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开局曹操刺董,我被抛弃了-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铄一拍大腿,怎么把这个大贤给忘记了,这位置有比蔡邕更合适的人选吗?
  “来人,把蔡邕叫来!”
  “诺!”
  荀彧说道:“主公,蔡邕大人的名望,能力,及特长,是这个治中的不二人选。”
  “如果不是文若提醒,我倒是把他给忘记了。”
  荀彧调侃道:“蔡邕作为主公的岳父,定然不会拒绝!”


第67章 渐渐入坑的蔡邕
  曹铄趁着蔡邕还未到来,继续与众人商议。
  戏志才说道:“前些日,主公在颍川郡广散钱粮,颍川百姓无不感激,如果主公能派人前去招募贤士、乡勇,或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曹铄解释道:“颍川虽然是四战之地,但人口也不在少数,而且大部分人都不愿离开,我担心效果甚微。”
  “主公多虑了,不愿离开的大部分都是颍川大族,像我这等寒门子弟,还是希望有个安稳读书的地方。”
  戏志才的解释,让曹铄安心了不少,大族在当地根深蒂固,一般很少搬迁,寒门子弟就不一样了,到哪去都无牵无挂。
  “文若、志才,不知你们谁与钟家、陈家交厚?”
  曹铄突然想起了颍川钟家的钟繇和陈家的陈群,还有郭嘉,就是不知道荀彧和戏志才愿不愿意推荐来。
  戏志才忙问道:“不知主公主公看上了两家的哪位贤士?”
  “钟繇和陈群!”
  荀彧诧异地问道:“主公认识他们?”
  “我只是听说钟繇博学多才,善文墨书法,为人正直,精通谋略。”
  荀彧解释道:“钟元常在洛阳为官,暗中联合王允、马日磾等人,保护陛下周全,目前恐怕无法招揽至主公帐下。”
  “哎,真是太可惜了!”
  “主公不必伤心,我可以给钟繇修书一封,探探他的口气,看看他有没有到冀州做官的打算。”
  “那就劳烦文若了。”
  戏志才说道:“至于陈群,恐怕主公更要失望了,其父陈纪官拜五官中郎将,家小都在洛阳,如果主公贸然任命陈家人,恐怕会遭到董卓猜忌,一旦陈家因此受创,到时候再招募就不容易了,不如缓些时日待洛阳生变。”
  曹铄只好作罢了,两个大贤就这么失之交臂,实在是让人心痛。
  “主公,蔡邕大人到了!”
  蔡邕在侍卫的带领下,来到曹铄的书房,见到有许多人在,蔡邕就知道今天要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岳父大人在邺城住的可还习惯?”
  蔡邕回道:“虽然北方寒冷,不如南方秀丽,然而却也能体会到另一番风景。”
  “我给岳父介绍一下,子龙和典韦、张燕、沮授欧您见过了,我就不介绍了,这两位分别是颍川荀彧荀文若,颍川戏忠戏志才!”
  “荀彧见过蔡大人!”
  “戏忠见过蔡大人!”
  蔡邕回礼道:“两位贤侄的才智,我在吴郡也略有耳闻,今后要多多为冀州出谋划策。”
  三人客套了一番,曹铄直接切入正题。
  “岳父,我想要让您任冀州治中!”
  蔡邕面色一沉,心想,我就知道今天来这里没有好事儿,
  “老朽对做官并无兴趣!”
  “岳父只是挂个名而已,治理州事有文若在,出谋划策有沮授、戏忠在,您不必考虑这些。”
  “那我做什么?”
  蔡邕不解地问道,这治中做的像甩手掌柜一样,他怎么过意的去。
  “我听闻岳父收集了许多古典,不如继续修书如何?闲着无聊的时候帮我记录一些冀州的事宜,效仿汉之司马迁。”
  蔡邕满头黑线地看着曹铄,让我做司马迁给你记录你的事迹?咱俩这关系我怎么下得去笔。
  “岳父就不要推辞了,其实现在小婿也没什么功德可以写的,主要还是收集整理古典,没事儿收几个徒弟什么的。”
  蔡邕无语了,刚才还说修书,转眼就让我当史官,这还没说两句就让我给你培养人才,你这套路可真深。
  荀彧说道:“伯喈大人,眼下冀州人才凋零,主公求贤若渴,如果蔡大人能在冀州挂个职,天下名士定会纷纷来投,到时候您这治中之位也做不了多久,今后好好修书岂不美哉。”
  这是让我挂羊头卖狗肉?
