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飞机向下俯冲,速度不断增加,当速度达到500公里每小时的时候,他拉起来了操作杆,歼…7战机如同被驯服的猛兽,乖乖地继续平稳飞行。
第一次的试飞,就在这样的平淡无奇中度过了,秦风的心态很平稳,而地上的人,却是捏着一把汗。
虽然理论分析的很透彻了,但是,真正在飞的时候,那却是要冒着很大的危险的,这就是理论和实际的差距啊。
秦风把这理论验证为了实际,编写进飞行教材之中去,以后,后面的飞行员在飞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那就知道该怎么处理了。
高度多少,飞机要转多少圈,下降多少,才能成功改出,这就有了例子可以依靠。
而秦风的试飞,看起来平淡无奇,其实却是步步惊心,随时都会遇到危险的。
屠老等人就更是心急了,如果不飞尾旋,己方的飞机已经定型了,如果飞了之后,改不出来,反而会影响到定型啊。
现在,听到试飞完成,秦风正在返场,大家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歼…7战机的机头上扬,以一个优雅的姿势,稳稳地降落下来,这绝对是一个满分的标准。
当初在132厂的时候,每次进行重大科目的试飞,就会有无数的人涌上来,欢庆这次试飞的成功,而在试飞院,也许是惊心动魄的试飞经常进行,所以秦风下来之后,也属于很平常的了。
和上天时候的场景反而不同,也倒让人感觉到奇怪了。
滑回了停机坪,就有地勤人员打开设备舱,将飞行数据拷贝下来,方便研究,加油车也开动上来,给战机补充燃料,下午的时候,就要进行第二次的试飞了。
回到了会议室,秦风就开始汇报了。
“这次平飞小表速进入尾旋,改出很顺利,只要有高度,那咱们只要不误操作,飞机拥有自己改出来的能力。”秦风将自己的感受说完了之后,总结道。
有的飞机,进入尾旋是不容易改出的,甚至无法改出,也有的飞机,在设计的时候就有自动改出尾旋的能力,米格…21虽然早就落后了,这方面还真是不错。
飞行数据输入了基地的计算机里,分析之后,大家都认同了秦风的观点。
等到了下午,秦风的第二个试飞科目就开始了,大速度,大迎角进入尾旋!
试飞是枯燥的,每一次的试飞,都仿佛是从鬼门关上走过一遭一般,整个尾旋试飞中,秦风一个人飞,一个人感受,就这样,飞了十几天。
第四十七章 邀请飞歼…8
这天飞完了尾旋,秦风和大家一起研究总结了这次的尾旋科目之后,时间还早,于是,绕着试飞员的跑道跑步。
飞行员,身体素质必须要高,每天的体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锻炼身体,保卫祖国。
但是,就在今天,他刚跑了一圈,就看到了李团长的身影。
“李团长,您也跑步啊?”秦风问道。
“是啊,咱们都一样,最近感觉怎么样?”
“还有最后两个科目,这次的尾旋试飞就结束了。”秦风说道:“咱们的歼…7战机,这次终于算是完成了所有的试飞项目,不留任何的遗憾了。”
“是啊,这次试飞结束,一个二等功是跑不掉了。”李团长说道:“怎么样,今后有什么打算?”
此时,两人已经跑到了单杠的前面,秦风正要跳上单杠去做引体向上,听到了李团长的话,顿时一愣:“我当然是回132厂啊,怎么了?”
“最近顾总在不停地打报告,试飞院也看重你,怎么样,你愿意继续留在试飞院吗?”李团长问道。
留在试飞院?
