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草,你还打算让骑兵上去攻城不成?”
“补偿什么时候给啊。”
“药材什么时候给!”
袁绍一脸懵逼,药材?轻伤稍微包扎一下就行了,还需要什么药材。
曹操见到诸侯之中,没有人关心曹铄的伤亡情况,关切地问道:“子相,你的伤亡怎样?”
曹铄一脸阴沉地说道:“死亡六千,轻伤三千,谁让我是冲在最前的呢!”
袁术不屑地说道:“你也捞了不少好处吧,战场上的战马,但凡能站起来的,你差不多搜刮了一半一样。”
“你们怎么不去抢啊,这能怪得了我?这些可都是我的士卒拿命换的。”
第65章 空手套白狼
他损失了近六千骑兵,抢了两万匹战马能咋,损失他最大,杀敌他最多,这功劳应该是他的。
曹铄继续说道:“补偿什么的我就不要了,如果你们手下有轻伤的士卒,只要愿意投靠到我帐下效力,我可以给你们一份死者的安家费。”
“尼玛!”
诸侯震惊了,有钱人就是不一样啊,竟然公开买卖士卒。
“怎么样?有没有人想要给我交易的?如果你们长时间不治疗,拖成重伤,我可没兴趣。”
曹铄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轻伤士卒说明他们在战场上出力了,这样的经验,一般是买不来的,现在有现成的机会,他巴不得诸侯把受伤的士卒全部送来。
药材他有的是,俸禄他也不缺,唯独缺有经验的士卒。
张扬说道:“我给你换,但是我不要钱财,你能把我欠的粮草给抵消一部分即可!”
“我看你们也够穷的,就这样吧,50石粮食,一个轻伤士卒,一匹轻伤战马。”
“我换!”
十八路诸侯,除了袁绍、袁术、曹操、刘备外,纷纷找曹铄交易。
曹操对于曹铄的智慧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他就掐准了诸侯不想要自己医治伤卒这一点,才开出了这么优厚的条件。
单单打赌这一下,曹铄就从理论上获得了五六万的骑兵。当然,诸侯也没有那么多骑兵,不过就这样下来,曹铄就从诸侯那么得到了一万一千多的骑兵。
这简直是空手套白狼,不过就是有点费药材、钱财。
袁绍尝试着问道:“曹州牧,不知从你那里购买药材怎么卖?”
“我不卖药材,如果你有受伤的士卒和战马,可以跟我交易。”
“我草!”
袁绍郁闷不已,这家伙肯定是故意的,提前把市场上的药材给垄断了。
“交换不交换,我还有事情呢,刚抓了一个大将,还等着我去劝降呢。”
袁绍满头黑线地问道:“不知曹州牧抓的是谁?”
“吕布的手下魏续!”
“呃……”
袁绍瞬间没兴趣了,他以为曹铄把吕布抓了呢,原来是吕布的部将。
曹铄回到自己在城中的驻地,一万多人的伤卒和伤马已经到位了。
“子龙,你把这些士卒护送到邺城去,由张燕派人给他们治疗,药方我已经送到邺城了。”
“诺!”
曹铄走进自己的营帐,吕雯与那个魏续在说着什么,见到曹铄进来,魏续躬身一礼。
“魏续见过主公!”
“公余不必客气!”
吕雯拉着曹铄说道:“夫君,魏叔叔和我父亲是表亲,如果魏叔叔投靠过来的话,想必父亲是不会为难叔叔的家人的。”
“我想岳父肯定麻烦不小!”
吕雯好奇地问道:“为何?”
“因为我在战场上,见到董卓的士卒就喊,岳父你去杀董卓,我负责清理士卒!”
吕雯和魏续头顶青筋直冒,这家伙也太狠了吧,万一董卓怀疑吕布,把他抓起来该如何办?
“夫君,你这是打算逼迫我父亲背弃董卓吗?”
“还是走了好,董卓命不久矣,恐到时候岳父会受到牵连。”
“夫君觉得去哪里比较好?”
“并州吧,紧挨着冀州多少有点照应,如果他去中原这四战之地,以岳父的性格,定然不会完全听从谋士的建议,到时候肯定会吃亏。”
“多谢夫君!”
