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是有齐军士兵在休闲时间,曾经跑进大同城内游玩一圈,看大门的世侯兵也没有阻止,大家完全相安无事。
仿佛两军并非敌对的双方一样。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札木合的使节团到来,这个使节团带来了蒙兀大汗替齐晋双方调停战争的文书。
徐世杨直接把使节团带到大同城下,让正使站在高处把札木合给徐世杨的信当着城上城下所有人的面读出来。
蒙兀人的正使倒也没有反对,他非常痛快的向徐世杨和大同城内外的两地军民大声宣读草原天会汗对齐晋战争的看法
在信中,札木合首先提醒徐世杨两人之间去年才达成的协议,他要求徐世杨至少放弃对大同这座城市的围攻,并且保证大同作为齐蒙双方之间永久中立贸易城市的地位。
札木合的另外一个要求是希望徐世杨能保证八大世侯的人身安全,因为十多年来他们一直是蒙兀人最忠诚的附庸,作为蒙兀大汗,他觉得自己有义务保护他们。
当然,若是徐世杨不愿意,那么札木合也不会强行保下八大世侯——虽然好用,但狗始终是狗,能保则保,若是保不下来,杀了也不会心疼。
只是札木合也想从这条忠犬的尸体上分得自己的一份,他提议齐蒙两家达成一个关于山陕世侯的协议。
比如除了大同作为自由贸易城存在之外,其余土地都可以交给齐国,但两省十四世侯的子女、家眷、人口和其他财富应该至少分给蒙兀人一半。
准确的说,札木合希望能得到晋省至少七家世侯的全部家产作为损失山陕世侯这个附庸的补偿。
如果徐世杨能够答应这一点,那么札木合承诺可以放弃对晋省世侯的支持。
说到这里,大同城下已经鸦雀无声,大家都惊讶的看着蒙兀人的使节,连齐军士兵都不敢相信蒙兀人就这么轻易的放弃了晋省时候这条走狗。
札木合的信并未念完,接下来还有别的内容,不过徐世杨已经不打算给出更多时间了,他一挥手,强壮的黑旋风李逵两步跳到蒙兀正使身边,一把把信夺了下来,直接撕成碎片。
“你要做什么?”蒙兀正使不满的质问道“谁给你这么大胆子?我是使节!”
“你就是个狗屁!”李逵毫不客气的一拳揍在使节脸上,把他砸的仰面跌倒,眼冒金星,鼻血长流。
使节的几个护卫同时抽刀,想要上前把他们的主子救出来,徐世杨身边的一排近卫兵不声不响的抽出燧发手枪,扳开撞锤直接对蒙兀使节的护卫开火。
耀眼的枪炎闪过,护卫们如同被镰刀划过的麦子一般瞬间倒下一片。
随后近卫兵收起手枪,抽出腰刀上前,冷静的对地上的鞑子一个个补刀。
李逵完全没有理会发生在身边的小小战斗,他打得兴起,干脆骑在正使身上,沙包大的双拳不断锤在这蒙兀人的大饼脸上,打得他面目血肉模糊,鼻梁坍塌,眼珠凸起,眼看已经出气多进气少了。
眼看正使被齐国人活活打死,蒙兀人的副使绝望冲着徐世杨大喊“世子殿下,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徐世杨袖着双手,饶有兴趣的看着李逵不断暴打所谓的“来使”,完全没有理会副使的意思。
过了很久,徐世杨才点点头,示意其他近卫上前拉开李逵。
有人一刀斩下蒙兀正使那血肉模糊的脑袋,扔在副使脚下。
“这就是孤给你们大汗的回答。”
徐世杨微笑着说道
“孤答应过事一定能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两国贸易依旧放在大同,孤保证商人的安全。”
