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成为冥铺刻碑人之后-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爹啊,你要为孩儿做主啊!”

    “多大的人了,冒冒失失不懂规矩,你王叔还在这呢,莫要叫人看了笑话,起来!”

    赵志皋眉头一皱,虽然他对于自己儿子闯进来一事颇为不悦,但看着像是被打了,还是要关心询问一番。

    毕竟好歹是自己的儿子被人打了。

    “爹啊,我前段时间被人揍了,今天去找场子,人没找着,却遇到一群小相公爹,我被一群小相公打了,我还把他们带回来了,就在门外头!”

    赵驰越想越不对劲,头也越疼,但还是按记忆说了出来,还指着门外说道。

    赵志皋眉头皱得更深了,顺着手指往外一看,一群手持棍棒的家仆打手,目光略显呆滞地杵在门外,没进来。

    “那帮人?”

    赵驰这会祝由术的劲还没完全过去,瞅着外面的壮汉还是小相公的模样,冲着他爹点头:“对,就是他们!”

    “那特么是小相公?”

    赵志皋一拍桌子:“混账玩意,不知廉耻,这么大年纪,不结婚生子,却喜好男色!还一天到晚嫖什么小相公,我看你是嫖得魔怔了!来人啊,把少爷拉下去打,打醒为止!”

    左右上来几名护卫领命,把赵驰拉了下去。

    这一天,许多住在内城的朝臣都听见,赵首辅府上响起了杀猪般的惨叫,一直到快半夜。



第三十四章 皇天降罪



傍晚时分,陆言回到刻碑铺。

    今天上午去柳泉居小酌了几杯,那里新进一种名叫“黄柑露”的美酒,果香十足,据说是洞庭湖那边的特产名酒,要不是陆言是柳泉居的大客户,消费额度高,根本没这口福。

    下午又跑到琉璃街,赌了几次。如今诸多名矿大矿都掌握在各大赌石坊,地摊上能捡着的好料子越来越少,找了许久,才好不容易开出一个半玻璃种,回了回血。

    但和一件揪心的事比起来,这些都显得不重要了,啥呢?

    京察提前结束了。

    这还要从刚才说起,陆言往回走,经过巷口时,刚好碰见前来送碑文的礼部吏目。

    现在陆言都快成礼部殡葬司的御用刻碑人了,当初盛孝廉那几块碑刻完送到礼部,主簿瞧着以为是哪位书法家改行了,赞不绝口。

    加上这小子懂事有礼貌,还有生活情趣,也不晦气,在诸多吏目中风评不错,这位主簿一听,直接拍板,决定以后朝廷大多数刻碑任务都交给陆言。

    这边礼部吏目一脸高兴地拍着陆言肩膀,告知他京察提前结束,暂时不会再有朝臣被斩首,今天是最后一批,往后就只有秋闱的任务了。

    吏目那是由衷的高兴,毕竟刻碑这玩意动不动死人,能少刻那自然应该高兴,这一程算是熬过去。

    可陆言却是无比失落,没有碑刻,就意味着没有奖励拿了,血亏。

    “官爷,这京察怎么提前结束了?”

    “嘿,今个圣上不知怎么着,突然决定赦免一批罪臣,原本判了斩监候的一批人,直接被流放到延安府挖煤去了,捡回一条小命!”

    陆言不知道这位皇上又哪根筋搭错了,前面还杀了好几个,这就突然慈悲起来,搞什么大赦,看不懂。

    在封建时代,政策就是皇上每天的心情,一天一变,今天高兴,赦免一批,明天烦闷,杀一批。

    不过这些都与他无关,待在刻碑铺这一亩三分地,任凭外面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

    点火上灯,开始刻碑。

    今晚一共三位考生,一位京察的罪囚,尤其是秋闱,相比前两天人少多了。

    也是,要是天天都死六七个,那这考试也没办下去的必要了,也没人敢考了。

    三位考生,奖励都是凡品:速记药丸,八股通论,一只囊萤小盏。

    速记药丸来自一位过劳猝死的考生,天生记忆力迟钝,背诵四书五经八股文尤其困难,但却为了中举考取功名,拼死读书,结果实在心力交瘁,死在了考试桌案上。

    不错,难得是个正常死亡的,没碰上那个名叫“张育”的死神登门。

    陆言一口吞下,缓缓闭上眼,在睁开眼,取来前段时间的《论语》,竟然只耗费半个时辰,就将整本书背过。

    嘶……,这记忆力提高的程度,恐怖如斯!

