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愤世嫉俗的,愤愤不平地嘟囔:“什么人都能来考了,有权有势真是了不起!”
有些离得远的声音小,李元婴没听着,前边有个四十出头的中年举子像是生怕他听不见一样嚷嚷。李元婴哪是忍气吞声的人啊,只是看上几眼还好说,谁敢当着他的面说闲话,他就不干了,冲上去和对方对质:“你再说一次!”
那中年举子也是个横性子,还真重说了一遍,还表示女子进考场简直污了圣贤地,女子就该好好在家相夫教子,别出来抛头露脸、招摇过市。女子即便有学问,那也不是用在科考上的,尽心抚育儿女便是!
李元婴哼道:“我看你年纪也不小了,还没考出头,肯定是自己没什么才能,怕以后各家小娘子都来考,更没你考中的份!”
中年举子被李元婴扎了心,恼得怒道:“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哪有女子参加举试的道理?”
李元婴早和马博士辨过许多回,一点都不怕他耍横,毫不犹豫地堵回去:“照你这么说,早些时候还没举试呢,那当初开举试时是不是得说‘自古以来都没举试的,哪有考个试就能当官的道理’。干脆别开举试好了,就和‘自古以来’一样选官!”
礼部的人听到动静,一看,李元婴和人吵起来了,硬着头皮过来喝道:“贡院之前安敢喧哗!”
中年举子闭了嘴。
李元婴虽有点不甘心,但还是让魏姝她们劝了回去。那些人再有意见,她们还不是顺顺当当地通过了国子监的考试得了春闱资格?她们既是堂堂正正考过来的,自是不怕别人说。
士子们陆陆续续过了院门,进入贡院待考。比起早些年,今年贡院这边把考场修得更像样了,每个人都被单独分隔开,无从与别人相通,只能各考各的。李元婴对号入座,坐进自己的位置上静候考试开始。
贡院这边风平浪静,李二陛下那边也得知了贡院前的争执。
城阳、武媚、魏姝这三个女考生都是李元婴带进国子监的,但是要说她们是靠身份进去的又不对,她们的学问和文章都是稳打稳扎学来的,每次考试的成绩也都清清楚楚地记录在案,没半点弄虚作假!
更何况其中一个还是他的宝贝女儿。
李二陛下和李元婴一个想法,她们都是靠自己得来的资格,凭什么不让她们考?这个中年举子没见地,没眼光,没胸襟!
李二陛下既然当了挂名主考,与魏征等人商量完政务自是不会闲坐着,他准备去贡院巡考,提前看看今年的青年俊杰们,瞧瞧哪些最有可能当他的天子门生。
若是见着了李元婴这糟心弟弟,自然也顺便看看。
李二陛下打定主意后一点都没有犹豫,领着魏征等人低调地往贡院而去。许是因为今年进士科出了不少新规,尤其是那“天子门生”一条,激得不少人满心振奋,一个两个拿到考题后都奋笔疾书,答题答得入神,压根没注意到李二陛下的到来。
李二陛下也不是来摆威风的,一处一处寻过去,对今年这些举子们的精神面貌非常满意。直至巡了好一会儿,李二陛下才看到同样在认真答题的李元婴。
李元婴也没注意到李二陛下的到来,他写得老认真了,草稿打得龙飞凤舞,自我感觉思路从来没这么顺畅过。他写得入了神,当然没心思关注别的,直至李二陛下在魏征提醒下继续往前巡考他都没发现他皇兄来过。
长孙无忌见李二陛下绷着一张脸,出了贡院便笑道:“滕王殿下写得那般用心,看来会有个好名次。”
长孙无忌这么一夸让李二陛下很是受用,刚才被糟心弟弟无视的郁闷全没了。当然,他面上还是谦虚又客观地评价:“这小子才认真了这么几年,哪能和别人十年寒窗苦读的比?”
房玄龄接着夸:“滕王殿下聪慧过人,好好学了几年自然比很多人强。”
李二陛下龙心大悦,哈哈一笑,心情大好地领着他们回宫去。
魏征一路上都没吭声,他觉得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真不要脸,他要把孙女嫁李元婴都没夸李元婴半句,他们倒夸出花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李二陛下:我顺便去看看我糟心弟弟,只是顺便!
小王爷:专心考试,不知道你来过。jpg更新!
注:糊名誊录行卷天子门生之类的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以及自由瞎掰!
