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御剑人间-第4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奏请天道明察,天上星宿托身降世,使得人世混乱,城破家亡,人世间本该自治,哪有神仙插手之理,然群星降世,身携法力,凡人之躯难以抗衡,人间陆良生今筑封神台,封人间过往之英灵、四方神鬼”

    某一刻,红绳自他手中脱落,无声坠去地上,手中画轴猛地抛向天空,飞去那束金色晨阳之中。

    “绝地天通,断去他们念想,以保人间安宁!”

    翻转的画轴,‘哗’的一下展开,沐在天光里,祭台前,陆良生将崆峒印恭敬放去台上,指尖一抹长香点燃,高举过头顶,焚香徐徐升腾。

    “敕令,汉末汉寿亭侯,今阴府鬼王关羽,关云长,封人界伏魔元帅,立庙祭祀,主护国、忠勇!”

    画上一道持刀抚髯人像光芒一闪,一道金光自画像射去东面,越过渭水、山麓,以及下方兵马延绵排开,无数架着云梯冲向潼关的战场,随后划过长长的轨迹落去远方古老的城池。

    洛阳,还在往潼关开拔的军队,陡然听到一声战马嘶鸣,本能的回头。

    唏律律——

    战马高亢嘶鸣,一匹火红的战马立在缓坡,上方身影绿袍金甲,面如重枣,手中厚重刀锋一转,纵马俯冲而下,“喝啊——”的怒吼,须髯猛地抚动,天光里,刀锋随着奔涌的战马冲进人堆,拉出一道长长的冷芒。

    下一刻,身影冲出队列,横挥开来的青龙偃月缓缓垂去地上,鲜血顺着刀锋浸入泥土,凤眼微阖,左手扶去长须的一瞬,身后数十士卒颈脖裂出平整的殷红,然后肩颈上的头颅,齐齐掉去地上。

    “敕令,安葬他乡顺平侯,奋勇护国,今敕你返回阳间,封持国巡视使!”

    陆良生声音再响,悬浮晨阳中的画轴射出一道金光飞向西南。

    川蜀重重大山,锦屏延绵,山下孤茔升起光芒,前方供奉的小庙,放在架上的一柄银枪嗡嗡抖动,颤出龙鸣。

    斑斑锈迹簌簌脱落,神台上威风凛凛的泥塑,神光一闪,穿戴白袍银甲的人影走出,轻轻抚过枪头,抓住枪柄的刹那,殿外响起马嘶,一匹神俊白马摆动鬃毛,人立而起!

    封神台上,第三道敕令出口。

    “乌江之畔,末路英灵汇聚乌水,今受敕令诏,封乌江水神!”

    金光飞射天空去往东方,涛涛江水起伏丝丝薄雾弥漫而起,来往江面的船只间,无人看到一只大手缓缓伸出水面,然后死死握成拳。

    ‘虞姬乌骓’

    声音回荡,两岸吹起阵阵阴风,鸟兽惊走。

    “万人坑陷,白骨成堆,烙武安之印,敕封灵佑武安王,再执兵戈!”

    画轴飞出神光一闪,西北沙尘漫卷,兵荒马乱之间,隐隐有白字大旗竖立,咚咚咚的战鼓,伴随士卒的脚步齐齐推进,硕大的战车上,名为白起的将领,仰起脸,感受着阳光照来的暖意。

    某一刻,拔出腰间剑锋,指向长安的方向。

    “纵横江面锦帆船,亡后群鸦啼尸身,甘兴霸,今封武惠灵显王。”

    “桓侯张翼德阴阳两界巡查使”

    “吴国老将丁奉靖江侯王。”

    封神台上,陆良生的声音响彻,飘在阳光里的画轴一道道金光不停四射,划过巨大的城池,飞向远方。



第七百四十八章 人间业火,洪波起涌(半卷完)



芙蓉池水粼粼波光,耸立的封神台下,四周无数的旌旗林立,在风里作响,高台两侧日、月二神炉鼎,火焰摇曳,升起阵阵浓烟,一道道跪着的、站着的身影,远处持矛而立的甲士只能听到风声呼啸,仰起脸望去。

    一道道金色宛如流星拖着光芒划过天际,自画轴之中,不停分射,去往东南西北,簇拥芙蓉池外的百姓,看得眼睛都不眨一下,好半晌都未回过神来。

    “这这是什么?”

    “哎哟,好多金光飞走了。”

    “封神封神,怕不是光里都有神仙吧”

    “国师都能封神,国师他老人家会不会也是?”

