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御剑人间-第4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子,时辰到了。”

    “刚好。”

    前桌,陆良生也在鸡鸣响起时,勾下最后一笔,看着被自己画的满满当当的画轴,搁下毛笔,捧过画幅吹了吹上面未干的墨汁,这才缓缓卷上,拿过一条红绳将它系上。

    阴府的名册不能直接在人间使用,更不能用在祭天这种事上,而对于封神一事又是不同,便是与老孙合力炼制了一幅空白画轴,将名册上还现存的英灵抄录下来,顺道画上画像,更能准确的敕封。

    敕封英灵神位与天上神仙法相对抗,陆良生其实也并没有多大的把握,看着外面天色,目光转去摆放到面前的铜镜上,看着里面倒映着自己苍老的容貌。

    “这一步希望是对的。”

    一旁,红怜端来木盘,拿过上面的木梳,站在佝偻的身形后面,唇角微扬,轻声笑道:“公子自然是对的,而且,从来都是对的。”

    像是说到开心事,噗呲一声,笑的更灿烂,补充了一句:“永远都是对的。”

    陆良生看着铜镜倒映的女子替他梳理一缕缕白发,脸上笑的开心,也跟着笑了笑:“哪有事实绝对的,只是顺着万灵阵、妖星降世、崆峒印的脉络,觉察出自己要怎么做,说不得早就是天道准备好的,只不过是让我去做罢了,它可是最大的。”

    “天道妾身可不管什么天道,在妾身眼里,公子才是最大的。”

    “哪里?”

    梳理发丝的红怜停下手木梳,想了一下,反应过来,手握成拳头在陆良生肩头轻捶了一下。

    “公子这是跟孙道长学坏了。”

    聂红怜捶了一下,拿过桃木梳继续沿着刚才的发丝梳下去,随后一点点盘卷成发髻,转身飘去衣架,拿过上面的麒麟氅,一边给陆良生穿戴,一边说道:“公子就不担心元霸?他都出去这么长时间了,还有元凤,他还在太原”

    此时,楼外响起道人的声音。

    “五更天了,老陆,天门快要开了!别错过良辰!”

    听到外面的叫喊,红怜拿着一条祥云宝玉腰带,给陆良生系好,后者笑着点了下头,接上刚才女子的话。

    “元霸那身神力,还有我给那柄法器,一般神仙法相也奈何不了他,他走时,我还算了一卦,吉卦,不会有事至于元凤,之前太原说过一些话,叮嘱他事不可为就退来长安,只要不热血冲昏头,这会儿应该也快退回来了。”

    言罢,陆良生对着铜镜理了理袍领,握了一下女子的手,“没事的。”便拿过桌上的画轴走出房门,下到楼外,蒙蒙发亮的天色里,道人、猪刚鬣、陆盼八人,甚至李金花、陆老石、陆小纤也都一一早起来等在那里,守着早已准备好的三牲、特制的香烛钱纸。

    道人见到走出阁楼的陆良生,盘点了一下准备的东西。

    “陆大书生,你看还够不够,三牲不够的话,我让老猪上!”

    说完,就被旁边的猪刚鬣踹去一脚踢在屁股上,“去你的,要俺老猪当供奉,也不怕让那些个阴鬼魂飞魄散。”

    玩笑声里,陆良生抬头看了看天色,也不再多言,迈开祥云履,扬了扬手中画轴,大步走去山门。

    “天门快开了,时不我待,走,去封神台!”

    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寸寸金色破开云隙照出,推走笼罩天地的蒙蒙青冥。

    天门开了。



第七百四十六章 封神(上)



五更天,蒙蒙发亮的清晨,旌旗林立,兵马护卫一辆马车出了皇城。

    对于眼下众贼围攻长安的局势来说,朝武神经紧绷,察觉皇城传来的动静,纷纷穿戴整齐,出府乘车跟在长龙似得的御辇后面,去往芙蓉池。

    早早起床讨活的百姓看到这一幕,折转回去家中通晓家人,片刻不到,漆黑的城池亮起一盏盏灯火,不少人跟着出了家门,边走边穿上衣袍。

    “朝武都出来了,陛下肯定在前面。”

    “看方向,应该是去芙蓉池的。”

    “快快,一起去,定是国师那边有动静了。”

    也有起了床的汉子,推搡睡眼朦胧的孩童,“看热闹了,三儿,快去把你娘叫起来,烙上几张饼子!”

