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煜本纪-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他们的身份和地位和威望,实在承受不起这样的重任。
    说白了,就是我们对你的利益分配不满意,我们要更多的好处,才会为你办事。
    “行了,你们这一个个的成何体统,身为皇族,如此姿态与市井小人有何区别?”听着话说的越来越过分的皇族们,仁王李天天出来喝止了。
    ()

第125章 124:唐子,唐子!!【上】【求订阅】
    “是,我等失礼了!还望仁王见谅。”要是李煜这么说,他们还可以以舔着脸更加过分的诉苦。
    比如什么八十老母养不起了,三岁小儿带不了了。
    但是,现在出来说话的,是掌管宗人府的仁王,负责管理天下皇族的。
    他们可以在李煜这个后辈面前摆谱耍无赖,但在仁王表态后,就不能了。
    他们的底子,仁王那里可是门清的,他们就算是想睁着眼睛说瞎话,也是不行的。
    万一这个事事都支持李煜的仁王一狠心将他们的底子给露出来,那他们可就真的成了皇族圈子里的笑话了。
    “孤,说了这次的事情并不需要大家做多少事情,但是毕竟你们都是孤的长辈弟兄。有些事情孤还是得考虑你们的,所以孤希望大家的心还是不要太重了。”李煜看着这百态十足的皇族们语气冷冽说道。
    说完后,他举起了酒杯,一边摇晃着一边说了句:“如果有人想要逼孤不得不去做一些令同族相残的事情。那可就不要怪孤让他这一脉不好过了。”
    如果说说刚刚的话是许以重利拉拢的话,那现在就是赤裸裸的威胁了。
    到底是收了好处,效忠顺从还是被他命人斩了这一支系,李煜觉得他们应该不难选。
    “太子殿下,这样是不是过分了点!我等也是皇族的一份子,就因为这么点事情你就要做到如此地步吗?”一个皇族站了出来质问李煜道,然后那些心里对李煜此举有些不满,却不愿站出来被人当枪使得的皇族们纷纷跟随这位皇族的步伐。
    他们也是跟着说道:“是啊是啊,太子殿下,这样是确实有些过分了点!我等也是皇族的一份子,这么点利益事情我们没必要闹得这么僵的。”
    “既然皇叔和兄弟们都觉得从嘉做的有些过了,那就先听完从嘉的第二点好处吧!”李煜看着情绪激动的眼前人们,安抚起了他们。
    听到李煜的话,包括仁王李天天在内的所有皇族们都是以一副不信和期待的眼神看着李煜,等待着他的下文。
    他们心中想的都是,看你能做出什么事情来,有多大的让步。
    如果不满意,我们还是继续闹的。
    “孤说了,孤在东宫时就曾发现如今国内,天下流通的银两携带很不便,尤其是对官府而言,各种奖赏救济很麻烦。一路之上,很容易被匪盗所劫。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孤想在所新立的钱庄里推行一种纸质媒介,抵银两使用。”李煜说完,先是看了看这些人,看他们有没有什么抵触心理。
    然后又接着说道:“这新的货币媒介,自然不会是白白兑换的。孤要大家做的就是将这种媒介推之全天下,最好是带着孤想立的钱庄流通于各国。”李煜说完停了下来,他准备听听这些皇族的看法。
    毕竟虽然这种东西,已经在一些商人之间有了雏形,但是还不过是类似于后世发票,靠个人信用来兑现的东西罢了。
    终究还是没有一个国家在后面支撑的好,也没有大唐等来推行更得民众信任。
    “那太子殿下是想要如先唐推崇秦琼和敬德两位大将一般,将这种新的流通货币,炒的大火,人人可用喽?”仁王李天天到底是位高权重,一眼就看出来了李煜心里的想法。
    “没错,皇叔所言极是。从嘉就是如此想的。”李煜见仁王李天天这么快就想清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心中便不免有了些知己难求的感觉。
    “可是,如此之法虽好,太子殿下有没有想过要达到太子殿下之所求,户部得投入多少钱粮,大唐又得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呢?”仁王李天天并不看好李煜所说,因为出一种新兴货币媒介来代替不易挪动的银两固然好,但是其中问题也多。
    不说加大了各部的工作量,就说那么多银两存于一处,难免不会有一些中饱私囊的酒肉之辈打上这些钱财的注意。
    “皇叔所虑甚是,但这么做的话,却可以缓解我国经济之难,百姓生活之疾苦。
