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天才能上飞机,今天主要就是熟悉设备,既然秦风提到了飞行模拟器,那米多上校也就不客气,带着秦风走进了旁边的一个房间。
林将军一直跟在后面,对他来说,其实也是很想一起跟着飞一飞的,作为空军出身,林将军每年都会进行一定的飞行训练,他现在还是不落伍的。
但是,他飞的都是以前的战机,要说这种先进的三代机,林将军感觉自己已经跟不上时代了,要飞,也等到战机引进之后,在国内掌握了飞行技巧之后,再飞吧,在这里,跟着看一看,也算是开了眼界了。
林将军兴致勃勃,跟着走进了这个房间,里面有一套简单的模拟设备。
没错,这套设备很简单,仅仅有驾驶杆、方向舵、油门杆和一个crt显示器。
米多上校打开了仪器,随着慢吞吞的启动,一个个的图形飘过之后,终于,在模拟器上出现了那熟悉的平显界面。
秦风顿时就眼热了,在国内的时候,自己是拿纸箱子做成的模具来练习的,现在,终于有了这种成熟的模拟器了。
“这个模拟器,主要来练习战机的热线瞄准动作。”米多上校说着,开始了演示。
只见米多上校的左手轻推油门杆,右手不断地晃动操作杆,两脚蹬方向舵,甚至连身体都在跟着不由自主地倾斜。
在平显上,一个目标正在不停地翻腾着,但是,不管它怎么动,墨绿色的热线,都能稳稳地压着它,那个小圆环,也在稳稳地套住它,如果是在真实的空战中,他已经有无数次的机会可以击落对方了。
第二百一十九章 7架次的试飞
米多上校示范了两分钟,然后,把操作杆放开了,从这个椅子上起来,做了个请的手势。
在国内,秦风已经无数次地在梦中都在飞这种动作了,不管他怎么操作,都可以牢牢地套住目标,这将是多么精彩的一瞬间!
尤其是,如果耳机里再不断地传出锁定的声音的话,就更好了,英语里面的那个lock的单词,几乎都要在他的耳朵里不断地出现了。
秦风稳稳地坐在了座椅上,随着启动,前面的显示屏里面,出现了一个新的目标,他的手推动油门杆加速,同时,操作杆向右倾斜,终于,目标出现在了平显上!
接着,目标开始向左,刷的一下子,就飞出去了。
小样,我就不信套不住你!秦风蹬方向舵,配合操作杆,将机头再次地调整过来,但是,他的反应太慢了,眼睁睁地看着目标居然从显示器里面出去了!
没错,目标消失了,他居然都盯不住目标!
这让秦风感觉到自己的脸上火辣辣的,这也太丢人了吧?
继续,继续!
秦风继续练习着,终于,目标不会飞出他的平显了,但是,距离机炮热线,还有很长的距离,对方左右忽闪地乱动,秦风不管怎么调整,都无法把对方套住。
终于,秦风无奈地松开了手。
这和以前使用的活动光环有很大的不同,虽然以前自己土法上马练习过,但是现在,真实的模拟器上来,这简直是太难了。
在那个米多上校的手里,模拟器就和有了灵魂似的,而在自己这里,就像是脱缰的野马,根本就不受控制。
这说明了什么?使用平显热线方式进行瞄准,并不简单!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适应性训练。
所以,部队以后拥有了平显的战机,必须要引进一定数量的地面模拟训练设备,来进行长时间的大量的有关适应性训练。
否则的话,完全在空中练,那就太得不偿失了,飞机一个起落,就好几千块钱啊,这模拟器,就节省了很大的成本,而且,效果也不一定理想。
“我们这次,主要是进行战机性能的试飞,热线瞄准不是试飞的内容。”米多上校向秦风说道。
显然,他也看出来了,秦风是个新手,第一次使用这种设备来练习射击,是很难的,可以说,让目标出现在视野里,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次试飞的内容,不包括这个热线瞄准,毕竟,对整个战机来说,这只是一个很小的部分,对方感兴趣的也不是这个,他们引进了马可尼的设备,也很快就会有热线瞄准这种东西了。
“接下来,我们去会议室,具体介绍一下接下来的试飞安排。”米多上校说道。
众人来到了会议室,米多上校打开了投影机,开始了介绍这次具体的安排。
“从明天开始,在一个星期内,我们将进行7架次的试飞,其中,熟悉飞行2架次,特技、导航、对地攻击、雷达、空战及全挂载飞行各1架次。雷达、空战试飞由幻影f1飞机担任目标机。”
这些科目,每一个都让秦风充满了兴奋,不错啊,这样的安排太好了,自己可以把各种情况都飞一遍的,而且,飞行的安排也很合理,可以说,这一轮飞下来,对飞机就算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了,回去之后,也好做汇报啊!