“但收复山陕是我们汉人的内政,轮不到他札木合插嘴,再敢多说,你们就不要写信了,直接用马刀来跟孤谈判吧。”
“对了,再跟札木合说,孤的兵把那个叫巴图的傻子埋进山沟里去了,他不必挂念了。”
徐世杨话音刚落,几个近卫兵上前,不顾蒙兀副使的挣扎,强行把他扒的精光,然后把他倒着绑在一头驴子上。
有人把正使的脑袋绑起来,挂在副使身前,就这样把他驱逐出境。
除了这个副使之外,蒙兀使节团剩余的所有人全部被就地处决。
徐世杨当着大同城内外几十万军民的面,重重打了札木合的脸,更重要的是,他向城中的时候们传达了自己的决心——别指望依靠蒙兀人的支持抗拒齐军。
何况札木合的信也确实出乎世候们的意料——他居然提议齐蒙两家瓜分世候的财富,一点都不顾及晋省世候对蒙兀十几年的效忠。
这种见小利而忘义的行为,实际上是在消耗札木合的信用,别说即将覆灭的晋省世候,今后任何想要投靠蒙兀人的势力,都得仔细想想他们会不会被札木合卖掉。
而且,今后徐世杨控制的传媒集团会不断到处宣传札木合今天的这封信,以便在其他势力心中加深对札木合以及蒙兀人喜欢背信弃义的印象。
这样今后有精力转过头来收拾蒙兀人的时候,战争会打得更轻松一点。
当然,现在还不到能看出成果的时候,徐世杨在大同城下的做法还是为了断绝世候们最后的两个希望之一。
他们现在唯一能指望的就只剩下大周的支持了——军事上大周当然更不可靠,但政治上恰恰相反。
毕竟齐国目前名义上仍然是大周的一部分。
实际上,徐世杨也在等江南朝廷的反应,他需要在众人面前展示朝廷为汉奸压迫“忠贞之士”的作风,这对齐国名正言顺脱离朝廷十分重要。
当然,这得是朝廷确实会这么做的情况之下。
不过以徐世杨对赵家人的了解,他们几乎肯定会这么做的。
第538章 朝廷无下限
事实也如徐世杨所愿。
而且远远超出徐世杨的猜测。
他原本以为大周朝廷不会在这个时候与齐国翻脸,毕竟齐国刚刚战胜了大周的仇敌女真人,目前正好是最得民心的时候。
而晋省世候,毫无疑问以及被徐世杨把汉奸的帽子死死扣在头上了。
朝廷有什么必要为了一伙名声已经被彻底搞臭的家伙得罪手下最能打的势力?
徐世杨原本的预测,朝廷最多是对齐国强行向山陕扩张的行为表示训斥,而徐世杨会痛哭流涕,假装在朝廷的压力下准备退兵,而前线将士将会群情激动,要求徐世杨继续把战争打下去。
总之,徐世杨当然不会真的退兵,但他会给朝廷量身打造一个故意打压功臣,向外敌妥协的形象。
而他自己前期则要塑造成类似岳武穆的形象,后期则是赵匡胤,最终为了民族大义迫不得已与只会拖前线将士后退,只会对外敌妥协的大周朝廷分道扬镳。
这个过程大概会持续几个月时间,然后齐国头顶就不会再有一个朝廷了,到明年,或者别的什么合适的时间,徐世杨就会推动自己老爹登基的行动,完成老爹最大的愿望。
当然,史书上估计还是会把徐家的这种行为记载为叛逆,不过这个帽子只能是徐睦河去背,毕竟齐国“叛出”的时候,他才是第一代皇帝。
而徐睦河承担部分骂名的背后,徐世杨就可以以一个较为“干净”的背景,去推行他所期望的改革。
原本应该是这样按部就班执行下去的。
不过,徐世杨并未想到,江南的赵家朝廷,居然会完全突破下限,以至于徐世杨精心准备的阴谋彻底用不上了。
隆道皇帝并未下旨斥责齐军进占山陕的行为,他选择了直接派兵北上,试图在齐军主力前往晋省的时候,偷袭齐省的核心领土,强行武力解决齐国问题!