    嘈杂的话语嗡嗡的在人海里交织传开,神台下方的武百官、皇帝杨广都一一抬起头来,大气也不敢喘,生怕惊扰到台上站立的身影。

    祭台焚香袅绕,符纸随风吹开,弥漫飘洒天空,陆良生收回视线,伸手拿去祭台一卷绸缎,自手中展开,看着上面内容字迹,须髯在风里微抖,声音苍老而洪亮的响了起来。

    “众人间故去之英灵、四方神鬼,听敕封诏令”

    天光蔓延云间,洒去的北方晋地,林中惊鸟乱飞,破损的马车遗弃路旁,仓惶步行的一行人相互搀扶沿着渭水向南,尾随的军队,连同攻破太原的刘字大军吹起了号角,直扑而来。

    “快走!叫元霸撤回来!”

    马蹄飞驰,车辕断裂飞滚,掉进河水里溅起浪花,李渊搀扶着妻子被儿子李世民还有几个侍卫保护着,身后潮水般涌来的步卒、骑兵声势浩大惊人,瘦小的身影犹如汪洋孤舟飘零摇曳,挥舞一柄巨锤,砸出一片人仰马翻、血肉乱飚的画面。

    嗡鸣的喧闹之中,屈元凤带着几人冲入,躲开擦过脑侧的长矛,反手一刀剁去马蹄,战马悲鸣往前轰的坠下,将上面的骑士掀飞摔在地上。

    “元霸!不可恋战,随我走啊!”

    拉过前方少年肩头,一侧,马蹄急促,一个北地骑兵探出长矛,照着嘶喊、拉着少年的身影刺了下去,屈元凤侧脸回头,下意识的抬刀格挡。

    嗖

    一道黑影破空疾响,穿过天光,呯的一下穿透甲胄,钉在那骑兵胸口,贯穿一道血糊糊的洞口,朝着后面另一个骑兵钉去,连人带马一起射翻在地,淡淡金光飘去空中四溢开去。

    屈元凤目光惊讶的偏转,随后听到的,是一声雄浑的马鸣。

    唏律律!!

    马声长嘶,震响这方原野,众人回头,李世民停下脚步,望着远处山坡,瞳孔都收缩了一下。

    “他是”

    天光之中,一匹赤红的战马抬起前肢人立而起,亢奋的嘶鸣声里,上方红色的皮肤斜斜飘荡,身着兽面吞头连环铠的高大人影,正马背上垂下弓来,拔出插在地上的长兵,画戟划过阳光,绽出一片森寒。

    “呵呵哼哼呵呵哈哈哈”

    豪迈猖獗的笑声漫过原野。

    潼关。

    喊杀声震天,攀爬云梯的身影含刀跃上,劈开的血路间,守城的士卒拖着凄厉的惨叫坠下城头,名叫秦琼的大将骑在马背上望着远方攻城的一幕,拔出腰间铁锏,杀意陡然袭来。

    掀起披风挥开兵器,侧面兵卒分散掀飞,极快奔来的身影高高扬起手中偃月刀,怒斩而下。

    呯!

    神光相撞,劈来的刀锋一闪而逝,消弭在空气里,然而,就这惊鸿一瞥的刹那,看到对方面如重枣呈出的怒容,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杀意。

    日、月神鼎火焰凶猛燃烧,神台上展开的锦帛在风里起伏。

    “人间混乱再起,生灵涂炭,天上众星降世托身反贼以乱九州不宁,然听敕封之英灵乃我人间土地慷慨豪迈之义士,虽身死而魂还在,岂能看着生养之土地乱于神仙之手,让我等同胞姊妹兄弟亡于这场无端劫难。”

    下方,杨广捏紧了拳头,原本好好的人世间,若非这些神仙乱来,大运河、北击高句丽、西征吐谷浑、北扩草原,等这一切做完,不敢说千古留名,至少他也对得起往后的千千万万子民,还有父皇杨坚。

    “然,众星繁多,携裹凡人为兵卒掀起烽烟,寻常人等难以抵挡,望请四方神鬼、英灵,听敕令诏拯四方危难,保天下九州万千黎民安身。”

    陆良生念罢,锦帛悬去火烛点燃,火苗燃烧绸缎慢慢窜起火焰,与锦帛一起落去地上,他看过神台下方黑压压一片人海,随后朝向天空,拱起手来。

    “承令诏敕封,魂聚长安!”

    金色的流星划过天际,南方沧澜江上,蓄起须髯的李随安带着大腹便便的妻子漫步阳光。

    某一刻,抬起目光,看到划过远方天空的流星,招来了楼中的黑白双剑,以及一柄青剑负去后背、腰间,拍了拍妻子手背,召集门中不多的弟子,歇斯底里的大吼:“去长安!”

