在外。
晚上的宴会上,艾斯丽一面欣赏贵族们舞蹈,一面同尼古拉等人随口商议具体的对策。
如果没有问题,他们将达成一份合约,尽快采取行动。
“我们不列颠,法兰克,佛郎机和斯特丹以及山姆国拥有足够的战舰,应该建立联合舰队,再同时从西土向天竺派遣军队,依托天竺向大颂进发。”艾斯丽说道,“至于奥利匈和意罗国能派出战舰和运兵船最好,如果不能,我们将承担运输任务。”
顿了下,她望向尼古拉,“至于罗斯国,我认为从陆地上向大颂北方进军,比走海路能节省时间。”
“我正是这么决定的。”尼古拉点点头,“已经有三万罗斯国军队在向东进发。”
这次他的外交大臣正是同这三万军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