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那个师爷,则是站在堂前,凝视着衙门外面的百姓。
师爷:“肃静!”
一声响亮过后,衙门外面的百姓顿时安静了下来,一时间鸦雀无声。
只见言明一拍惊堂木。
言明:“开堂!”
………………………………
第一百八十七章 公堂
言明一声令下,满堂鸦雀无声,出了那些亲兵,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端坐大堂上的言明。
一旁的师爷急忙打开手中的折子,再仔细确认一边要审理的案子的经过。
在平阳,师爷都是由本地书院的书生担任。
每个月,平阳都会从书院里选出一位德行高尚,熟明事理的书生在平阳衙门里面担任师爷,辅佐衙门老爷审理案子,处理公务。
当年,言明是在汶阳读的书,但是汶阳惨案时言明侥幸逃了出去,幸免于难,便在平阳书院落脚,最终中了举人,才坐上了平阳的政事主簿,俗称“衙门老爷”。
所以,这个规矩便是言明定的。
因为这样一来,避免的师爷受贿扭曲案件的事情,也能间接扶植自己在平阳未来的势力班子,可谓是一举两得。
那书生查阅过后,确认仔细,便开始忙碌了起来。
书生转头望向了一旁的书簿,使了个眼色,那书簿顿时心领神会,急忙提起笔来。
师爷:“大汉洛中二十一年,八月二十六日事。”
师爷:“京城人士徐子墨,携奴婢一人,欲往蜀西而去,过路平阳。”
师爷:“于二十六日晌午十分,遭歹徒五人,围堵曾陈巷口。”
师爷:“索要钱财,图谋不轨,欲行伤天害理之事。”
师爷:“徐子墨当街反驳争斗,后训练亲兵到场,终一死四伤。”
师爷:“案件诸由,疑点未破,故二十七日辰时审理,后交由平阳王府批阅处置。”
师爷念完,衙门外面的百姓也算是简单了解了经过,这才算是公开庭审。
言明端坐大堂,神色威严,注视着台下的徐子墨。
手中惊堂木拍过,衙门里面一声清脆。
言明:“你可就是徐子墨?”
徐子墨急忙躬身施礼:“在下便是徐子墨。”
言明:“方才所述,可有纰漏失误。”
徐子墨急忙回答:“方才大人所述,俱是真实,未有一丝纰漏。”
言明转头看向一旁负责记录的书簿,厉声说道。
言明:“你可记下清楚。”
那书簿点了点头。
那师爷也急忙跑到了书簿面前,接过了那一纸文书,快步走到徐子墨面前,让徐子墨画押。
徐子墨仔细检阅了一番,也没发现什么纰漏,便伸手沾了印泥,按了手印。
师爷又接过文书,跑到言明面前,递给言明,而那书簿又拿出了一张新纸,准备记录接下来的内容。
言明拿起文书,仔细看了看,确认无误后放到一旁,用镇尺压上。
言明抬头,望向衙门外,又一拍惊堂木。
言明:“带那人犯!”
话音刚落,言明身后的亲兵便急忙领命,跑去宣那几个人犯上堂。
徐子墨看着眼前的场景,只觉得一阵新奇,不由得想到了大理寺。
大理寺被剥权多年,早已没有了公务,衙门里外都在赋闲,现如今赵安虽然有恢复权职的意愿,却又碍于朝中文武阻拦而不得实施,所以迟迟没有进展。
徐子墨心中说道:现在的大理寺,也就是处理一些外城的杂物。
徐子墨:虽然头儿总说这些小民的鸡毛蒜皮,都是走个过场,草草了事。
徐子墨:既然大理寺衙门不得重用,得了个闲职,为什么不能把这些小事做好呢?