对试飞员来说,试飞院就是最神圣的殿堂,如果能留在试飞院,当然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但是自从开始试飞歼…7战机,秦风已经对132厂有了深厚的感情,而且,自己还是611所的新歼项目的参与者。
自己如果离开了成都,在试飞院发展的话,那这一切就全部放弃了。
想到这里,秦风定定地说道:“我的根在成都,咱们的歼…7 ii虽然完成了试飞,但是,据说咱们接下来就要引进马可尼公司的航电设备来改良咱们的战机了,还是需要试飞的,而且,我还答应了611所的宋老,我不能失信,我要留在成都。”
李团长听到了秦风的话,不知道接下来该说什么,秦风对成都的感情很深啊。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了一声咳嗽,扭头一看,原来是顾总。
“秦风啊,有空吗?看看咱们的歼…8去?”顾总向着秦风说道。
“走吧,一起去看看。”李团长也说道。
于是,三个人向着歼…8的机库而去,一边走,一边聊了起来。
“秦风啊,现在试飞院对你的评价很高,大家都说,咱们第一代的试飞员是勇气型的,第二代的试飞员,就已经是技术型的了,你就是咱们第二代试飞员中的佼佼者。”顾总说道:“按照你的提议,咱们重新修改了歼…8的发动机散热系统,后机身过热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刚刚建国的时候,很多飞行员都是从陆军转过来的,身体素质足够好,但是知识水平却不够,简单的飞行原理,在他们这里也是天书一般。
至于试飞员,那是从飞行员里面挑选出来的,知识达到高中水平,就已经很不错了。
老一代的试飞员,靠的就是自己的勇气,靠着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完成的一个个的试飞任务,而秦风呢?知识水平高,很多问题能动脑子想,判断情况,而且还能解决问题,这太难能可贵了。
歼…8后机身高温的问题,一直时有发生,总是解决不掉,烧毁减速伞也不是第一次了,大家都是头疼,谁知秦风的提议下,厂所联合,用了十几天的时间来修改,今天又飞了一次,结果真的给解决了!
顾总对秦风是佩服的,有这样的试飞员来给己方飞歼…8,那歼…8在年底之前的定型就更有把握了!
说话间,两人来到了草坪一旁的机库区,歼…8战机正在进行飞行任务结束后的例行保养,王昂也在那里,看到了秦风,就兴奋地跑出来,一拳打在他的肩头。
“你小子,神了,问题这样就解决了,咱们终于可以进行超音速试飞科目了!”
飞超音速,就要开加力,一开加力,后机身就过热,这样,超音速试飞科目就没办法进行。
今天试飞后,超音速飞行一切正常,就可以继续进行其他的科目了。
“什么?咱们这架歼…8战机,十几年了,现在还没飞超音速的科目?”秦风惊讶地说道,他简直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么说来,这架飞机还有一多半的科目没飞呢,十几年了,就飞了这点?而且,还想要在年底定型?
这也太玄了吧?
“是啊,秦风,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才极力邀请你加入我们,一起试飞歼…8,我相信,有你的加入,我们的试飞一定会更高效。”顾总说道:“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不能再等了,以前是因为某些原因,耽误了十年,现在,我们必须要尽快让歼…8定型服役,成为保卫我们祖国的长空利剑!”
一款战机,试飞了十年,还没有飞了一半的科目,剩下的科目都要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完成,那自然是相当紧张的了。
这和很多因素有关,比如以前的时候只有一架原型机,飞上天,有问题,就得想办法改进,在改进的这十天半个月里,是不能继续飞的,这样进度当然很慢了。
而现在,已经有了数架原型机,一架试飞中发现了问题,别的飞机可以先飞其他科目,等到改进了之后,所以飞机一起改进,就都排除了故障。
这样,试飞员的需求就紧迫起来了。
秦风皱了皱眉头,说道:“可是,我还要有歼…7 ii的换装航电的试飞项目,还有在611所,我承担了新型号战机的预研任务的。”
“新型号的战机,又不是只有611所有。”顾总在一旁说道:“咱们601所,也是有新的型号研制项目的,如果你参加咱们的歼…8试飞,那我邀请你参加咱们新型号的研制,怎么样?”