    消化完速记药丸,陆言又拿起一本薄册子,八股通论。

    通篇讲述了八股文如何写和如何写好,对于八股文的写作技法进行仔细阐述。

    然而,陆言又不参加秋闱,又不考取功名,这玩意有啥用?

    得了,先放一边吧。

    再拿起一只发亮的小型锦囊,里面有萤火虫飞动,囊萤小盏。

    这小盏放在白天不怎么显,反倒是夜里,比油灯还亮一些。

    不错,当个照明灯还挺实用的。

    三个凡品奖励看完了,这边就剩下京察结束前还死的最后一位倒霉蛋了。

    碑林图现,生平开启。

    说起死的这位,陆言还在那位任半仙的生平中见过,谁呢?

    京城乔氏票号的大掌柜,乔卓。

    这事还要从当初雾灵山主峰挖出荧惑守心石说起,消息走漏,传到皇上耳朵里,龙颜震怒。

    荧惑守心石被官府秘密押回京城,任半仙成为替罪羊被斩首,乔家则是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保住了身家性命。

    本来这事都算完了,结果没过两天刚好碰上京察。

    当初吏部尚书杨熏在家中自尽,此次京察主官直接没了,所以由吏部侍郎代理京察,皇帝亲自上朝督察工作。

    就在昨日,吏部查出户部给事中鲁泰贪赃枉法,贪银数甚多,顺藤摸瓜,又查到鲁泰和乔家有不正当生意往来。

    完了,这是挖出萝卜带出泥,一群蛀虫一块办了。

    恰好历皇在跟前,就随便问了一句,说这乔家和当初挖出荧惑守心石的是不是同一个,吏部侍郎点头。皇上又问那石头在哪,侍郎说暂存钦天监。

    好嘛,刚好皇上想起这事,跑到钦天监瞅了一眼那荧惑守心石,结果当晚,一道天雷劈下,直接毁了皇帝经常居住的乾清宫南偏殿。

    这可把历皇吓坏了,又惊又怒,心说夏天过去都立秋了哪来的天雷,若非他昨晚临时改变主意去看望福王,那就连带着南偏殿一块陪葬了。

    后来钦天监监正就上书一封,说这是陛下看到荧惑守心的天罚,是对于陛下的警告,灾难之兆,需要减少杀孽,造福天下苍生。

    加上那鲁泰可是阉党的一枚重要棋子,魏忠吾一直想挽救,现在机会送上门,也可劲在历皇耳边吹软风,这一来二去,皇帝更是深信不疑。

    古代皇帝都迷信,崇拜天地,讲求“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尤其是春秋之际,对于这种反常天象异常注重,一般有天灾降临,帝王都会颁下罪己诏,然后再来一波赦免。

    皇天降罪,以戒朕躬。

    历皇也不例外,不过在颁布罪己诏之前,他决定先把乔家处理掉,也不搞那种灭门惨案,就是有针对性的解决。

    常言道,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乔家大掌柜乔卓斩首示众,当初参与挖掘荧惑守心的一批活计官兵也被秘密处决,乔氏票号主要成员流放三千里。

    按历皇的说法,要不是你们挖出这破石头,朕也不会被天雷警告,遇此天罚,都怪你们。

    杀了一批人,历皇再颁下罪己诏,一波大赦群臣,京察提前结束,如鲁泰这种被判斩监候的,全部发配去延安府挖煤。

    短时间内不再斩首,西市刑场沉寂一段时间,黔首再感念一波圣上仁德,京察天降罪这事算是彻底完了。

    至于荧惑守心石的事,您记着,可还没完。



第三十五章 钓鱼大赛(求收藏)



生平结束,碑林图消失,陆言得到这次刻碑的奖励。

    精品九等,天珠算盘。

    一副紫檀木算盘,造型像极了年代悠久的酒楼里,在老掌柜手下噼啪作响的老算盘。

    陆言拨动算盘珠子,一股深奥复杂的陶朱之道涌入脑海,算盘的用法功效也随即浮现。

    “能够计量指定物品的价值。”