徐子墨想着,不由得抬头望向了大堂之上的言明。
言明没有看他,只是静静地注视着衙门外面的百姓,眼神里满是坚定。
而衙门外面的百姓,也是满怀期待地望着他们眼中的“青天大老爷”。
徐子墨不由得感同身受,心中悄然有了个想法。
过了一会儿,那四个地痞无赖,便一个个带着枷锁,拴在一条铁链上,被带到了公堂之上。
迈动脚步,皆是叮叮咚咚作响。
那几个人一身破旧,还是昨天那一套行头,只是脸上鼻青脸肿,还有大片大片的血污。
虽然挨了一顿揍,精神有些萎靡,脸色也有些憔悴,倒还是满脸刁蛮,眼神不屑。
徐子墨只看了一眼,心中便是一阵惊愕。
本以为这些混账能够吸取教训,改过自新,今日到了公堂之上认错伏法,便算是了事了。
但是现在,几人对视过后,徐子墨心里隐隐感觉不妙,不免有些担心了起来。
那几人在堂下跪好,静静地看着堂上的言明。
言明:“尔等何许人也?”
言明问完,那几人先是一愣,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答。
言明:“本宫问你们,你们是什么人?”
几人听完,这次恍然大悟。
其中那刀疤脸颤颤巍巍地回答道。
“青天大老爷,小的就是这本地人,名叫张贵,街坊外号叫‘刀狗脸’。”
说着,那张贵便开始介绍身后那几个人。
张贵:“小的都是小老百姓,也没有个媳妇,父母也都死了。”
张贵:“所以便住在一起,彼此照应。”
张贵:“这是我大哥王陆,这是我二哥……”
张贵磨磨唧唧介绍了半天,徐子墨也才算记下了他们的姓名身世。
言明见张贵讲完,一拍惊堂木。
言明:“张贵,你听好了。”
言明:“若是无罪冤枉,本宫会还你们清白。”
言明:“若是有罪抵赖,天官地官都要惩罚!”
那几人听完,急忙叩头哭喊。
“会说真话!会说真话!”
“青天大老爷可放心吧。”
哭哭唧唧一顿,才算安静了下来。
言明严肃地说道:“昨天的事情,你们都还记得吗?”
张贵一听,急忙愣住,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转头看向一旁的徐子墨。
张贵死死盯着徐子墨,禁锢在枷锁里面的手颤颤巍巍地指着徐子墨。
突然,张贵瘫坐在地,哭喊了起来。
张贵:“哎呦我的青天大老爷呀,您可要给小的们主持公道哇!”
说着,张贵身旁的那几人也纷纷哭闹了起来,仿佛受尽了委屈一般。
言明:“有什么缘由,尽管说出来,本宫自然会为你们主持公道。”
那赵贵倒是聪明,急忙摆手摇头,尽是一副委屈可怜之态。
赵贵:“小的不敢说,小的不敢说!”
赵贵:“小的曾经犯过错,怕名声不好,大人不信。”
言明厉声喝道:“本宫想来严明公正,你大可放心讲出,本宫一定主持公道!”
说完,那张贵才渐渐平静了下来,颤颤巍巍地指着徐子墨。
张贵:“就是他!就是他!”
“他当街无辜打伤小的们!还抢了钱!”
………………………………
第一百八十八章 诬陷
那赵贵也不多说,就是跪倒在地嚎啕痛哭,一口咬定是徐子墨当街殴打洗劫的他们,可谓是“倒打一耙”。
对于这些情况,徐子墨倒也是并不稀奇,因为就在这几人进来时,徐子墨通过这几人的神情就猜到了可能会发生这种情况,心中也早已有了准备,倒也是并不意外。
只是衙门外面的百姓,却开始了议论纷纷。
因为在百姓看来,这些混混无赖纵然欺压乡里确实可恶。
但是从表面看,这几个混混确实是鼻青眼肿,满身血污,的确是结结实实地挨了一顿揍,那赵贵所说的也确实不像是假话。
反观徐子墨,却是一身干净整洁,神色英武,一看就知道是富贵人家,倒像是有些手段魄力之人。
更重要的是,这些混混是本地人,徐子墨是外乡人。
在这些百姓眼里,自然是更愿意偏袒本地乡亲,纵使他一身罪恶。
一时间,衙门外面一阵哗然,百姓彼此之间议论纷纷。
“怎么,我听这意思,却是像那小伙子打了赵贵他们?”
