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朕就是亡国之君-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雪已经完全停了,但是天空依旧是阴云密布,偶尔有一道阳光射下来,却无法完全持久,很快就会被阴云完全覆盖,再无一丝亮光。
  天气有些寒冷,风依旧甚是喧嚣,将雪从树上、墙头、红瓦之上吹下,在院子里打着旋,不停的旋转着,余力已尽,雪花慢慢飘落。
  惠民药局的院子里,非常的安静,所有人都驻足在院子之中,等待着那小小门扉之后的结果。
  “动手术之前,有几成把握?”朱祁钰抬头看着天空,阴云正在慢慢的褪去,一道道的阳光洒在了太医院的院子里。
  欣克敬俯首说道:“一成……不到。”
  陆子才能说会道,敢说敢做,但是欣克敬却是不善言表,默默做事的那种人,他很少说话,但是一开口就让人感觉,很踏实,但是欣克敬说只有一成不到。
  这孩子真的是九死一生。
  朱祁钰有些愕然,随即表情恢复了淡定,即便是有一成不到,那也是有一定的成功率,说明他们对这件事,并非毫无准备的动手。
  至少在那些该死的可持续凌迟的死刑犯身上,试过几次。
  天空已经全然放晴,但是惠民药局的小院子里,已经是寂寥一片。
  朱祁钰看着天日当空,转过身去,说道:“下午让陆子才、欣克敬,去参加授勋仪式。”
  胡濙立刻俯首说道:“陛下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金口玉言!功赏牌业亦圈定,盖无更换之理,朝令夕改,自非有为而为,天下迄有宁日?”
  胡濙洗地的角度是陛下圈定了名单,朝令夕改,不是有为的君主做的事,否则天下还有安宁的那一天吗?
  这个角度颇为犀利,涉及到了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朝廷到底要不要明君。
  至少先把授勋章这件事,先无死角的洗掉,之后善后的事儿,胡濙准备了一套一连串的组合拳,而且他还专门找了翰林院祭酒,让那群整日只知道空谈的翰林、庶吉士们闭嘴,招惹到了陛下天怒,咎由自取。
  而后就是汝安诗社了,这一块是大学士陈循在管,陈循不好说话,但是胡濙是很有信心说服陈循的。
  洗地一事上,胡濙是有着自己极其专业的流程。
  于谦只是看着惠民药局那个小门,叹了口气,未尽全功。
  于谦内心一直有一个遗憾,那就是京师之战时,大明的六师皆丧,只能制定防守战略,而无法进攻,即便是清风店设伏,但是依旧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一次试探性进攻。
  若是京营尚在,绝对可尽全功,将瓦剌人彻底消灭在京师附近!
  未尽全功是多大的遗憾?
  当年岳飞在朱仙镇已经能看到开封汴梁的城墙,那个南宋做梦都想打回的都城。
  结果收到了十二道金字牌诏令,急诏班师。
  未尽全功,四个字,说尽了多少英雄的壮志未酬。
  正当朱祁钰准备离开的时候,他忽然站直了身子,他听到了非常小,但是很稳定的哭声。
  朱祁钰愣了许久,转过身来,看到了惠民药局那扇门扉缓缓打开。
  陆子才显然消耗了很大的精力,脚步虚浮,但是他开了一个小缝隙,从门扉挤了出来,颤巍巍的走了出来,行了一个大礼,俯首说道:“陛下,孩子活了。”
  太医院里里外外,在陆子才一声活了二字之后,轰的一下炸开了锅,议论纷纷!
  朱祁钰呆滞的看着陆子才,愣愣的问道:“活了?”
  陆子才低声说道:“活了,但非臣之功,孩子自己求活,并不是常例。”
  陆子才并没有揽功,事实上,那个生命,太幼小了,小到一阵风就可能将他的生命带走,但是他如此的顽强,在必死的危局之下,活了下来。
  生命的顽强,可能是砖缝中小草,可能是森林野火之后的嫩芽,可能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可能是只剩下躯壳的近方蟹,最后脱壳长出新的十肢。
  朱祁钰愣愣的看着那个房门紧闭的惠民药局的小房间,终于满脸笑容。
  朱祁钰没理会旁边的嘈杂,满是笑意的问道:“朕能看看去吗?朕的意思是远远的看一眼就好。”
  陆子才其实想说这个要求很过分,但是这是陛下,他想了想说道:“只能在门口看一下,孩子小,受不得风。”
  朱祁钰站在门前,延颈看了一眼,那小小的生命,在几个太医的照料下,不停的嚎哭着,手刨脚蹬,虽然无序,但是有力。
  孩子哭的声音不大,但很有力。
  朱祁钰就看了一眼,便关上了门,不住的点头说道:“好,很好,极好!非常好!”
