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代灼看了他一眼,想了想,最后掏出一枚帝国银币。
老头愣了一下,然后连连道谢——一两面值的帝国银币在江南也算硬通货,官牌价是一两等于一千文,实际上一千二百文都换得到。
“小友好大气啊。”贾时飞笑着说“这银钱可以让他们父女过几个月好日子了。”
“好几个月?”徐代灼奇怪的问“不是说江南富足繁华吗?一两就够两个成年人生活好几个月?”
根据统计数据估算,帝国平民阶级的年人均收入在50两上下,公民更高,是70两。
庶民平均水平则要低很多,大概在8到10两上下。
如果刚才贾时飞说的是真的,那么江南卖艺的人,收入还不如帝国的庶民!
第647章 南征准备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贾时飞笑着说“江南繁华,却不是他们的繁华。”
机会来了!
贾时飞暗自给自己鼓劲。
现在就是展示自己腹中才华的时候!
“要说江南繁华,这对父女这样沿街跑马卖解的,都是最下九流的行当,有再大的本事,每天求一饱而不可得。”
“他们最好的下场,大概就是女儿嫁入殷实人家做妾,做父亲的能跟着进去做个管事了此一生吧。”
“但若是因此说江南不繁华……,呵呵,不知小哥听没听说过几句谚语?”
“大叔?什么谚语?”
那对父女正在休息,准备接下来的表演,略感无趣的徐代煣把注意力转移到贾时飞身上,把他当成个茶馆里讲故事的说书先生了。
当然不只是她,徐代灼徐代焕同样很好奇。
贾时飞清清嗓子,朗声说道
“第一句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第二句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第三句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第四句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两个小孩子一脸茫然“什么意思啊?”
徐代灼倒是听明白贾时飞这话什么意思了——四个很有钱的江南大姓呗。
“贾、史、王、薛,此乃江南四大豪族,以上四句谚语,就是形容他们家豪富的。”
“这四大豪族无不作用良田万顷,美屋千间。然而他们只知每日纵情享乐,完全无视一墙之隔的地方就有流民无数!”
贾时飞愤慨的说道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江南如今的繁华,就是这么回事而已!”
“刚才吾听闻小友来自江北,所以吾才会对小友说这些话——如今的天下,当为江北所得!吾日夜所想,就是江北大军南下,将贾、史、王、薛这等不思社稷,只晓得夸赞积富的蛀虫,彻底清除,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贾时飞的内心当然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样激愤,但他认为自己今天的表现很好,完全达成了目的。
他刚才那番话隐含着这么几件事
第一,四大豪族很有钱,干掉他们能搞到很丰厚的收益。
第二,四大豪族为富不仁,名声很臭,干掉他们不会有名声上的麻烦。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贾时飞虽然身在江南,但却是希望华夏帝国统一天下的。
贾时飞并不指望徐代灼能立刻听明白这几点,但他觉得这个年轻人能够慢慢琢磨过来。
等到江北大军南下抵达金陵的时候,他应该就会想起应该抄了四大豪族的家,到时候自己这个首倡功臣说不定还能从中捞一笔。
当然,更重要的是,一定要让这位北朝的皇太孙记住自己这个身在南方心在北的小臣,这样,等他登基,自己将来一定有大展宏图的机会!
