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朕就是亡国之君-第3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本不可能实现。”
  李贤这种的想法就像是:耗子给猫当伴娘,不切实际。
  即便是土木堡之变后,大明皇帝失去了他忠诚的军队,但是随后明宪宗朱见深,找到了另外一种对付老鼠的方法,宦官。
  虽然宦官不如军勋、军队那般好用,但多少也算一把刀。
  当然崇祯皇帝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导致了大明第三次众正盈朝,等到意识到的时候,只能高呼「吾非亡国之君,汝皆亡国之臣」,悔之晚矣,然后丢了命,也失了天下。
  第一次众正盈朝是在正统年间,第二次众正盈朝是在弘治年间,第三次自然是崇祯年间了。
  于谦和李贤终于明白了陛下说的是什么意思,就是对势要商贾不要抱有幻想,不要期盼他们自废武功,应该制定律法去确定和严格约束他们,乱法则诛。
  就是太祖高皇帝的法子,铸铁榜,谁违反就杀谁,出重拳。
  于谦和李贤深吸了口气俯首说道:“陛下圣明。”
  “这两个问题,留给你仔细斟酌,朕在南衙还有段时间,希望能把你的全部疑虑解开。”朱祁钰点头说道。
  一下子说太多,李贤也会变得迷糊,还不如让他消化一番,再经历一番,多看多学多思考。
  “臣等谨遵圣诲!”李贤和于谦俯首告退。
  朱祁钰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这南湖别苑,是个不错的地方,维护起来没有南京皇宫那么麻烦,地方更小,也更容易控制。
  朱祁钰来到了后院,看着后院正堂挂着一幅画,名叫《晓雪山行图》,乃是南宋四家之一马远所画,马远是宋光宗、宋宁宗两朝画院待诏。
  描绘得是大雪封山的清晨,一山民赶着两只身驮木炭的小毛驴,在白雪皑皑的山间行走,山民肩上还用树枝挑着一只打来的山鸡,似去赶集出卖这些东西,以换取生活所需。
  山民衣着单薄,弓腰缩颈,栩栩如生,使人感到雪天寒气逼人。
  陈婉娘来到了正堂看着那副画,疑惑的问道:“陛下在看什么?”
  朱祁钰露出了一个笑容说道:“你知道吗?把这幅画倒过来看,两头驴就变成了三头。”
  陈婉娘盯着那副画看了许久,小脑袋歪来歪去,看不明白,疑惑的说道:“真的吗?”
  朱祁钰不动声色的说道:“那你摘下来,倒过来看看呗。”
  陈婉娘拿了根杆子摘下了那副画,倒过来看了许久,瞪着大大的眼睛惊讶的说道:“可是,可是还是只有两头驴啊。”
  朱祁钰理所当然的说道:“加上你,这不是三头吗?”
  陈婉娘恍然大悟,抿着嘴唇,轻声低声说道:“陛下又逗弄奴家。”
  朱祁钰深吸了口气,看着窗外的大雪慢慢消融,天气却是愈加的寒冷。
  “陛下,宁阳侯陈懋传来了军报!两广总兵柳溥兵败!现在已经单骑逃向了交趾僭朝!”兴安匆匆而来,满是兴奋的说道。
  新年的最后一天,宁阳侯送来了军报,陈懋平定了两广,准备向湖广挺近。
  “新的挑战要来了啊。”朱祁钰满是感慨的看着军报。


第三百七十一章 改土归流的本质
  宁阳侯陈懋,带着大军南下而去,直奔两广。
  一路顺着赣江南下,几乎全是传檄而定,一直打穿了整个江西。
  大军在整个江西,都未曾遭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
  大军前锋刚到,后脚府州县的知府、知县就捧着大印就投降了。
  叛军为何投降的这么快?
  宁阳侯陈懋能征善战之名,在南方早就传开了。
  平定福建叶宗留百万众起于阡陌,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而后在福建三年时间,梳理地方井井有条。
  南京二十五万大军顷刻之间,就被皇帝给打了个对穿,皇帝在南京越是威武,大军的气势就越是雄壮。
  这一路南下,从平叛变成了接收,江西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悉数平定。
  本身江西的叛乱就有些模棱两可,官道驿路断绝,江西诸府既不出粮,也不出钱,更不出兵,更不给两广军队借道而行,搞得柳溥想要到南京共襄造反盛举,都没路可走。
  大明军队平叛一路从陆上南下,一路从海上宁波市舶司至月港市舶司,再至广州市舶司。
  两路兵马齐头并进,围困广州城。
  柳溥早就收到了皇帝的奏疏,陛下的奏疏很简单,叛就叛了,毕竟家门里的事儿,若是真的敢里通交趾黎朝,他的妻儿老小被抓住,也决计活不得。
  皇帝是威胁吗?柳溥不这么认为。
  他只知道陛下说过可以造反,但是必须交税。大明皇帝一口唾沫一个钉,说话向来算数!
