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凡道剑仙-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步之内的人,纷纷受不住如此剧烈的声音,纷纷捂住耳朵。

    两人见状,又是几招打过,一时间难解难分。

    过了不到一刻钟,赶来的官军便好似风卷残云般击散了这群贼寇。

    一时间满地尸首,炭火焚焦。

    其余贼寇,尽数被官兵围堵,剿杀妥当。

    贼寇首领被官军团团围住,满身伤口。

    徐子墨体力不支,炁体殆尽,有气无力地跪倒在地,扶着枪杆,气喘吁吁。

    刘子晏急忙跑来,将徐子墨扶起,搭在肩上。

    这时,随着战争即将结束,周围逐渐安静了下来。

    一阵清脆的马蹄声,缓缓传来,走到了那贼寇首领面前。

    贼寇首领浑身是血,有气无力地说道:“有句话说得好。”

    贼寇首领:“叫冤家路窄。”

    贼寇首领:“对吧,公孙大人。”

    只见那高头大马之上,公孙琦仰天大笑,尽是豪爽。

    公孙琦:“曹大人,别来无恙。”
………………………………

第二十五章 西辞故人去,策马入归途

    公孙琦扛着那杆滴血的银枪,悠哉游哉地随马而来。

    剑眉冷漠,却隐隐透露出一分为将者的戾气与嚣张。

    与徐子墨的无情面孔不一样,公孙琦的冷漠中满含一种对敌人的威胁与仇视。

    而徐子墨的无情,是大仇未报时,满含对世间地怀疑,与质问,以至于夹杂这一种漠视生命的态度。

    公孙琦为军已久,在久经沙场地历练中,练就了一种霸道的气质,却又以卑微之势稳稳压制,以至于平常这种气度不被轻易察觉。

    公孙琦安坐马上,一副居高临下的姿势。

    公孙琦:“曹大人,你我本应效忠陛下,为大汉砥柱,你又何必做那人鹰犬,沦落此地。”

    贼寇首领气喘吁吁,血,源源不断地从他身体各处流淌出来,皆是被徐子墨枪法所伤。

    贼寇首领丢了铜锤,瘫坐在地:“难得你还能叫我一声大人。”

    贼寇首领无奈地摇了摇头,几声苦笑。

    贼寇首领:“公孙大人,你怕死吗?”

    公孙琦微微一笑,眼神一下子柔和了许多。

    都是曾经“与子同袍”的战友,在这三分的天地间征战驰骋,大大小小七十余战,皆是陷阵之军,刀枪林立间杀出一条血路,又怎会怕一个“死”字。

    但是如今,一人谋财欲求另立基业,但求自保。

    另一人甘为鹰犬为祸人间,屠命落草。

    这又何尝不是怕“死”。

    公孙琦轻轻挥了挥手中银枪,沾满的鲜血溅得四处都是。

    公孙琦:“多说无益,但是今天本官准你说出遗言。”

    贼寇首领仰天大笑,酣畅淋漓,仿佛那笑声甚至能将众人火把上的火光肆意摇曳。

    是的,对于冲锋陷阵马革裹尸的将士来说,平日里不知何时殒命何处,可以畅快地说出遗言那是何等的痛快!

    贼寇首领:“公孙大人,如今大汉外患未平,内忧四起,我等为将者不能上马安君患,下马解民忧,究竟是在干什么。”

    贼寇首领:“汉中门户朝不保夕,东关又有强敌虎视眈眈。”

    贼寇首领:“大汉洛中八年,我上疏陈奏边关疾苦,结果呢!”

    说道这里,贼寇首领一阵心血来潮,剧烈咳嗽。

    但是其伤势太重,气息时有时无,性命已在弥留之际,所以众人虽然能够感觉到他言语间的愤怒,但是却有气无力,难以发声。

    贼寇首领:“那,狗皇帝,把奏疏压了下去。”

    贼寇首领:“狗皇帝非但不理朝政,反而任由三王肆意争权。”

    贼寇首领:“三王各守一方朝政,彼此掣肘。”

    贼寇首领:“你知道,这些年,那人为了得到粮饷。”

    贼寇首领:“屠了多少村,杀了多少人吗?”

    公孙琦:“那你还为何做他胯下忠犬,不以死效尤。”

    贼寇首领摇摇头,苦涩地笑了笑。

    贼寇首领:“因为那人最有皇帝命,还有帝王气度,朝中上下,无人能及。”

    公孙琦勃然大怒,银枪一指:“放肆!”

