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兴-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徐睦河疑惑一声,但很快又明白过来:“嗯!”
    “你家大柜想要什么?”
    海盗掌柜直白的说道:“我家主人希望老爷能给三少爷写一封信,略微提及我家主人的这份情谊。”
    “三少爷?是指世杨?”
    “正是徐世杨少爷。”
    “呵呵。”徐睦河忍不住笑了一下:“这好办,你稍等即可。”
    “谢老爷。”
    ……
    ‘世杨做的真不错啊。’
    ‘呵,世杨世柳做的肯定都不错。有子如此,吾复何求?’
    ‘嗯,新营可以组建,但不能让世杨觉得为父是在抢夺他的军权。’
    ‘让王家出粮出丁即可,其他一律不去插手,等世杨回来再做决定。’
    ‘还有,联盟中的其他家族,再凑一个营出来应该没问题吧?’
    ……
    在文家居住的第一夜很快过去了。
    昨夜的酒宴上,一众文士玩起了合诗之类的文人游戏,徐世柳对此倒是能够应付,但徐世杨完全不行。
    这个世界与蓝星历史完全不同,确实少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旷世诗篇,但第一徐世杨需要维护自己武夫的形象,第二他也没能力总是找到合适的应景诗去配合这种小游戏。
    因此徐世杨干脆闷头饮酒,弃权认输。
    好在文仲那伙人已经知道徐家是徐世柳文,徐世杨武,他们也不好意思逼一个武人做什么酸诗,给他敬几杯酒,也就轻轻放过,让他自己玩自己的去了。
    这正合徐世杨心意。
    也许是第一次看到大周前进的希望,文仲和一些较为年轻的主战派官员们全都喝高了,反倒是徐世杨明显比他们清醒不少。
    第二天清晨,除了年纪大了,早早退场的文相公和徐世杨,昨日参加酒宴的那帮人全部醉宿不起……。
    徐世杨看着徐世柳的房门,无奈的摇了摇头。
    在家里的时候,徐睦河一直督促徐世柳早起读书,结果到江南的第一天,他就要晚起不少时间了。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昨天他跟文仲那些人玩的太嗨了。
    徐世杨却不愿浪费早晨的大好时光。
    他依旧像是在莒州家中一样早早起身,在赵琳的伺候下穿好衣裳,然后出去跑圈。
    此时,侍卫们自然也都起来了,谢宝率领的选锋兵正在院子里跟鲁智深率领的陷阵兵一一对练,身边还有一圈文家的下人,伸头探脑,好奇的围观。
    另外一边,神机兵的队列训练就显得单调不少,根本没人欣赏他们的努力。
    这也难怪,徐二带着另外4个神机兵笔直的站在门廊下面,像木头人一样一动不动,当然不像一对一打的热火朝天的选锋陷阵那么吸引人。
    徐世杨出门前,大概看了一下。
    所有近战兵中,鲁智深一枝独秀,只要他上场,那任何人都别想把他打下来。
    其次是解珍和蒲鲁浑,两人实力在伯仲之间,在鲁智深手上都能支撑二十招,但一定会在三十招内落败。
    其他人则在更低的档次上,面对鲁智深,他们都会在十招内落败,包括看着好玩,一起来凑热闹的甘雄在内。
    当然,这些人都是赤手空拳,若是使用兵器,鲁智深那根62斤重的禅杖会让他以更快速度取得胜利,而谢宝和蒲鲁浑的箭术也能让他俩具备战胜鲁智深的可能。
    徐世杨笑了一下。
    自己的这些护卫其实是在炫技,战阵之上是用不着这种单挑技术的。
    不过嘛,他们愿意玩就让他们玩一会吧。
    毕竟在文家人面前演武不是真的上战场。
    徐世杨微笑着走出文家大门,开始每日例行的跑步锻炼。

第171章 人
    这一世,徐世杨的生活非常健康。
    他的家世不至于让他吃不饱,但他也绝不暴饮暴食,什么肉鱼蛋奶,蔬菜水果粗细粮都吃过不少,完全不挑食。
    要知道,现在这个年头,无论牛奶羊奶都不是汉人喜欢的食物,不饿极了是不会有人去喝的。
    徐世杨却是来者不拒,只是每次喝奶都要煮沸消毒,耗费比较大就是了。
    再加上穿越带来的福利——一个非常健康,很少生病的身体,以及不间断的锻炼和劳作。
    徐世杨的个人武力在鲁智深这样的高手眼里或许还是不入流的,但战阵经验结合优秀的身体素质,他现在白刃单挑蒲鲁浑那样的鞑子谋克已经不再需要赵琳背刺帮忙了。
    话句话说,嗯,徐世杨现在的个人武力,如果穿越到水浒传世界,大概能算是地煞前十名的级别吧?