……
早在隆道六年六月中旬,江南得到确切消息齐军已经进入晋省的同时,隆道皇帝就向前线下达了攻击齐国的命令。
大周的朝堂为此争吵一片,几位宰执有人同意有人反对,互不相让,吵了好几天都没能吵出个结果来。
于是担心失去时机的皇帝越过政事堂的诸位宰执,直接通过宦官向前线将领下令出击。
江淮一线三位军事统帅中,淮南西路的翁书平对此事最为积极,很快下令手下部队开始集结,并且准备出击。
只是翁书平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作为文官他也十分瞧不起手下的将领,再加上江南禁军出身的军官团队与以江北流民为主的士兵之间的官兵矛盾,此时的淮南西路军前身是徐世柳的顺义军)已经堕落到跟江南禁军差不多的水平上了。
因此翁书平虽然积极筹备出兵,但他所妄想的十万大军直捣泉城根本不可能实现——开始集结一个月后,他手下能实际出动的部队也不超过三万人,就这还得为空饷再打个折扣。
前线备战状态最好的其实是徐世松指挥的淮南东路军和徐世柳指挥的荆湖北路军。
然而两人都是徐家人,且全都反对进攻齐国。
徐世松对来传旨的中使表示此时进攻齐国十分不妥,不仅会寒了前线与鞑子及汉奸作战的将士们的心,还会对朝廷的信誉造成打击,让民间误以为朝廷跟鞑子及汉奸有所勾连。
但是隆道皇帝圣意已决,他把徐世松的劝谏当成了徐家长房长子叛周投齐的证据。
七月初三,在再三要求徐世松出兵不果后,第四次出现的中使直接带着一队缇骑在淮南东路军军营中把徐世松逮拿下狱。
被逮拿时,徐世松并未抵抗,但他手下的兵士群情激动,有人甚至煽动兵变,但都被徐世松本人遣散了——他确实已经下定决心要做大周的忠臣。
如果不是仁福公主看到事情不妙,赶紧返回临安向赵家宗族的长辈们哭诉,恐怕徐世松性命难保。
即使如此,徐世松也被囚禁在临安,监视居住,而他的淮南东路军,则由随后赶往前线的童贯代管。
至于荆湖北路的徐世柳,他不像自家堂哥那样一心想做个青史留名的忠臣,接到中旨后就直接命令陆文昭把来传旨的中使套上麻袋沉湖了。
“官家怎会如此昏聩?定是这阉人假传圣旨!”徐世柳装模作样的对外宣称“圣上定不会做如此亲者痛仇者快之事!”
虽然他很清楚圣旨是真的,那太监是无辜的,不过他是文官,隆道四年的进士,若是皇帝敢像对付徐世松那样对付他,他就敢让缇骑一起失踪。
实际上缇骑也不敢到徐世柳的地盘上撒野,当初建兴年的时候徐世柳发动兵变,连开大周立国三百年来杀文官杀宰相之先河,一口气把绝大多数主和派官员阖家铲,从那以后整个大周就流传着徐世柳专横跋扈的故事。
隆道元年朝廷开恩科,徐世柳当时就中了进士,但排名出来后,有同科进士说他不该入围——因为他没有举人资格,直接考了进士。
徐世柳当时的排名在此人之下,于是他当场宣布羞于此人为同期,放弃进士名额,又过了三年,直到隆道四年他再次参考,并且比上次那位进士当初的排名高之后才满意。
徐世柳开拓荆湖,杀的荆湖洞蛮血流成河,朝廷上甚至有传言说一年以后在荆湖的江湖中捕的鱼都不能吃,能从鱼肚子里找到人的手指。
还有后来江南士绅试图侵占官兵的永业田,结果徐世柳让士绅派到荆湖的人全都“被失踪”了。
朝廷当然心知肚明是谁干的,但徐世柳一定要把责任推到洞蛮身上,大家也没法查证——洞蛮能让士绅家人失踪,自然也能让官府人员消失不是吗?
这就是徐世柳,一个在官兵心中的好长官,但在官场有着恐怖嗜杀名声的暴徒。
因此,让荆湖军北上是不可能的,大周能出动的部队实际上是童贯率领的禁军可战之兵十五万扣掉空饷估计能有十万人),加上改由他一同指挥的淮南东路军三万,以及翁书平的淮南西路军六万实际能出动三万,再扣除空饷也就两万人)。
名义上总兵力二十四万,实际肯能有十五万左右。
第539章 混乱的攻势
七月中旬童贯率军离开江南进入淮南东路,在此地接收了徐世松的军队,然后在八月初,开始向齐国南方发动进攻。
周军兵分三路,东路军由禁军一部和淮南东路军组成,编制上总兵力为八万人,对外宣称三十万,实际上是五万人。
中路军完全由禁军组成,编制上兵力为十万人,对外宣称四十万,实际上有八万人。
西路军是翁书平都督的淮南西路军,编制上有六万人,对外宣称三十万,实际上只有两万人。
不算民夫,周军实际兵力十五万,却对外宣称百万大军!
按照童贯制定的战斗计划,东路军顺着海岸线进攻,目标是通过赣榆直接进攻齐省青州府的莒州,这里是徐家老窝,祖坟所在地,童贯认为齐军一定不会轻易放弃。
中路军和西路军一起顺着运河进攻,在沛县附近分兵,中路军进攻藤县、邹县、兖州府,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