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朕就是亡国之君-第6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策,合则为群,不合则寡。
  第六条:溜须拍马,升迁考评唯有上官。这溜须拍马讲究的就是一个巧,务必切合心意,神乐仙都千万妓,嫁得名流又几何?
  第七条:变则通,通则久,变通变通,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审时度势,因时而定,宽严一念间,权钱相辉映。
  朱祁钰沉默的看着手中的卷宗,这才是真正的家书,耳提面命的教儿子到底如何做官。
  于谦喝了口茶,看着陛下阴晴不定的表情,满是笑容。
  这七条金科玉律就是大明这个最大的名利场的生存之道,于谦其实早就懂了这个道理。
  于谦是官宦世家,他的曾祖父在元代坐到了湖南宣慰使,大约等于大明朝的湖广布政使,于谦的祖父在洪武年间出仕,任工部主事。
  于谦的发妻董氏,是翰林院庶吉士、永丰知县董镛的女儿。
  虽然于谦的父亲未曾出仕,但是于谦很小就明白这个名利场的门门道道了。
  徐麒耀教子篇七条,字字珠玑。
  “于少保可曾后悔过,当初殿试时,在奉天殿,面刺太宗文皇帝之过的举动?”朱祁钰忽然问起了永乐十九年的旧事。
  永乐十九年,大明刚刚正式迁都,十三年营建的京师终于落地,朱棣心情极佳。
  而这个时候,进京赶考的于谦,给朱棣狠狠的添了堵。
  于谦在会试中一举夺魁,中了会元,到了殿试的时候,于谦‘以策语伤时’,对永乐年间的朝政进行了一番针砭,朱棣不喜,最后只给了于谦一个三甲第九十二名。
  于谦愣了愣,那都是永乐十九年的事儿了,至今已经三十六年的时间了。
  他满是回忆的说道:“那时候年轻气盛,刚从书堆里挣扎出来,多少有些书卷气,不懂太宗文皇帝的苦,胡言乱语一番。”
  “若是说悔,并非悔当初轻狂,哪个年少不轻狂?重来一次,还是会那么写。”
  “只是当初臣不懂太宗皇帝罢了。”
  “太宗文皇帝亲厚,即便是臣大放厥词,太宗文皇帝爱才,亦没有将臣从进士之中除名。”
  于谦是钱塘人,那时候的南衙风气,对于谦的影响极大,朱棣在士林的形象极差,于谦受此影响,在殿试策论里,说了一番极其难听的话。
  朱棣杀人,何曾手软?
  面刺皇帝之过,二十三岁的于谦,的确大胆至极,但是朱棣最终还是给了功名。
  朱棣这一念之仁,给大明留下了一个救时宰相,否则朱祁镇把天捅了个大窟窿,留下的烂摊子,还不知如何收场。
  于谦并不后悔,再来一次,他还是会那般做,这是他的性格使然,但他已经为官三十余年,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挥斥方遒,意气风发的少年郎,此时的他,有些后悔的是,当初没体谅太宗皇帝的难处。
  于谦斟酌了一番,才郑重的说道:“陛下,这天下官吏多数都是徐麒耀之浊流,陈宗卿之清流少之甚少,臣以为兴安大珰所言,长卷加以杭州二字,不失为一种折中之法。”
  “两宋之时,党锢之祸沸反盈天,司马光录了元丰党籍,蔡京立元祐党人碑,刻石记名。”
  “党锢,党锢,坏国根苗。”
  当然陈宗卿是清流,但是又和朝中的清流追求不太相同。
  都察院、翰林院的那帮只知道高谈阔论的科道言官,把清流这两个字给弄脏了。
  改变不了事实,就改变定义,这种事对于读书人而言,都是本能。
  于谦这番话是深思熟虑的。
  北宋晚期,王安石变法、司马光反攻倒算弄了个元丰党籍给王安石拉清单,章惇复行元丰新法,又把司马光弄成了奸人。
  这不料宋哲宗早逝,也无子嗣,这端王赵佶轻佻却成了皇帝,党锢之祸最终出现了刻石记名的元祐党人碑。
  这段党锢之祸最终把北宋国力耗尽,终酿南宋偏安,神州陆沉。
  “嗯,有理。”朱祁钰提笔,在长卷的城门之上,加上了杭州二字。
  朱祁钰听明白了于谦的劝谏,北宋党争,从政见之争演变为动辄生死的党锢之祸,其实就是价值观撕裂的具体表现。
  朱祁钰这幅画,一杆子打翻了一船的人,但是在城门上加上这杭州两个字,就成为了特定时间、特定事件的铭刻。
  如此一来,效果大约等同于当初朱元璋剥皮揎草,放在土地庙和城隍庙里,震慑贪官污吏。
