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成为冥铺刻碑人之后-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他的话来说,只要世界不毁灭,自己能苟到天荒地老。

    次日一大早,陆言就出了门,去花鸟市场和典当行置办了一大批东西。

    林月霜见了,问他发什么神经,陆言却道,你不懂,这叫改善居住环境,过日子!

    几盆松柏盆景,一缸锦鲤,几件当代的鎏金玉器。这就是陆言新置办的家当。

    木属的盆景放在东边,南方则有生火做饭的灶台,水属的锦鲤鱼缸放在北边,金玉之属则放置在西边。

    四象布局,成了!

    陆言瞬间感受到一股难以言明的气息则朝着自家铺子聚拢,甚至用望灯术都看不真切。

    坐在铺子中央默念养气心经,只觉浑身的气运转起来比平时顺畅许多。

    同时,脑中升起一股明悟,明白了气的基础运用之法,比如御气护体,以气御物,仿佛就是无师自通一般。

    但是他很清楚,这是四象布局带来的好处之一,增强人的悟性。

    运行一个轮回,耗费两个时辰,气则增加一载。

    算上之前吃饭修养积累的,陆言现在已有两载之气傍身了。

    “以后既要养气,又要养心,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看来要忙起来了。”

    陆言一个四季轮回运转完毕,睁眼打开门,发现已经日上三竿了。

    他心说下午绕着京城转一圈,主要是为了勘察燕京城的“三垣”布局。

    “垣”,就是“城墙”的意思。“三垣”分别是“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其中“紫微垣”象征皇宫;“太微垣”象征行政机构;“天市垣”则是象征繁华街市。

    午后,京郊。

    陆言站在一座小山之上,远眺整座燕京城。

    此时他脚下踩着的山,叫景山,乃是一座人造山。

    昔年乐皇自金陵府迁都燕京,为完善燕京风水布局,便采用宫殿中轴东移之法,使前朝皇宫原中轴落于西方,处于风水上的“白虎”之位,以此克煞前朝“皇气”。

    后来,又凿掉原本中轴上的御道盘龙石,拆掉周桥,这才建设人工景山。如此,便形成了景山、紫禁城以及永定门外的朝案山,三点一线的风水布局。

    也就是说,三者合并构成燕京城的“紫微垣”。

    至于“太微垣”,是紫禁城外的南区,文武大臣处理政事的公署集中地;而“天市垣”,则是紫禁城后面建造的前朝和后市。

    整个燕京城,果然是按照“三垣”布局所建造,看来当初指点建城的那位风水大师相当厉害。

    陆言感觉,那位大师的水平,远在自己之上,至少城中还有布局,他虽然看不懂,但能感受到那股气在运转。

    站在景山之上,陆言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真切地感受到了一股比自家铺子更强的气在燕京城周遭循环流动。

    这应该就是大宣的“国运”了。

    往后的日子里,陆言过起了平静的生活。

    上午运转心经养气,下午出去钓钓鱼,晚上刻刻碑,拿拿奖励,日子好不自在。

    这些天送来的碑文,陆言一瞧就知道,都是统一的礼部格式,死的是一些大头瘟病人。

    这玩意虽然传染性强,但并非治不好,而且太医院出手,政府包治疗,只要不是特别严重的,都能救回来。

    但像是当初那位小娘子,那种早已病入膏肓,明显没几天活的,神仙出手都不一定救活,放在太医院还是死。

    死了,就由礼部管烧管埋,完了之后让手下冥铺的刻碑人刻碑。

    陆言满共分到三个份额,其中就包括当初那位小娘子,还是忍不住让他心底一声叹息。

    以陆言现在的刻碑技术,一晚上就把三个碑刻完了,反正三人死因都是意料之中的病死,也没什么怨气,很顺利。

    碑林图给了三个奖励,都是凡品的,两个八等,一个九等。

    伪身术,龙精虎猛丹,高唐大法,其中高唐大法是九等。

    伪身术,说白了就是女扮男装或者男扮女装,这玩意实用性很低,陆言估计自己一辈子都不会用上。

    龙精虎猛丹,提高自身精力和耐力,服下之后,陆言感觉自身的体质变得更加强健了,别的倒是没什么,作用聊胜于无。

    高唐大法,说俗点叫房中术,教人如何行房事的,其中技巧讲解之丰富,堪比前世的几位岛国老师,但是陆言估计自己仍然用不上。

    这一晃眼,就在平淡的日常中,两周过去了。

    陆言这些天闲也闲够了,该忙起来了。

    无他,只因京察的日子,终于到了。



第二十五章 多事之秋



盛夏已过,八月未央,一片落叶送来秋意。

    燕京城到了秋天,要出两件大事。

    一是秋闱,也叫秋试。

    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大宣朝的秋试,可以说是寒门步入仕途、青云直上的唯一途径。