    早就等着眼下这场商机的商贩,一家人点着油灯围着锅边忙活起来,烙好的饼子一张张的放去白布遮掩的笼盖下,汉子挑起货担,牵着妻儿出了大门,与街上渐渐汇聚起来的人潮一起向着那边涌去,吆喝着买卖,顺道把热闹也看了。

    铅青的颜色里,一时间人潮涌动,扛着挑着早点、小吃货担的小贩高声吆喝,来回穿梭在拥挤的人堆,无数攒动的身影前方,手持一柄柄长矛的士卒站成一排,将芙蓉池与人海隔开安全的距离。

    乌泱泱的文武下了车撵,默契的排起朝中的队伍,跟着那边走下御辇的皇帝慢慢过去远方高耸青冥天色里的巨大高台,视野渐渐拉近,顺着底座往上望去,震撼的有些出神。

    “竟这般粗大。”

    “听说叫封神台国师这是真的要封神?”“不知有没有我们的份,好歹也是朝中大员。”

    “你想什么?!”

    “少言,此隆重庄严之事,不可乱说。”

    远方,身着祭天服,头戴通天冠的皇帝抬起脸来,脸颊一圈浓须在风里抚动,面容肃穆的望着粗大的台身,四面石壁雕出祥云袅绕,日月星辰、神仙、龙凤像是托举着蜿蜒围绕台身而上的石阶,杨广慢慢合手朝封神台躬身拜了一拜。

    身边的宦官看到皇帝躬身下拜,连忙转身朝身后的文武高喧一声:“陛下先行,众文武随礼!”

    大大小小前后有序排列的一众文武闻言,齐齐抬起手,躬下身子,两侧,士卒走过,举着火把去往封神台两侧,将火把投进两只刻有日神、月神画像的三足大鼎里,火焰‘轰’的一声窜了起来,浓烟在风里扭曲摇摆,照亮四周。

    远处万寿观内,浑身漆黑道袍,手握拂尘的道士走出,看着乌泱泱一堆人海,高呼的声音随风传开。

    “天门将开,吉时已到!”

    拂尘一拜,孙迎仙少有的严肃表情,往边上一站,八个身形壮硕的大汉,裸着画满符文的上身,抬着三牲走出山门,两边士卒持刀兵跟上,来到神台下方石阶停下,排成两列分去左右。

    八人沿着蜿蜒神台而上石阶来到最高处,将三牲一一摆上祭台,退去两边,持起风调雨顺、天地通明八面旗幡。

    “请国师登神台,祭天!”孙迎仙又是一声高呼。

    山门内,一双步履踩踏满是青苔的石阶慢慢走出山门,晃动的袍摆间双腿迈开走来,躬身在神台下的杨广直起身望去,长长出了一口气,看着过来的国师,捧着一卷画轴,面容忍不住勾起一丝笑,片刻,朝身侧的宦官吩咐了两句,后者点头领旨,向后高喧。

    “国师祭天封神,百官跪拜——”

    呼啦啦的一众身影跪去地面合手作揖,走过两侧士卒中间的陆良生捧着画轴,对于近处、远方无数望来的视线,面上没有一丝变化,看着前方延伸去神台的石阶,心里多少掺杂对封神的复杂思绪。

    ‘封神我竟做到了这一步。’

    看着脚下的石阶,落下的步履缓了缓,随后稳稳在阶上踏实,一步一步走的极为缓慢稳健,仿佛每一个石阶都有往日的画面在记忆浮现,印有阴阳的大氅双袖在风里抚动,陆良生走上高台,视野变得开阔。

    远方拥挤的人潮、高台下方的皇帝、文武百官都变得渺小,房屋楼舍鳞次栉比在眸底延伸去往目力的尽头。

    陆良生微微出神,没人看到他眸底泛起了情绪的波动,又像往日记忆的涟漪。

    山势逶迤,郁郁葱葱的林间,少年背负柴禾,小心翼翼走过崎岖山路,累了渴了坐去小溪捧起清水喝上一口,山上云雾袅绕,山脚下村落为争水源吵闹打架,告上县衙

    高墙大院,金嚓铜锣,阴风阵阵,那木台上,女鬼双袖飞舞,呓起了戏曲,画面如水铺开,衙门里的老人,拿着三本书递到了他手上

    莺飞草长,少年化作翩翩书生,牵驴驮书走出家门,站在苍松古树,朝发髻斑白的恩师拱手拜别。

    风吹过高台,雪白的须髯在风里摇曳,陆良生忽然笑了起来:“盼叔、庆叔,我记得当年第一次出远门还是跟着爹去的,中间后来还跟你们出去一趟,没想到遇上了一只硕大的蜈蚣,没想到这脚一踏出栖霞山,往后的一切像是斗转星移般的变化。”

    说到这里,他笑容更加灿烂。

    “记得栖霞山外面那条小清河,就那么大一点地方,养活两个村子的人,水从山上下来,清澈透底,每年夏天晚上的时候,还看到村里不少汉子偷偷趴在河边,没少被河里洗澡的妇人叫骂。”

    嘿嘿

    两边持旗幡的八条大汉嘿笑起来,他们当中可是年年都不落后的,这时下面,响起道人的声音。

    “吉时已到,天门快开了!”

