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凡道剑仙-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子墨轻声笑笑:“太子殿下龙体安好,才是大汉的幸事。”

    太子微微低着头,眼神忽闪,有些不知所措。

    这一细节迅速被徐子墨看在眼中,徐子墨心中顿时知晓了一二。

    大汉共有皇子四人,除太子外,还有杰王、英王、秦王三位皇子。太子赵景玄虽然是马皇后所生,贵为太子,却体弱多病,最不受赵安待见。太子自落生之日起,便瘦弱多病,文不能书墨,武不能张弓。心无大志,只喜欢委身于诗词歌赋里,浑浑噩噩间又有了寻花问柳的俗闲。

    前些年因为一个戏子歌女,闹得满城青楼都留下了太子的“美名”,致使赵安大怒,所以便纳昭妃娘娘进宫,想要断了赵景玄的心思。可不成想赵景玄不争气,干脆为了这个青楼女一场大病,伤了肝肾心神,卧榻不起,直到今日这病情依旧没有多少消减。

    所以听了徐子墨的话,赵景玄心中一阵凌乱,不知道如何开口。

    徐子墨也差不多清楚了太子今天来这里见他的主要目的,那就是求痊愈之法。

    徐子墨缓缓端起一杯茶,轻轻地尝了一口。

    徐子墨:“有什么事,太子殿下但说无妨,臣目前即为朝臣,有必要为殿下解忧。”

    赵景玄见徐子墨表明了心意,心中平息了大半,稍稍镇定了下来。

    太子:“徐先生,你说,人生在世,所求的到底是为什么。”

    徐子墨笑着答道:“权、钱、名、欲,仅此而已。”

    太子:“徐先生也是这样吗?”

    徐子墨轻轻点了点头:“道法三千,也解不开贪、嗔、痴、怨。”

    徐子墨:“天下苍生,都逃不过世俗这一张大网。”

    徐子墨:“修道之人,就是被这张网裹挟住的最外面的鱼,在拼命挣脱着束缚。”

    徐子墨说着,缓缓摇了摇头,低头看着手中的清茶。

    太子:“昨夜,我就藏身在父皇寝宫,徐先生的心愿我已知晓,愿竭尽心力。”

    徐子墨顿时心中苦笑一阵:原来是来和我交易,还有威胁。

    徐子墨:“既然如此,臣也愿为殿下解忧。”

    太子轻轻叹了一口气,抬头向窗外的天空望去,眼神中带着一丝忧愁。

    太子:“我有兄弟四人。”

    太子:“诸位弟兄皆是文韬武略英武非凡的当世英雄,虽然各在异地鲜有见面。”

    太子:“但是父皇心中却挂念非凡,独独疏远于我。”

    太子缓缓转头看向徐子墨,平静地说道。

    太子:“先生可知为何?”

    徐子墨见太子如此直白,心知他这是要交了老底拉拢自己,心中稍稍宽悦了许多。

    徐子墨下山以来,在朝中的熟人寥寥无几,除了平阳的严明,宫内的公孙琦,实在是没有什么朋友,眼下太子式微想要拉拢自己,那自然是一件好事,并且对日后的复仇大计有所帮助。

    更重要的是,这也是赵安想要看到的,赵安最怕武臣势大而不受管控,日后威胁朝廷。而自己拜入太子门下,在赵安眼里,也算是比较放心的事情。

    徐子墨:“太子龙体抱恙,陛下担心皇位空落,所以故意与诸位皇子亲近以观言行,日后以备不测。”

    太子缓缓点了点头:“徐先生果真厉害。”

    太子:“徐先生可有解救我之法。”

    徐子墨点了点头,缓缓起身。

    徐子墨:“万般姻缘起,何处是归乡。”

    徐子墨:“太子的病,是心病,当先解了心结,”

    说完,徐子墨从怀中取出一个黄布包,轻轻地放在桌子上。

    徐子墨小心翼翼地解开黄布,只见里面包裹的是那夜收服昭妃娘娘的八卦镜。

    太子顿时眼神放光,嘴角微微抽搐着,看向桌上的八卦镜。

    太子:“徐先生,这是……”

    徐子墨一只手紧紧地按在八卦镜上,轻轻地摇了摇头。

    徐子墨:“是殿下的心结。”

    太子神色有些慌张,也有几分惊喜。

    太子:“是!是她!”