  蔡邕黑着脸应允了下来,毕竟是自己的女婿,能帮他就帮吧。
  曹铄看向荀彧说道:“文若,你从冀州挑选一些资质聪慧的少年,帮治中大人修书。”
  “诺!”
  蔡邕要疯了,这哪是帮他修书啊,明明是让自己给他培养人才,这算盘打的也太精了。
  “文若你陪着蔡大人先回信都,我把这里的事情交代完毕,就回去!”
  “诺!”
  “王凌,你护送一下几位大人!”
  “诺!”
  大厅之中剩下张燕、赵云、典韦、戏忠、沮授,曹铄继续说道:“一旦十八路诸侯分崩离析,我们应当先吞并谁?”
  他这话早就想说了,只是他心里有点担心荀彧和蔡邕这两个忠于汉室的人,怕他们有什么误会,才没当面提出来。
  沮授说道:“主公觉得十八路诸侯,近五十万大军,拿不下董卓?”
  曹铄解释道:“三公位置有限,这么多人也分不过来啊,更何况董卓不死,他们也没机会。”
  戏志才说道:“主公当多留意河内郡!”
  “哦?”
  曹铄好奇地看向戏志才,这个多谋善断、运筹帷幄的奇才,终于舍得给自己出谋划策了。
  戏志才解释道:“我在颍川时,听闻西河郡白波谷黄巾余部郭太的白波军,复起十数万众,唆使南匈奴右贤王去卑进位单于,出河东郡,劫掠弘农郡与河内郡。”
  “董卓派遣中郎将牛辅去镇压,结果黄巾势大,牛辅吃了败仗,想必过不了多久,便会越过王匡守军的防线,进攻怀县!”
  曹铄不屑地冷哼一声说道:“真会挑时候,南匈奴竟然还敢来我大汉,真是不把他们灭绝了,他们就消停不了。”
  张燕自告奋勇地说道:“主公,让我率领一万骑兵,我去灭了他们!”
  “赵云愿率五千骑兵,让他们困死在河内郡。”
  “典韦愿率一千骑兵,先灭灭他们的锐气。”
  沮授劝道:“三位将军的勇猛固然能取胜,然而现在却不是最好的时机。”
  曹铄问道:“什么时候时机才成熟?”
  “主公,河内是王匡的地盘,我们没有收到王匡的邀请,出兵讨贼名不正言不顺。”
  沮授的解释,让曹铄陷入了沉思之中,如果自己趁机攻入河内,那么十八路诸侯恐怕会瞬间瓦解。
  “戏忠有一计,可让主公满意!”


第68章 成立情报部门锦衣卫
  “志才快说!”
  “主公,我们可以先以河内防守薄弱,平民随时有被外族与黄巾劫掠为由,到处散播消息,让他们潜入冀州!”
  “呃……”
  这绝户之策,可真是要断送了王匡的根基啊。
  不过我喜欢,曹铄一拍大腿。
  “好!”
  “这计策真妙,不但能获得不少人口,还不会让王匡记恨。”
  戏志才继续说道:“主公,可先派人暗中散播消息,然后给王匡去一封书信,表明我们的态度。”
  沮授补充道:“如果我们给王匡两条路选择。第一,我们派兵到河内镇压黄巾,剿灭匈奴。第二,转移百姓,让他们尽量避免战乱之苦,我相信王匡肯定会选择第二种。”
  戏志才赞同道:“沮大人补充的好,王匡担忧我们趁机占领河内,定然不会让我们的军队进入他的领地。”
  曹铄看了看张燕说道:“张燕,你让孙轻、王当、杜长三人,从士卒中挑选一些能说会道之人,到河内去散播消息。”
  “诺!”
  曹铄心想,如果自己有个情报部门,这事儿根本就不需要让他费心,直接交给情报部门即可。
  “两位先生,我想要在军中挑选一些士卒,来进行专门的训练,让他们到诸侯的领地中,刺探情报,你们觉得如何?”
  戏志才诧异地看了一眼曹铄,组建情报网,可是一个不小的事情,他们必须要对主公忠心才行,一旦这些人反叛,将会对主公造成不小的损失。
  戏志才劝道:“主公要慎重,这必须要信得过的人,才能委以重任!”
  曹铄深深地看了一眼戏志才,说道:“不知志才可愿担当重任?”
