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航空-第3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置,不会有任何的缩水。”西蒙诺夫再次讲解起来。
    武器在出口的时候故意缩水,这已经是他们的一个惯例了,他们自用的型号,必须要比出口的型号高级,而他们自用的和西方本来就有差距,就导致了他们出口的型号性能就更差劲了,在每次的世界的战争中,苏系的武器都完败于西方的体系下的装备,就是因为这个主要的原因。
    现在,他们终于放开了,对中国来说,他们不会缩水,就保留这些原版的配备。
    毕竟,他们现在正在研发更加先进的机型,已经让中国人看过的那些t10,很快就能搞出来了,这种飞机以后将会大量装备苏联空军的,所以他们也不用担心会泄露秘密,这也符合惯例,苏联和中国的关系,在以前的蜜月期的时候就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一款款先进的米格机,在国内研发出来之后,也就会输出给中国,一直到米格21的时候才终止。
    现在,他们重新恢复合作,真的是让人有些唏嘘啊。
    “在空空导弹方面呢?中距拦截弹?”林将军问道。
    对国内空军来说,最急缺的就是中距拦截能力,这是为了拦截北方的苏联的逆火轰炸机的,现在,逆火轰炸机虽然随着双方关系转变而威胁不在,但是国内空军依旧在中距拦截方面是有短板的。
    “配套这种战斗机的,拥有我们国内最先进的空空导弹,代号r27,这种导弹的性能,比麻雀还要高。”虽然导弹是三角旗设计局的,但是毕竟是要随同苏27一起出口给中国使用的,所以在这里,西蒙诺夫立刻就吹嘘起来。
    这种导弹,比麻雀导弹的性能还要好?可能吗?导弹是最考验电子技术的,美国人的麻雀导弹,前面几种型号一直都是烧火棍,一直到了ai7才算是稳定下来,至于r27导弹的话,在西蒙诺夫嘴里,这种导弹是很强悍的。
    “这种导弹的最小射程是五百米,最大射程八十公里,它和我们以前的空空导弹一样,具备有雷达和红外导引头两种型号,可以随时更换,而且,它还是一种模块化的,具有很好的拓展性。”
    这种导弹是三角旗设计局在七十年代开始研发,到了八十年代才投入服役的新一代的空空导弹,相比以前的导弹,它的性能有了很大的突破。
    一般来说,近距空空导弹是红外导引头的,主要通过敌人飞机的红外线来锁定目标,早期只能追尾巴,因为尾喷管是最强烈的红外辐射源,到了后期,随着导引头的技术的提高,可以分辨出来机头和空气摩擦的热量,就具备迎头攻击的能力了。
    不过呢,红外导引头的导弹,前面是半球形状的,这种形状是不符合空气动力学的,阻力很大,所以在西方,中距空空导弹的导引头都是雷达引导的,雷达的导引头前面是圆锥状的,就这子弹头一样,空气阻力很小。
    西方几乎不会采用红外导引头来当做中距导弹的引导装置,但是在苏联的导弹上,却是一个惯例,这是为什么?
    秦风是能猜到原因的,因为他们的雷达引导的导弹性能不可靠啊,如果导弹不可靠的话,那就必须要有额外的措施,这个不可靠,可能是导引头容易丢失目标,也可能是在复杂的电磁干扰下容易失效,总之,苏联人对他们的导弹信心不高,才会搞出这种奇葩来。
    看看美国,西方世界,什么时候有过这种创新?
    但是,现在国内急需中距弹,虽然已经引进了意大利的蝮蛇导弹技术,在国内也才刚刚开始消化吸收,配套的机载雷达也没有搞定,所以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具备服役状态,而苏27呢,一旦引进,那立刻就能具备作战状态。
    “我们能不能在引进的时候,获得武器接口代码,挂载我们自己的导弹系统?”想到这里,秦风问了一句。
    秦风这句问话,立刻就让西蒙诺夫板起脸来:“这当然不可能!贵方这样说,是怀疑我们导弹的性能不够好吗?”