  “孩子叫什么名字啊?”
  陆子才感慨万千的说道:“姓吴,无名。孩子的父亲是讲武堂的庶弁将,死在了今年五月宣府之战。”
  “孩子母亲有了身孕,艰难的生下了孩子,却是难产而死。”
  “眼下这孩子由养济院看管,无父无母,便如野草。”
  朱祁钰脸上的笑容消失,眉头紧蹙,他认真的回想了一番说道:“孩子父亲可是叫吴复?庐州人士?”
  陆子才愣了许久说道:“正是,孩子足月,是顺产,出生的时候五斤七两。”
  石亨的表情颇为愕然,他惊讶于陛下日理万机,居然还记得这个在讲武堂任过几天教习的庶弁将。
  当时边方吃紧,吴复主动求战,前往宣府,死在了宣府之战之中。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几个月之久,陛下居然还记得。
  朱祁钰站在惠民药局的院子里,思考了许久说道:“朕来养吧,等到病愈之后,便送到泰安宫来就是。朕赐其朱姓,名愈,等到成丁,再复姓吴。”
  赐朱姓,就是让他好好的长大,等到成丁了再认祖归宗,赐愈之名,自然是取痊愈之名,健健康康的长大。
  这孩子无父无母,放在养济院里,怕是活过了这个春天,也活不过夏天。
  泰安宫里也不缺这么一双筷子,吴太后也不会介意宫里多一个孩子要养。
  胡濙眼神一转,俯首说道:“陛下,昭靖黔宁王沐英,字文英,定远人,少孤,从母避兵,母又死,太祖高皇帝与孝慈皇后怜其悲苦,抚为子,从朱姓,成丁复沐姓。”
  “自黔宁王在镇西南,朝廷再无西南之忧!黔宁王,以英年膺腹心之寄,汗马宣劳,纯勤不二!旂常炳耀,洵无愧矣!黔宁王威震遐荒,心到九泉昭日月!”
  “臣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于谦愣了许久,这个胡濙真的已经七十有六了吗?
  这孩子没什么希望的时候,胡濙奔着陛下强赐奇功牌方向去找补,这陛下收个义子,直接搬出了黔宁王之事。
  这让朝臣从什么祖宗之法、祖训、宗族礼法去反对呢?
  大明朝的开辟定鼎太祖高皇帝做过的事,那就是祖宗之法。
  朱元璋做得,陛下继承列祖列宗之志,自然也可以收一个义子。
  而且这孩子的父亲为国殉难,母亲又因难产而死,也算是仁恕之举,于谦也没什么好说的。
  陛下的仁恕之道,向来对百姓极为宽宥,对福建的百姓两次大赦,就是例证。
  几个御史本来打算站出来,结果胡濙一说,又缩回去了。
  洗的实在是太干净,以至于没有角度去攻讦此事。
  礼部实在是太专业了!
  黔国公府,也就是常人口中的沐王府,与国同休,在最后的咒水之难中,末代黔国公沐天波,死难。
  北有英国公府,南有黔国公府,大明勋臣中扛鼎二府。
  朱祁钰点头说道:“陆子才、欣克敬,你二人在太医院照料朱愈,授勋就不用去了,忙正事便是。”
  一众朝臣俯首高呼:“臣等恭送陛下!”