  陛下很少祸及家人,既然陛下下了明旨,让他不得里通黎朝,眼瞅着南京已经败了,他在犹豫是不是里通黎朝的时候,大军已经到了城下。
  柳溥一做二不休,脚一跺眼一闭,带着几个亲信妻儿,就趁着夜色出城,奔着黎朝而去,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柳溥走的匆忙,资财未带,连宠爱的小妾和庶子也未带,匆匆而去。
  这广州府里,造反的头目,总兵官都弃军卒而去了,这广州府立刻就投降了。
  在景泰三年的最后一天,宁阳侯讨逆大捷的战报,便传到了南京城内。
  “再一次证明了,大明并没有势要商贾的造反余地,能够造反成势的只有活不下去的百姓和想要争道的亲王了。”朱祁钰看着宁阳侯的奏疏,对着兴安兴高采烈的说道。
  兴安俯首说道:“臣为陛下贺,臣为大明贺!”
  朱祁钰笑着说道:“将柳溥家人全数流放烟瘴之地吧,既然柳溥没有里通黎朝,朕也说到做到。”
  “开春之后,直取湖广!”
  盘旋在整个南直隶和浙江的寒潮,在贺岁迎新的鞭炮声中,慢慢消退,天气变得暖和了几分。
  景泰四年,大年初一,朱祁钰带领南衙百官祭祀了孝陵。
  朱祁钰和势要、商贾打了两次没有硝烟的战争,折腾来折腾去,紫金山的树木,总算是保住了。
  大明皇帝脸上有光,大明臣工脸上也有光,大家都是大明朝的孝子忠臣,没有去刨太祖高皇帝陵寝上的树。
  连建奴到了南京,都没敢去孝陵胡作非为,虽然不修葺,但是不敢破坏。
  若是朱祁钰真的把孝陵陵寝上的树木砍了活民,朱元璋或许不会生气,安民无奈之举。
  但是朱祁钰作为朱明的皇帝,只能高举手中屠刀,杀的江南血流成河!杀的长江伏尸百万!
  但幸好,作为户部尚书的朱祁钰,还是很有办法的保住了孝陵的树木,保住了自己的脸面,保住了臣工的颜面,最终,只有势要豪右、巨商富贾受害的世界,达成了。
  天明节,是朱祁钰带给南直隶的另外一个礼物。
  天明节脱胎于圣寿节,选择了朱元璋登基称帝的那一天,普天同庆,共贺天明。
  朱祁钰选择了大阅。
  四武团营的大阅,安排在了金川门内到北鼓楼外的外城,这里本来就是军营,朱祁钰并没有让人设卡,所有百姓皆可观礼。
  朱祁钰还专门让李贤邀请了整个南直隶、浙江几乎所有的商总、宗族族长,共同观礼。
  他的意图很明显,就是威胁恐吓他们。
  在大阅结束之后,朱祁钰专门让大军到朝阳门外的孝陵之下,军巡一周,旌旗招展,让太祖高皇帝也看看大明现在京营的实力。
  披甲十之五六,鸟铳已经完成换装。
  最后所有军士举起鸟铳对着天空放了空枪之后,大阅结束。
  在上元节热闹的灯会之后,朱祁钰召开了景泰四年的第一次廷议。
  朱祁钰笑着说道:“目前江西、两广,都已经悉数平定,那么现在仅剩的就是长江以南的湖广地界,尚未平定。”
  “四川总兵官,率领川骑狼兵,已至荆州府与四勇团营合兵一处,黔国公整饬军务,随时可从云南攻伐贵州。”
  “朕没有让黔国公攻打贵州,也未曾让宁阳侯陈懋北上,四勇团营和四川提督军务、右佥都御史蒋琳、四川总兵官都督方瑛,就足够用了。”
  “目前的问题是,如何治理?”