  “主公你……”
  戏志才没想到曹铄竟然把这个重任,交由自己负责,他可是才投靠过来,曹铄就这么信任自己?还是说在试探自己?
  “我相信志才是不会背叛我的。”
  曹铄坚定的眼神看着戏志才,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已经说出来了,那就选择相信他。
  “多谢主公信任,戏忠绝不辜负主公!”
  “好,有志才这话,我就放心了,我手下刚好有两个合适的人选给你做个副官,他们经常在江湖上走动,了解不少江湖事。”
  “谢主公,不知主公可想好名称否?”
  “就叫锦衣卫吧!”
  “都有哪些权限?”
  “目前的话,就只是对外收集情报,策反敌将两个权限。”
  明朝的锦衣卫权力太大,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甚至还有监察的权限,他可不想在自己军中培养出一支超级势力。
  先成立一个锦衣卫负责外部情报,至于内部的逮捕犯人,监察百官,还是另外成立一个部门比较好。
  眼下自己的势力还太小,监察百官让都官从事负责即可,赋予太多的权利未必是好事。
  “属下领命!”
  “锦衣卫设指挥使一名,下设镇抚使两名,镇抚使下设千户、百户、什长、伍长。”
  “第一任指挥使就有志才你来担任,镇抚使有邓展与史阿担任,其他的人员由你来自行招募!”
  曹铄给戏志才介绍了一下锦衣卫的组织架构,好让他有个准备。
  “没想到主公竟然能规划的如此详细,戏忠佩服之至!”
  戏志才觉得,曹铄一定是在心里盘算了许久,否则不可能规划的如此详细。
  曹铄提醒道:“前期一定会遇到许多问题,你处理的时候要把握好尺度,慢慢来完善,拿不定主意的找我来商议。”
  “属下谨遵主公叮嘱!”
  曹铄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戏志才好像与郭嘉一样,都是英年早逝,忙问道:“志才,你是不是身体有什么隐疾,我见你嘴唇发白,印堂发黑。”
  戏志才解释道:“主公不必担忧,戏忠只是从小体弱多病,暂时无碍。”
  “志才,病不能拖,我刚好会点医术,不如帮你看看吧!”
  “主公还会医术?”
  戏志才一脸不可思议,心想,这个曹操到底是怎么想的,这么一个优秀的儿子,竟然让他在洛阳城自生自灭。
  “我也是在洛阳的时候,自己研究的。”
  “自己研究?”
  戏志才抹了一把冷汗,这算不算是庸医啊,不过戏志才还是让曹铄看了一下,大不了不吃他开的药就好了。
  曹铄握着戏志才的手腕把玩了一会儿,不由眉头一皱。
  “主公,我这病是不是不好治,我看还是算了。”
  戏志才赶紧给曹铄找个台阶下,省的他为难。
  “奇怪!”
  曹铄郁闷不已,难道我的历史白学了?这家伙不是身患重病吗?难道我记错了?
  戏志才除了身体虚弱外,根本就没有什么重大疾病。
  三国中的几个顶尖谋士都是积劳成疾,比如周瑜,诸葛亮,郭嘉,戏志才。
  再对比一下没心没肺的贾诩、司马懿,戏志才很有可能是被曹操累死的。
  “主公,我寻访了许多名医,都束手无策,我看主公就别白费力气了。”
  戏志才心想,我就知道你是个庸医,研究几天医术,就能给人治病了?
  “志才今后多吃点大补之物即可,我再给你开几副调理身体的药方,用不了两个月,就能让你精神百倍。”
  “多谢主公!”
  戏志才也不好驳了曹铄的面子,吃不吃在自己,反正他也没空天天盯着自己。
  “等我回到信都,给志才找两个丫鬟,每天提醒你吃药!”
  “呃!”
  戏志才瞬间气结,我给你留着面子,你还没完没了了。
  沮授嘴角一阵抽搐,摊上这样的主公,不知是福是祸。
  “志才,你可是我的左膀右臂,要注意身体,不重要的事情,分给其他人去做,不要事事亲为。”
  戏志才满头黑线地回道:“主公,我这还没开始替主公分忧,主公就给我找了一个混日子的借口。”
  “我们现在地盘小,事务不多,你和沮授轮流给我出出主意即可。”
  “多谢主公关心!”
  沮授一直不敢插嘴,生怕祸水东引,给自己惹麻烦。
  “你俩没事儿多锻炼锻炼身体。”
  “噗!”


第69章 董卓怀疑吕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