  京师关于医者刳腹之术的讨论,立刻消失一空,一来是礼部尚书授意,停止喧闹,二来,这孩子活了下来。
  对于孝经重要,还是人命重要,在朴素的大明百姓、臣工心里,自然有所衡量。
  翰林院的庶吉士、翰林们,打算着手改一改孝经了,洪武年间,《孟子》被删减了一部分的事儿,他们可都还记得呢。
  陛下有太祖遗风。
  陛下到时候看着孝经和新政撞了车,指不定这孝经,在陛下手里变得面目全非。
  而此时的稽王府内,稽王妃钱氏正在教朱见深长句,傍晚的时候,要到泰安宫去贺岁,朱见深是以稽王府世子的身份前去贺岁,自然要对礼仪规制进行一番教导。
  “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钱氏已经急的一脑门汗,朱见深极为聪慧,但正是这种聪慧,让钱氏有些惊慌。
  这要是说错了什么话,稽王府要遭殃的,而且是灭门之祸。
  但是朱见深的聪慧,是极有自己主意的。
  钱氏很担心,但是又不能不去。
  “周氏你在家中等候,我带着世子去泰安宫吧。”钱氏最终还是决定自己去稳妥,即便是出了什么事,她是稽王妃,更好处理紧急的事儿。


第二百三十章 朱见深朝拜贺岁,李贵人得偿所愿
  对于稽王妃钱氏而言,今年是完全不同的一年,她的上半年在惶恐中度过,但是因为陛下在年前削了太上皇帝号,整个稽王府都变得忐忑不安。
  偌大的王府,她过得很是辛苦。
  下半年,直接天崩地裂。
  陛下将稽戾王斩于太庙之中,那是获罪于天,那是大义灭亲,她一个妇道人家做不得什么,她也不知道去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尤其是稽戾王还带回了一个女人,草原的女人,还怀了身孕。
  在那一刻,钱氏终于彻底认清了稽戾王到底何等的模样。
  但是整个稽王府所有人的身家性命,猛地压在了她一个人的身上,这种身份上的转变,让她从没有时间思考。
  随着朝局的反复变动,在稽王府被下毒,差点死于会昌伯府之手的时候,她终于找到了让稽王府活下去的可能。
  彻底切割孙太后,然后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
  只有如此,稽王府才有可能存活下去。
  但是,作为皇帝的侄子,朱见深又不能不到叔叔的泰安宫里去贺岁。
  今年的新年,比去年热闹了几分,但是依旧没有点烟花爆竹的人,今年火夫和五城兵马司可以稍微清闲一些。
  大皇帝陛下,灭瓦剌人的志向,如同天日当空一样炙热,所有人都极其清楚和明白其中的决心。
  所有的硝石、硝都被送进了新设的几个熬硝营,然后做成了新式火药放在了王恭厂内。
  钱氏坐着车驾,来到了郕王府改建的泰安宫,由府变为宫,自然要进行扩建,好在郕王府的周围都是十王府,大明除了一个稽王世子也没有未就藩的王爷,改建起来,极为容易。
  坊墙加高,加了女墙,还有哨楼,泰安宫里所有人的人员调动,不过内署,也不过外廷,皆由陛下一言而决。
  钱氏走下了车驾,领着孩子走进了泰安宫内。
  泰安宫内依旧像是当初一样的格局,主殿由承运殿扩建为泰安殿,只是青瓦换成了黄瓦,以示天子的尊贵。
  钱氏领着朱见深来到了泰安殿内,见礼之后,让朱见深贺岁。
  朱见深并不清楚大人之间的恩怨情仇,更不懂什么国家兴衰,他看到了朱祁钰,跪下磕了个头说道:“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
  “旧兮送往,新兮迎来,苔梅点点,祝陛下福如蘡茀,贵体康泰。”
  现在的朱见深已经能够说长句子了,而且极为流利。
  这些个吉利话,显然都是稽王府里的母亲们教的。
  朱祁钰点头说道:“平身,兴安,给压岁钱。”
  皇帝也是给压岁钱的,而且给的不少,除了银钱还有按制赐稽王府的一应罗表丝绢。
  “谢陛下。”朱见深的礼数十分的到位,站起身来,看着诸多赏赐,这些东西,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来近前来。”朱祁钰笑呵呵的说道。
  这个侄子,今年一次被下毒,卢忠下手没个轻重,在稽王府里审讯几个庖厨,手段狠辣,让朱见深受到了不小的惊吓,一次生了病,消耗了不少的体力,现在的朱见深有点瘦弱,但是个头却是长了不少。
  朱见深还是有点眼生,但嫡母和母亲都不断的告诉他,要听这位叔叔的话,他略微有些试探性的走上了月台,来到了朱祁钰的身边。
  朱祁钰问了几句稽王府的吃穿用度,童言无忌,朱见深又告状了。
  朱见深告母亲周氏不给他吃肉……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朱祁钰看向了钱氏说道:“孩子还小,还是要多吃点,壮实了,就少生病。”
  奶孩子这件事,朱祁钰是没什么经验的,他自己都奶不好,所以只是觉得孩子长得壮点好。
  “谢陛下垂怜。”钱氏倒是松了口气,陛下的态度和去年是一致的,并没有太多的变化,对稽王府依旧是以观察为主。
  朱见深玩着朱祁钰身上的纡青佩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