曹铄看了看魏续说道:“公余叔父,你回去吧,把我的意思告知岳父,如果他信得过的话,尽快离开洛阳,越快越好。”
“末将誓死跟随主公!”
“让你回去是让你传递消息的,可不是继续给吕布卖命的!”
吕雯翻了翻白眼,你这也太精打细算了。
“末将领命!”
魏续离开后,吕雯小心翼翼地问道:“夫君,你为何要让父亲去并州?招揽他到冀州不好吗?”
“这叫物尽其才!他在冀州不得听从我的安排?以岳父的性格,不一定会照办,在并州他想干什么干什么,如果我人手不足,向你娘家借几个大将,想必没问题吧。”
吕雯诧异地看着曹铄,不可思议地说道:“夫君,你想的可真美!”
“没办法啊,张辽和高顺太优秀了,我很想把他们挖来,就怕他们不愿意。”
“反正高顺叔叔是不可能的。”
“所以借人才是最靠谱的。”
“夫君,我们接下来是不是要继续进攻虎牢关?”
曹铄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董卓也就损失了三万骑兵而已,对他来说根本就没伤筋动骨。
如果吕布出走并州的话,或许真的能让董卓实力大减。
“我与吕布硬拼了那么久,旧伤复发,又添新伤,还是回冀州养伤去吧。”
“什么?夫君你哪里受伤了!”
吕雯激动地查看着曹铄的身体,然而她找了许久都没发现,曹铄身上哪里有伤口。
“激动什么,我这只是说辞。”
“啊,你竟然骗我,害我白激动半天!”
公元190年二月十九,曹铄向袁绍请辞,回冀州养伤,袁绍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
如果没有曹铄在,他这盟主才算是真正的老大,整日挂着一个盟主的头衔,还要看曹铄的脸色行事,真的是太憋屈了。
“诸位大人勿挂念,只要记得把粮草给我送到冀州即可,如果你们想要用其他东西兑换,也可以,到时候派个人到冀州与我商议,我一定会让你们满意的。”
满意个屁,你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小混蛋。
曹铄带着他的所有手下,以及十八路诸侯的怨恨,离开了盟军大营。
曹操一直护送到黄河岸边,隔河即可望见张燕的大军在等待着曹铄。
曹操关切地问道:“铄儿,你真的没事儿?”
“死了不是更好嘛,你也省心了!”
“为父知道错了,当初不该把你一人留在洛阳,等你伤好了之后,回这里看看你母亲可好?”
曹铄没有再说什么,乘着小船带着曹操的遗憾,回到了邺城。
他觉得诸侯很快便会土崩瓦解,利用这段时间的空档,准备点争夺地盘的物资。
“主公,荀彧大人求见!”
曹铄满脸疑惑,荀彧在信都不给他管理州府的事情,跑这里来做什么?
第66章 戏志才
“主公!”
“文若找我何事?”
曹铄见荀彧带着一个陌生年轻人,来到自己的书房,顿时好奇起来。
“主公,这位是颍川人士戏忠,字志才,我们早年相识,他精通阵法,善于谋略,乃当世奇才,前些日来信都避难,我特意推荐给主公。”
“哦?志才的才能我也早有耳闻,今日得见先生真是三生有幸。”
“主公谬赞了!”
“既然两位大贤都在,今天刚好升帐议事,讨论一下我们下一步该如何进行。”
然而曹铄把张燕、赵云、典韦、沮授,辛毗统统叫来。
曹铄看向一旁的辛毗说道:“佐治先生,你说一下我军从入盟到现在的成果。”
“诺!”
辛评从怀中取出一个竹简,放到面前的桌上,说道:“我军参加会盟二十余天,前后共计派遣一万新招募骑兵。”
“前些天与董卓一战,我就伤亡近六千人!”
“嘶!”
荀彧、戏志才、张燕这些没参与战斗的几人,不由倒吸一口凉气,这损失也太大了点。
辛毗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军回来时,一共有一万七千多人,虽然大部分是伤兵,但这些都是至少参加过一场生死搏斗的老卒。”
“呃……”
三人诧异极了,这打一场仗,怎么人还变多了。
辛毗见到几人疑惑的样子,便把事情经过叙述了一遍,几人听了之后,对曹铄的智谋与胆量佩服不已。
戏志才夸赞道:“主公真乃旷世奇才,竟然耍的十八路诸侯与董卓团团转。”
荀彧也夸赞道:“主公的智谋堪比姜尚、张良,我等佩服之至。”
辛毗继续说道:“我军不但把新兵换成了老卒,还额外俘获了两员大将,其中华雄将军威猛无比,在汜水关杀得诸侯胆战心惊。”
戏志才不解地问道:“主公为何要回来?”
