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师,师姐,你们怎么在这?”阿呆从牛车上跳下来,有些兴奋地道。
“来接你啊!”陆柔含糊不清地道。
阿呆呵呵笑了笑,陆柔看了看牛车上的东西道:“你不会想带这些东西上山吧。”
薛母闻言与陆师笑道:“准备得匆忙,不知道应该带些什么东西。”
陆师寒暄了几句,随后含笑道:“山中清修,这些东西足够了,柔儿,替你师弟收起吧。”
陆柔一口将糖葫芦吞下,一抹乾坤袋,乾坤袋一吸,车上东西全都被吸入其中。
系好乾坤袋,陆柔又吃了一颗糖葫芦。
乾坤袋的神妙,看得薛母、薛父则看得目瞪口呆,心中下定主意,一定要阿呆好好随陆师修行。
三个大人间又是一顿寒暄后,到了分别时刻。
薛母搂了一下阿呆。
“记着要好好跟陆师修仙。”
“嗯!”
“有什么不懂的,一定要问,不要怕丢人。”
“嗯!”
“山里冷,记得要保暖。”
“嗯!”
“缺什么,就下山回家拿。”
“娘,我知道了,我要上山了。”
薛母又搂了搂阿呆,一旁薛父开口催道:“孩他娘,不早了。”
薛母搂了一会,这才放开,看着阿呆的身影随着陆师逐渐远去,眼角不禁落下了泪水。
薛父道:“好了,只是分开一个月,下个月就能看到儿子了。”
薛母擦了擦泪水,直到看不见阿呆的身影,这才转身离去。
此后,阿呆便于山中修行。
前一年,每月下山一次,再两年,一季方下山一次。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忽忽八载转瞬即逝,自上次上山,阿呆已五年未曾下山。
第六十九章 八年后(上)
又是一年春意早。
嫩黄的小草钻出了黑土地,高大的树木抽出了嫩绿的枝芽。
青牛山好像披上了一层绿衣,野花处处点缀着,让春的气息越发浓郁。
青牛山巅,云海之上,一道颀长的身影翩然而立,负手看向东方。
随着旭日缓缓从东方升起,他的周身散发出浓郁的金光。
直到日上三竿,金光方才淡去,收入体内。
时有微风袭来,吹动他满头长发飘扬,一身衣袍猎猎抖动,流云飞逝,似随时都会乘风驾云而去,风姿若仙。
忽然那人手一扬,一道金光卷着一根枯枝落入他掌中。
他以枯木代剑,剑随手,手随身,身随意,意念动时,一招春雨无声已然使将出来,一片光雨射向远方一块青石。
青石顿时浮现密密麻麻的孔洞,紧接着,一片嫩芽生长出来,然后快速生长,胀破了青石,转眼间成为一株株数米高的树木。
剑招一变,四季剑术最后一式万里冰封使将出来。
剑起平撩,十数点雪花飞向一株株树木,在与树木接触的一刹那,树木表面顿时浮现片片白霜,只是转瞬间,十几株树皆成冰树,晶莹剔透,四周的水汽在冰树前凝成片片的水雾,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冰树林,洁白美丽,寒雾缭绕,如梦似幻。
一套剑术舞将完毕,那人身影蝴蝶般轻轻落在了地面上,没有掀起半点尘埃。
看了一眼冰树林,那人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手一挥,掌中枯木射入一株冰树上。
咔一声脆响,冰树表面顿时出现一道裂纹,然后砰的一声炸开,其余冰树受到波及,也都纷纷炸开。
一瞬间,冰树树林消失了,只剩下了满地的冰雪。
那人双手背负,转身离去,一张温和的少年脸孔也显露出来。
少年一边走,一边在山间拾起了木柴。
少年拾木柴十分挑剔,虽都是枯木,但他挑的枯木却一根根表面都颇为光滑,若细细闻之,还有一股淡淡香气萦绕。
拾足了木柴,少年则向山中走去。
沿着小路走了大约盏茶的时间,少年来到了一处竹木屋前,喊一声:“师弟,弄好了么?”
“好了,好了。”一个浑厚若钟鼓的声音响起,紧接着一个身材极其高大的壮汉冲了出来。
壮汉身高八尺,浓眉大眼,鼻直口方,一脸的英武气,左手托着一个盆子,里面是三只腌制的鸡,右手托着个大盆子,里面装得一堆东西,有虾仁、肉丁、香菇等等。
壮汉言语表露着不满:“师兄,你今天回来的太晚了,这什么时候才能吃上?”
