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暗部就在这些将领和官员的帮助下潜入到巴城内。
当燕王节节胜利,这些官员和将领便更振奋了。
官场上混迹多年的他们深深懂得一个道理。
选择对了,接下来便是飞黄腾达,反之则就会如同当下的梁家一样,陷入万劫不复。
“死到临头,疯了而已。”另一个人说道。
接着,他们三人从屋脊上下来,在小巷中穿梭了一会儿,来到一个隐蔽院子。
徐克正在院子里等着他们。
昨天夜里,徐克便从巴州西面的九江上游,乘坐小船而来。
在内应的配合下,顺利潜入巴城。
“主事,整个巴城都乱了,梁峰带兵杀了其余三家子弟,还有大批士兵在四处劫掠,他们估计要撤出巴城。”见到徐克,一人道。
徐克点点头,“既然如此,便立刻行动起来,哼,梁家灭了韩家,王家和谢家,倒是省的我们动手了,那么剩下的就该送他们上路了。”
毫无疑问,从巴城撤出,唯一能走的路,便是前往云州的旱路。
这条路他来之前,暗部队员便摸了个清楚。
什么地方适合埋伏,什么地方适合埋设地雷已有了计划。
现在只需要执行即可。
于是,趁着混乱,徐克同暗部队员出了城,向巴城南部的牛金山而去。
在这里,有一条前往云州的官道。
官道其他地方多是丘陵,这不适合他们隐藏。
只有这里适合暗杀,还能让他们全身而退。
巴城的混乱持续了正正一日。
第二天,梁家兵马押送大批物资向云州而去。
梁开等梁家子弟与布鲁克和卢瑟随军出发。
关于韩铮三家被梁家屠杀了这件事,无论是布鲁克还是卢瑟都不关心。
自始至终,他们在乎的只是银子而已。
眼下,他们正盘算着如何敲诈梁家一大笔银子,因此正在暗暗欣喜。
“没想到大颂这些势族这么不中用,云州只怕坚持不了一个月,便会被燕王收复,那时,大颂便一统了,哎,这可真是一个可怕的人。”卢瑟和布鲁克与麾下的雇佣兵同行,毫不避讳谈论这件事。
毕竟除了翻译,其他人听不懂他们说什么。
而翻译远在前面的梁家队伍中。
“的确令人失望,不过这场战乱也不是没有任何价值,大颂因这场内乱而国力衰弱,需要时间恢复农业和商贸,这会让燕王不得不考虑延缓军事行动,如此便能给我们赢来更多的时间。”布鲁克说道。
接着,他望向梁家兵马押送的物资,说道,“而势族也掏空了江南的财富,这些财富又将属于我们不列颠。”
卢瑟笑了起来,“这倒是,不过有些可惜,据说南梁当年洗劫了大颂的皇都金陵,得到无数珍宝,这些珍宝现在要落入北狄和罗斯人手中了。”
“人总不能太贪心,……”布鲁克的话还未说完,他忽然感觉自己飞了起来,之后看见火光冲天而起,以及听见巨大的爆炸声。
随即,一阵巨疼席卷了他的全身,他感觉整个人被撕裂了。
再之后,他失去了意识。
“轰!轰!轰!”
