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凡道剑仙-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纪峰:“那肯定不能吃这个呀!”

    纪峰:“皇上的筵席,吃的可是龙肝凤髓,珍馐玉液。”

    纪峰:“还有几百个唱戏的跳舞的助兴。”

    纪峰:“那真是,要多美有多美。”

    众军士听着纪峰的讲述,顿时如痴如醉,沉浸其中,仿佛自己也置身在了宴会之中,浮想翩翩。

    毕竟这些人穷苦久了,对朱门酒肉的痴迷超过了一切,只想早日脱离这苦海,到那去寻解脱。

    “头儿,您去过吗?”

    纪峰哈哈一笑:“那当然,先帝爷在世时我便常去。”

    众官兵听罢,以为是纪峰吹牛,急忙齐声问道。

    “那怎么今天没去?”

    纪峰看了看众人,本想讲述当年的委屈事,讲述内阁顾怀楼的阴险,讲述他们借酒打压自己的经历,致使自己降职戴罪,承受如此屈辱。

    但是转念一想,自己还有另外的任务,便缓缓说道。

    纪峰:“我得领着你们给徐大人背后撑腰。”

    纪峰:“只要我们这两千人还在。”

    “徐大人在朝廷里就有底气!”
………………………………

第一百二十八章 逆子入皇城,阴局待时机

    南汉,洛中二十一年,八月十五。

    京郊,北唐护军营。

    大帐之中,已经点好了灯,火光通明。

    赵景臣端坐案牍之前,静静地盯着桌上的京都地图。

    赵景臣一边看着,一边对其中的重要地点进行标注。各处的军械府库,驻军营阵都作了详细地点缀,不出一点纰漏。

    这时,大帐之外快步走进了一个军士,跪地施礼。

    “赵大人,您给卑职的任务,卑职已经打听明白了。”

    赵景臣没有抬头,依旧在看着地图,生怕漏掉了什么可疑之处,以免被赵安的布局埋伏到。

    所以赵景臣没有抬头看那军士,也没有礼貌地示意平时,只是冷冷地说道。

    赵景臣:“哦?说。”

    那语气,冰凉至极,仿佛这支军队的士兵都是自己奴隶一般,没有任何情感。

    那军士也不敢耽误,急忙回答道。

    “卑职这几日走访各处,问遍了京中的密探和朝中要好的官员。”

    “这个徐子墨,确实有来头,很少有人知道其身世。”

    赵景臣一听,因为这次又是一无所获,便厉声问道。

    赵景臣:“那你回来干什么!”

    那军士听罢,急忙跪伏在地,快速回答道。

    “不过小的已经查出了一些眉目。”

    赵景臣听着这军士的诉说,顿时心中骂道:你他妈不能赶紧说完吗?

    不过又想到这支军队是北唐皇帝借给自己的,可能是自己日后举起大旗的亲兵,便强压着心中怒火,忍住了杀意。

    “这件事,是赵安身边亲信告诉小的的。”

    “那徐子墨,本是茯苓人士,出生在汶阳村。”

    “洛中十四年,也就是七年前,八月十五,羽林卫夜屠汶阳村,杀了那全村人。”

    “这个徐子墨,当时侥幸躲过了灾祸,后来被收养到蜀山。”

    赵景臣:“蜀山?”

    赵景臣:“这世上真有蜀山?”

    那报信的军士点了点头:“是的大人,确实是收养在蜀山。”

    其实,这世上虽然不少人知道蜀山,但是几乎没有人见过,因为蜀山的迷踪阵令无数寻仙之人无功而返,就连先帝爷在世之时,想借蜀山之力荡平天下,可惜寻了无数次都没有结果,便索性放弃了。

    因为,蜀山追求的是“道渡有缘人”,所接引之人要么是人间“大善”“大悔”“大功”“大悟”之人,要么是下凡的神仙妙物。是人间与仙界的沟通之处,不可能随随便便与凡间接触,更别提被世俗来利用。

    所以,不仅仅是赵景臣,无数人对蜀山,也都是将信将疑,不敢不信,也不敢全信。

    这时,那军士见赵景臣不继续问,便接着说道。

    “徐子墨在蜀山修炼了七年,今年刚刚下山,恰逢宫中‘妖祸之乱’。”

    “徐子墨凭借道法,一夜之间捉了妖,救了驾,这才受封大理寺少卿一职。”

    赵景臣:“刚刚下山,宫中就有了妖祸,这么巧?”