“这鸡我都收拾好了,你快点做吧。”
少年一笑:“好好好,就做,就做。”
说着放下了木柴,走到一旁的灶台前,点着了火,将锅炒热,倒入油,油冒烟后,开始下虾仁、肉丁、香菇、笋片翻炒。
少年仔细看着锅,眼中有淡淡青光缭绕,但见锅中灵气逐渐变得浓郁时,便熄了火,将翻炒过的菜分成三份,放入腌制……
好的鸡肉腹中。
然后在鸡的外面涂了一层油,用大叶片包好,外面裹上一层泥巴,然后埋在了底下。
覆盖了大约一指深的土层后,少年将拾来的木柴压在上面,叫了一声壮汉道:“师弟点火。”
对于这个过程,壮汉早就十分熟悉了。
壮汉手掐印决,拇指压住食指,随后便见他食指上燃起火苗,轻轻一弹,那火苗瞬间射出击中木柴,木柴顿时剧烈地燃烧起来。
一旁少年见火苗燃得旺盛,嘱咐了一句:“火势不要太大,你看着点,我再做几道菜,今天师傅要回来。”
“师傅今天回来?我怎么不知道?师傅就是偏心,什么事都跟你说,从来不跟我说。”壮汉用手拨弄着柴火,不满地道。
少年一笑:“谁让我是你二师兄呢,不告诉我这个当师兄的,难道还要告诉你这个当师弟的?”
“你算了,不说了,我也说不过你。”
“不过,师兄你说为什么师傅这一次离开这么久,快半年了吧,还有大师姐,两年前就不见了踪影,师傅喜欢你,等师傅回来你问问,他俩干什么去了,神神秘秘的,连我们这两个徒弟都不告诉。”
少年闻言眼中浮现一抹忧色,自几年前一个陌生人来到了山中后,师傅便频频外出,回来时脸上忧虑之色越来越浓郁。
他曾经问过到底是什么事,但师傅只是说,告诉他也无济于事,让他好生修炼。
师傅这般说了,他也不好再追问,但他隐隐却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似乎是他的预感应验了,半年前,师傅忽然离开,连招呼都没打,只留下了一片留音玉简。
玉简中并未说明师傅离开的原因,仍是让他们好好修炼。
他心中越发不安,师傅为了不让他跟师弟担心,每次离开时都会先跟他们说明,并且训诫他们一番好生修炼后才会离去。
可上次究竟是什么事,竟然让师傅连招呼都没打就离开了?
壮汉见少年没回话,喊了一声:“师兄,我跟你说话呢。”
“啊?什么?”少年心思逐渐飘远,没有听清壮汉的话。
“我说,师傅回来了你问问他,他跟师姐到底做什么去了?怎么连咱俩都不告诉。”
“哦。”少年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
壮汉见少年神色不对,不禁道:“师兄,这师傅都要回来了,你怎么还心不在焉的,让师傅看到了,少不了要教训你。”
壮汉这话音刚落,山中忽有风来。
下一刻,一道人影已出现在两人面前。
眼前是个中年人,身形瘦削,一双眸子仿若容纳万千星辰,浑身上下充斥着一种说不出的神秘气质,正是两人口中的师傅。
两人微微错愕,随即脸色浮现喜色大声道:“师傅。”
可紧接着,少年、壮汉的脸色就是一变,吃惊道:“师傅,您,您这是怎么了?”