    通常的秋闱,多是在各州府城设立贡院为考点,三场考试一连九日,考生都必须待在考棚内不得出去,吃喝拉撒全在里面,甚至还会有虫蛇鼠蚁之流。

    在这种高度紧张的气氛中,让人压抑,环境又恶劣,当场去世都不奇怪。

    尤其是经常能见到六七十岁的白发老翁和弱冠之年的年轻考生一起应试,人那么大年纪,万一哪道题目没记明白,血压上来,直接猝死也是常有的事。

    当然,也不乏一些死的邪门的,曾经就有考生,莫名其妙一声惨叫,等考官过去一瞧,好家伙,尸体都碎成几十块了,腰子肠子血泡汤。

    二来就是京察,说白了就是三年一度官员的考核,其中外官的考核叫“大计”,而在京城六部九卿任职的官员,京官的考核,叫京察。

    京察的考察内容,分别是“四格”和“八法”。“四格”,守、政、才、年;“八法”,贪、酷、无为、不谨、年老、有疾、浮躁、才弱。

    “四格”之中,守意为操守,也就是官员的品质,分廉、平、贪三等;政代表政务,也就是官员的政绩,分勤、平、怠;才意思是治理的才能,分长、平、短;年则是指年龄,分青、中、老。

    “四格”全部外列一等者,则有升任外官的优先权。

    而“八法”则较为严苛,其中“贪”、“酷”者,会被三司提审;“无为”“不谨”者,革职处分;“浮躁”“才弱”者,降职处分;“年老”“有疾”者,勒令退休。

    普通人一瞧这“四格八法”,感觉还挺严苛,体系标准清晰明确,赏罚分明,可事实上并不是这么回事。

    但凡是涉及官员奖惩的事,自古以来,那都是被暗中操作的重头戏。自大宣开国以来,一到京察大计,徇私舞弊的现象尤为严重,有史官云:

    “长官往往博宽大之名,每届京察,只黜退数人,虚应故事,余概优容,而被劾者,又不免冤抑。”

    通俗点,京察是得罪人的事,没人愿意好好干。

    出现这种现象,皇帝也头疼,到了乐皇之时,设锦衣卫,得了,全部给我严查,这京察的大权也就从拾遗大臣手上转移到了锦衣卫手中。

    再到靖皇之时,京察大权又彻底被厂卫掌控,成为打击异党的工具。每次京察,死伤不知凡几,也就有了“三批”的说法。

    曾经的京察没效果,只能清退几人;现在的京察太血腥,动不动就死人。

    两个极端。

    秋初这几天,京城官员担惊受怕,京城百姓天天西市看热闹,诸多冥铺则是生意兴隆,日进斗金。

    只是苦了陆言这种干阴门活计的人。

    且不谈贡院里面考生的各种奇葩死法和邪门死因,单就京察斩首那一批,就够诸多阴门行当的人受得了。

    无论二皮匠、扎彩匠还是刻碑人,都是在京察秋闱这会,死的最多。

    京察前一天,京城又飘起了蒙蒙细雨。

    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陆言也没有像平常去河边钓鱼,反而是宅在自家铺子。

    门外支起棚子,陆言怀里揣着暖手炉,半眯着眼,旁边烫着一壶热酒,摆着几碟小菜,悠然自得。

    不同于往常的是,此时木桌另一端,还坐着一位白衣女子,饮着热酒,正是林月霜。

    “我说,你那铺子屋檐下是躲不成雨还是怎么着,非得跑我这来?”

    林月霜满不在乎,夹起一粒花生米,就着酒,嘟哝道:“你这雨香。”

    神特么雨香,我看是酒香菜香!

