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安:“朕想借立储一事,杀几个逆臣,再作清洗,你意下如何?”
公孙琦顿时意识到此事涉及赵安家事,便不敢进言,急忙推辞道。
公孙琦:“臣不知,臣只会练兵打仗,不懂政事。”
赵安听罢,也摇了摇头。
赵安:“既然你不能给朕分忧。”
赵安:“朕便自己设局。”
赵安:“只是朕还拿不定主意,有个得罪人的活,该交给谁。”
两人正说着,门外,小德张快步走了进来。
小德张:“主子,子时快到了,您得去龙场了。”
………………………………
第一百三十五章 小臣受封赏,列陈入朝局
南汉,洛中二十一年,八月十五。
文武百官,后宫秀女,诸位王爷,各国使节……早已穿好了符合各自身份的礼服,如同汹涌的人潮,向龙场涌去。
龙场,原本是德政殿前的一大块广场,皆是由汉白玉砖砌制而成,平坦宽阔。
所有人都分别找到了各自阵营的位置,彼此招呼着,一时间龙场之上,热闹非凡。
徐子墨这次的身份是东宫直属武官,所以没有混在大理寺的官员当中,大理寺只派了程心远作为代表。
如今的大理寺,虽然正在一点点恢复着往日的地位。
不过现在,六部三司还是没有将他们放在眼里,所以程心远在百官之中只能孤零零地站着,也没有人主动地过来招呼,显得过分的孤单。
徐子墨这边,正陪着太子,在大殿之下,龙场之前的位置聚集着,一会儿要和诸位皇亲国戚共同向赵安行礼受封。
由于南汉的几位皇子还没有封王,所以这里除了赵景玄,剩下的三位皇子皆是在旁边的使团之中。
见其他王爷还没有来,赵景玄便小声和徐子墨聊着今天的事情。
赵景玄:“这次多亏了你。”
赵景玄:“我好歹在诸臣面前直起了腰,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提心吊胆。”
这一次,赵景玄没有用“爱卿”“本宫”来称呼,徐子墨心中知道,这是赵景玄彻底将自己视为亲信可靠之人了,心里也稍稍放松了些。
徐子墨:“这是哪里话,不过都是小臣的职责罢了。”
赵景玄:“我如今还是有名无权,实在是没有什么能给你的。”
赵景玄:“不过有什么需要你尽管和我说,我会想尽办法为你解决。”
徐子墨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小臣无欲无求,实在是不愿意再劳烦殿下了。”
赵景玄听罢,也就不再多问。
赵景玄缓缓转头,看向远处龙场上的文武百官,神色忧愁。
赵景玄:“你说,他们为什么就是瞧不起我呢?”
赵景玄:“这是什么怨什么仇,让他们屡次三番地戏弄我。”
徐子墨见状,轻声安慰着。
徐子墨:“其实,无论谁做这个太子,他们都会想办法的声讨。”
徐子墨:“有些人就是这样,当他们看到别人的荣耀时,想到的是获得荣耀之人的缺点。”
徐子墨:“然后拿着这个缺点与自己相比,不断地安慰自己,最后再对别人进行孤立打压。”
赵景玄:“若是景臣作了这太子,他们也会这样?”
徐子墨点了点头:“会!他们会说二皇子有勇无谋,实在是难堪重任。”
赵景玄:“原来如此。”
赵景玄:“但是我有一点好奇。”
赵景玄:“为什么史书上的臣子都怕太子?不敢像我朝官员这般无论放肆?”
徐子墨:“因为内阁,这些年内阁大权独揽,朝中官员尽是内阁提拔,唯内阁马首是瞻。”
徐子墨:“自然,他们不会将皇权视作权威,反倒是想办法蒙蔽圣上,欺压皇族。”
赵景玄:“内阁现在不是废除了吗?”
徐子墨:“是啊。”
徐子墨:“废除一个机构,很简单。”
徐子墨:“但是想废除一种思想,那很难。”
赵景玄:“你说,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总不能让这群人一直这样吧?”