此时便见中年人头发白了大半,脸上气色也有些苍白,不见血色,师傅这般的模样,两人还是头一次见到。
第七十章 八年后(下)
少年神色凝重,眼中青光连闪,细细看着中年人的身体。
只见中年人体内灵脉多出受损,甚至有几条已经断掉了。
“你们两个随我来。”中年人没有解释,转身向着竹木屋走去。
进了竹木屋,中年人抬头看着挂在屋中的一幅画。
画的内容很简单,背景是一个太阳状的能量圈,画中一个弯腰屈身的老人正对着一个趴着的老虎讲述着什么。
那老虎抬头望着老人,眼中光芒闪烁不定,似乎是在听老者讲述,又好像即将暴起要将老人吃掉一般。
中年人细细地看着那幅画,不言不语。
中年人不说,少年与壮汉也不敢问。
少年壮汉相视一眼,壮汉用眼神是以让少年去问。
少年恍若未见,只是看着中年的眼眸中忧虑之色更是浓郁。
良久,中年人长叹一声道:“我知道,你们两个心中又很多的疑问,但有些事,不是现在的你们能知道的。”
说着,中年人将目光移向少年道:“鹏儿,你虽看去木讷,实内秀于心,为师对你十分放心,只是你喜欢捉弄人,这一点却是要不得。”
“太上感应篇你还需时时用心体悟,不可有半分懈怠,修身炼性,增强感应,记住了么?”
少年闻言连忙作揖恭声道:“弟子谨遵师尊教诲。”
“嗯!”
中年人点了点头,目光移向壮汉道:“二虎,你生性鲁莽,容易意气用事,为师对你最是放心不下。”
“下山后,你要听你师兄的话,不可忤逆,你可记住了?”
壮汉一定中年人最关心自己,心中一喜连忙道:“弟子记住了,弟子一定谨遵师兄的话。”
壮汉子这话刚说完,一旁的少年眼中光芒连闪,忽然道:“师傅,您允许我们下山了?”
壮汉闻言也是一愣,这才意识到,刚才师傅说的是,下山后。
壮汉脸上也有些兴奋,跟着问:“师傅,我们已经达到出师的资格了么?”
就在五年前,中年人让他们彻底闭关,达不到出师的资格就要一直在山中修炼。
中年人点了点头:“这八年,我已将我一生所学全部传于你们二人,同时压制着你们的境界,就是为了将你们的根基打牢。”
“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坚实的根基,修行之路也走不长远。”
“所幸,你们二人都没有让为师失望。”
说到此处,中年人脸上露出欣慰的神色,目光不禁在少年的身上多停留了一会,赞赏之色更浓。
“你们在山中苦修于修为已无益处,今日起,你们便下山去吧,行走天下时,你们要牢记,在你们道法大成之前,无论对谁都不能说你们是我的徒弟。”
“我传给你们的咒法道术,除去四季剑术外,其他咒法道术非到生死之间切不可随意施展,否则将会给你们带来杀身之祸,你们定要牢记在心。”
少年、壮汉闻言恭声肃穆道:“弟子,谨记在心,非生死关头,除四季剑术外,绝不施展其他咒法道术。”
≈ap;n……
bsp; 中年人闻言点了点头,随后一阵剧烈咳嗽,脸色更是难看了几分。
少年心中担忧,迟疑片刻,终于道:“师傅,既然您觉得我们可以出师了,那就是肯定了我们的修为,弟子不知道您到底在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帮上忙,但弟子还是想知道,弟子要达到什么程度才能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才能帮您?”
中年人闻言沉默了片刻,而后问少年道:“此次下山,你有什么打算?”
少年道:“弟子不知,或许游历天下吧,以增见识,体悟百态,已见大道。”
中年人闻言点了点头,随后问:“早年你不是一直吵着要去参加仙考么,这次下山不准备参加仙考么?”
少年道:“少时年幼无知,以为仙考过后就能成为仙人,将仙考错认为修仙成道的必要条件,如今弟子得师傅真传,修道之路就在眼前,何必再去仙考!”
中年人闻言脸上笑意更浓:“你能看清这一点,为师很是欣慰。”
中年人顿了顿,随后道:“去参加仙考吧!”
少年一愣,不解道:“师傅,您不是不让我参加仙考么?”
“早年不让你参加,是因为你心境有缺,为师恐你经历仙考后,面对外在的事物禁不住诱惑,从而失了道心,一生便再难有所进益。”
“此番听你言语,为师便知你心境已近圆满,仙考一事带来的功名利禄,对你来说不再是深渊,而是一种磨练,更是你的踏脚石。”
“是以此时参加仙考正当时机。”
“另外,你对仙考知之不详,仙考不仅仅是一次考试,也是一次让你突破的契机。”
“如今你根基已然极其牢固,一旦有了这种契机,定可如大鹏展翅,扶摇直上九万里,一飞冲天。”
“你不是想知道为师到底面在做什么吗,为师答应你,如果你有朝一日能王庭殿堂上有一席之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