    陆言都无力吐槽了,反正最近快半个月两人一来二去都混熟了,就爱没事斗嘴,你噎我,我噎你。

    “雨香?我看是酒菜香吧!哎我说,你一个女娃娃,怎么这么厚脸皮呢,这酒菜都是我买的,你倒好,直接来蹭。”

    “反正快到京察了,你八成是要死了,还不如把钱都贡献出来,多买些好吃好喝的,把我孝敬好,等你死了我给你殓容收尸。”

    “你!”

    陆言气得差点一口酒直接喷出来,你咒人死就算了,还以一种理所当然的语气!

    林月霜见着陆言表情不对,连忙改口道:“哪怕不孝敬我,你也得把自己顾好呀!这死前不得多吃些好的,喝些好酒好上路。人最怕的就是,人死了,钱没花完”

    “得了,你这三句不离死!我就问你,我会死,你难道不会死?”

    陆言直起身子,睁开眼斜望着林月霜,却见女子瞪大眼睛,还是那副理所当然的模样。

    “我不可能死的,我爹说了,我命格极硬,很难死。”

    “你爹?”

    “对呀,他是这家冥铺的掌柜,你不知道吗?”

    陆言听完不禁倒吸一口冷气,虽然他早有猜测,但是真正听到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让自己的女儿来干天天和尸体打交道的阴间活,果然是好爹爹。

    “你既然是林家小姐,为什么要跑来缝尸?”

    陆言是真的迷惑,待在府上当千金大小姐不香吗?跑来干这种随时丧命的活,老寿星吃砒霜,嫌命长?

    林月霜眼中闪过一丝黯淡,随后道:“唉,左右不是什么大事,我便给你讲讲。”

    据她所说,之所以来干二皮匠这行,源于出手就患上的一种怪病。

    林家祖籍赣州,林老太爷,那也是赣州有名的大商人,人家起家靠得是丝绸贩卖,而非阴五门。

    真要问林家这一代为何搬来京城开起了冥铺生意,还得从当初一次出游说起。

    话说昔年林记冥铺的当家掌柜林天赐,殿试高中探花,蒙皇帝看中,留任京城。走马上任之前,衣锦还乡,一家人欣喜高兴,便出去游山玩水。

    这问题,还就出在这游玩的地点上了。哪呢?

    天师道祖庭,道宗绝圣,古越绝唱。

    龙虎山。



第二十六章 龙虎斗



话说当初,林天赐带着身怀六甲的妻子登山游玩,路过一处深潭。

    那潭水异常幽深,翠如碧玉,令林天赐越看越着迷,甚至后来沉溺其中。

    直到一声虎啸,才把他拉回现实,结果回过神一瞧,一旁的妻子,不知何时不见了。

    后来据妻子所说,当初她坐在潭边时,忽见一颗金色圆珠飞过,神异非常,她便去追,不知不觉间,就迷路了,误入一处洞穴之中。

    由于害怕,她大声呼救,恰巧一位小道士路过,听见呼救声,这才把她从洞中带了出来。

    听那小道士说,这叫压龙洞,乃是当初神虎镇压冲天龙的地方,属于天师道圣地之一。

    林妻回来,可谓是有惊无险,但有了这次经历,夫妇二人也没心思继续游玩,道过谢便下山去了,暂住山下客栈。

    结果当晚,妻子突然临盆,诞下一名女婴,正是林月霜。

    林月霜一出生,吓得产婆当场没抱稳,怎么着呢?浑身长鳞片,淡金色的鳞片。

    看着长得不像人,像鱼,像怪物。

    这可把林氏夫妇吓坏了,花重金封住产婆的口,心说这怎么生出个妖怪,赶紧抱着年幼的林月霜连夜上龙虎山,求见天师。

    林家在赣州是大户,林老爷子信仰天师道,也花过不少钱修缮道观神堂。

    看在老太爷的面子上,天师也见了林天赐父女,这一瞧,他却也无能为力。

    按天师所说,这是龙气入体,当初妻子所见的金色圆珠,恐怕也是龙气的化身,为的便是引怀孕的妇人去那压龙洞。

    这就不得不提到龙虎山的由来了,相传一开始龙虎山并不叫龙虎山,而叫云锦山。

    乃是后来太上老君命第一代天师在此开坛作法,强令东海九龙到此修炼,然日久年深,其中一条冲天龙不服管教,厌恶陆地,妄图逃回龙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