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没有追击的计划。
吐蕃区域过于广袤,可不是益州这小小的区域。
而且松阳关海拔已经很高了。
没有经过适应性训练,就进入高海拔地区,进行打仗这种剧烈运动,非战斗减员会很大。
阿舒尔部不少士兵来自吐蕃周围的小国。
占领吐蕃之后,更是收编了吐蕃军队。
吐蕃高原的环境显然更适合他们。
接下来的一个时辰,王府亲军士兵明显感受到抵御的力度减少了。
最后,北狄士兵和南梁士兵直接从壕沟逃走。
越过壕沟,他们顺利进入松阳关。
“殿下,只需将松阳关修葺一下,留下万余士兵驻扎即可,剩下的兵力尽可调往云州,收复巴州和云州,如此,这场内乱便平定了。”赵煦和常威在士兵入城之后,也来到松阳关内。
登上被几乎炸成废墟的城墙,常威望向吐蕃方向说道。
赵煦点点头,“留下三万人,平日里进行一下高原上适用性训练,为夺取吐蕃提前做准备,其他士兵也要轮换来此训练。”
“是,殿下。”常威应道,他心中一阵振奋,“殿下真乃天下雄主,自古以来,能控制吐蕃的王朝屈指可数,这次我们大颂要重现辉煌了。”
闻言,赵煦笑了笑,“这算什么,将来北狄控制的疆域,以及罗斯人抢占的极北疆域都将是我们,而至于海外,还有更多。”
数百年来,这个世界是西土人横行无阻的世界。
他们奴役一个又一个种族,也几近灭绝了一个又一个种族。
占领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富饶的疆域。
如果冷汗任由西土人占据这些地方。
那么就会如同当代一样,一百多年后,昂撒人将控制世界大部分资源区域。
利用其祖辈留下的优势打压大颂。
所以,他绝不能让此事发生。
在这个最坏的时代,谁能开疆扩土,只要能保住,最终就是谁的。
况且,他也懒得去做什么仁人君子。
明明白白的,他就是要从西土人手中把他们的殖民地抢过来。
对付强盗,只能以强盗的方式,无需和他们多言。
蛮夷畏威而不怀德。
当代,那些曾经被不列颠殖民的国度,有几个有骨气的,还不是跪舔西土。
尤其是这里的天竺,当代的印度。
当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以自己是英联邦一员而沾沾自喜,把自己归入西方阵营。
更是奉行不列颠遗留的殖民侵吞政策,四处侵略,占领他人国土。
正是基于此,他赶走西土人之后,会取而代之,让这些地方符合大颂的利益。
毕竟,这个世界就是如此。
只要你强,便什么都是对的。
即便往地上吐口痰,也会有人来粉饰,说你吐的优雅。
他正想着,常威向他行了个军礼,高声道,“末将会一直追随殿下,为殿下开疆扩土。”
“就在眼前了,等拿下巴州和云州,就要向我们的敌人讨债了,无论是北狄还是西土,欠我们的,都要偿还。”赵煦笑道。
说了这件事,二人下了城墙。
赵煦决定去益阳城住一段时间,等待四院刺杀的结果,之后返回燕城,部署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及下一步战略。
大颂国内的战乱平定了,但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为了维护东土的利益以及对世界霸权。
西土世界势必要同他来场不死不休的争斗。
而他也要向西土讨债,这场内乱导致的内耗,总得有人来赔偿。
至于巴州和云州,他就不去了。
这两个区域交给常威和马翰荡平即可。
无论是梁家还是范家,俱都是强弩之末,掀不起多大浪花。
定下此事,他在三千士兵的保护下,向益阳而去。
而这时,阿舒尔,奥尔斯基统领的败军正在向萨城而去。
吐蕃与益州接壤处,同样是群山环绕。
撤出松阳关,大军便沿着山道迂回向吐蕃高原而去。
他们一部将前往萨城,一部将向北,前往草原。
在他们行军的时候,山林中一双双眼睛,正通过望远镜观察着他们。
这正是徐克他们。
“太好了,窦唯,萧成,以及阿舒尔他们都走在一起。”徐克的望远镜始终没有离开眼睛。
在他的视野中,窦唯,萧成等势族核心人员以及阿舒尔等人都在队伍中央。
此刻,他们正不断接近他们布置的地雷。
这是一片长百米的雷区,只要他们走进去,便九死一生。
阿舒尔等人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显然没有一丝防备。
队伍缓缓前进,他们不多时便踏入了徐克等人布置的陷阱中。
就在这时,徐克果断下令拉动地雷的拉火线。
在暗部队员的拉扯下,一条条长长的细绳从地上弹起。
这时,阿舒尔等人才发现危险。
但一切都来不及了,巨响和火焰覆盖了山谷。
百米内腾起巨大的火焰。
硝烟散尽,百米山道上躺满了尸体。
第八百九十一章 残杀
“大王!”