    林将军只能在一旁打呵呵:“当然不是,我们只是想要多一种选择而已,这个武器接口的事,我们以后再讨论啊。”

第七百四十章 很先进
    武器的火控接口,是相当重要的一个东西,它不用知道源程序,只要知道如何与火控系统交换数据,比如导弹发射时候需要的各种目标数据等等,这些只有导弹和载机取得联系,进行了交互之后,导弹才有发射的前提,如果不知道火控接口,那就意味着不能对战机进行任何的改进,只能使用原版的。
    在武器出口上,以前进口苏联武器,肯定是苏联的导弹,也不会有这种问题,但是现在不同了,己方有更好的选择,同时,也可以降低成本,自产的导弹,肯定比外购的便宜啊,但是呢,很明显,苏联人是绝对不会开这个口子的。
    武器出口,是一个牵涉面很广的项目,除了整机之外,培训也是一笔费用,零部件是一笔费用,武器系统,又是一笔费用,要采购战机,就得采购对应的导弹,而且,一架战机,可能要有几十枚的备弹才行,这也会让苏联国内的其他部门获益的,比如三角旗设计局,现在据说他们也苦哈哈的,工资几个月没发下来了,如果有了来自中国的订单,那就能过得更舒服了。
    想要武器接口?别做梦了,肯定是不会给的。
    林将军也明白其中的道理,秦风说的时候,他也不拦着,但是现在对方既然不愿意,那林将军也就赶紧和稀泥了,这种事,可以以后再说,现在的话,咱们先购买了战机再说啊,一步步地来。
    等到了国内,说不定咱们还能破解了呢?这些装备到了咱们手里,怎么用,还不是咱们自己的事情吗?
    “来了,来了!”就在这时,地勤已经推着一个小车过来了,小车上,是两枚样弹。
    其实,这里是飞机厂,想要找导弹可不容易,这里即使是试飞,也仅仅是试飞战机自身,绝对不会试飞武器系统,不过,有的时候需要试一试武器挂架,所以,样弹还是有的。
    样弹和真弹的区别,也很容易判断,只要看导弹的舵面是否有转轴,能不能动就知道了,样弹的话,那就是个模型,简单的甚至硬纸板都可以上,肯定是不会有这样的细节做工,可以让它动起来的。
    现在,推过来的这两个导弹,就是模型,对着这个模型,西蒙诺夫继续讲解起来了。
    飞机厂是不造导弹的,造导弹的,主要是航天企业,这种导弹还真是和航天的关系更大,比如它的发动机,陀螺等等,都是从航天系统上移植过来的。
    “大家看,我们这款导弹的造型,采用的是三翼面布局,弹头前部有 4个小边条,后面这个是操纵舵面,导弹的控制主要靠这个舵面,当然也和尾部的 4个双梯形弹翼有关系,这种导弹的外形,完全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同时也是世界上率先采用的倒梯形的操纵舵,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提高导弹的机动性,这种导弹不仅仅能够攻击大型飞机,比如轰炸机等等,也可以攻击高机动的目标,比如战斗机。”
    西蒙诺夫说的吐沫星子飞溅,在一旁的秦风,也只能是这样看着,你说的,你自己相信吗?
    如果看外表的话,似乎是能唬人,但是,仅仅看舵面,就能明白一件事,这款导弹,绝对不像对方说的那么先进。
    舵面越大,操控就越灵活,这是毫无疑问的,大的舵面可以推动更多的气流啊,但是,另一方面,大的舵面也会带来大的阻力。
    看看西方的导弹,几乎都是和麻雀导弹一模一样的弹体,这种中距导弹的弹体,那是经过了多少年的演化最终出来的,舵面并不大,但是控制的效果也很好,具备攻击战斗机的能力。
    那么,为何苏联人要采用大的舵面呢?可以从国内的某个项目的下马说起。
    国内以前也曾经研究过无尾三角翼布局的飞机,结果发现在达索公司手上用的轻车熟路的布局,到了己方这里,就无法用下去,因为那种布局,需要舵面很大的力矩,己方造不出那样的舵机来!
    苏联人的这款导弹,舵面这么大,为何不减小一些?恐怕更本质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大功率的小体积的舵机,如果用小的舵面的话,无法操控,只能采用这种舵面了吧?