    数十道身影负剑跃上一片片林野,踏叶而去的同时,群鸦起舞,托着一艘木船扬帆漂浮,一人着甲戴冠,手握一柄刀锋立于船首,俯瞰山峦间。

    东南之地,栖霞山里,小童摇着葫芦冲过林子,站到悬崖看到划过天空的流星,转过身辞别了身后跟来的母亲,投去下方山路,化作一只小狐,飞快穿梭来往行人商贩间,向北而去。

    涛涛江河之上,渡江的辅公佑、杜伏威军队开拔,偶尔抬起头望去流星划过,片刻间,江河下游,有硕大的船只行驶在茫茫水雾之中,高挂的旗幡上书靖江侯王四字。

    长安,封神台上的声音停了下来,陆良生看着烧成灰烬的帛书纷纷扬扬飞去天空,阳光里的封神名册失去光芒化作星点慢慢散去、消失。

    “谢天道成全!”

    陆良生抬手躬身,深深拜了下去,下方看着这一幕的皇帝,一众武跟着,齐齐朝天作去一揖。

    神位已封下去,对托身降世下凡的天上星宿已然发动了他最大的力量,如今怒潮滚滚而来,不留余地,只能像海中礁石立在这大浪的前方。

    不久,天门闭合,收敛了金光,陆良生走下封神台,等候下方的杨广只感一股股的阴冷袭遍全身上下,挥退左右侍卫宦官,举步迎上前来。

    “国师!封神之事如何了?可有哪些英灵前来,与我们同阵杀敌?!”

    “名册上,能来的都能来了。”

    陆良生目光抬起,扫过周围一道道身影,常人无法看见的四周,白马银枪的赵云、温侯吕布、骑乌骓持一杆大枪的乌江水神项羽、屹立战车之上的武安王白起、阴阳两界巡查使桓侯张飞、群鸦环绕的甘宁神

    湖水荡漾,阴风阵阵吹拂,来自各个不同朝代的英雄豪杰共聚而来,曾经的过往,抛却往日的记忆之中,而此刻都有共同的敌人。

    夏风掀起炎热,人间洪波翻涌,大战在即了。

    本卷完



第七百四十九章 风起云聚



“那日你们可看见了?哎哟,天空上金光四射,向着东南西北乱飞一气,要知道这会儿四周反贼作乱,还有这般天象,莫非是天要亡我大隋?”

    人音嘈杂,官道上车马频繁过往,夏日炎炎,蝉鸣在路边林野嘶声颤鸣,车辕翻卷的烟尘,匆匆而过的商贩行人,弥漫一股肃杀的战争气息。

    路边供人歇脚的茶肆,聚集了不少因为陡然发生的战事,滞留京畿一带的商旅,说起频发的战事,愤愤砸响手中陶碗,叫骂几句,嘈杂声里,也有声音街上刚才有人说的那番话。

    “兄台,你就不知晓了吧,哪里是什么亡国之兆!”

    茶肆边缘一桌,两个商贩喝尽碗里茶水,其中一人笑呵呵的转过身来,朝之前说话那个汉子摆了摆手。

    “我刚从长安那边出来,听说乃是国师在做法封神呢,哪里是你说的那般。”

    那边,被怼了两句的汉子,脸上挂不住。

    “四下战事频发,还弄这些荒唐事,当今陛下也是,反贼都快打到家门口了,竟还将一国之安危,百姓存亡寄在鬼神之事上,当真昏聩。”

    一旁,走过的店家伙计赶紧停下脚步,在旁小声提醒。

    “慎言!”

    茶肆边缘那桌,两个汉子对视一眼笑了起来,走南闯北的人,听到对方偏转话题也不生气,只是脾气上来,总得要理论个清楚。

    “兄台,不知情下说出这番话来,也没错,可咱兄弟俩那日是在长安的,那看的真真切切。”

    不服气的汉子端起酒碗,挑挑眉头:“看到又如何,还不是这种关头崇信鬼神,不问朝政。”

    周围,喝茶吃饼的众人也都望来。

    茶肆边缘那桌,看到他们投来的目光,商贩满意的轻笑出声,咳了下嗓子,抬手虚按一下,让诸人别急。

    “这封神一事,听闻也是事出有因,城里街坊间有传闻说是外面造反之人乃妖魔作乱,附身反王,蛊惑了兵将、百姓,这才有了国师做法的事,你们想想,国师多少年没出面了?这回出来,哎哟,在下远远看了一眼,头发、须髯都白了。”

    “妖魔?”

    周围茶桌歇脚的商旅、行人顿时一片哗然,常出院门的人,见识上要比寻常人要多不少,‘妖魔’二字,出门在外没少听到,印象里多是阴森鬼祟的妖怪,眼下听到附身反王身上,纷纷压低了声音,交头接耳起来。

    “怪不得,听战乱的地方逃过来的人说,朝廷的军队怎么也打不过。”

    “是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