赵景玄语气颇有些激动,可以看出这些年赵景玄的委屈有多么的沉重。
徐子墨:“杀。”
徐子墨冷静地说道,那话语中没有一丝情感,冷冰冰的。
但是却一下子激起赵景玄一身的鸡皮疙瘩,甚至差点咬破了嘴唇。
因为毕竟,赵景玄连见个血都会晕,更别提这种残酷的手段。
赵景玄:“杀?”
徐子墨:“对!”
徐子墨:“有一个杀一个,有两个杀一双。”
徐子墨:“自古文臣最为愚蠢,他们始终以圣贤之道作为护盾,掩盖自己私底下的贪污龌龊。”
徐子墨:“他们也喜欢联结一起,以人多声势和史官的笔墨作为威胁。”
徐子墨:“但是他们始终忘了两点。”
赵景玄:“哪两点?”
徐子墨:“第一,这世间还是拼的拳头,没有军权,就没有话语权。”
徐子墨:“第二,他们本就是龌龊之人,他们喊得口号并不能掩盖自己的阴险,所以又怎么可能像史书中的名臣那般。”
徐子墨:“所以,杀戒一开,死不了多少人。”
徐子墨:“剩下的那些人,贪生怕死的本性便暴露了出来。”
徐子墨:“朝局就会渐渐稳定下来。”
徐子墨:“接下来,这些人不过是砧板上的鱼肉。”
赵景玄点了点头,虽然心里被吓得够呛,心惊肉跳的,但是还是觉得有些道理。
赵景玄:“这些,你写份折子,我替你承给父皇。”
徐子墨:“不必了,陛下知道这些道理。”
赵景玄:“那为什么还不动手?莫非他也会心慈手软?”
徐子墨摇了摇头:“不是。”
徐子墨:“陛下现在想必已经酝酿好了一些准备。”
徐子墨:“但是还缺一个人。”
赵景玄:“缺个人?”
徐子墨:“对!一个杀伐果断,不惧笔墨的狠人。”
赵景玄看着徐子墨,上下打量着,压低着声音说道。
赵景玄:“难道是你?”
徐子墨摇了摇头:“不是。”
徐子墨:“第一,我资历太小,还真就杀不动这么多人。”
徐子墨:“第二,陛下安排我做殿下的武官,是为了日后作打算,不可能现在就锋芒毕露。”
徐子墨:“第三,这个狠人,其实是有两个任务。”
徐子墨:“先杀人,再出京。”
赵景玄有些糊涂了,不明白徐子墨的意思。
赵景玄:“还要出京?”
徐子墨:“对,出京。”
徐子墨:“因为这个人就是陛下的棋子,他的作用是完成这个得罪人的使命。”
徐子墨:“他杀完人,陛下会出面指责,然后为了彰显仁德,会将此人贬黜京城。”
赵景玄点了点头:“对父皇来说,这样既完成了朝局的清洗,还会留下一个仁德的美名。”
赵景玄:“不过,你觉得这个人会是谁。”
“不用想了!”
一个熟悉的声音,在两人背后响起,徐子墨赵景玄急忙转身看去。
只见三贤王韩成雁,缓步向二人走来,身后还跟着赵南星。
韩成雁走到近前,躬身施礼。
韩成雁:“韩成雁参见太子殿下,见过徐大人。”
赵景玄:“”
………………………………
第一百三十六章 子墨入仕途,百官齐鸣贺
南汉,洛中二十一年,八月十五。
子时,一道锣鼓轰鸣,伴随着几声鞭响,吸引着百官的注意。
只见德政殿里,缓缓走出一个红袍太监,手中捧着拂尘,神色严肃。
那红衣太监走到大殿门前,面对着百官群臣、使团宫女,一声清脆响亮地高喊。
“跪!”
那一声,响彻云霄一般,清亮的声音在夜空下回荡,整个龙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众人纷纷跪地下拜,恭敬地伏在地上。
“臣等拜见我皇!”
上千人齐声高喊,好似山崩一般洪亮。
这时,赵安在小德张的陪同下,缓缓从大殿里面走了出来。
赵安身后,几个小太监匆匆忙忙地抬着一把鎏金龙椅,安放在门前。
赵安缓缓向那里走去,一屁股坐在龙椅之上。
赵安微微后仰,好不惬意。
赵安神色轻松,俯视着众人。
之一挥手,那红衣太监顿时心领神会,便继续喊道。
“平身!”