第156章
李元婴还真不知道李二陛下到过贡院,进士科现在没那么多杂七杂八的考法,只要做个时论文章就差不多了,但这文章不是那么好写的,既要切题,又要出彩,必须得有自己的主意。
所以这场考试允许自带干粮考一整天,到天黑了还可以点烛续一下,由着你考个一昼夜。
这次的考题李元婴一行人虽然没有直接猜到,却也曾经讨论过类似的问题。论起出主意他可不比任何人差,刷刷刷地就草拟好大意,开始往答卷上写自己的文章。写到一半,他觉得饿了,拿出带来的干粮啃了几口,挺遗憾没得吃茶,不过勉强也算是饱了,继续刷刷刷地写。
到晌午,李元婴的答卷就写完了。李元婴拿着瞅了一遍,没写错别字,没写违禁内容,行文也挺流畅,至于文采,反正他就这样了,实在改不出什么好文采,写通就成了。
李元婴对自己的发挥很满意,早早交卷离开贡院。他左看右看,魏姝她们还没出来,便跑贡院外头的酒肆里借了个茅房解放一番,坐下叫人给他煮茶喝。
酒肆的掌柜还是头一回听人说来酒肆里要茶喝的,一脸无语地说自己店小,没脸面没门路买达官贵人爱喝的茶叶。李元婴知道茶叶卖得好,却不知道普通人根本买不到,他让掌柜派个跑腿的去千金堂取些茶叶来,反正他要喝茶。
李元婴给钱大方,掌柜和伙计都乐意做他生意,收了钱便帮他跑腿。茶有了着落,李元婴便问掌柜茶到底有多难买,他爱听这个,越难买,表示卖得越好,他们赚得越多!
不久之后,伙计回来了,不仅带回茶叶,还带来黄莺黄鹂等人。今天李元婴来贡院考试没让人跟着,说是不想搞特殊,打发她们在千金堂和图书馆那边看看书或者学点医理。
酒肆伙计过去取茶,她们一听李元婴考完了,自是带着侍卫和内侍赶过来伺候,顺便把煮茶的家伙全带来了,占了人家酒肆的一角熟门熟路地开始给李元婴煮茶。
此时酒肆中人虽不算多,但也不少。见两个豆蔻少女行云流水般煮茶,众人都觉赏心悦目,有大胆的便跟李元婴讨茶喝,说自己想尝个鲜。
李元婴大方答应:“有何不可。”
众人听他如此慷慨,不由自报家门,要与李元婴通个姓名。
李元婴也痛快地报了自己的名字,可惜旁人只知滕王,却不知李元婴是谁,只觉得有点耳熟,不知在哪听过。
得知李元婴是刚考完出来,有几个人顿时过来和他搭桌,问他今科考了什么题,难不难,又问他答得怎么样。李元婴一一答了,表示觉得自己一准能中,考题一点都不难!
见李元婴不过十三四岁的年纪,众人都觉得他过于自信了。看在李元婴请大伙吃茶的份上,所有人默契地没说实话,只对李元婴报以真诚的祝福。
李元婴和酒肆里的酒客们分完茶喝了,才陆陆续续等到武媚三人出来。至于狄仁杰他们,他们考的内容比较繁杂,暂时还没见到人影。李元婴坐在临窗的位置呢,见到人出来便打招呼,把三个人都喊进酒肆吃茶等人。
酒肆里的酒客都没散去,看到三个小娘子自考场里出来,年纪还一个比一个小,顿时都想起最近的传闻。听说今年的进士科很乱来,当今陛下不仅把他弟弟塞进去考,还把他女儿也塞进去了,另外还有两个女考生,其中一个是他弟弟的未婚妻!
看着三个小娘子丝毫不在意旁人的侧目,都很大方地在李元婴周围落座,酒客们莫名地觉得她们这么光明正大地走进酒肆来没什么不妥,倒是他们过久的注视有点失礼。
接着很多人知晓李元婴的身份了:原来他就是当今陛下最小的弟弟!难怪连身边的两个小婢女都这么娇美可爱!
李元婴当然不会知道酒客们转来转去的心思,他等来武媚三人便问她们发挥得怎么样。
武媚三人都觉得自己正常发挥,武媚眉宇间更是带着几分明媚光彩。虽然她知道自己哪怕拿了好名次也会被撸掉,但既然给了她这个机会,她就要牢牢把握住!