    虽然我国如今抵触江淮之地,少有战事和叛乱。但底层民众承受苦痛是有底线的,一旦他们承受不住,我们李唐还能统治这地多久呢?”李煜试图点点这些安逸许久的皇族们,毕竟他们这天下也是于乱世之中争斗得来。
    对于这一点,当是深有体会的。
    可惜的是,李煜似乎高估了这些享受了数十年安逸皇族生活的皇族们了。
    原本还静心听着李煜给他们好处的皇族们,在听到李煜如此精心的布局不过是为了那些白丁们,顿时便心不在焉起来。
    虽然时而应和着他,但是态度明显没有刚刚那么热情了。
    他们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反正有李景父子现在在前面顶着南唐的大旗,等到他们撑不住的时候,他们再来救场呗。
    至于救不了,他们可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因为他们觉得李唐皇族的影响力,遇到怎么样的事情都是能解决的,毕竟一个曾统治五十州的和顶着盛唐继任者名号的皇族拥有着怎么样的名望,别人不知道。
    他们李家自己人还不清楚吗,在乱世最重要的不是你拥有多少人力,物力,疆域,而是拥有多少军队,钱粮和人望。
    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望了,他代表的便是正统,代表的便是民心所向。
    “既然诸位族人对此没有多大的兴趣,那从嘉也就不拐弯抹角的了。直接说好处吧,所有兑换回来的银两之中的差额,孤可以明年分给大家一部分。至于到底多少,那就要视情况而定了。”李煜这次没有说出自己原本想的分法,因为刚刚他所做出的最大利益让步,这些皇族们都觉得少了。
    那现在这个还不如先拖着,等真正效果出来了,民心定了,那他在来谈论如何瓜分这点利益的事情。
    到时候,他也不会这么被动了。
    事情成定局了,那到底给不给他们这些人好处,给多少,那还不是随他心情的事情。
    “好。既然太子殿下有心,那本王愿意支持太子殿下为天下万民,为我皇族所辛苦做出的贡献。本王决定不要新兴货币兑换了银两后的分润了。”仁王李天天突然就放弃了这个利益,这让其他皇族很是为难。
    ()

第126章 125:唐子,唐子!!!【求订阅】
    他们是不在乎那些被自己统治着的万民们的困难和不易,但这不代表他们没有脑子,不去考虑自己的得失。
    李煜推新兴货币的举动,很明显其中能获取的好处是不小的。
    可如今仁王表态了,他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继续为了讨好仁王李天天和太子殿下而放弃那些触手可及的白银黄金?
    可不放弃的话,又能怎么办呢?
    一时间因为李煜这难得的想法,整个皇族都如同霜打的茄子一包,蔫巴了下来,一个个差点就跟鹌鹑似的,差点将自己的头给埋到食桌上面摆置的菜肴里去。
    他们此刻的心情十分的纠结,到底搞不该牺牲目前可能够的着的利益,而去讨好宗人府的仁王和监国的太子殿下呢。
    他们心里表示自己很纠结,现在真的是将自己给置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
    算了,还是接受这位皇族后辈的利益分配方案吧。
    为了那些不知道多少的未知利益,来得罪这两个大唐未来必然的主人,实在是不值当啊!
    这天下,将来注定是他的啊。
    在场的皇族们看着此刻坐着的李煜,神情有些恍惚。
    才多久的时间啊,他们当年在大唐各地施展才华抱负的岁月,就在眨眼间过去了。
    他们也成了当年他们眼中最讨厌的那批人了,时光真巧,历史真好,它无情的旁观着一切被后世称之为故事的经历。
    它从来都不会为任何的天骄停留,哪怕功绩再重,也终有被淘汰的时候。
    如今的一切,终究会是这些已经从父辈那里刚学会谋略算计的年轻皇族和年轻有为的万民的。
    历史此刻,正在被塑造着。
    我们都是经历者和塑造者,不管我们多么讨厌这样的重任,我们都已经被投放于世间棋局。
    主动或被动的成为他人的棋子,达成着一件件不可思议,令后来人仰望而又试图超越的功绩。
    “既然大家都没有什么想说的,那孤想与大家商议一下,新货币的名字。”李煜扫了一眼安分下来的皇族们,开口提议道。
    “善!”