  于谦深吸一口气说道:“陛下云贵湖大患,无如苗蛮,无人敢入土目盘据之地,贵州、播州、膏腴千百余里无人敢垦,土司、苗蛮势力猖獗,诸土世官相互推诿,治理不易深入,无事近患腹心,有事远通外国,由元迄明,代为边害。”
  千里膏腴之地,无人敢垦种田亩。
  这就是现在长江以南,湖广地面上的现状。
  李贤翻动着手中的奏疏,他知道这次要讨论的是平叛大事,他在僭朝为官,自然更了解情况。
  于谦说完之后,李贤俯首说道:“陛下,有一件事臣以为值得警惕。”
  “在云贵湖广之地,不仅仅是土司作乱,臣在僭朝为官,有水东宋氏、播州杨氏、水西安氏、思州田氏,最为显赫。”
  “比如水东宋氏,自唐册封,唐尊宋鼎,即便是前元、我朝太祖亦不能治。”
  “贵州宣慰司,安氏世代为宣慰使,宋氏世代为宣慰同知。”
  “播州宣慰司,杨氏任宣慰司使,思州宣慰司和思南宣慰司由田氏把控。”
  “正统十一年,贵州宣慰同知宋然贪淫,科害生苗熟苗,激起民变,大羊场被攻破,宋然死,但是宋氏依旧世代守世官,衣租食税,煊赫至极。”
  “臣以为贵州、长江以南湖广地区的土司是一害,这些世代豪右之家,也是另外一害,正是他们跋扈,导致朝廷政令不通,治理不易深入。”
  朱祁钰点头,非常满意李贤的补充,袁彬距离他的功赏牌,又远了一些。
  李贤已经变成了势要商贾的掘墓人了,袁彬想用他的脑袋换牌子,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了。
  这世间大多数分为了两种人,一种聪明人,一种蠢人。
  显然李贤是个聪明人,至少李贤知道等太阳下山了再说,但是朱祁钰年龄比李贤小了二十岁。
  就看谁熬死谁了。
  播州杨氏,在万历年间悍然起兵反明,万历三大征之一的播州之役,就是攻伐的世代居住于播州的杨氏。
  唐朝末年,杨端打败了南诏穆星天,受唐朝册封于播州,世代居住于播州,根深蒂固,经历两宋、元朝、大明,前后历任二十九代而不衰。
  凤阳朱?暴发户!
  人家老杨家,是唐朝末年就封在了播州的土皇帝,正土旗的!
  打老杨家需要多少资财?
  万历年间,播州之役历时一百一十天,大明合四川、贵州、湖广等八省之力,出官兵七万余,民兵十七万,耗银约二百余万两,米粱无算,最终平定杨氏叛乱。
  这还仅仅是一个播州杨,还有水东宋、水西安、思州田,都不是好相与。
  朱祁钰想要彻底平定长江以南的湖广地区,想要取得军事胜利,还要取得政治胜利,难上加难。
  最少需要百万以上的银两,数百万米粱,调动人力物力,才能将播州杨氏尽数拔除。
  但是不打行不行呢?也不行。
  人家都造反了,你不打他一顿,其他土司一看,立刻就要跟着蠢蠢欲动了。
  不仅要打,还要打赢。
  于谦看着手中的堪舆图,无奈的说道:“湖广并不贫瘠,如果耕种得当,一年三收不在话下,可是就这膏腴之地,却被弄的鸡犬不宁,百姓、生苗不得不遁入大山之中,风餐露宿,开垦荒田为生。”
  “元时,在行省之下建有宣慰司,管理军民政事,设有长官司,乃元时,极边之地,统御利器,考诸史实,元设蛮夷官,应为土司之始。”
  “但是时过境迁,宣慰司和土司制已经不足以在安土牧民了,陛下。”
  土司制度起于元朝,盛行于明清。
  在初期,的确是促进了少边地区的发展,但是到了景泰年间,显然湖广、贵州依旧执行土司制度,已经成为了朝廷政令下达诸府州县的一种阻碍。
  湖广、贵州等地的问题,看起来颇为的棘手,而且似乎没什么好的办法。
  朱祁钰笑着说道:“朕离开京师的时候,胡尚书跟朕聊过贵州之事,谈到了太宗文皇帝之憾事有一。”
  朱祁钰亲征之前,胡濙作为礼部尚书,和陛下议政,讨论过关于如何治理南直隶和湖广地区的若干问题。
  比如拆分南直隶之事,就是当初太宗文皇帝的一大憾事。
  永乐十九年春的那一场大火,弄的朱棣焦头烂额,又是大计,又是免税,最后只能用强权堵住朝臣们的嘴,来自南直隶的风力,朱棣深知其害,可惜天不假年,最终没能解决。
  比如现在朱祁钰说到的永乐憾事。
  于谦满是疑惑的说道:“胡尚书有何高见?”
  朱祁钰十分郑重的说道:“永乐十一年,三月初,太宗文皇帝在铜仁等地,废除思州、思南宣慰司,设立贵州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