  “于少保所言并非折中之法,乃是查漏补缺。”朱祁钰看着自己这幅画,笑着说道。
  灭门孝子孙继宗在造反的时候,孙忠就劝孙继宗不要造反,说了一番话,就说撑着世道的一直是汉室江山,代有忠良,而不是他们这些寄生虫,吸血鬼,作威作福的肉食者。
  可惜孙继宗那会儿已经猪油蒙了心,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于谦是查漏补缺,并不算是折中来了。
  朱祁钰站起身来,笑着说道:“今日松江巡抚李宾言,说万国城今日有万国荟,于少保要不要同去看看,反正左右无事。”
  “陛下请。”于谦自然随陛下前往,万国城万国荟萃,集天下博览之集会,是由松江巡抚李宾言主持,每年一次。
  李宾言之名,已经响彻南洋、东洋、西洋,而且随着大明海贸的发展,他的名字就会响彻寰宇。
  唐兴借李宾言的名头,必然会让诸国商贾产生疑惑。
  这大明朝的松江巡抚李宾言,到底在松江府,还是在大洋之中……
  朱祁钰站起身来,刚走出别苑,就看到了早就等候的冉思娘。
  “参见陛下,见过于少保。”冉思娘对着朱祁钰行行礼。
  于谦赶忙回礼说道:“见过贵人。”
  冉思娘自然也要去万国荟,万一那些个不知检点的蛮夷女子对陛下勾勾搭搭,她就是陛下的护院墙。
  “今天这妆容,美不胜收。”朱祁钰在冉思娘耳边低声说道。
  “在外面呢!”冉思娘的满脸娇羞,虽然在榻上,她的确放得开,可是这在外面,她的脸皮还是薄的很。
  兴安一乐,一甩拂尘,大声的说道:“起驾万国城!”


第六百八十一章 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
  冉思娘打扮的花枝招展,光彩夺人。
  朱祁钰打量了许久,总觉得这冉思娘今天去万国荟,压根就不是去看稀罕玩意儿,完全是为了去斗艳的。
  但是冉思娘的艳,一点都不艳俗,本身就纤细的身材,看上去更有一种段莲藕结的感觉,颇有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出尘气质。
  “你这是怎么做到的?”朱祁钰有些好奇的问道。
  冉思娘撩动了一下发丝,将俏皮的头发顺到了耳后,嫣然一笑说道:“其实很简单啊,就是色不过三。”
  “如果浑身上下,包括头饰、鞋子在内的颜色超过了三种,就会有种大染缸的感觉。再好的服饰,也会变得眼花缭乱,再美的人,也会变得艳俗杂乱起来。”
  “即便是纡青佩紫,也是要仔细挑选挂饰。”
  朱祁钰看了一下,果然如此。
  头饰是青色玉簪,看似简约,但是却落落大方,冉思娘浑身上下,唯一不太和谐的地方,就是冉思娘的挂饰,是朱祁钰送给她的那枚琥珀。
  即便是破坏一些美感,冉思娘也不肯摘下这个挂饰,里面是她和夫君的结发,这对她的意义更加重要。
  冉思娘靠在朱祁钰的肩膀上,看着窗外的鸟儿翱翔,声音里带着些许的雀跃说道:“我们在解刳院的时候,就发现,其实人对形、声、闻、味、触都有一个绝对阈限存在。”
  “比如声音很小,除非特别留意,否则不会在意。形体大小等等,亦是如此,人的五感并不是随时随地感知所有。”
  “还存在一种叫做差异阈限的存在,比如说我的皮肤极其白皙,若是穿深色的衣物,则会显得格格不入,但是若是我穿这种米黄色的衣物,就会浑然一体。”
  朱祁钰瞪大了眼睛,看着冉思娘,好悬一口气没倒腾过来,岔了气。
  解刳院的研究,还能用于穿衣打扮之上吗?
  冉思娘回过头来,颇为认真的说道:“但是如果为了凸显某些地方的时候,就会选择增加差异,比如夫君看我的脸最先注意到什么?”
  朱祁钰一眼望过去说道:“嘴唇,红润饱满。”
  “这就是差异阈限,为了凸显,故意增大差异,让人一眼就能看到。”冉思娘晃了下,换了个舒服的姿势靠在朱祁钰的肩膀上,伸着手,让阳光透过葱白的指尖,洒在她的肌肤之上,熠熠生辉。
  冉思娘本就白皙,最近有倒腾出了光悦脂,自然是面色光悦,闪闪发光一般晶莹,一个大红唇,艳丽而不低俗。
  冉思娘继续说道:“我的穿着已经很素了,如果一味的素,就显得过分的柔弱,所以选择了这种亮红色的唇脂增色。”
  朱祁钰的手伸到了冉思娘盈盈一握的腰身身上,低声说道:“所以这腰封选择米青色,是为了凸显爱妃的杨柳腰吗?”