    这样的身体水平,让徐世杨每天早晨例行跑步锻炼变得非常轻松。
    他穿着劲装,腰间左右对称别着两把燧发枪,挂着虎切,手腕脚腕都绑着自制的沙袋,全部负重在5公斤左右,每天小跑个3到5公里,已经不算什么难事了。
    甚至,像今天这样因时间充裕而故意放慢脚步的时候,徐世杨还有余暇边跑边想些别的事情:
    ‘近期内,有文家和李家的支持,粮食和物资问题算是解决了。’
    ‘只是这样一来,人口又显得少了不少。徐家现在一共只有3万壮丁和半丁,加上他们自己耕种的收获,那么多粮食反而没人去吃,只能暂时储存起来。’
    ‘所以得想办法增加人口,而且必须是核心汉人人口,蒲鲁浑那样的外族奴隶不好抓,也不好用,还不值得信赖。’
    ‘而且我还缺工匠,缺能读书识字的人,缺军官,缺基层管理人员……,简直什么人才都缺!’
    ‘所以如果有可能,我得在这江南招募些人才……,不,不只是人才,只要是愿意去江北找活干的人就行!’
    不得不承认,江南的经济条件比百废待兴的江北强出很多,但要说人人富足,那绝对是吹牛。
    至少具徐世杨一路行来所见,那些没有大户人家居住的小社区巷道中,就蜷缩着很多流民和乞丐。
    5月的江南气温已经回升,大概是冻不死人的,但若是没有食物,身体太过虚弱,肯定也撑不了多久。
    所以流民们其实也没有睡懒觉的权利,他们只能早早起来,身体还算健康的壮男壮女,游荡在在几家店铺门口,寻找一个工作的机会。
    身体素质不行,无法依靠短工糊口的,就只能跪倒在路边,期待路过的好心人施舍一餐剩饭。
    徐世杨多少听说过一些,大体上这种居无定所的人,以江北流民为主。
    他们因为鞑子和盗匪劫掠而失去了家园,费劲千辛万苦,耗光几代人的积蓄,才有可能获得一个渡江来到江南的机会。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在江南就能过上稳定的生活——那本来就是真正的大户人家或者缙绅才有的机会,普通老百姓来到江南,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被缙绅世家掌握的店铺或农庄吸收,成为廉价劳力。
    运气差的……。
    徐世杨通过一个陌生的小巷,眼前是一条小河,河岸两边布满精致奢华的小院落。
    与其他那些富裕阶级经常往来的地方总是难得见到流民不同,这条小河周围的空地上,跪着一排排衣衫褴褛的孩子。
    徐世杨好奇的停住脚步,缓步走着,一个个看过去。
    片刻之后,他搞清楚了。
    这个地方是临安府风月区,河两边那些脂粉气浓厚的院落,无一例外都是姬院。
    而跪在这里的孩子,都是等待老鸹挑选,寻找卖身机会的流民。
    这些孩子看起来最大的不过14、5岁,最小的甚至只有5、6岁的样子,一个个蓬头垢面,完全看不清长相。
    只有一点可以确定,这些孩子中有男有女,显然临安的风月场所也有为特殊口味人士提供消遣的服务。
    也许是徐世杨在这里逗留的时间有些久了,一个满脸横肉的大汉凑到他身前,小心说道:
    “小的敢问,公子看上哪个了?”
    徐世杨瞥了他一眼,这一眼就唬的对方连连后退。
    他杀过的人已经有几十个了,杀太多人后,看向自己讨厌的人时,眼神中总是带着冰冷的杀意,眼前这人伢显然感受到这一点了。
    徐世杨在孩子中指指点点:“让他们几个站起来给本公子看看。”
    “是!”人伢低着头,不敢看徐世杨,转身叫来两个同伴壮胆,然后才叫被徐世杨指到的孩子站起来。
    一共十个人,徐世杨选的原本是男女各半,但都站起来他才发现,有几个看起来似乎是男生的孩子其实是女孩,反之既有几个。
    原因倒也简单,这些孩子完全皮包骨头,让徐世杨想起前世学过的课文《芦柴棒》。
    徐世杨围着这些孩子转了一圈,最后站在一个看起来年龄最大的孩子身边,小声问:“江北来的?”