歼…8属于一种歼…7的改款,并不是全新的战机,现在,空军看着世界上其他国家装备的战机是越来越先进,当然希望尽快赶超了。
和歼…8并列的歼…9项目,十几年了,还停留在纸面上呢,而己方早已经完成了歼…8的设计,进入密集试飞阶段,同时,为了满足空军对下一代战机的需求,601所也已经展开了新歼的预研。
第四十八章 歼…13的诱惑
这就是歼…13。
如果说这个项目的预研的话,那可以追溯到60年代,有了越南战争的战例,研究人员发现笨重的重型战斗机在空中反而敌不过小巧的轻型战斗机,空战多发生在中低空跨声速,还是以目视格斗为主,因此需要有较高的跨声速盘旋、上升和加速能力,就萌发了研发前线战斗机的设想。
到了1972年3月12日,601所总体室副主任方宝瑞领导的小组正式向六院报送短距起落歼击机的设计方案。
1972年9月26日,六院作出批复,将该机的研制下达为二号任务,指出:“二号任务为前线歼击机,突出机动性,方向是正确的,但要大力减轻起飞总重,力争推重比达到或超过1。2,在确保机动性的前提下,争取续航时间比歼…6有延长”。
这款被称为二号任务的战斗机,后定名为歼…13。
转眼间,七八年过去了,这款战机陆续研制中,指标不断调整,现在又趁着东风,有了新的发展,这就是上次去埃及带回来的那架米格…23!
米格…23对国内的军机研制有着重大意义,比如它的机头,是要准备移植到歼…8上的,它的可变后掠翼结构,被洪都很看重,同时,它的尾部还有一台大推力的涡喷发动机!
米格…23战机采用的是 r…29…300型发动机,这款发动机结构为双转子,环形燃烧室,气动喷嘴,高温涡轮,加力推力全程无级可调涡轮喷气发动机。最大推力81千牛,加力推力 122。5千牛。推重比6。5。
可以说,它简直就是给歼…13量身打造的!
歼…13以前计划采用斯贝,但是推力不足,后来有打算采用涡扇…6,但是这款发动机一直在难产之中,而国内在引进之后,发现这种米格…23发动机在单位推力、推重比、中低空亚跨声速的高度、速度特性上都优于歼…13飞机计划装备的涡扇…6 发动机。
简单说一个指标,比如秦风看到的幻影4000,采用双发动机,爬升率超过了300米每秒,已经是逆天的存在了,但是如果把这款米格…23的发动机给歼…13装上,爬升率和双发的幻影4000不分上下!
现在601所正是兴致勃勃,上下鼓足干劲,希望把这款战斗机捣鼓出来,成为国内空军未来的主力战机。
秦风的飞行技术出众,同时秦风的理论储备很丰富,601所也希望有这样的试飞员能够加入进来,让歼…13的研发锦上添花。
现在,歼…13还是个绝密项目,按说秦风是不能知道的,所以,顾总也只能简单地说几句:“咱们计划的歼…13战机,整体结构和f…16差不多,带边条翼,大迎角性能,盘旋性能都相当出众。”
看着秦风不说话,顾总继续说道:“咱们继续走的是空中李向阳的方案,自重只有9吨,机动性高…”
空中李向阳的方案?听到了顾总的话,秦风顿时就觉得有些不对劲。
去西方的考察,开阔了秦风的视野,未来的战争中,电子技术会占据越来越大的作用,己方的歼…7 ii战机,都试图在换装西方的先进航电系统,让战斗能力有大幅度的提升。
毕竟,己方连个机炮热线都没有实现呢,西方已经是导弹为主了。
这个时候,还在提倡空中李向阳?
虽然这个方案有9吨,两个空中李向阳了,但是,思路本来就是错的。
“它装备什么机载设备?”秦风问道。
看到秦风感兴趣了,顾总继续说道:“为控制飞机最大起飞重量,同时鉴于咱们现在的技术水平,飞机仍然要分型,大量生产的是白天型,不装雷达只装测距仪;另外少量生产装雷达的型号,只作全天候截击使用,机动性要差一些。火力则是航炮与近距格斗导弹并重。”
当听到了顾总的这个叙述之后,秦风连连摇头:“顾总,这个思路错了,我们不能重复走这样的错路了!”
看看西方,都在提倡先进的雷达和火控系统,远距离上发现和锁定目标,这肯定是未来的方向。
虽然在越战中导弹的命中率很低,但是导弹系统在不断成熟之中的,以后的空战,肯定是导弹为主,这个时候还在一味地只知道近距格斗,注定会被时代淘汰的!
听到了秦风的话,顾总顿时脸色就是一变,说道:“你说什么?说我们思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