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御剑人间-第3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吹过林子,沙沙沙的树枝抚动发出轻响,隐约听到脚步声,陆良生转过身,一个杏黄衣裙的女子提着篮子正从老母庙那边缓缓过来。

    陆良生笑了起来,上前拱手:“小蝶姑娘,今日不买茶了?”

    走来的女子白了他一眼,轻哼声,从书生旁边过去。

    “有些人啊,表面温和有礼,指不定背后就在说人坏话。”

    呃

    陆良生看着女子背影,微蹙眉头,跟在后面问道:“姑娘这是何故?在下似乎并没有做出什么事吧?”

    前面窈窕的背影停下脚步,小蝶侧过脸来,仔细端详面前的书生良久。

    “陆国师,老母知道你会上山,所以今日是不会来见你。”

    “那我明日再来。”

    噗。

    女子被陆良生这句给逗乐了,低头抿着嘴唇轻笑两声,意识到失态,脸色连忙又严肃起来,瞪去一眼。

    “明日恐怕也不成,陆国师嘴厉害,心里只要还抱有那这事,老母就不会见你。”

    “原来如此。”

    陆良生向女子拱手行礼,在抬起头时,对方已经消失不见,可惜未能有机会问出崆峒印所在。

    叹了口气,正准备下山离去,走过刚才女子所站的位置,余光里陡然发现落叶被吹散出一片,露出覆盖的泥壤。

    嗯?

    陆良生拨开一片梧桐叶子,那泥土上有两行字:东出大海,归墟之处。

    片刻,泥壤蠕动,两行字体慢慢阖上,平复成原来的模样,书生抬起头,看去四周,这是那黄裙彩蝶的意思,还是老母借用她来传达?

    归墟

    心里记下这个词汇,便不再骊山停留,无言的朝山麓拱手拜了一拜,飞快下山往城中过去,回到万寿观已经快至晌午,陆良生跟其他人打了声招呼,吃饭不用叫他,回到房里关起门,将《山海无垠》翻出,凭借法术,在上面搜索归墟的位置。

    不知是陆元也不知晓,还是山海无垠的法线还没连去那里,根本没有任何回应。

    ‘难道不是这里?’

    想着,陆良生寻出几本书册翻了翻,但都没有类似字眼,阁楼中藏书万卷,有当年圣火明尊留下的,也有之前在隋皇宫里搜罗来的,陆良生放下房里这几本书,转身出了房门,守在外面的红怜开口叫了声:“公子。”书生径直去了走廊尽头,打开最尽头的房门,数支灯柱轰的亮起火焰照亮没有窗户的书房。

    一个个书架前,陆良生翻看竹简,上面是按成书时间来排序的,要找难度也颇大,红怜紧跟过来,取过一盏烛火照去两张凌乱的书架前,看着蹲在地上,一卷卷翻阅的陆良生,跟着蹲去旁边。

    “公子,你要找什么,妾身帮你找。”

    “归墟!”

    陆良生头也不抬的应了声,目光飞快扫过竹简上刻下的字迹,只要不是品味书中内容,他看书的速度便极快,往往四五卷竹简翻阅下来,一旁的红怜才堪堪对完一卷的字迹。

    “红怜不用找了。”

    “公子找到了?”

    “嗯。”书生拍了一下手中两本书册,起身挥袖,将堆积一地的竹简书本一一归回原位,吹熄蜡烛,一步也不停的回到房里,将这本叫做《庄子》的书翻到刚才查找到的那一页。

    ‘谆芒将东之大壑,适遇苑风于东海之滨。苑风曰:‘子将奚之?’曰:‘将之大壑。’曰:‘奚为焉?’曰:‘夫大壑之为物也,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吾将游焉!’

    轻声念到上面内容,随后目光又看去另外一本。

    ‘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纮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

    这两本合在一起的话,归墟二字变得更为详细。

    ‘归,回归本处,墟,废墟荒芜无底之谷也就是说崆峒印在这下面?’

    陆良生心里其实还有困惑,既然崆峒印这般神器,为何流落此处,那些天上神仙为何不将它收走,难道说他们怕这归墟之处?

    思虑间,身后房门吱嘎一声打开,红怜回头,蛤蟆道人抱着红公鸡小碗,边吃边走进来,“良生啊,今日小道士做的红煮彘肉当真不错良生?”