而徐代炫默默的看着眼前这个慷慨激昂的中年男子,一句话都没有说。
……
共和1794年渐渐进入尾声。
这一年,帝国的整体国力再上一个台阶。
由于吞并了扶桑,帝国的总人口在一年内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达到公、平民1370万人,庶民550万人,奴隶1100万,总人口3000万的庞大数字。
不过这个数字其实并不健康,因为增长最快的是庶民和奴隶,绝大部分是从扶桑直接通过战争掠夺来的人口。
这些不可靠人力的数字已经远远超过帝国核心人口,毫无疑问,这是非常危险的。
但是帝国的发展却又不得不依靠这些庶民和奴隶——至少要让他们负责繁重而危险的农奴、矿奴工作,以释放核心人口到更重要的岗位上去。
这成了一个矛盾帝国需要大量庶民和奴隶,但庶民和奴隶数量太多很危险。
解决这个矛盾的唯一办法,就是快速增加核心人口数量。
徐世杨没有让汉人的孩子一夜之间全都长大的能力,帝国的生育率不算低但顷刻间也没法生出那么多核心人口。
因此,办法只剩下一个——把江南吞并进来,用江南汉人人口稀释江北的庶民和奴隶比例。
江南有五、六千万人口,绝大部分是汉人,稀释、消化千多万庶民和奴隶不会有丝毫问题。
何况江南还是帝国向南洋扩张的大本营,是非常合适的工业区和原材料产地,同时也是帝国商品的销售市场。
种种原因导致了,帝国在北方已经没有扩张空间的情况下秦王即将开始的扩张是附属国间接扩张,对帝国的影响很小,属于赢了大赚输了也不会心疼的那一种),消灭大周,吞并江南已经势在必行。
为此,帝国开始了一轮静悄悄的备战工作。
首先是野战军部队开始悄然扩充,帝国把原有的十万野战军陆军直接扩充到两倍二十万人。
兵员来自预备役重新征召和少数民兵,部队并未扩建编制,而是给每个单位增加一倍人手,实行一个老兵带一个新兵的制度。
由于江南也是汉人的核心区域,标榜汉人帝国的华夏这次不打算动员以往作战经常使用的外蕃士兵,免得出现外族士兵在汉人帝国的指挥下抢劫杀戮汉人的情况,那样帝国一直以来的民族主义宣传就成笑话了。
在总参谋部的计划中,这次南征z治意义大于实战意义,因为大周军队并无多少战斗力,最大的军事阻力可能来自徐世松,他手下倒是有一支忠于大周朝廷的武装力量,但兵力不多,火力孱弱相对华夏来说),而且补充困难,实际上是一支一次性军队。
只要打垮了徐世松的部队,那么大周剩下的军队,不管是禁军还是厢军,都不足为虑。
但是,总参谋部再三强调,这次绝对不允许出现类似在扶桑和辽东的屠戮和抢劫行为!
这次的一切缴获,哪怕是一张纸,都得上缴存档!不允许任何人私自保留任何战利品!严禁抢劫和骚扰平民!
总的来说,徐世杨开始在部队中输灌类似“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之类的思想,准备把南下的野战军打造成一支军纪极为严明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
为此,徐世杨专门给预定南下的部队配备了超比例的宪兵。
第648章 峻法
按照皇帝、皇太子、内阁和总参谋部的命令,南下作战期间,宪兵部队有权利处决任何严重违纪的官兵。
所谓的严重违纪包括但不限于:枪尖、滥杀无辜、劫掠民财价值超过五两等等。
面对严重违纪指控,官兵有一次申诉的机会:士兵可以向尉官申诉,尉官向校官,校官向将官,将官直接向内阁解释。
当然,除了严肃军纪,内阁还要求部队尽可能维持战争期间江南的基本秩序——江南本地的趁火打劫者一律从严处理,特别是那些打着响应华军的旗号,满足自己私欲的家伙,更要严惩,以免破坏帝国在江南民众心中的形象。
华军海陆军主力部队二十二万大军中,有12万人沿着淮河一字排开,一旦发动进攻,他们就直接渡淮进入攻击状态。
另有三万人部署在西南一侧,战争爆发后他们会进入荆湖,与徐世柳的部队会师,然后进入川省。
除此之外,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以及部分陆军部队合计五万人,在台澎部署,战争开始后他们负责攻击大周的沿海省份,同时进入长江,辅助陆军主力渡江作战。
华军预计参战兵力二十万,各种口径的大炮660门。