  冉思娘的眼神很是柔弱,似是要化出水一般,朱祁钰的手在她的软肋之上,只要轻轻一碰,便有些酥麻,她雪白的天鹅颈爬上了一片红润,她轻声说道:“今天妾身又不见外男,就是怕那些个女子生扑硬啃,非要扑到夫君怀里来!”
  “兴安大珰,明明受了皇后千岁的命,还行花鸟使的职责,指不定憋着什么主意呢。”
  “没事,兴安大珰履行职责,义不容辞,但是陛下看那些妖艳贱人一眼,那就是臣妾过错了。”
  这车驾上只有二人,朱祁钰的手便有些放肆,低声说道:“思娘很善于展现自己的优势啊。”
  本来就很凶的冉思娘,在加上这解刳院来的差异阈限的实践与应用,就显得更凶了。
  为了美,女子原来还有如此多的小心机!
  冉思娘无力抵抗,也不想抵抗,她脸色绯红的说道:“晚上好不好?陛下想怎样就怎样,这在车里呢,而且万国城不多久就要到了。”
  “妾身不过是一贵人,本就是以色娱人,可是这时间太少了,夫君也不尽兴不是?”
  朱祁钰笑着说道:“以色娱人?思娘说自己以色娱人,大明还有不以色娱人的女子邪?”
  “朕就是过过手瘾。”
  冉思娘咬着银牙,不发出声响来,看着窗外,她如此这般咬牙闷不做声,倒不是怕自己忍不住,她就怕自己忍不住。
  她怕自己忍不住在这车上和心尖尖上的人颠鸾倒凤。
  到时候误了陛下下车的时辰,陛下也不能尽性不是?
  “陛下,万国城到了。”兴安站在车驾外,准备着下车的板凳,本来早就该打开的车门,停了一会儿才打开。
  冉思娘带了一顶白色的帷帽,遮住了绝美容颜,海风吹拂,能看到一抹贵人脖颈的粉红色。
  朱祁钰伸手扶了冉思娘一把,也幸亏他这一扶,有些腿软的冉思娘才没有出了丑。
  鸿胪寺卿马欢,带领着万国城使臣,早就等候在圆形的万国城外,万国荟每年都会举办,但是陛下可不是每年都会来。
  卢忠、杨翰等缇骑,也没有再打算伪装成商贩,便直接清场了。
  马欢带领着一众使臣三拜五叩行大礼,朗声喊道:“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国城虽然名为万国城,但其实只有忽鲁谟斯、阿丹、古里、柯枝、锡兰、苏门答剌、阿鲁、满剌加、暹罗、倭国、朝鲜等十八国。
  使臣的人数也有严格的限制,只有十八人。
  朱祁钰还在人群中看到了一个老熟人,来自倭国的士大夫之家,儒门世家日野富子。
  这个本来应该嫁给足利义政的正妻,至今仍然停留在大明,目的自然是想要度龙种。
  朱祁钰曾经想让襄王朱瞻墡完成这件事,但是襄王朱瞻墡百般不乐意,这件事不了了之。
  松江府万国城,是李宾言为了防止番夷生乱建造的城池,所有番夷无通关文书不可出城,所有商贸都在这圆湖之畔的万国城内。
  朱祁钰下了车驾之后,并没有马上去参加万国荟,而是带着扈从群臣,一步步的来到了万国城圆湖湖畔。
  舟山海战英烈祠,就竖立在圆湖的码头位置,过往商贾,只要驻足,都能看到这处英烈祠,英烈祠的后面是连绵的墓碑。
  在英烈祠之前的石碑上,刻着几个鲜红的大字:【破坏英烈祠,立斩不赦。】
  朱祁钰走进了祠堂之中,先是请了三炷香,敬舟山海战牺牲的军士。
  李宾言被人称之为酷吏的最初原因,就是舟山海战之后,李宾言把以次充好、用猪血、牛血伪造良肉的奸商们拉了个清单。
  数家商行的东家被送进了解刳院,四百余人被斩首示众,流放者广众。
  舟山海战一共死难不足三百人,大获全胜之后,死于奸商之手就有三百二十人,李宾言知道御史会弹劾他,诗社的笔杆子会骂他,但是他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