    这功能倒是正常,毕竟算盘本来就是用来记账算账的。

    陆言拿着天珠算盘,对准前段时间买的一只小摆件,算盘上的珠子自行拨动,给出计价,十五两。

    他点点头,这个价格确实合理,当初他买的时候也不过十七两,刨去商家赚二两,十五两净价差不多了。

    有了这个天珠算盘,以后再也不用害怕被敲竹杠了。

    往后的几天,陆言开始了规律的生活。

    白天要么去红桥画市转转,提高自己的字画鉴赏水平,吸收文气;要么去秋闱贡院附近,跟一群礼部的吏目继续拉关系。

    晚上,则是依旧待在刻碑铺子里,为死亡的考生刻墓碑。

    奖励还是那老几样,四书五经八股文,写作技法,各种督促学习、提高学习能力的小玩意小道具。

    临到秋闱结束,陆言还得到了一门特殊的技法,讲绘画的,主要是讲解花鸟画的技巧。

    来自于一位字画顽主,这位喜欢字画,尤好花鸟,平时没事也喜欢画两笔,结果都土埋半截,回想人生突然觉得心有遗憾。

    一直没有个功名,这不,来参加秋闱了,心态也挺好,就是想着弥补一下遗憾,奈何身体实在撑不住了,高强度的考试没撑下来,驾鹤西去了。

    这位不错,还是寿终正寝,临终也考了一回,圆满了。

    陆言习得花鸟画的绘画技法,在这一领域可谓是更上一层楼。

    再就是,他也见证了不少考生的死法,疯癫而死、过劳死、意外死、被坑死,尤其是被坑死的考生,都和那位名叫张育的考生脱不了干系。

    秋闱结束后,礼部的吏目也闲下来了,陆言还趁机托几位吏目问过主考方,有没有一个叫张育的考生,这可是个大祸害呀!

    吏目心说左右不是什么麻烦事,就答应了,结果一通询问下来,没这人。

    陆言心说会不会是往年的考生,心态不好报复其他人的,索性借用祝由十三科,偷偷潜入吏部档案房,结果一连查了连续十年的考生名单,倒是有几个张育,可惜都不是他要找的人。

    曾经在生平中,陆言听这位张育自我介绍过,说是自己来自蜀州,可是档案上记录的几位叫张育的考生,没有一个来自蜀地。

    “蜀地张育?”

    陆言对一名主考官施展了祝由术,结果得到了一个奇怪的说法。

    “张育是传说中文昌帝君的名讳,相传文昌帝君升仙封神之前,正是蜀中人氏。”

    这世上真有神仙?

    反正陆言是深信不疑的,毕竟都能修炼了,也见过当初那尊邪门的铜佛,怪力乱神肯定有,只是自己还没真正见识到。

    不过要那位张育真的是文昌帝君这种神仙的化身那确实挺没品的,说实话。

    给人出馊主意教人作弊,给人透题再反手把人一坑,高情商的说法叫考验心性,低情商的说法叫顽劣。

    陆言后来也去过候考的酒楼查探过,得知的结论还是没这个人,自行转悠一圈,也没见着,估计是到了秋闱才会出现吧。

    他要是真想和这位“文昌帝君”一会,就得等到三年之后,贡院之门大开,秋闱再启了。

    秋闱结束后,陆言也是真正闲下来,甚至整个冥铺都闲下来了。

    每天进进出出,都能看到林月霜坐在缝鬼铺的门槛上发呆;一到秋雨时节,也能见着冥铺内院的杠房肩上搭着布,靠在广和楼外墙听曲。

    这天,是秋闱结束的第一天。

    京城的大街小巷,处处都能看到文士打扮的人,这些都是考完试的考生,好不容易来趟京城,这考完了,自然又再顺道游玩一番,遍览京城风光。

    古代都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说法,每次考完都会有一批人逗留京城看新鲜,大多数都是有钱人家的公子哥。

    当然,也有不少人考完试就选择立即返回,其中家住江南的考生,尤其是江浙一带,都会走水路沿着大运河一路南下直达。

    但是这回,有一样大家伙也会随着考生一起南下江南,什么呢?杨熏的绝命碑,上面刻满了东霖党的罪行。

    这次南下,直接送到东霖书院门口,诛心呀!

    陆言在街上闲逛的时候也见着了,自己刻得碑,被人用八抬大轿抬着,后面插着几根白幡,沿着京城主街一路出了燕京城,最后登船。

    老百姓一开始还以为又是哪位大人物没了,搞这么大阵仗,都见怪不怪了,结果一瞧竟然是一块石碑,那就有兴趣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