与此同出,更多的爆炸在道路上出现了。
他们现在正处于金牛山,进入埋伏圈之后,暗部拉响了地雷。
剧烈的爆炸将梁家的队伍整个撕开了,紧跟梁家子弟的雇佣兵也受到了波及。
漫天的飞尘,鲜血以及残肢断臂落下之后,金牛山响起一片惨嚎声。
正在行进的队伍因爆炸而停止了行军。
回过神来,立刻有梁家将领前来寻找梁开等人。
但他们找到的只是梁开,梁峰等人的尸体。
梁家的核心子弟死伤大半。
“布鲁克,布鲁克……”卢瑟在这场爆炸中侥幸活了下来。
正是布鲁克为他挡住了爆炸的冲击波。
但即便如此,他也受了伤,一枚弹片划破了他的肩膀,撕开了血肉,深深扎入其中。
又晃了晃布鲁克,卢瑟抬起头望向四周的山林,对麾下的雇佣兵道,“刺客一定就在山里,找到他们。”
“是。”一个军官立刻领着雇佣兵冲入了山林。
但翻遍了一座山,他终究是一无所获。
这时,卢瑟和残余的梁家子弟已经将尸体收拾妥当。
“你们的皇帝和太子都死了。”望向布鲁克以及死去的雇佣兵士兵,卢瑟又望了望梁开的尸体。
梁开的眼睛还是睁着的,显然临死前,他也不敢相信自己会死于刺杀。
“这个燕王真是个心狠手辣的人呀,这个敌人只怕是西土的梦魇,不过没有选择了,他和我们西土之间,终将只有一个胜利者。”卢瑟暗道。
随即,他继续道,“梁峰没有子嗣,现在给你们一个机会,选一个与他血缘最近的人出来,今后他就是我们不列颠承认的吴国皇帝。”
不多时,一个在梁家子弟的簇拥下走了出来。
他是吴国的三皇子,梁峰的三弟。
吴国立国起,他便一直与梁峰争夺太子之位,甚至一度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
如今梁峰死了,他不仅不伤心,反倒有一丝窃喜。
他终于是吴国的皇帝了。
尽管,只是个流亡的皇帝,但也比活在梁峰的阴影之下好。
“从此,吴国将是不列颠的奴仆。”梁都深深向卢瑟躬身,神色谦卑。
卢瑟点点头,只是让他继续统领大军南下。
从牛角山山道穿过,卢瑟回望了一眼大颂的方向。
微微眯起眼睛,他道:“燕王,总有一天,我们会在战场上相遇的,那时,便是我们攻入燕城的时候。”
他决定回到天竺之后,重新加入不列颠军队,为不列颠的荣耀而战。
第八百九十三章 两步走
益阳。
赵煦在这里安闲渡过了十余天,一直等到徐克从巴城返回。
在徐克前往巴城的时候,松阳关外刺杀情况,他业已了解。
之后,因陆陆续续有势族士兵溃逃,来到松阳关投降,他获悉了死在刺杀中的人员。
虽说阿舒尔只是重伤,但没死,令他有些遗憾。
但大体上来说,他十分满意。
祸乱大颂的势族恶首终究没有逃脱他的掌心。
“雇佣兵头领没死掉,统领剩下的梁家兵马南下了,而且扶持了梁开的三子登上皇位。”徐克说道,“不过,即便如此,梁家的人心也散了,大批士兵逃亡,这些消息也是溃兵传递出来的。”
闻言,赵煦点点头,“只有梁家人没死绝,他们总能找一个人当皇帝,即便梁家人全死了,他们也能捏造一个,谁当皇帝不重要,他们只是想恶心本王而已。”
起身来到门外,望向益州碧蓝的天空,他对徐克道,“大颂国内的战事差不多结束了,从现在开始,你们四院要担负起一个新的任务,那便是打造一个覆盖全世界的情报网。”
徐克重重点点头,心中微微激动。
大颂国内俱都处于四院的监控之下,已经没有任何挑战。
而他一向不喜欢毫无波澜的日子,喜欢挑战。
燕王的新任务不但没有吓到他,反倒激起了他斗志。
于是他道,“殿下放心,臣会交给殿下一个全世界最强的情报机构。”
“本王等着这一天。”赵煦笑道。
当下,英国有军情六处,美利坚有中情局,苏联有克格勃。
他们都在战争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他同样需要有这么一只力量为大颂的利益服务。
同时,这也是控制高丽和东瀛所必须的。
如今,他已经把高丽和半个东瀛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他可不想这两个地方失控。
不列颠要整合西土来对付他。
他就要整合东土,一起来对抗西土。
归顺的高丽和东瀛便是他最忠诚的马仔,这可比勾心斗角的西土国家强多了。
不过,仅仅是高丽,东瀛显然是不够的。
在当代,东土南域的国家很长时间是属于西土阵营的。
直到东方大国的崛起,他们才选择当墙头草。
可见,有些地方,自己不去占领,敌人便会占领。
所以,大颂内乱平定之后,他的战略很简单。