    “回大人,是这样的。”

    那军士解释道。

    “大理寺武官公孙琦,是赵安的直属武官,最初赵安是委派他来处理妖祸。”

    “但是正巧这个时候济州打仗,公孙琦便被派出去打仗了。”

    “公孙琦曾经据说也是蜀山中人,他便去蜀山求徐子墨下山补自己的缺。”

    厅外解释,赵景臣顿时心中明朗。

    赵景臣:“这么说来,很有可能是公孙琦一手策划的宫中妖祸之乱,意图加害父皇,不承想外敌侵犯,自己被调出去御敌,所以紧接着假借伪名请出同党,一起装神弄鬼糊弄父皇。”

    赵景臣一拳砸在桌子上,暗自佩服自己地推理。

    那军士一时间也没想到赵景臣会如此理解,自己也不知道真假,但是想了想赵景臣的脾气,心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便闭上了嘴。

    “赵大人若是如此理解,小的也只能佩服。”

    谁知,赵景臣竟沾沾自喜起来,一把扔了手中地图,扶着下巴笑道。

    赵景臣:“没想到,这个徐子墨也不过如此。”

    赵景臣:“哈哈哈哈,实在是天助我也。”

    赵景臣:“今晚本宫就要将这一众江湖骗子就地拿下,绝不轻饶。”

    这时,那个男人从账后缓缓走了出来。

    “这件事情。”

    “别的我倒是不好奇。”

    “我倒是想知道。”

    “羽林卫为什么要屠了汶阳百姓?”

    那小妖身披斗篷,遮住了额头面容,只漏出一张嘴和下巴的山羊胡。

    那军士见有人问起这件事,便急忙回答道。

    “回军师,是这样的。”

    “先帝爷还在世时,那个时候还是老三贤王活着的时候。”

    “赶上韩成雁出生那天,三贤王府门前来了一个邋遢道士。”

    “那道士疯疯癫癫,在三贤王府疯傻诳语一顿后,唱着一首歌谣离去。”

    “那歌是‘雁去兮,雁去兮,不如归矣’。”

    “有人说,这是暗示了韩成雁日后定会被一个天选之人所杀。”

    “而这个人,就出生在汶阳。”

    说到了这里,赵景臣竟然一头雾水。

    赵景臣:“什么?什么歌谣,什么道士?”

    那妖见赵景臣如此愚钝,顿时摇了摇头,心中暗自悲叹。

    军师:“所以,我倒是认为,徐子墨下山的原因,是报仇。”

    赵景臣:“什么报仇?”

    军师:“韩成雁派的羽林卫夜屠汶阳村,徐子墨躲了灾祸,在蜀山修炼,就是为了有一天来下山报仇。”

    赵景臣:“为了句歌谣来杀一个村的人?”

    赵景臣竟笑了笑:“可能吗?”

    军师见赵景臣如此冥顽不灵,本想说一句“成大事必定心狠手辣”,但是一想到赵景臣那脾气,便摇了摇头,闭上了嘴。

    因为赵景臣是对这几人狠,对外人则怂,如此劝他必然会适得其反。

    军师:“我有一计,殿下要听吗?”

    赵景臣笑了笑:“说。”

    军师:“若是我与徐子墨斗法,想必有些困难,因为朝廷里还有令狐厌坐镇,我实在难以应付这两人。”

    军师:“但是殿下可以借机拉拢徐子墨,令其与韩成雁争权夺命。”

    军师:“此二人分裂,则赵景玄势孤,局势有利于殿下。”

    赵景臣:“什么时候做。”

    军师:“就在今夜。”

    军师:“今夜殿下千万不要与太子针锋相对,要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军师:“今晚的对手是徐子墨。”

    赵景臣笑了笑:“好。”
………………………………

第一百二十九章 小臣入东宫,兄弟布疑局

    南汉,洛中二十一年,八月十五。

    现在,已然是申时,天色已经全然黑暗,但是街上挨家挨户的花灯却将整个京都点亮,犹如白昼一般。

    东宫之内,已经忙活得跟一锅粥似的,全府上上下下的家仆奴婢都在忙碌着,整个东宫都笼罩在一片热闹的景象中。

    赵景玄此时正被十几个宫女簇拥着,更换着礼服。

    几个侍女齐心协力,将一件沉重的礼服披在赵景玄身上,在仔细地打理。

    那一身是金丝云龙袍,上好的金色绸子,纹着云龙纹,袖口烫着南汉赵家的家徽,富贵逼人,尽显着皇家的气派。

    赵景玄头上戴的是一顶镶金盘龙冠,金玉镶嵌,龙口中还叼着一颗夜明珠,整个头冠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十分的华丽,再插着一只金簪,格外的好看。