    贼寇首领缓缓低下了头,即将殒命,还在吊着最后几口气。

    贼寇首领:“公孙大人,你又算得上哪门忠臣?”

    贼寇首领:“朝中有军马派,钱粮派,监察派。”

    贼寇首领:“唯独公孙大人你最特殊,是个方士派。”

    贼寇首领:“哈哈哈。”

    贼寇首领:“我甚至怀疑,殿下的那些谣言是你穿得满城风雨。”

    公孙琦瞳孔紧缩,捏枪的手青筋暴起。

    公孙琦转头看了一眼徐子墨,又凶狠得望向贼寇首领。

    公孙琦:“我准你再说最后一句话!”

    那一刻,徐子墨疲惫的身躯顿时感觉到一阵发凉,那种凉意,是由骨髓向外发散的,夹杂着恐惧,与似曾相识地感觉。

    徐子墨本来静静地趴在刘子晏的肩膀上,调整气息,因为他不知道公孙琦会跟过来,也不知道此人是敌是友,所以徐子墨始终作着战斗的准备。

    贼寇首领的目光,一直都在瞥视着公孙琦的一举一动。

    此时,面对着公孙琦的强势与威胁,他反而放松了许多。

    甚至有几分得意。

    贼寇首领放肆地笑着,这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用尽全身力量去笑。

    肆无忌惮地抖动着肩膀,身上的横肉也随之颤动,但是却有几分僵硬。

    贼寇首领转头看向微合双目,疲惫不堪的徐子墨,还有那几分惊呆,满脸愁容的刘子晏。

    贼寇首领:“我知道那两个孩子是谁了。”

    公孙琦:“你!”

    话音刚落,只见那贼寇首领怒目圆睁,大喝一声。

    那声音,似虎啸一般震彻山林,惊得山鸟纷飞。

    紧接着,贼寇首领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

    贼寇首领用着及其细微的声音说道:“大人,天亮了。”

    随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仿佛一滩烂泥般,倒在黄土地上。

    风声,也逐渐平缓,东方的天空,开始泛白。

    公孙琦长舒一口气,仰望着天空。

    公孙琦:“都埋了吧。”

    众军士异口同声地答道:“遵命!”

    说完,一百多人各自忙乱,各处奔走,掀起尘土飞扬。

    公孙琦将银枪挂在马鞍上,转头看向徐子墨。

    公孙琦:“小兄弟,你有什么想法,不妨说出来。”

    那语气声音,仿佛一个知晓一切的兄长,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徐子墨深吸一口气,好一会才直起身,看向马上的公孙琦。

    徐子墨冷冷地说道:“你是怎么跟过来的。”

    公孙琦仰天大笑:“哈哈哈。”

    公孙琦:“我那两个手下说你俩来涂宁。”

    公孙琦:“我知这里荒山野岭,匪寇横行,所以不放心便跟了上来。”

    徐子墨嘴角一笑:“怕不是想来结果我二人性命,亦或者怕什么机密泄露。”

    公孙琦身子微微一怔,又急忙缓合过来。

    公孙琦:“我不仅不想杀你,我还要保护你日后建功立业,一世安宁。”

    徐子墨:“什么意思。”

    公孙琦微微一笑,不再解释。

    徐子墨见他不便再说,虽然这话在他心头充满疑惑,但是也不想再问。

    徐子墨:“你这样,你帮我一个忙。”

    公孙琦:“什么忙?”

    徐子墨:“这里的百姓,已无钱粮生存,望你可怜民生疾苦,护佑这一方乡邻,令其休养生息。”

    公孙琦放声大笑,语气中满是骄傲。

    公孙琦:“这村早已荒凉多年,村中几户人家,皆是我军中老弱。”

    徐子墨转头一看,曙光中,几处破败的房子,长满杂草的院落。

    与昨日所见截然相反,俨然全无一丝生机。

    徐子墨心中大惊,放眼望去,只有一两处还算完好的房屋,剩下的皆是废墟瓦砾,荒草萋萋。

    徐子墨:“怎么?怎么会。。。。。。”

    刘子晏也是目瞪口呆:“卧槽!”

    刘子晏一直,徐子墨顺着方向望去。

    只见昨夜栖身的那一户老太太家里,只是几片碎瓦土墙,他们的马匹正悠闲地在长满金黄枯草的院子里闲逛。

    刘子晏:“这,这是?”