    孩子茫然的看了他一眼,没有回答。
    倒是那个人伢又壮着胆子凑了上来,殷勤的说道:
    “这位少爷,这些小孩大多是江北的,不过江南出身的也不少,这几年流民过来太多,身价便宜,又无依无靠,打死了都没人管,大户人家的店铺农庄多喜欢用江北人,是以江南贫户的日子也不好过。”
    徐世杨点点头,表示明白了。
    “这里一共有多少孩子?”
    “这?”人伢迟疑一下回答:“这谁知道呢,这里跪着的不止小人的货,何况北边人市上还有多呢,谁也不知道一共有多少货,不过,小人想来,每天跪在这里供妈妈们挑选的,应有3、400吧?”
    徐世杨转头看了身后的姬院一眼,原来这里的孩子是专供她们的,临安北边还有更大规模的人市啊。
    那么,那里应该有很多人口吧?
    话又说回来,大周的首善之地,也不过如此啊。
    徐世杨又问:“这里的孩子,如果我要全包下,大概需要多少钱?”

第172章 困难
    乱世人命贱。
    在江北,很多时候一条人命甚至不值一个窝头。
    江南现在尚可称作粗安,但受到江北流民的冲击,依旧也没贵到哪去。
    可能眼前这些预计会卖给姬院的孩子,就是价格最高的一批人了吧?
    那些有资格被当做瘦马买走的例外。
    不过,徐世杨并未真的购买这些孩子,主要是因为他并未随身携带太多钱财,另外买这么多孩子,让他们住哪也是个问题。
    徐世杨打算回去后,找机会跟文仲等主战派商议一下如何招抚江南的流民。
    于是,徐世杨问了一大堆问题,得到答案后,没有掏一文钱,留下几个一脸纠结的人伢,心满意足的走了。
    “大哥,这小子是谁?”一个打手凑到人伢身边,小声问道:“他问东问西,最后一个子都没给,未免太……”
    “生面孔,不过咱们肯定惹不起。”那人伢回道:“告诉兄弟们,以后见到也不要犯傻招惹他。”
    人伢自认为看人很准。
    刚才那家伙体型高大健壮,下盘稳健,说话时牙齿洁白整齐,显然从小不愁吃喝,而且是个练家子。
    腰间没有镶金佩玉,也没有江南公子哥最喜欢的香薰折扇,却是配了两截不知道是什么用途的铁管和一把装饰华丽的倭刀。
    再配上那视人命为蝼蚁的眼神,人伢觉得,刚才那人应该是他最怕的那种人——豪侠,或者海盗。
    缙绅大户,虽然也是惹不起,但明面上他们还是要些脸面,只要不去主动找死,一般人家也懒得理他们这些青皮癞子。
    但豪侠或海盗就不同了,对他们来说,杀个把人根本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事。
    而且,双方业务偶尔会有些重叠,因此别说主动惹事,作为青皮癞子,就算是完全不招惹他们,也得先确认对方是不是主动过来招惹自己的。
    还好,刚才那小哥并不是来找麻烦的,自己刚才有问必答,表现也没失了礼数。
    人伢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一次嘱咐身边几个打手道:“我总觉得最近市面上要出大问题。前几日鞑子进城,就有好汉吓得鞑子差点从马上跌下来!”
    “对对对!俺也听说了!”
    “你高兴个p!”人伢低声骂了一句:“你当我们这是什么好营生?那种好汉看到我们,会手下留情?”
    “最近看到生面孔,千万不要惹事!”
    ……
    从那个风月街出来,徐世杨直接回文府,这一趟下来,他估算自己跑了差不多有5公里多一点。
    文相公府邸这么近的地方就有如此规模的如此规模的人口交易,这还真是让人觉得大周气数已尽。
    回到自己住的小院,徐世杨得知文相公已经亲自带着徐世柳前往文家开的书院,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徐世柳将在那里渡过了。
    文仲也已经去上朝,他要开始配合徐世杨截断大运河,抢劫岁币船队的计划,把岁币船队出发的日期尽可能拖延到9月中旬。
    还有文仲的几个弟弟,也都跟着文相公去了书院。
    此时,留在文府内的男主人,徐世杨是一个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