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阳王:“结果不过是几个前朝武夫作乱罢了!”
洪德王摇了摇头:“起初我也不信。”
洪德王:“所以初二我就带着二百陛下亲兵和十几个江湖道士在宫中捉鬼。”
洪德王:“我亲眼所见!”
洪德王眼神惊惧,手指颤抖。平阳王也看出来他不是装的,心中也紧张起来。
洪德王:“那东西附在昭妃娘娘身上,散着黑烟,眼冒红光。”
洪德王:“昭妃娘娘匍匐在地,像走兽一样爬,见我等过来,不由分说就飞身扑咬,一口便扭断脖子筋肉,鲜血喷涌。”
洪德王:“攀岩附壁,迅捷至极,时而化作黑烟遁走,冷不丁闪身背后,一爪穿碎盔甲,掏出心肺。”
平阳王:“后来治住了吗?”
洪德王摇了摇头:“那天,死了三十亲兵,八个道士。”
洪德王:“那妖扬言七日后再来。”
洪德王:“七天后,初九那天,又死了三十八个奴婢太监,死法相同。”
“那妖每七天一作乱,现在大内各处都枕戈待旦,不敢有丝毫松懈。”
平阳王:“这件事外面知道吗?那小子知道吗?”
说道这里,洪德王摇头叹息。
洪德王:“当年,我等造反时就是把齐帝扔进了‘万蛇牢’,不承想自己也遭此报应。”
洪德王:“天命!天命!老夫今日算是信了。”
说完,洪德王一把撸起袖子,竟露出一大块乌黑的手臂。
平阳王一看,也不禁吓得倒吸一口凉气。
只见洪德王焦黄枯瘦的手臂上,巴掌大块乌黑流脓的伤口,散发着一股恶臭,甚至隐约可见裸露的筋骨。
平阳王见那伤口,像蛇咬一般,却大得多,也毒得多。
一股诡异地恐惧感,笼罩在众人心头。不仅仅是对蛇妖的惧怕,还有大厦将倾的危机感。
平日里,三王相互攻击,彼此掣肘,根本不顾皇帝的颜面。
但是如今危机来临,劣势的一方却发现皇上才是庇护他们的参天大树。
如果皇上倒了,他们就真的完了。
众人一句话也不说,也说不出话来。甚至有人已经在思考着退路与另寻靠山。
突然,一阵狡猾阴狠的笑声在门外响起。
“哈哈哈!一群老臣自诩久经沙场,结果被一只小妖闹得杯弓蛇影,真是笑话!”
………………………………
第三十一章 韩王荐良将,战云起纷纷
屋内的众人,纷纷起身,靠近门的几个内阁官员更是直接走到门外,看看来的人是谁。
两位王爷,也在众人地簇拥间走出门,来到内阁议厅外面。
大内机关重重,更有巡逻校尉按时巡查,如今又是多事之秋,排查更为紧密。
所以能在不惊动众人的情况下来到内阁门外,又如此猖狂。
不是轻功盖世的江湖刺客,就是朝中人人尽知的达官显贵。
但是不论是哪种,倘若是来取两位王爷的性命,两位王爷都必死无疑。
正所谓“是福还是祸,是祸躲不过”。
因此,两位王爷在听到门外笑声时,也并不害怕,反倒是有一种视死如归的从容。
不一会,众人来到了门外。
天色,蒙蒙凉,已经能看见十步左右的距离,就连远处朝廷大殿的轮廓也隐隐可见。
众人静静地在门外站好,向来人定睛一看。
薄雾里,那人衣着朝廷四品褐黄布武服,腰间一条乌纱黑铁虎头腰带,黑靴黑帽,紧凑而英气。
再加上一件裹身过膝黑缎斗篷,更加突出一股凌厉的气度。
众人见那来人面孔,不由得心底倒吸一口凉气。
洪德王冷哼一声:“还真是冤家路窄。”
平阳王冷冷笑道,语气中却充满了不屑与嘲讽。
平阳王:“还真是‘狼皮黄狗’一条,百闻不如一见。”
周围几个内阁文官也是一阵附和的冷笑。
而那人,非但没有一丝愤怒,反而也被逗得大笑几声。
平阳王:“赵大人,虽然你穿了我大汉四品官服。”
平阳王:“哈哈,可狼就是狼,狗还是狗。”
平阳王:“你这辈子,都不过是韩成雁胯下的一条狗。”
赵南星的脸上显露出一抹怒意,但还是挤出一丝微笑,微微点点头,拍手慢慢鼓掌。
赵南星心里知道,现在这几个老家伙已是热锅上的蚂蚁,如今他们失势在即,以后有的是机会折磨他们。
但是这几个老家伙却想激怒赵南星,倘若赵南星真的动了肝火,在这里动手,或者作为一个下官公然伤了两位王爷,那么这些文官必然会抓住把柄以此弹劾三贤王,只要皇帝还有一口气,那这两个老家伙就可能让皇帝下一道圣旨,这样局势就会对自家主子不利。
赵南星:“两位王爷真是越老越会开玩笑,下官佩服。”
洪德王平阳王显然听出了赵南星的“弦外之音”,暗示两位王爷年龄老迈,不是三贤王的对手。
于是,两位王爷只能笑得更加猖狂,语气也更加轻蔑,来以此还击。
平阳王:“赵大人,叫!叫两声!”