    徐子墨猛然转头望向公孙琦。

    只见公孙琦也在眺望着村子,眼神中满是释然与欣赏。

    仿佛这里的一切一直都是这样。

    公孙琦:“小兄弟,你们是蜀山弟子吧。”

    徐子墨摇了摇头,不做回答。

    公孙琦:“入涂宁,是前往蜀山的唯一路径。”

    徐子墨:“那又如何?”

    公孙琦:“另外,你用的是蜀山枪诀,瞒不过我的。”

    徐子墨眼神平静,因为他知道公孙琦在朝野中是什么地位,这枪诀八成是蜀山一些下山方士告诉他的。

    公孙琦:“放心吧,你们的身份,我不会告诉别人的。”

    公孙琦望着徐子墨:“想当年,和你一般大的时候,我也是蜀山的佼佼者。”

    看着公孙琦的目光,徐子墨心里突然涌现出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既陌生,又熟悉。

    仿佛一个擦肩而过的路人,一种若即若离的记忆。

    “大人!都已处置妥当!”

    公孙琦转身望去,众军士处置好骸骨炭火,列阵代发。

    公孙琦:“行吧,回营!”

    “公孙大人令!回营!”

    “卑职遵命!”

    一阵齐刷刷地脚步声与马蹄声,铿锵有力,向茯岭的方向离去。

    公孙琦拍马扬鞭,悠然转身。

    转到一半,突然回头,对刘子晏说道:“送给你一个小礼物,就在你马鞍上。”

    莞尔一笑,便要离去。

    公孙琦:“此去西进四十里,有心处便是蜀山。”

    太阳,逐渐升起,东方的天空开始渐渐泛红。

    徐子墨一声高喊:“你真的叫公孙琦吗!”

    公孙琦头也不回,悠然喊道:“是!”

    “对了!”

    公孙琦:“当年,我道号。。。。。。”

    “镇明。”
………………………………

第二十六章 寻心少年意,拨云见日出

    刘子晏长叹一口气:“啊哈,终于快到蜀山了。”

    刘子晏:“掌门约定的七天期限,没想到我们五天就回来了。”

    蜀山一带,崇山峻岭,徐子墨两人一路翻山越岭,沿着石阶小路上山,过了四座小峰,颇有几分疲惫。抬头一望,只见蜀山主峰还是遥遥地伫立在远处,可望不可及。

    这路,仿佛漫漫无际,走完一程,又是一程。

    所以徐子墨心中已是几分焦急,恨不得用炁乘风而去,直奔主峰大殿。

    可惜,这四周犹如有一道极其强大的阵法,将徐子墨的炁死死压制在丹田,无法运用。

    徐子墨只觉心头一阵闷火,面对刘子晏地聊天,徐子墨始终沉默不语,不作回答。

    刘子晏:“第一天,找遍了平阳花灯店铺,结果你说掌门是派咱们下山见人间烟火。”

    刘子晏:“第二天,跑到南城门去迎举子,差点让平阳王府的衙役逮着打死。”

    徐子墨哼哼几句尴尬地笑笑,表示自己还在礼貌地倾听。

    刘子晏:“不过那个,就是那个给咱们打圆场的举人老爷是你同乡吗?”

    徐子墨点点头:“嗯。”

    徐子墨:“是我当年书院的兄长。”

    刘子晏:“哦,难怪那么向着你。”

    刘子晏:“然后就那天,你说你想一个人去静静,我跑到戏楼去听小曲。”

    刘子晏:“但是,晚上你就告诉我,你遇到了一个姑娘请你吃花酒!”

    刘子晏脸上露出一丝坏笑,“恶狠狠”地看向徐子墨。

    刘子晏:“说!那天下午发生什么了?”

    徐子墨牵着马,漫不经心地抬头望向了远处。

    徐子墨:“没什么,那天下午我一直在城郊诵念经文修炼,傍晚陪言明四处逛了逛,晚上遇到的那姑娘。”

    刘子晏把脸轻轻地贴近徐子墨:“就没发生点事?”

    徐子墨无奈地笑了笑:“没有,那姑娘从闺房逃了出来,问了我一些问题。”

    刘子晏那颗“八卦”的心,被徐子墨这一句话瞬间点燃,急忙问道。

    刘子晏:“嘿嘿嘿,问了你什么。”

    徐子墨微微抬头,眼神有一丝空洞,仿佛在思索着那天的经历。

    徐子墨:“她好像问我,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

    刘子晏一愣,脸上充满了疑惑:“啊?这么深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