“明明就是!你看那个小伙子,一身华贵丝绸,一看就知道是京城的大户人家,平时吃住的也好,练得一身武艺身手。。”
“是啊是啊,这种人多是为富不仁,所做的也都是仗势欺人的事,仇视我们这样的老百姓。”
那人说着,也越发激动了起来,仿佛煞有其事一般。
“在他们眼里,咱们这些老百姓都是贱民,自然是不会把我们放在眼里,所以他才敢到了平阳的地界打人。”
那人激昂慷慨,身旁的众人也是半信半疑,渐渐地也是融入其境,渐渐地激愤了起来。
“这种人别让我在街头碰见,要不然老子上去就是一铁锹。”
身旁众人也是纷纷附和,纷纷对这些流言蜚语信以为真。
“一定是他打了赵贵他们,一定是!”
众人看着衙门里面赵贵那哀嚎痛苦的神情,也不禁感同身受,纷纷为其打抱不平,纷纷忘却了这些人平时是怎样的欺压自己。
当然,人群之中也不乏质疑否定之声。
“不过,我倒是觉得奇怪。”
周围人一听这话,纷纷转头看向那人。
“那小伙子一身华贵,说不定练过武艺,一身功夫,你们说她打了赵贵我信。”
“但是说他抢了赵贵的钱?”
那人摇了摇头,继续说道。
“我是真不信!”
身边的人上下打量着他,生怕他是徐子墨身边的亲信,或者与徐子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这里给徐子墨说话,是为了混淆视听。
说来也是奇怪,越是混淆视听之人,越是觉得别人混淆视听。
不过平阳城里面也不大,乡里乡亲也都是认识,众人也知道那人是平阳的人士,这才放下心来。
“害!这还不简单。”
“那些达官贵人有几人不是喝着百姓的血升官发财的!”
一言既出,周围的人纷纷附和。
换做是平阳以外的地方,要是说了这种话,怕是早已有人前去报官捉拿以换取赏钱了。好在平阳不同,平阳人多是讨厌外地官员,在平阳人眼中,哪怕是京城的官员都不及平阳官员清正廉洁。
因为平阳终归只是一块封地,也是很好管理,而平阳人士许多都是外地逃难过来,得益于平阳汇聚半壁南汉的财富而逐渐发家。
所以这些平阳人,也多是自认高人一等,瞧不起别处官民。
所以,在平阳说这种话,是大可无碍的。
只见反驳那人继续说道。
“那些外地富商,见钱眼开,才不管我们这些小老百姓。”
身旁,一个看热闹的百姓也急忙附和。
“是啊,他们是见钱就要,才不管这钱对小老百姓有多重要!”
众人你一言我一句,有不少外地落户的百姓也是感同身受。
“是啊,我当年在济州时候,那些富户搜刮我们这些穷苦小户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
“一斗米也要啊!”
说着,百姓之中有不少人也是触动心弦,仿佛附和。
“岚州也是!”
“东丽也是!”
渐渐地,附和的百姓也越来越多,都开始讲述自己落户平阳前被搜刮剥削的惨痛经历。
情深意切处,不禁声泪俱下,惹得周围百姓也是心中同情,不禁上前安抚。
仿佛,这些人忘却了事情的真相,似乎也不在乎真相了。
现在,在他们眼里,都一口认定了是徐子墨打了赵贵他们,还抢了钱财。
伴随着内心深处对过往经历的仇恨,他们不禁把这股怒火撒到了徐子墨身上。
“严惩徐子墨!”
人群之中,有人一声高喊。
一瞬间,衙门外面鸦雀无声。
因为这些老百姓都在看言明的反应,若是言明将那人找个罪名下狱押解,那自己就不喊了。
若是言明认可或者默许了那人,那么自己也要跟着喊几句,以助声势。
在百姓眼里,这种时候可不能雪中送炭,只能锦上添花。
不一会儿,众人见言明没有反应,也纷纷在衙门外面齐声高喊。
“严惩徐子墨!”
“青天大老爷哇!”
“抓了徐子墨!”
愤怒、激动、仇恨,在这些百姓身上激起无限的怒火,仿佛就要从那仇视的眼睛中喷射出来,将徐子墨烧成灰烬。
水仙也从来没有见过如此阵仗,在宫里长大的她哪里见过民愤的恐怖。
水仙见百姓都被那赵贵蒙蔽,将罪名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