估计宋老他们,再过两天也就来了,正好可以一起研究研究,这款飞机即使最后采购不成,也可以给己方的新歼研发提供一些思路啊。
“其中,第一次试飞,我来飞前舱,之后的试飞,我都在后面。”米多上校继续说道。
听到他这么说,秦风顿时就感觉到压力很大,想了想,他还是说道:“米多上校,大部分的飞行,都是我来坐前舱,前舱的视野是最好的,这样的话,万一出了什么事,需要你来接手飞行,这样会带来不便吗?”
秦风当然是想要飞前舱的,但是,也不能太自大,毕竟,秦风以前从未飞过西方的战机,他的飞的都是国内的米格系列,哪怕是歼…8,也几乎是米格…21系列拓展过来的。
这种飞机从未飞过,我坐在前舱,你坐在后舱,你就那么放心吗?
哪怕是双座的战斗机,后舱的视野也是相当差的,就算是教练机也不例外,看看苏联人的米格…21基础上研发的教练机,后舱几乎没有任何视野,所以人家就装了一个潜望镜,那东西,看起来是很难受的。
至于现在的高性能的双座机,为了能尽量保持与单座机相近的飞行性能,都尽量压低后舱座舱盖的高度,毕竟它要是高了,风阻大啊。
同时,飞行员又都是坐在弹射座椅上的,座椅的靠背很宽大,尤其是头部位置,毕竟降落伞还在那里面的。
所以,从后舱看前面,几乎是啥都看不到的,再说后舱的仪表板上,也是有那么多的东西的。
这么说,似乎是显得自己没有底气了,但是,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啊。
听到了秦风的话,米多上校笑了笑:“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的,我们装了摄像机,在后舱有显示器,从后舱看,和在前舱看是一模一样的,第一次的飞行,虽然我在前舱,也是由你在后舱进行操作的。”
摄像机?秦风想起了刚刚来的时候,飞行试验指挥控制室看到的那些显示器,其中一个,显示的就是飞行员的视角的图像,看来那个不仅仅能传输到后舱,还能传输到地面啊。
清晰,一目了然,采用这种设备,简直就是飞行员的好帮手啊!
听到了对方的解释,秦风终于打消了自己的顾虑。
“好了,我接着介绍,我们在起飞之前的第一件事,不是启动发动机,而是进行惯性导航的校准。每次校准的时间,标准是15分钟。”
惯性导航系统,也是国内战机没有的,看来对方知道得很清楚,专门将这些仔细地进行讲解。
秦风听得很认真,林将军也很认真,同样拿着一个小本子开始了记录,就像是个小学生一样。
第二百二十章 各方面都很先进
当初,屠老在准备从国外引进航电设备,改进歼…7战机的时候,有两项改进最终取消,一项就是脉冲多普勒雷达,一项就是惯性导航系统。
这个东西,说起来好像不起眼,但是,对飞行员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
老一代的飞行员,都是有这个经历的,比如,林将军就曾经多次地进行过转场飞行。
一般的时候,由于己方的战机本来航程就不大,所以飞行的时候,主要是记地标,只要是把要地防空时候,己方战机部署的区域周围的地标都记清楚,只要看看地面的地标,就知道自己在哪里,这样就避免了导航的问题了。
如果要进行转场飞行呢?