    徐子墨笑着,点了点头。

    徐子墨:“臣这手若是松开,昭妃娘娘便可从这镜中现身,与殿下见上最后一面,随后魂飞魄散。”

    太子眼神惊恐,静静地看向徐子墨。

    说着,徐子墨的另一只手从腰间挂袋里取出一张符咒,摆在赵景玄面前。

    徐子墨:“臣这张符若是贴在此镜上,昭妃娘娘便遁入轮回转世,与你此生再无姻缘。”

    徐子墨:“殿下,您要怎么选。”

    赵景玄顿时手足无措,紧张地从椅子上站起身来,静静地盯着桌上的八卦镜。

    赵景玄嘴唇颤动,呼吸也有些急促。

    徐子墨微微笑着说道:“殿下什么是长生吗?”

    徐子墨:“就是跳出生死轮回之苦。”

    徐子墨:“但是在这之前,要心先跳出这层天地。”

    太子缓缓抬头,看向徐子墨。

    忽然,太子轻轻一声叹息,苦笑几声,一挥衣袖。

    太子:“我明白了,多谢徐先生。”

    徐子墨也笑笑,给八卦镜贴上了符。

    只见一道金光闪过,遁入苍穹。
………………………………

第八十五章 内阁表功臣,子墨入汉堂

    南汉,洛中二十一年,八月初九。

    一阵秋风扫过,打落了片片树叶,如雨点般落在街上。

    街上,堆满了金黄的枯叶,留给各家打扫,将整个京都浸入金黄的景象。

    鞭炮炸鸣的声音,开始陆陆续续在京都各处回响,无不体现出市井小民的热闹与欢喜。

    大内,已然平静了下来,徐子墨诛妖救驾的事情也随着皇榜地张贴轰动了整个京都。此时家家户户传颂起来徐子墨的功绩,就连各处茶馆戏楼也开始在茶余饭后添油加醋地掰扯着徐子墨的故事。

    仿佛,没有人再想之前那样担惊受怕,闭门不出。各处的街市店坊,也开始开张招呼,一切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热闹。

    但是这世间的悲欢并不相通,总是几家欢喜几家忧。

    此时此刻,天才刚刚蒙亮,六部的官员便匆忙赶赴任上,随时准备皇帝赵安下旨进行官员调动。

    大内的妖祸之乱,恰恰成为了文武百官调动升降的理由,朝内格局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所以官员都明显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一个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敢有一丝怠慢。

    内阁的几个元老更是下了轿便一路小跑到勤政殿面圣,准备迎接着朝堂上的血雨腥风。

    此时勤政殿内,虽然坐满了各处的重臣,但是所有人却一言不发,整个大殿显得分外安静,一股压抑紧张的气氛扑面而来。

    勤政殿内,分为前中后三个殿厅,后殿是赵安审阅奏疏与军机密报的地方。中殿较小,连接前后两殿,只是一个精致的屋子,一般是赵安休息饮茶的地方。前殿最为宽阔明亮,雕梁画栋气派非凡,中央摆一张红木长桌,两旁宾位各摆四把太师椅,是内阁重臣平常议事的地方。

    此时,八位内阁重臣都已就座,静静地等着赵安的到来。

    只见八位年余六十多的老臣,彼此只见相互看两眼,既想打声招呼寒暄几句,但是又想到今日这时节,不禁悲从中来,便低下头合上眼,嘴巴也干脆闭了起来,不敢再说什么。

    这时,大殿门外传来几声熟悉地咳嗽声,打破了这份尴尬的寂静。

    众人纷纷循声望去,只见顾怀楼缓缓走了进来。

    几个老臣急忙起身,离开座位,快步走上前去,围拢在靠山面前。

    “王爷……”

    顾怀楼一身朝服,有些佝偻,神色憔悴,两鬓斑白,仿佛一夜之间苍白了许多。顾怀楼与近前的几位老臣搀扶着,嘘寒问暖起来。

    要是在平时,顾怀楼是万万不可能穿着朝服来勤政殿的,只是一身便服,嚣张至极。

    而如今,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神色。

    “王爷,近来安好。”

    一位老臣热泪盈眶,忍不住地问道。

    顾怀楼轻轻闭上眼,侧过脸,神色悲沉地摇了摇头。

    顾怀楼:“都坐吧,等陛下来。”