    见徒弟没反应,又唤了一声,旁边的红怜竖起手指放在唇间‘嘘’了一下,轻声道:“蛤蟆师父,公子刚才翻出两本书,一直在想上面的事,还是不要打扰他。”

    “哼。”

    蛤蟆道人哼了哼,将碗放去地上,挽起宽袖吧嗒吧嗒走去桌角:“遇上难事,为何不问老夫?想当年,老夫纵横睥睨三万里,俯瞰山川大河,什么事没见过?!肚子里有的是学问。”

    “那师父,可知道什么是归墟?”

    那边,陆良生放下《列子》《庄子》两本书册,偏过头看来问了一声,蛤蟆道人进来时,其实早就知晓,只是想着刚才的疑问,还未回过神来罢了。

    眼下,这一问,奋力爬上桌沿的蛤蟆愣了一下,迅速退回桌下,抱起地上的瓷碗走去房门。

    “为师也不是什么事都懂,良生还是慢慢思索吧,为师先出去吃饭。”

    房门呯的碰上,红怜掩口轻笑,两眼弯成了月牙,那边陆良生从房门收回视线,看去窗外春日阳光。

    既已知归墟之处,或许可以出海看一看若是有机会拿到崆峒印,隋国百姓能免受分裂战火之苦。

    陆良生看着抽出新枝的老树想着,衣袖里,手微微曲紧,定了下心思。

    身为国师,这是分内之事。



第六百四十四章 成行



陆良生要去东面大海的事悄悄道观里传开,这一趟出门不知要多久,就连一向喜欢跑外面的孙迎仙也极力劝阻。

    “绝对不行,我的陆大书生,那大海茫茫,脚下没块实地,船一翻,就海里泡着了,你要去就去,反正本道是不去的,别问,本道晕船行了吧!”

    “哼,真就不去!”

    “不去也好,我路上清静。”

    众人相识多年,心里自然舍不得,后面几天,被道人传讯,接到消息的左正阳、燕赤霞也都赶来长安相劝,都被陆良生摆手否决,说道:

    “大海虽然茫茫无垠,但随安当年也从南到北转过一圈,就算海上茫茫,我也能从东到西跨海回来,找不到所为归墟,能到极西之地看看,也算是一番历练。”

    其实要说离开脚下这片土地,陆良生心里也是不舍,而且此行,只带上老驴和师父,像红怜的身躯还在栖霞山庙里,若是一去数年,怕会有差池的,老孙更不能邀请一起远行,不然妹妹岂不是守活寡了。

    何况万寿观里还有两百多个孩子需要教导,道人留下也算是一个照应,将来也好将小纤,还有家中也一起接到长安住,不习惯再送回栖霞山。

    “我这一去可能两三月,也可能三五年,二老那边,到时你回栖霞山时,再跟他们说。”

    春风徐徐,拂过山门两侧的林野,哗哗的抚响里,陆良生牵着老驴出了山门,回头,红怜站在山门下抹着不存在的眼泪,微微抽泣。

    见到书生转过身来,一下跑过去扑进怀里。

    “公子只管去,家中二老,妾身会照顾好,也会看好栖霞山,等你回来。”

    “嗯,等我回来。”

    陆良生轻抚过青丝,目光望去那边撅着嘴,想要过来的栖幽,笑着伸开手臂,后者这才露出笑容,也扑过来,枕在书生肩头。

    “老妖,我要快些回来啊这里万一我待腻了,会想去外面玩的。”

    “我会尽快回来。”

    陆良生安慰她一声,拍了拍二女后背,朝那边陆盼八人笑了笑,“八位叔伯,这里就麻烦你们了,每月此处都会有银钱拨下,到时在城中购置宅院,将也可将婶娘他们一起接过来住。”

    “哈哈我们现在多快活,才不接来呢。”

    陆庆大笑嚷了一嗓子,令得另外七个大汉挑起你懂我懂的眼色大笑起来,见他们模样,陆良生离别的心情也好过不少,再三叮嘱了道人几句,朝猪刚鬣拱起手。

    “老朱,告辞!”

    身形彪肥的大汉擂了他一拳,瓮声瓮气的开口。

    “把俺老猪诱到这片繁华,舍不得走,你倒是一个人溜了,记得回来请我喝酒赔罪,对了,还要把猴子叫上,上次没灌翻他,有些可惜。”

    “好!”