“哈哈哈哈!”
一众文官,带着往日的傲气与嚣张地笑。
“汪!”
“汪汪!”
“汪汪汪汪!”
只见赵南星弯腰俯身,双手搭在胸前,仿佛一条摇尾乞怜的狗,真的学了几声狗叫。
一时间,众人的笑声戛然而止,继而陷入了一阵尴尬的安静。
所有文官都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家奴,居然有如此气量。
如果说,这不是赵南星的气度。那就说明,赵南星看透了众人的计谋。
那更可怕。
众人心中,开始萌生出一股恐惧感,开始对三贤王韩成雁的势力感到一丝丝畏惧。
当初,老王爷去世,韩成雁刚刚继位,众人还满是鄙夷,认为其出生牛犊,镇不住闻名天下的羽林卫。
可是没过多久,韩成雁统帅三万铁骑北出汉中,直取齐州,大破北唐八万兵马,转战一百八十里,斩敌掳掠无数,巩固了南汉北方门户,至此十三年汉唐无战事。
而两位王爷为首的文官集团依旧瞧不起韩成雁,认为其只是一介莽夫。
后来干脆直截了当,断了韩成雁军粮钱饷,弹劾朝中二十三名良将,致使韩成雁退出朝堂,被迫分兵驻守蜀中,各自屯田发展,勉强维持八万之众。
那时候,文官党更是戏称韩成雁的派系是“乞农军”,意思是乞丐一样的农民军,既要打仗还要种地,不是各处征粮求饷,狼狈不堪。
但是再后来,就是洛中十四年,韩成雁经过几年经营,羽林卫的形势逐渐稳定,韩成雁便开始了报复之路。
洛中十四年三月,韩成雁出兵长江口岸,以“走私”罪名,截杀平阳王府官船,掳掠饷银八百万两。
洛中十四年五月,韩成雁带外宫侍卫八百人,斩杀内阁附属六品以下官员七十人,罪名是“通敌”。
洛中十四年八月,韩成雁率八百铁骑火烧鸡鸣寺,烧死大国师玄英和尚,罪名是“谋反”。
一时间,朝野震动,可两位王爷却只是笑笑,认为韩成雁只会行匹夫之举,难以成势。
可现在,两位王爷及一众文官,却在一个小小家奴面前,感到了一丝愧疚。
倘若一个家奴尚且有如此眼光与气量……
看来,小看那小娃子了。
两位王爷的脸上,显露出一丝计划败露后的尴尬。
而一众文官,本来就有“树倒猢狲散”的想法,现在心知彻底得罪了三贤王,而且没有了回旋余地,连死了的心都有了。
这时,洪德王收起了先前嚣张轻蔑的表情,平静地说道。
洪德王:“赵大人,你今天来不会只是被我等取笑吧?”
赵南星摇摇头,苦笑一阵。
洪德王事到如今仍然要强调一句“我们”,可见其对一众文官内部逐渐分裂的情况已经了解了。所以赵南星眼见他们计划失败又无可奈何的样子,只能苦笑几声,以示“同情”。
赵南星轻轻咳嗽几声:“传我家大人的话。”
赵南星:“韩王殿下的意思,如果大汉内忧外患,料想你们也不会有什么作为。”
洪德王:“你!”