    几个老臣见顾怀楼如此落魄,不禁为自己的情况开始担忧,但是又无可奈何,只能静静地坐下,等候赵安的到来。

    于是,气氛又尴尬的起来,陷入了一片沉寂中。

    众人心里明白,赵安是故意迟些来这里,让这群文官等久一些。

    赵安就是想让这群文官知道,他们也会有一天非常煎熬地等着自己。

    过了许久,一阵微风拂过大殿,送来了些许清凉。

    “兰不芳兮春已去,官不察兮民已归。”

    大殿之中,顿时回响着赵安的声音。

    众人纷纷抬头,向中殿的方向望去,只见赵安一身便服,手持一面小铜锣,缓缓向众人走来。

    众老臣如释重负,纷纷就要起身跪拜。

    赵安一敲铜锣,一声清脆回荡在大殿之中。

    赵安冷冷地说道:“都坐回去吧,平时也不见你们跪。”

    众老臣纷纷遵旨不敢怠慢,又坐了回去。

    只是这一坐,如芒在背,是坐也心悸,不坐也心悸。

    赵安:“朕刚才念的这句,是出自哪里的?”

    赵安缓缓走到殿前龙椅处,随意地坐在台阶上。

    屋内,鸦雀无声,一个个寒蝉若惊,不敢回答。

    赵安:“洪德王,你见多识广,回答朕。”

    顾怀楼急忙起身施礼,恭敬地达到:“回陛下,出自前朝儒生于滨的《官民赋》。”

    赵安点了点头:“不错,《官民赋》,朕常读于先生的书。”

    赵安椅着龙椅腿,仰头看看大殿之上,若有所思地说道:“春天走了,兰花就不香了。官员不亲身洞察世俗,民心就远了。”

    众老臣心中咯噔一声。

    忠心远了,皇帝就怒了。

    赵安:“可是有些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总是向以自己为天下中心。”

    赵安:“想入非非,胆大包天。”

    赵安轻描淡写地说着,但是对于几位重臣来说,每一句都如同杀人的刀,割在心头。

    众老臣只觉得自己是案板上的肉,赵安在慢慢地享受着割肉的快感。

    赵安微微闭着眼,问道:“礼部是谁当差?”

    一个老臣急忙站起身来:“回陛下,是老臣当差。”

    赵安:“朕问你,公孙琦走的那头为什么没有筹划祭旗礼?”

    一时间,那老臣哑口无言,因为换做平常完全可以回答说朝中没有这个规矩给武臣起礼,但是现在,这话是万万不敢说出口的。

    赵安:“是忘了,还是另有隐情?”

    老臣一见赵安在给自己台阶下,便赶忙说道:“回陛下,老臣腐朽,给忘了。”

    赵安:“既然老来忘事,朕不怪你,找个闲职养老去吧。”

    那老臣一时不知所措,知道这是赵安夺权,但是一想到还能保住性命,便急忙跪地叩头谢恩,匆匆退了下去。

    赵安:“人,最是抵挡不住春夏秋冬。”

    赵安:“朕看你们老了,也痛心疾首,替你们忧心操劳。”

    话音刚落,在座老臣心中纷纷明白赵安的意思,急忙起身跪地叩首谢恩。

    赵安见这些老臣识趣,便也不再赶尽杀绝。

    赵安:“但是内阁不能一下子就空了,你们再替朕管几天这个家。”

    赵安:“徐子墨已经帮朕把该杀的人给杀了,朕就不再举刀杀人了。”

    “吾皇仁德。”

    众老臣异口同声地喊道。

    赵安:“洪德王,朕给你件礼物。”、

    说着,赵安起身向顾怀楼走去,把小铜锣都给他。

    赵安:“今天先给你这个,要是不喜欢朕再给你个别的。”

    顾怀楼急忙接过铜锣,跪地谢恩。

    顾怀楼知道,要是再有下次,赵安给自己的,怕是个“钟”了。

    赵安低头看着跪地的顾怀楼,面无表情地说道。

    赵安:“朕想求你帮朕办件事。”
………………………………

第八十六章 三王书功表,藏军剑南关

    洪德王顾怀楼“噗通”一声叩头在地。

    顾怀楼:“陛下玉言,老臣之躯,单凭驱使。”

    赵安只是低头看着跪在地上的顾怀楼,也不急着让他免礼平身,而是缓缓蹲在地上。

    赵安:“朕想和北唐在汉中打一仗碰碰实力。”

    赵安:“但是你也知道,朕的国库这些年的开销都用在了何处。”

    顾怀楼的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因为作为内阁首辅,他自然知道这些年朝中百官贪墨了多少国帑。

    赵安:“朕四季常服不过八套,饮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