    陆良生点点头,估摸着时辰,抖了抖宽袖,拱手一圈,也向芙蓉池里冒出一颗大脑袋的老蛟道别。

    出了万寿观,回头让道人他们不要送了,便是与等候的左正阳、燕赤霞一道走去长街,反正二人也要远游,就顺道陪着书生走上一段路程。

    吵吵嚷嚷热闹的长街上,陆良生忽然停下脚步,回头看着还驻足望来的一群人,脸上挤出笑容,放下缰绳,转身面向过去,朝他们又是拱手,随后,宽袖一拂,拉过老驴再无留恋的消失在人潮之中。

    叮铃铃

    铜铃摇响回荡城外道路上,匆忙的官道间,陆良生一路走去附近小径,走上一处山岗,不远处有座新修的坟茔,插着的祭幡在风里飘荡着。

    “陆道友,这就是你说的那个越国公吧,唉,记得还有过几面之缘。”燕赤霞抱着剑匣蹲去一旁,左正阳解下腰间的酒袋,踩着脚下的钱纸过去。

    陆良生接过酒水朝他点点头,拧开了上面木塞。

    “越国公,在下想了几日,觉得还是该像你这般才对,既然做了国师,就该有国师的样子,当像你学,陆良生敬你!”

    书生手中酒袋一倾,微浊的黄酒哗哗的浇在墓碑前,拱手拜了三拜,好一阵,方才收拾心情走下山岗,刚回到官道,城池的方向,远远有马车赶来。

    卷起的烟尘弥散,驾车的士卒吁了一声勒停了马匹,后面车厢,帘子掀开,一道身着金丝黑底常服的杨广从车里出来。

    “国师,朕去万寿观寻你,他们说你将远行,朕估摸着你会来这边,便急忙赶过来,想不到还能见上一面,国师,这是到底为何离开?朕还不明白。”

    自那晚之后,杨广像是变了一个人,皇帝气势愈发威盛的同时,变得极有耐性,遇事不决,多有询问朝中大臣意见,更多时候,尝尝微服出宫,听听市井间的言语,有时候还拿朝政未决之事,在酒楼茶肆中与人讨论,这点上让陆良生替故去的那位老人感到欣慰。

    “陆道友,我俩去前方等你。”

    大抵知道对方身份,燕赤霞不想与朝廷中人有所交集,尤其是皇帝,便拉着左正阳走去道路前面。

    这边,陆良生收回看去两人的视线,拱手迎去皇帝,拱手还了一礼,便邀皇帝一起,在道路边随意走走,笑着说道:

    “陛下莫要多想,臣不过是出门一趟,唯有不同的是,这次走的海路罢了,历练一番,也寻一件宝物。”

    “宝物?”杨广偏过头来。

    “嗯,一件事可定国运的神器。”陆良生不敢跟他说太多细节,毕竟到时能不能成,都还未可知,话便不能说满。

    “那国师要去多久,国师不在城中,要是遇上妖”

    “臣去时日不定,不好说,但陛下若是遇上非人力所能解决,陛下不妨请孙迎仙,还有观里叫木栖幽的女子帮忙,若还是不行,那着臣的信物去北面的承云门,臣与他们掌教有些交集,应该会出手相助。”

    “如此也只能这样了,望国师此行一切顺畅,朕在长安等候国师回来消息!”

    阳光倾斜,照来的霞光披在路边凉亭,彤红残阳拖着皇帝的影子斜斜拉在地上,他朝着渐行渐远的一人一驴拱手拜别。

    慢慢悠悠踏着蹄子的老驴背上,陆良生回头看了一眼越来越远的皇帝以及后方更远的城墙轮廓,叹了口气,叮嘱摇晃的书架里一句:“师父,我们走了。”

    隔间小门忽地打开,蛤蟆道人穿着长褂悬着两条小短腿,看着西去的落日,恹恹打了一个哈欠。

    “才出门?到吃饭了,再叫为师!”

    说完,缩回去,呯的一声将小门给碰上。

    叮铃铃

    铜铃漫过这条黄昏下的古道,老驴哼哧哼哧的嘶鸣声里,汇合前面等候的左、燕两人,一路向东而去。1603470316



第六百四十五章 那人好眼熟



时至初春,还有寒意的一场春雨里,光秃秃的树杆抽出新枝,湿漉的泥壤有嫩绿的草尖缓缓破土而出,然后,一只硕大的蹄印盖下来,连同泥土一起深陷下去。

    湿湿漉漉的林野间,雨滴顺着指头摇摇欲坠,一头甩着尾巴的老驴驮着背上的书生,悠闲的走过这条小径。

    陆良生捧着《列子》翻看一阵,到的路面较干的地方,跳下驴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