第一,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全面提升大颂的生产力,恢复因战争而导致的破坏和损耗。
这是首要的。
毕竟战争的基础是经济。
如果国家越打越穷,百姓的不满是会逐渐积累的。
传导到士兵,便是士气越来越低。
只有日子越来越富裕,百姓才会有更强烈的愿望为国家效力。
所以,这第二条中虽然无法避免战争。
但战争的目标会有利于大颂的发展。
这便是掌控东土,建立以颂圆为通用货币的东土贸易体系。
在当代的近代史中,十九世纪的南洋诸国只是殖民地的代称。
但其实这个时候的南洋诸国的人口众多,大概有五千万人左右,只是他们的存在感很低而已。
如果拿下这里,再加上高丽和东瀛,以及大颂本身。
他便掌控了一个近乎两亿人的市场。
对大颂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个市场相当重要。
若是再能拿下不列颠当做命根子的天竺,这个市场又会增加一亿。
到时候三亿人的市场配合大颂的工业,大颂就真的要起飞了。
想到这,赵煦也不免期待起来。
又和徐克闲聊了几句,他决定隔日启程返回燕城。
巴州乱成了一锅粥,他的军队一到就能接手了。
一个小小的云州,无需他亲自督战。
交给将领们自由发挥即可。
他最重要的是使命,便是进行接下来的两步走战略,让战争为经济服务,而不是为了打而打。
打仗要正收益,这夺取对方殖民地就是正收益,而不是平定内乱时候的负收益。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个过程,西土人不会甘愿失去殖民地的,定然与他死磕的,想尽一切办法消灭他。
隔日。
他按照计划返回,经过五日的跋涉,他抵达中岭关,又从荆州乘坐蒸汽船,经过三日的航行抵达了燕城。
一踏入燕城,他立刻被百姓们的欢呼声淹没了。
这段时间,燕州日报一直在刊登益州的战事。
每一次胜利的消息传来,对百姓和商贾便是一次信心的提振。
尤其是拿下益阳,松阳关大捷之后,平定益州,云州,巴州几乎成为定居。
大颂一统,让所有人都欢欣鼓舞。
这便是百姓如此热烈的原因所在。
第八百九十四章 君心
“殿下千岁!殿下千岁……”
赵煦骑马而行,街道上的百姓和商贾纷纷将目光投向他。
眼中是热爱,信任和崇拜。
他们自觉站在街道两侧,不断扬起拳头高呼。
声浪阵阵,简直要把燕城掀翻。
虽然他们远在燕城,但一直通过报纸关注着江南的战事。
如今,燕王就是大颂的魂。
燕王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他们的心。
所以,他们自然期望燕王能扫清大颂势族,荡平内乱。
再者,大颂积弱已久。
以前,民间是莫谈国事,谈也是伤心。
而现在截然不同,在燕王的带领下,他们信心十足。
这场胜利,无疑又坚定了他们的信心。
他们不必再像过去一样担惊受怕。
在大颂这片土地上,从此以后,他们不会再受到豪族和势族的欺压,也不会受到异族的屠戮。
他们只需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便能过上安稳富裕的生活。
此刻,赵煦坐在马上。
面对热情的百姓们,他全身的疲惫在这一刻似乎全部消失了。
这几年的辛苦,汗水以及血泪似乎都值得了。
终于,他凭借自己的意志,荡平了势族,改造了大颂。
在这个威胁的时代,让大颂脱胎换骨,不会重演当代的百年屈辱。
不过望着百姓们一张张纯善的脸,他又感觉自己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才能维持住他们脸上的笑容。
大颂虽如凤凰涅槃一般重生。
但对这个重生的东方王朝而言,危险尚未离去。
大颂的北方,二百年来的死敌,北狄尚未覆灭。
而现在,号称北方之熊的罗斯国却又将触角延伸到了这里。
东面隔海相望的东瀛,渡边案统领南方藩主还在抵抗,等待西土人到来,揭开他布下的牢笼。
同时,从罗斯国外交大臣透露的情报分析。
不列颠纠集的西土联军只怕再有两三个月,便会抵达天竺。
他们将会以天竺为桥头堡,阻止他夺取东土南域的殖民地。
其最终的目标是绞杀他。
这个信号等于西土人要将枪口顶在他的脑门上。
是可忍,孰不可忍?
所以,大颂内乱平定了,但外面还有很多仗打。
他的责任是打仗的同时,维持大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