除了武力直接征服,帝国还打算发动舆论攻势。
徐家在江南十多年如一日的投资报业,现在江南发行量最大的几份报纸和杂志中,有差不多一半是帝国的产业,剩下的一半也有很大一部分帝国的股份。
帝国要求这些报刊,在军队南下之际,一切报道必须经过审查之后方可发表,那些帝国直接控制的报刊,甚至必须在醒目的版面发表从帝国流传出去的文章。
明目张胆的替帝国摇旗呐喊。
帝国的外交部门也将派出大量人员,与江南开明士绅、官僚进行一定的联络——他们大多拥有江北的工厂或庄园股份,支持帝国的统一战争是有现实好处的。
与野战部队一起一起南下的,还有帝国高中和大学各级院校的部分学生,从帝国控制区内各级政府抽调的部分官吏,以及部分待退役的老兵。
这些人现在正在进行集中学习,进行短期干部培训,帝国控制江南的过程中,他们会和部分可以留用的地方官员一起建立帝国对江南的基层统治。
此外还有宣传部门和医疗部门的工作队。
为了收买江南人心,帝国专门准备了3500公斤磺胺类药物和20000公斤主要用来治疗寄生虫的糖药。
为了确保战争期间江南物价稳定,帝国还专门准备了大量食盐、糖、粮食和布匹。
内阁认为,只要江南民生物资价格不出现太大波动,江南人民应该不会自觉自愿的为大周流血,抵抗华夏的统一行动。
当然,这方面只依靠帝国本身还不够,战争期间,帝国将在江南严厉镇压囤积居奇的行为——等待这种不法分子的,将是死刑和流放。
总之,军事、z治、宣传、经济、医疗等等方面多管齐下,一定要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江南问题。
……
“那个人叫贾时飞,湖州人,隆道三年举人,之后赶考过几次,都没中进士。他外放过一任县主薄,隆道十年因首告他们县的县令,成功扳倒对方,自己当了一任县官。”
一个面相老实忠厚,一眼看去让人感觉特别安心的中年男子低头站在文月和徐代灼身前,恭恭敬敬的小声汇报:
“但此时为同僚所不喜,后来又被人找理由扳倒了。而且直接成了白身,三年前他投效到巡盐御史林如海手下做了个师爷,据说还是林小姐的家教老师。”
“前一段时间,林家的船队与咱们在长江上遇到过,当时殿下和文大人还跟林如海谈过一次,之后他们去了金陵,那林如海帮他运作了金陵辖下一个县的主薄。”
“呵,隆道三年的举人……。”文月摇摇头笑道:“这家伙混了十多年,又混回主薄上去了。”
徐代灼也笑着说:“唔,也就是说,我那天出去碰到他不是偶然的。”
“当然不是,其实那对跑马卖解的父女也跟这贾时飞有些联系。”面相忠厚的中年人继续说道:“那老头原来是西军的人,大周南迁后,他逃来江南,在绿林中混了好一阵子,建兴年间的方腊起事,他应该也参加了。”
“后来方腊事败,他逃脱了官兵的追捕,那个时候他们父女被贾时飞收留过一段时间,有传言说贾时飞本想那那女儿为妾,不过不知为何他一直没有这么做。”
“后来贾时飞外地任官,那对父女再次流落江湖,只是临走的时候贾时飞给了他们不少盘缠,因此那对父女对其很是感激。”
“呵呵,那对父女也是为了吸引我的注意力啊?”徐代灼觉得这事蛮有趣的,他这个江北的皇太孙在江北可没受过这种重视:“怪不得他一开始想用那对父女的身手来引出话题呢。”
“他们是殿下住进文府之后才在附近跑马卖解的。”那中年人抬起头看了徐代灼一眼,小声说道:“他们住在附近的正店里——以他们父女每天所得,连房费都不够。”
这倒是不奇怪,谁知道徐代灼会什么时候出门?因此那对父女只能住在文府附近守株待兔。
而文府毕竟有文介甫、文仲两位宰相,文府自然也不会坐落在荒郊野外,周边要住店也只能住房费高昂的正店。
至于为啥那对父女有钱天天在正店吃住……,这还用得着说?肯定是贾时飞资助呗。
不过,这对贾时飞来说,恐怕也不轻松吧?
还有那匹马,在如今的江北已经不算什么,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有着草原贸易的大量收入,又吞下女真和党项的储备,还有西域马的补充,帝国国内五十万匹马的存栏量还是有的,而且经过帕尔斯马和西域马的混血,马匹质量方面水平也很高。
那匹马在帝国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