“家主!”
“……”
山谷中的烟尘渐渐被风吹散,露出被地雷掀翻的百米道路。
将领和士兵在尸体中寻找着,发出阵阵呼喊。
夹在其间的,还有伤者的惨嚎。
他们有人失去了胳膊,有人失去了一条腿,鲜血如泉涌,从受伤的部位流出。
除了大颂语,还有罗斯语不断在山谷中响起。
这是罗斯国士兵在寻找奥尔斯基。
“大王!”
不多时,一名狼录发现了阿舒尔,他被一名亲卫压在身下,正咬着牙哀叫。
他们立刻扑了过去,将亲卫的尸体从阿舒尔身上扒开。
这时,他们发现阿舒尔一条腿在膝盖处断掉了,露出红色的血肉和森森白骨。
他立刻从衣服上撕下布条,扎紧阿舒尔的大腿,免得让他失血过多而死。
“燕王!燕王!燕王……”阿舒尔忍着剧痛,口中却发出野兽一般的嚎叫。
铁木塔的死,三十万北狄大军的覆亡,松阳关战死的北狄将士,以及让他失去一条腿的刺杀。
如此种种,让仇恨在他的心里如同藤蔓一般滋生,扭曲着他的心。
极致的怨恨让所有的语言最终只化作这两个字。
“大王,现在身体为重。”狼录对身侧的士兵道,“立刻送大王回萨城。”
阿舒尔忍着剧痛,摆了摆手,他艰难地说道,“其他人怎么样了?”
正在这时,一个负责检查的将领过来了。
回望了一眼身后,他道:“窦唯,萧成,奥尔斯基全死了,南梁皇帝窦幕还有口气,他的儿子倒是活了下来。”
“让罗斯士兵将奥尔斯基的尸体送回极北之地以激怒罗斯人,那个窦幕给他补一刀,把他的儿子带走,今后他就是南梁的皇帝了。”阿舒尔一字一顿道。
这是他和奥尔斯基提前商量过的。
在萨城的时候,不列颠人也和他们商讨过。
如果抵挡不住燕王,不列颠人会带走吴国皇室,他们会送走南梁皇室。
总之,他们不会承认燕王为大颂正统。
各自扶持一方之后,以便将来名正言顺地讨伐燕王。
“是,大王。”将领领命而去。
不多时,一声惨叫响起。
阿舒尔面色阴沉如水,控制一个孩子总比控制窦幕强的多。
如此,他也能借南梁皇帝年幼之名,保管南梁的财富。
他正想着,思维立刻被蚀骨的巨疼打断。
眼前一黑,他昏了过去。
山上。
徐克和暗部正在向松阳关方向而去。
既然刺杀,他们自然制定了逃跑的路线。
穿梭在深山老林中,他们不多时便甩开了追击的北狄士兵。
半日后,他们回到了松阳关。
了解到燕王去了益阳城,徐克没有跟过去,而是领队径直去了巴州。
如果巴城的暗部刺杀成功了,他便回益阳向燕王回禀。
如果刺杀还没开始,或是失败了,他便亲自参与其中……
与此同时。
徐克赶往巴城的时候,王府亲军攻克益阳,大举南下的消息已让巴城乱成了一锅粥。
整个巴城内的势族和豪族人心惶惶。
众多豪族来到梁开的行宫前,想要探听消息,但又被挡在外面。
“陛下,没必要死守巴城了,如果燕王兵马继续南下攻克云州,我们就走不了了。”
行宫大殿中,布鲁克,卢瑟,韩铮等人俱在。
益州的形势在急速恶化。
占领益阳之后,剩下的益州城池基本望风而降。
现在,燕王兵马正向巴州进发,马上就进攻巴州。
而且,燕王兵马已经有一部进入云州。
这令众人越发紧张。
只是,梁开还是不甘心失败,想要等松阳关消息。
因此,这几天即便众人连连劝说,他也拒绝撤出巴城。
“着什么急,燕王只是耍了个花招,真正的胜负取决于松阳关,松阳关的消息没来前,朕什么地方都不去。”梁开怒道。