这绝对是一个麻烦的差事。
对轰炸机来说,那是领航员的事,而对于战斗机来说,要是编队的话,虽然是长机的任务,但是编队中的每一个飞行员,都是要会操作的。
首先,要在地图上画航线、量距离和真航向,再查磁差算出航向,根据距离和速度算出应飞时间。飞行前再根据当天的风向、风速,计算地速、偏流并考虑飞机的罗差来确定应飞航向和时间。
这样,在转场飞行中,基本上就是带着一个航图,自己在天空中,一边飞行,一边把航迹标上去,那是相当的繁琐的,不停地看速度表,航向,确定是否偏航。
而现在,一切都可以交给设备了,这就是惯性导航系统,内部的核心是陀螺,它提供了一个基准,然后,当航向变化的时候,就能知道和陀螺的偏差,这样,累积起来,就可以进行导航了。
“我们的导航系统,平均误差为0。7海里/小时。”米多上校继续解释道:“这个误差,应该算是很小了。”
任何的系统,都是有误差的,而飞行了一个小时,才0。7海里的误差,对战机来说,根本就不用算什么。
为何要从西方引进先进的战机?因为国内的所有技术,都已经落后了,和西方有了很大的脱节,现在直接引进,是最好的提升己方的战斗力的方式。
林将军在心中不停地感叹,落后的状况,要尽快改变啊!
“具体的导航飞行,等到飞的时候我们再说,现在,我们继续介绍其他的系统。”米多上校说道:“我们的飞控系统很先进,飞行员不管如何操作,都不可能让它进入螺旋,除非你断开飞控系统。”
在国内的战机飞行中,秦风已经不止一次地进入过尾旋了,这简直就是九死一生,如果不是他的经验丰富,恐怕早就成烈士了。
幻影2000是电传操作系统,它装备有迎角限制器,通常情况下可以保证飞机不进入失速偏离状态,又可自动控制使飞机不产生侧滑,这样很难进入失速螺旋。
看着两人,米多上校又加了一句:“如果你们能把飞机操练进入螺旋,我输给你们一箱香槟酒。”
林将军是爱酒的,听到了米多上校这么说,林将军的眼皮子眨了眨,很快就平和下来了,这个赌,是没必要打的,因为人家信心十足。
新歼必须要搞电传操控,只要系统设计完美,那对飞行员来说,简直就是可以进行无忧飞行的。
林将军又想起了国内的项目来,601所的那个项目,依旧采用液压控制,根本就不能满足对未来的空战需要啊,飞行员需要从繁琐的飞行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作战上啊。
林将军的心中暗暗地想到。
秦风也在认真地记录,是吗?到时候,我倒是要试一试,看看到底能不能进入螺旋!
反正,看他们这个信心十足的样子,即使是进入螺旋,他们也一定能改出来吧?
“好了,我们接着介绍,这款飞机的正常飞行过载是9g,不过在用力拉杆的情况下,操作系统会解锁限制,可以实现最大不超过11g的过载。”
9g,11g,这些数字,在米多上校的嘴里,说得似乎很轻松,但是,两人都愣住了,那么大的过载?
没错,f…16也能达到这样的过载,但是,那只是对外公布的数据而已,实际情况如何,谁都不知道。
现在,己方即将试飞的这款飞机,可以拉到11g的过载?
这样的情况下,身体能受得了吗?
“在试飞中,我们也可以试试,当然,如果贵方觉得危险,那就算了。”米多上校说道。
“必须要试试。”秦风跟着回答道,对方的问话,也许是无意的,但是,秦风知道,绝对不能让他看低了己方。
战机在飞行中,会拉出各种过载来,负过载的情况下,全身的血液涌向大脑,会让人满脸通红,大脑的血管随时会爆掉一样,这个时候两眼也会充血,甚至眼前看到的是一片猩红,这就是红视。
而在正过载的情况下,全身的血液,又会向下身流动,这个时候,大脑就会缺血,眼前就会发黑。如果过载太大,那人甚至会因为大脑缺血而晕过去。
那么,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呢?
首先当然就是锻炼,飞行员的身体素质,要求的是相当高的,经过各种耐力训练,来锻炼飞行员的身体抗过载能力。
战斗机飞行员,都是百里挑一的,和运输机,客机的选拔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