    一个侍女小心翼翼地打开了一个银盒,只见里面是打磨得精细的珍珠粉,拿起一个兔毛刷,沾了沾珍珠粉,在赵景玄脸上刷了刷。

    这一套物件,就看的徐子墨眼花缭乱,心中也不免羡慕。

    今日的赵景玄,显得格外的精神与英气,几乎看不出来这是个体弱多病之人。

    一旁,徐子墨也是一身大理寺少卿官服,只是用了两个黑缎袖套束缚了有些宽大的衣袖,显得格外得英武有为。

    赵景玄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不禁微微转身打量了一下。

    赵景玄:“徐爱卿,看本宫今日这装束如何?”

    赵景玄的意思,是想让徐子墨夸夸自己的长相,但是又不好意思说出口,便假借衣物来暗示。

    谁知,徐子墨心中虽然明白,不过还是装着糊涂。

    徐子墨:“这衣服确实不错。”

    “哈哈哈。”

    两人放声大笑,喜悦异常。

    这时,身旁的侍女说道。

    “殿下,您先别动,奴婢给您挂上玉佩装饰。”

    赵景玄点了点头:“好,好。”

    这时,赵景玄说道:“对了,去书房取了本宫那帛。”

    身旁的侍女急忙回答:“是。”

    说完,便起身跑去取了。

    一旁,徐子墨倒是一头雾水。

    徐子墨:“抄什么?”

    赵景玄见状,连忙解释道。

    赵景玄:“哦,没什么,就是你当初嘱咐我背些诗词,本宫后面的背不下去,就索性找了块黄布抄了上去。”

    徐子墨:“嗯?!”

    一时间,徐子墨也是目瞪口呆。因为这动作手段,只有在蜀山道院时看见过,那些顽劣的弟子会把经文抄在袖子上,以便偷看。万万没想到,堂堂的一国太子也会做这种事,不禁心里一笑。

    这时,先前跑出去的侍女回来了,手中捧着一块一尺见方的黄布。

    换句话说,已经是黑布了,因为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小字。

    徐子墨也是苦笑三分,暗自摇了摇头。

    赵景玄将那抄帛小心翼翼地藏到袖子里,又按了按,确保它不会掉出来,谨慎得很。

    过了许久,十几个侍女才算是给赵景玄整理妥当,便齐声说道。

    “殿下,已经收拾妥当,奴婢先退了。”

    赵景玄也点了点头,柔声说道:“那就退下吧,去账房那里领个赏钱,过个好节。”

    几个侍女连忙谢恩,便退了下去。

    此时,屋内只剩下了赵景玄和徐子墨两人。

    赵景玄:“说吧,今晚打算怎么安排。”

    徐子墨也不耽误,拉着赵景玄走进了内屋。

    只见内屋桌上,放着一张京城的羊皮地图,地图上已经密密麻麻地标记清楚,各处的景物搭设一件不差。

    赵景玄看着那张地图,也不禁凑上前去,仔细端详,不禁佩服。

    赵景玄:“得徐爱卿,本宫有如神助!”

    说完,徐子墨便指着地图上对应的地方讲解道。

    徐子墨:“今晚的顺序是这样的。”

    徐子墨:“首先,开南城门,迎接公孙琦凯旋回京。”

    徐子墨:“公孙琦会顺着朱雀道,自南城门开始,向大内赶赴,在朱雀门楼停顿一下,等着宣旨太监昭告天下。”

    徐子墨:“文武百官这个时候都会在朱雀门楼,各国使团也在。这个时候殿下完全没必要有什么担心之处,只需要和众官员皇子招呼好便可。”

    徐子墨:“接下来,百官游乐,大内各处四处游动,出了禁内。”

    徐子墨:“小臣猜测,这个时候,二皇子一定会在将军场等殿下比试骑射。”

    赵景玄:“我们可以不过去吗?”

    徐子墨笑了笑:“可以,但是那样满朝文武都会因为殿下怯场,二皇子也会借此机会大肆宣扬,对殿下不利。”

    徐子墨:“三皇子应该在百花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