    “善!”
    “太子殿下千岁!”
    ……
    听到李煜的提议,众皇族们皆是提起了兴趣,正襟危坐以待定出这名字来,好让自己留名青史。
    “既然太子有心,那本王提议大家皆畅所欲言好了。本王就先抛砖引玉,这新兴欲以代替银两流通的,既然准备便携的以纸来制作,不若就叫做纸宝好了。”仁王李天天看了一圈,跃跃欲试的皇族们,自身也不愿意放弃这个留名的机会,瞥了一眼在场皇族,抢先开口道。
    显然他是想以自己的威势先镇压住其他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纸宝?这……”听到仁王李天天的提议,李煜心里有些忍俊不禁起来,这纸宝还真是名副其实啊。
    可,他并不满意。
    虽然这以纸宝之名发行,会更容易发行,但是却达不到他想要的效果。
    他提前准备发行此物,自然是为了积攒大唐和他自己的人望,他想要的是让人今后提到这个就想到他的唐国和唐国的国主。
    不过,虽然不满,他却没有明着表现出来。
    他在等,他相信总会有人忍不住青史留名的机会,来站出来驳了仁皇叔的提名的。
    这个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哪怕是帝王生平能有这么个名头,也能在青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
    更不用说,在所有史书上并不被重视的皇族们了,他们拥有着很多权利和财富,但是很少有机会能被青史记住。
    因为这是任何一个帝王也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你不过是朕的族人,就想着积攒人望。
    这不是想着造反吗?
    所以,在面对此等机会的时候,不说李煜的这些皇叔们,就是原本安分了的李煜的几个皇弟们,也是蠢蠢欲动起来。
    他们也在等,不过他们等的事情是李煜提出不满意的时候。
    不过,李煜暂时并不想因为这件小事来得罪处处支持他的仁皇叔的,哪怕这个名字他并不满意。
    但是他也不愿意出头来说,若是有谁憋不住,那就让他们来出这个头。
    反正这个风头,谁出都可以,他自己却是不行的。
    这个青史留名的机会,也算是他留给自己族人的利益交换吧!
    谁愿意去争,那就去争吧!
    只要最终名字不是太过离谱,那么他乐得去帮助这个亲族有这么个留名青史的机会。
    成人之美,有时候不失为一种恩威。
    只要他还握着南唐的大义名分和大权,今后可以留名青史的机会多着呢。
    坏点说,哪怕他将日后可以留名青史的机会都让给自己的臣子,亲族。
    他也不是不能入了青史,毕竟身为帝王,他的臣子和亲族大多都是做出了卓越贡献的。
    那他史书上一个圣明帝王的总结自然是少不了的,相比于其他那些虚名,这个才是有志帝王们一生所追求的东西啊。
    “既然,诸位亲族没有其他意见了,那就以纸宝为名吧!”看着他们好不打算动,仁王李天天又是盯着他,脸上的神情渐渐又开始爬上不满。李煜决定放个大招,要是他们真不想动,那就让仁王得了这难得的机会好了。
    这时,李煜的三个弟弟忽然站了出来,他们好似商量好了一包,同时说道:“皇兄,弟以为此物之名还可待商酌。”
    这三人自然就是南唐的七八九三位皇子了,他们分别是李煜的七弟李从善,八弟李从镒和九弟李从谦。
    这三人自从李景决定将李煜立为太子的是和你,便将这三位对李煜尊位影响最大的皇子给派到了各地任官了。
    几个皇族后辈都说话了,老一辈的皇族自然也是冒了出来,比如:齐王李景达他也说道不妥。
    与这个只能掌握宗人府的仁王李天天不同的是,齐王李景达在国内的实际权力和威望那是极高的。
    毕竟一个是曾经因为丑闻是被隐匿的皇子,在李景继位后碍于亲情提拔补偿上去的。
    这个齐王李景达则是一直以为担任了重任的,在皇族之中的地位一度也仅在被李景封了皇太弟的李景遂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