李元婴知道武媚三人的身份容易被人拿来说事,已经想妥了一个好主意:“你们还能把文章重新写一遍吗?要是能写出来的话,我们把文章刊到馆报上去,让天下读书人都评议评议。我们领个头,再对外说但凡今科应考的举子都可以把文章投过来,分批次刊出,馆报这边给他们一笔稿费,好让他们在长安吃住都宽裕些。”
魏姝点头说:“我可以写出来。”
武媚和城阳也表示没问题。
李元婴还提议,每期都公布四篇文章,也不署名,只让别人自己看好与不好。真正的好文章是没有界限的,只要给它一个展示平台,它就能广为传播!
这时狄仁杰几人也出来,李元婴与刚才互通过姓名的酒客们话别,告诉他们明天他们四个人写的文章会印在馆报上,让他们记得来看。
一干酒客本就是好事之人,闻言自然表示一定去看,还会叫亲朋好友一起去看!
狄仁杰几人听李元婴说要公布自己写的文章,都有些后悔当初没选进士科,要不然可以和李元婴他们一起热热闹闹地玩。
唐观倒是有点担心:“你这么做,圣人会不会生气?”排名都没出来,李元婴就提前往外公布应试文章,叫外人来评个高低,看着有逼迫圣人给他们个好名次的嫌疑。
李元婴道:“我又没让他徇私,他生什么气啊。”他只是让众人来读读文章写得怎么样,又没做什么!贡院那边阅卷期间是封闭的,外头即便闹出什么动静也影响不到阅卷结果,凭什么不能放?
李元婴说干就干,当场带着魏姝几人往图书馆跑去,赶在天黑前把应试文章默写出来。
第二天一早,习惯看馆报的人便发现这天的馆报多了个特别版,这个特别版附带四篇没署名的应试文章,这四篇文章风格各异,有的细腻缜密,有的自然大气,有的尖锐犀利,但总的来说读来都让人觉得酣畅淋漓。
不酣畅是不可能的,因为过去几个月他们四个人几乎每天都会写至少一篇文章,写得自己要吐了,相互看对方的文章也要看吐了,不管给他们什么考题,他们都能闭起眼写出几千字来!
拿到馆报的人都忍不住反复品读这四篇文章,在心里默默地评出个高低来。有的应试考生读了,顿时失魂落魄起来,觉得若是其他考生都是这个水平,他们肯定要落榜了!
有的人心里没底,想知道别人的评价,也大胆地把文章送到图书馆让馆报帮忙刊出。既能摸清自己的水平,又能拿笔稿费,何乐而不为?
于是第二天馆报又刊出四篇应试文章。
考生们放宽了心:感觉也不全是高手。
贡院评卷还得好多天,很多人都等不及了,提议图书馆别四篇四篇地放了,每收到一篇就立刻叫人传抄,这样大家时刻都有新文章看,也能比较比较自己到底是什么水平。图书馆那边从善如流地改成即时传抄、即时张贴,已经平静运营许久的图书馆又重现了刚开张时的热闹景象!
外头闹出这样的大动静,朝中众人自也得了消息。
孔颖达一听就知道这是李元婴的主意,气得胡子直翘。这小子才刚考完就不消停,居然还砸钱让考生把应试文章往外公布!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今科的应试文章哪篇最好,大多觉得公布出来的这些文章里面应该在第一天那四篇里挑一个!
这明摆着就是觉得定名次可能不公平,先下手为强把文章传播出去。他们对自己的文章可真自信!
孔颖达没帮李元婴兜着,直接把这事捅给了李二陛下。
李二陛下黑着脸叫人把李元婴逮回来。
李元婴做完公布应试文章的安排便没再管这事,欢快地叫董小乙调拨人手、和国子监商量实习安排,筹备接下来的太原之行。
眼下没什么殿试的说法,考完就是等放榜,然后来个御前觐见、衣锦还乡什么的,这些对李元婴来说都没什么意思。要是武媚得个榜头,他倒是可以安排着到丰泰楼摆个流水席,搞个大的!
因此李元婴做完能做的事,就不关心了,积极地准备来个考后旅行,带上兕子她们一起去太原找李治玩耍,看看李治的大胖儿子。
李二陛下叫人把他拎过去,李元婴还挺莫名其妙呢,凑过去问李二陛下怎么突然找自己。
李二陛下把馆报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