此刻,他又惊又怕。
惊的是,北狄和南梁在燕王面前竟也如此不堪一击。
怕的是大势已去,自己就要沦为丧家之犬了。
在巴城,他还能摆个皇帝的架子。
而一旦离开巴城,他今后就得看西土人的脸色了。
所以,不到最后一步,他绝不撤出巴州。
只是,最终他还是失望了。
五天后,松阳关失守的消息传到了巴城。
消息传来时,正值清晨,梁开在床上呆坐一刻钟,最终传出一道命令:即刻撤出巴城,南下交趾,同布鲁克前往天竺。
这便是布鲁克给他的建议。
命令传出,整个巴城瞬间乱了起来。
梁家将领率领士兵趁机洗劫百姓,商贾和豪族。
不过他也是分人的,抢的只是依附韩家,谢家,王家的豪族。
江南依附梁家的豪族他们没有动。
毕竟梁家军队中有他们的子弟在内。
如今,既然他们要外逃,何必再去管其他人的死活,只需考虑带走更多的财富而已。
当下,唯有梁家最重要。
太子梁峰更是直接带兵往韩铮,谢家和王子安三家居住的区域而去。
巴城三面环水,只有一面通往云州。
韩铮三人想逃的时候,却是已经晚了。
面对梁峰和如狼似虎的梁家士兵,韩铮大骂,“梁开,你这个孬种,我们三家为你流血牺牲,如今你却忘恩负义!”
梁峰坐在马上,马鞭指向韩铮三人,冷笑道,“哼,你们还有脸说,若不是你们太废物,我们吴国怎么落到今日这般地步,六十万吴国大军的覆灭,要算你们的头上。”
“我们是废物,你们吴国又何尝不是废物。”谢端冷笑道。
事到如今,他也没必要向梁峰求饶了。
这梁家摆明了要他们出气。
“就是,当初我们不如直接降了燕王,虽然保不住富贵,但至少能活下来,哈哈哈…可悲啊,你梁家连燕王都不如。”王子安讥讽道。
梁峰听到燕王二字,怒色上涌,他猛一摆手,“那就让你知道是燕王厉害,还是我梁家厉害!”
他的命令下达,梁家士兵立刻将手中的线膛枪瞄准了谢端等人。
一阵“砰砰砰”的枪响之后,谢端等人倒了下来。
随即,梁家士兵端着刺刀冲向了剩下的人。
曾经的大皇子赵刚显然被惊呆了,但他还没反应过来,便被刺刀刺穿了心脏。
喉咙里发出“咯咯”的声音,他缓缓倒下。
接下来是一场屠杀,一刻钟之后,整个大院里再也没有一个活人。
冷笑一声,梁峰领兵离去。
第八百九十二章 第二波
“这狗崽子真狠,连自己人都杀。”
距离屠杀现场百米的二层酒楼上。
三个人正趴在屋脊上观察着一切。
中间的一人放下望远镜,不禁啧了啧舌头。
他们正是四院埋伏在巴城的暗部。
在他们到来之前,四院便有人在巴城刺探消息,行收买之事。
这巴州原本就不属于吴国,不过谢家归顺吴国之后,借给吴国用的地方。
巴州的官员和将领顺服的是谢家,或是说以大皇子为皇帝的正统,根本不是吴国。
所以,吴国迁都来此之后,由于心虚,便立刻撤换了巴州大部分官员和将领。
巴州官员和将领虽然恼恨,但势不如人,他只能忍气吞声。
而且,在这些巴州官员和将领中,还有一部分人并不认同大皇子,而是认为皇帝赵恒尚在燕州,大颂的正统便在燕州。
但巴州州牧选择了大皇子,他们也无可奈何。
于是,当四院的人接触到这些官员和将领之后,他们很容易成为四院在巴州的内应。
暗部就在这些将领和官员的帮助下潜入到巴城内。
当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