    站在祭台前的陆良生,对这声置若罔闻,脸上仍旧挂着笑,轻声说道:“从一个山村少年,走到今日还是从前日子,令人向往啊,可惜回不去了。”

    站定的双脚举步迈开,陆良生捧着那卷画轴呈去头顶,缓缓跪去蒲团,目光抬起,看着东方天际破开的金色晨光,在眸底更加耀眼,然后,微微阖上眼帘,双唇微抖,说着只有自己,或者说予天际的白云、晨光能听到的话语。

    “封神之事,还望成全,归墟内你说的话,陆良生应下了。”



第七百四十七章 封神(下)



“封神之事,还望成全,归墟内你说的话,陆良生应下了。”

    画轴随着话语放去祭台,就在这时,轰隆隆的雷音滚过天际,陆良生抬起头,金色晨阳洒在翻涌起伏的云海,云雾袅绕缓缓打开一道间隙,犹如人眼,阳光照了出来,一寸寸推开青冥的天色,落去芙蓉池,高高神台上苍白须发的老人身上。

    黑压压的人海满眼金色,高台下方的皇帝、文武抬起视线望去,天空一缕金色里,仿如天威般呢喃,在天际轻响。

    “天门开!”

    下方无数的人只感身体一滞,仰起的头颅下意识的垂下视线,而远远的高台上,陆良生并未受到下方动静的人影响,袍袂猎猎飞卷,银丝脱离发髻吹去天空舞动,仰脸望着打开的云隙,微微躬身抬手一拜。

    随后,缓缓开了口,声音厚重而响亮。

    “自晋失其鹿,以至天下九州大乱,四方蛮夷施虐,遍地狼藉,我神州之民生灵涂炭沦为羔羊待人食用,后有挽大夏将倾之英雄,力挽狂澜,天下之混乱才渐渐平息,然,九州分裂,依旧让百姓流离失所,田园荒芜,无数为吃口饱饭的人拿起兵器倒在了这片生养的土地”

    法力携裹话语远远传开,响彻每一个人的耳旁,令人想起祖辈们说起的几百年的黑暗,这一刻,之前慌张的声音都安静了下来。

    那神台之上的国师,站在祭台前,佝偻的身躯捧起一杯酒水融入在洒下来的金色晨阳之中,酒杯倾斜朝下,酒渍化作一条细线落在脚前。

    “这杯酒,隋国国师陆良生,敬!为这几百来奋勇杀敌,死在这片大地上的将士英灵——”

    陆良生将酒杯放下,风吹过神台,旗幡飘荡,猎猎作响。

    “九州分裂,朝廷不恤百姓,先帝杨坚斩荆棘,一路战战兢兢统一九州,百姓才得以安宁,但就这太平盛世也有英雄豪迈之士,前仆后继的撑着这片天地,如越国公杨素,如上柱国韩擒虎也有许许多多叫不出名字,甚至不知名字的人,在一次次劫难里,用身躯换来一寸寸的安宁、太平!”

    酒水斟满,陆良生抬手朝天一拱,再次倒下:“这杯酒,也敬他们!”

    水声潺潺流满地面,声音也在回荡这片天地。

    “天下初得安宁几年呐,又起祸端,这天下总有乱国之贼,不想让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也或者他们觉得乱才好,乱了人心就去寄托神灵,得些许慰藉,可高高在上的神仙,能保佑这天下万千之人都能吃得上饱饭,冬日严寒穿得暖衣袍,能有一屋可居,一榻可卧否?!能为百姓脚下艰难的地面开垦出一条大道否?!”

    “他们不会,他们只会让人在神台下面跪着虔诚祈福,心安理得的享受供奉,说不得还不如一个鬼祟知恩图报!”

    金色的阳光照在苍老的脸上,须髯在风里微微抖动,陆良生伸手将祭台上那卷画轴捧起,托举过头顶,看去那落下云头洒在人间的‘金轮’。

    “奏请天道明察,天上星宿托身降世,使得人世混乱,城破家亡,人世间本该自治,哪有神仙插手之理,然群星降世,身携法力,凡人之躯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