一曹铄现在的实力,留下来,获得的好处会更多,他实在是想不明白,曹铄为何要退出联盟。
曹铄解释道:“十八路诸侯早晚会分崩离析,而董卓也早晚会放弃洛阳,我待在诸侯那里,想要捞到好处,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不如想方设法,从别的地方来弥补。”
“主公说的也对!”
戏志才很快便想明白了曹铄的处境,讨伐董贼僧多肉少,再继续待下去,根本没多大意义。
十八路诸侯虽然声称是讨伐董卓,可一旦董卓死了,那么洛阳依然是现在的洛阳,皇帝依然没有任何兵权,他还是要听诸侯的。
“几位可以说一下,我们下一步该如何做?”
赵云说道:“主公新招募了五万骑兵,训练士卒在所难免,我还是训练我的士卒,至于出谋划策之类的,还是交由主公与几位大贤吧。”
曹铄白了赵云一眼,这家伙甩锅甩的也太快了,一句训练士卒就糊弄过去了。
张燕说道:“冀州境内还有许多参与的黄巾军,我就帮主公尽快清缴完毕,这事儿我就不参与了。”
曹铄对这俩人无语了,好歹给点意见嘛,虽然也不一定采纳。
辛毗说道:“主公,魏郡、赵国、清河国还缺三个郡守,不知主公有没有人选。”
冀州有常山国、中山国、河间国、安平国、赵国、清河国、渤海郡、魏郡、巨鹿郡九个郡国。
其中魏郡、赵国、清河国还未任命太守,朝廷指派的郡守国相,曹铄决定一概不用,还是用自己人比较放心。
曹铄说道:“袁绍把青州在黄河以北的地盘让了出来,我们需要重新划分一下各郡的势力范围,主要是渤海郡和河间国……”
“我决定把漳水以北的渤海郡划给河间国,漳水以南的全部归渤海郡……”
“原本属于青州平原郡的平原、鬲国、安德三县划给清河国。”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河间国、渤海郡、清河国的版图更加明了了。
荀彧说道:“主公,我推荐张郃任魏郡太守,荀棐任赵国国相,邓展任清河国国相。”
曹铄闭上眼睛思索了一会儿,张郃在壶关已经有不短的时间了,让他做魏郡太守,同时防御壶关,确实非常合适。
荀棐作为荀爽的长子,自己的大舅哥,荀彧的堂兄,能力自然不用说,做个国相搓搓有余。
至于邓展任清河国的国相,曹铄摇摇头说道:“邓展不能做清河国的国相,我有重要事情让他去做!”
邓展的能力虽然勉强能做国相,但他并不适合领军打仗,曹铄给他找了一份好差事。
他要成立一个情报部门,邓展这个十八般兵器样样都会的人才,是最合适不过的,如果再让史阿辅助,这个情报部门绝对没问题。
荀彧问道:“主公可有合适的人选?”
“佐治,你担任这个清河国国相一职,让华雄做个郡尉协助你防守清河国!”
“多谢主公信任!”
曹铄继续说道:“渤海郡目前就华雄一个人在守备,他并不适合做郡守,不知文若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做渤海郡的郡守?”
荀彧想了想回道:“治中李历李大人可担当此任!”
“好,那就让李历去渤海郡赴任。”
曹铄赞同了荀彧的意见,不过他又想到了一个问题,李历走了,那这治中谁来做?
“文若有治中的合适人选吗?”
“主公这是舍近求远!”
荀彧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曹铄,他什么藏着一位大贤,做治中没有人比他更合适。
“什么意思?”
荀彧反问道:“主公,治中的职责是什么?”
曹铄他当然知道治中的职责,治中也叫治中从事,州牧或则刺史的佐官,地位仅次于别驾。
“主众曹文书,古籍法典!”
“对啊!”
曹铄一拍大腿,怎么把这个大贤给忘记了,这位置有比蔡邕更合适的人选吗?
“来人,把蔡邕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