众人:“臣等谢恩!”
紧接着,龙场上的所有人纷纷起身,静静地等着赵安的封赏。
气氛,也瞬间平静了下来,四周也是一阵寂静,没有一点多余的声音,就连外城的喧闹声也听不到。
赵安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微笑,仿佛是在观察龙场上的众人神情与反应。
许久,赵安才小声说道。
赵安:“念吧。”
“是,主子。”
只见那红衣太监毕恭毕敬地从身旁小太监手中接过了圣旨,缓缓打开。
“御览方承,佳节钦定。”
“今,八月十五,仲秋佳节,劳列位臣公来此,与朕一同庆祝。”
“难得团圆盛景,君臣齐首,四海昌平。”
“特,列赏诸公,共庆昌隆。”
“故,天官赐福,满恩心悦。”
“钦此。”
一语言毕,众人又纷纷下拜,齐声谢恩。
“臣,叩谢皇恩!”
赵安见状,笑了笑,便又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平身。
“陛下赐尔等平身!”
话音刚落,龙场上的众人也纷纷起身。
这时,京城各处传来几声铜锣敲响,紧接着就是打更人的报时。
“皇恩隆重,四海咸平,天下赞颂,五谷丰登。”
“子时!”
顷刻间,京都各处,便是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几十道绚烂的烟花,也飞入空中,在夜空下绽放,映衬着地上的众人,比过年还要热闹。
平常时,仲秋并没有这么隆重,尤其是在京都,因为赵安倡导以俭治国,所以往常的仲秋只是平平淡淡地度过,从来没有今年这盛况。
今年,一是因为赵安宴请诸王,犒赏功勋。二是因为今年恰逢北唐南明每十年的一次朝贡出使,为了显出宗主国的气派,所以今年的庆典显得十分的热闹。
其实,赵安原打算宴请诸王的目的,是想给几位回京的皇子封王,让他们安插在三位异姓王府内,间接地削减三位异姓王爷的权力。但是如今,洪德王提前漏了马脚,被自己收拾了,平阳王刚刚经历了妖祸之乱,如今“大彻大悟”,已然有了退隐之心,犯不上自己再动手。
而三贤王韩成雁,在如今这个天下局面,应对北唐的大军虎视眈眈,不能轻易地威胁,所以赵安只能放弃了原先的打算。
再加上赵景臣带兵入京,俨然有了反意,倘若封了王爷,日后难免再生事端。
所以赵安思前想后,最终还是决定放弃了封王的计划。
此时此刻,赵安看着龙场上聚集的这么多人,心中也是觉得一阵荒唐。
南汉立国以来,将近四十年的政局弊端,要在自己这一代给斩断,赵安想想便觉得无比的头疼。
内阁刚刚被自己废了权,几个皇子自己也想办法让他们摘了羽翼。
那么接下来,就是整顿军纪,和清洗朝局了。
想到这里,赵安不禁看向了站在自己不远处的赵景玄和徐子墨。
赵安挥了挥手,示意那红衣太监宣旨。
那红衣太监躬身点了点头,清了清嗓子,又从身边小太监手中接过一道圣旨。
“三贤王,韩成雁听宣!”
话音刚落,韩成雁快步走到殿前,单膝跪地,抱拳施礼。
韩成雁:“韩成雁听宣。”
“御览方承,恩加功勋。”
“三贤王韩成雁,劳苦功高,久历羽林卫军政。”
“成效卓著,谋略英武。”
“今,西北边陲,又出匪患,甚是猖獗。”
“致使,朕不能安枕,民不能聊生。”
“故,着令爱卿,整顿军马,为国除害。”
“特,封征虏将军,暂入内阁执事,赏白银八万两。”
韩成雁:“臣,谢恩,我皇圣明。”
说完,韩成雁便迈步上前,从那红衣太监手中接过了圣旨退回到龙场前站好。
那红衣太监转头看了看,又接过一道圣旨。
“大理寺少卿,东宫直属武官,徐子墨听宣。”
徐子墨见状,急忙快步跑到大殿前,恭敬地跪好。
徐子墨:“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