    “大家再看,这款是红外引导的导弹,两种战斗部,导引头,都是可以互换的,我们空军的标准战术,是在发起攻击的时候,同时使用这两种导弹射击,这样可以显著地提高命中率。”
    当己方向着对方开火的时候,对方肯定会躲避,做各种的机动动作,但是,只要是个成熟的飞行员,就知道躲避红外弹和雷达导弹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甚至是矛盾的,这样,两种导弹一起飞过来,对方按照什么方式躲避?只要对方用错了方式,那就会被击中!
    看着那球形的导引头,秦风还真是无语了,他知道,他不能再说什么怀疑的话,否则,这名老设计师还真的会不高兴的,再说,国内也没有别的选择,想要买苏27,只能配套这种导弹,而且,苏联人也没说错,这种导弹真的是他们现役的最先进的导弹了。
    当然,这种先进的导弹,和己方的霹雳11是有差距的,这点毋庸置疑。
    “我们的苏27战机,拥有十个外挂点,可以挂载十枚导弹,在空战拦截的配置中,可以配置六枚r27导弹和四枚r73格斗导弹,这样已经足够满足贵方的需求了吧?”
    这也是重型机的强悍之处,现在国内的歼七,歼八系列的飞机,只有四个外挂点,挂载四枚导弹而已,甚至挂副油箱的时候还会占据宝贵的外挂点。
    而苏27呢,人家机内燃油已经相当多了,根本就不用外挂副油箱,十个挂架,简直就是逆天的存在了,一架出动的效率,相当于两三架的己方的战机啊!
    “我们标准的战术,可以是双机编队进行中距拦截,在发射完中距弹之后,进入格斗状态,两架战机就能对付八架的敌机。”西蒙诺夫继续侃侃而谈。

第七百四十一章 近程导弹
    苏联人以前的战术,主要是数量优势,利用庞大的t34的坦克海,他们征服了强悍的虎式,虎王坦克,而在冷战时期,他们依旧延续了这个传统,他们的ak系列战机,只要一个机械加工厂就能制造出来,可以大量生产,至于他们的每一款战机,性能上可能会稍差,但是说数量上,绝对会有优势的。
    不过,到了苏27这里,他们也开始重视质量了,他们的战机已经有了很先进的战术指标,他们已经实现了赶超,所以,他们的战机不用数量取胜,也可以靠质量优势,占据更多的敌人。
    两架对八架,那绝对是有巨大的意义的,不仅仅是需要战机的数量少了,更是需要的飞行员的数量减少了一大截。
    要知道,相比战机,飞行员的培训,更加的耗费,要说飞行员身值等金,那绝对没有开玩笑,从航校开始的培训,一直到进入战斗机部队,成为合格的飞行员,那是要经过严格的训练的,仅仅烧掉的说近距导弹吧,我们这款导弹,性能也是相当先进的。”西蒙诺夫继续说道,在中距空战上,他已经说的很多了,现在,也该说说近距格斗了。
    “贵方的战机,在近距格斗方面,应该和米格29的装备一样。”秦风推测地说道:“我看,它们的装备几乎是一样的。”
    战机的研制单位,主要研制飞机本身,其中的武器系统,那都是配套部门给研发的,就像是导弹系统,米格29和苏27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挂载r27和r73两款导弹。
    现在,听到秦风的话,西蒙诺夫点点头:“是的,您说的很正确,我们可以用雷达,头盔瞄准具和红外光电系统来锁定目标,它会大大地增加我们发射导弹的机会,同时,在这里,我着重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r73导弹,我们知道,贵方已经引进生产了怪蛇3导弹,这款导弹的各方面的数据,和我们的r73导弹都相差很大。”
    r73导弹,这是苏联最新型的空空导弹了,还是闪电设计局的产品,一直到了1985年,才定型服役,到了1988年,才第一次出口到国外,第一个使用国就是东德。
    这款导弹的性能先进,比较各种数据就知道了,比如说,现代化的空空导弹,最看重的就是离轴发射角,这对战斗机飞行员来说,可以极大地提高在空战中的发射机会。
    比如,怪蛇3的离轴发射角,已经达到了30度,已经是很逆天的了,飞行员只要简单地瞄准目标,那就能开火,但是,和r73相比,那就是绝对的小巫见大巫,因为r73的离轴发射角,已经达到了六十度!
    六十度,意味着什么?在导弹的前面一百二十度的锥面内,都是必杀的区域,只有这种大离轴的格斗导弹,和头盔瞄准具的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