赵南星丝毫不理会洪德王,继续说道。
赵南星:“韩王殿下说,他不急着取你们的狗命。”
话音刚落,两位王爷见颜面扫地,怒火中烧,但是又无可奈何。
而一众文官,听到“不急着取你们的狗命”,却如同抓住救命稻草,眼神顿时平和了许多,心中不免窃喜。
赵南星:“东南战乱,朝中妖祸,我家大人已经向陛下上疏举荐一人。”
赵南星:“至于我家殿下,他这次绝不插手干预,蜀中八万棕马铁骑,按兵不动。”
赵南星:“希望二位王爷好自为之。”
说完,赵南星转身,快步离去。
平阳王见局势如此,自己也无能为力,也只能听天由命,如此安排。
但是他还是想知道,韩成雁推荐的那个人是朝中哪一派系,以便日后拉拢。
平阳王:“赵大人,可否告诉本王,韩王殿下推荐的是谁。”
只见赵南星头也不回,轻轻摆了摆手。
赵南星大声说道:“那人是陛下独属武官,几年前九江水战时的一百夫长。”
“公孙琦。”
………………………………
第三十二章 救星复命去,良将入剑乡
南汉洛中二十一年,七月二十一。
清晨,伴随着朝阳的第一缕曙光,茯岭官道上便立马喧闹了起来。
公孙琦策马疾驰,沿着官道向京城的方向奔去。
公孙琦身后,茯岭屯驻的御前锐军三千余人整整齐齐,挂枪跨马,浩浩荡荡地向京都赶去,掀起漫天尘土飞扬。
就在昨夜,司礼监宣谕太监十万火急地领着数十名锦衣卫,趁着夜色,带着南汉皇帝的御批金缎圣旨,赶到了公孙琦所在的汶阳矿场。
夜色虽重,众人的身影在火光中显得更添几分威严与严峻。
“宣!”
小太监一声响亮,带着尖锐的嗓音,缓缓打开圣旨,居高临下地宣读。
公孙琦卸甲跪地:“臣,公孙琦听宣。”
“御览方承,东南战事。”
话音刚落,公孙琦心中“咯噔”一声。
按照南汉政权的规矩,圣旨分为三等,分别为“谕”“宣”“旨”。
“谕”,即“口谕”,一般是琐碎之事,皇帝对臣子的赞赏或批评,还有六品以下官员的任免都会用“谕”。
“宣”,为朝中需要召见臣子时的圣旨书文,由于南汉政权打压武将一派,故武将旨也都是用“宣”。
“旨”,则为昭告天下之事或者大批调度朝中官员任免时所用。
公孙琦在乎的倒不是这些,自己虽贵为陛下御前直属将官,却也是武将一派,用“宣”倒是不为过分。
但是,“御览方承”,是说某件事经过了南汉内阁地商讨,再制定的方案,经过皇帝批准,才可以用“御览方承”。
公孙琦疑惑的地方就在这里,内阁是怎么知道自己的?
内阁又为什么选择自己?
内阁又怎么可能任用自己这一派御前武将?
“东南战事”,这四个字更是让公孙琦心里绷紧了那根弦。
东南之地,接连南明,是南汉门户。
汉明联盟三十余年,共拒北唐,又怎么会突袭南汉重镇,自毁长城?
其次,御前良将三人,其余两人也是战功赫赫,与自己不分伯仲,为什么不起用他们?
或者说,是陛下,陛下将自己的身份透露给了内阁,内阁于是顺水推舟,在这件事上选择任用自己。
那这也就意味着,南汉与南明之间的战争,绝不是一场小规模的冲突,而是一场关乎荣辱存亡的大战!以至于内阁的那些官员实在找不到自家将领来平息!
公孙琦的心,一下子绷得很紧,焦急地期待着接下来陛下的话。
“朝中妖蛊祸乱,东南强敌袭扰,致使朕夜不能寐,寝食难安。”
瞬间,公孙琦心头一震。
公孙琦:朝中妖蛊祸乱?
作为蜀山弟子,公孙琦自然是与那些凡夫俗子不同,他相信妖蛊之说。
但是妖蛊又怎么会出现在人间?而且还是在皇宫大内,至阳至刚之地。公孙琦也很清楚皇宫的布局,深知一般妖物是进不得皇宫的。
别说进皇宫,绝大部分刚刚成形的小妖,在人间游荡时就会被村落城镇的阳气打散修为。若遇到懂得风水道法的云游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