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在是太渺小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现在却不一样,在最近频繁的冥想修炼之中叶飞发现,七小的力量在丹海之中形成一座孤岛,在自己体内占有了一席之地。
这是个好消息,证明自己变强的时候七小也在变强,叶飞甚至可以在这座孤岛上找到消失已久的老大;也是个坏消息,证明七小已然不是过去的小家伙们了,它们已然成长起来,说不定有一天会离开自己,奔向广袤的草原和蔚蓝的天空,想想就觉得伤感。
现实中老大不在,七小变成了六小朝夕不离地陪伴在若雪身边,叶飞无法通过正常的手段召唤它们,但可以利用丹海为媒介借用它们的一部分力量。叶飞要借助它们的嗅觉,相传狼嗅觉的灵敏度是人类的一百倍,天狼是狼中之王,其嗅觉的灵敏度超过人类一千倍。
叶飞内视丹海,用自己的精神力在丹海之中形成一个分身,向着坐落于海洋深处的孤岛挺近。这座孤岛叶飞从来没有进来过,他之前一直不想打扰七小在体内的生活,今天临阵救急有求于它,方才登门一看。
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孤岛不大,林荫茂密,岛身呈现出七狼同啸的盛景,其中两颗狼头特别巨大,从岛屿的最前端伸出分向东西。七小的居住地虽然小了点,但居住环境绝对好于封印九龙的混沌地带,可见被封印的凶蛮之兽和签订了主仆契约的仆从其待遇有着本质的区别。
叶飞的分身顺利地来到岛上,看到花儿盛开,兔子和鹿一齐奔跑,这里的七头与现实中的七小一般无二,并排坐在狼头崖上,面向大海任凭海风吹啸,很有一股王者风范。
七小中有一个叶飞几乎无法辨认出来,它全身坑一块、挖一块,皮毛斑斑勃勃,身形瘦小也就和寻常狼兽相仿,灰黑色的长毛,胸前有着一块十字形伤疤。
走近看,它的心脏近乎于毁灭,十六条触目可及的青筋从全身上下伸来,纳入一颗小小的种子里,而那种子则取代了心脏,成为狼兽生存下去的唯一支撑。
这只狼兽看上去很惨,幸好在这体内的世界另外六小并不会因为它样子的特殊而排斥它,几个王者并排坐在狼头崖上,任凭海风刮过身体,真是潇洒极了。
但叶飞的眼泪还是涌出来,他快步走上前抱住了死里逃生的老大,声嘶力竭地道:“你去哪了,老大,你去哪了!”后者没有反抗,任凭他紧紧抱着,也没有更多欢喜的表示,这些具现在丹海中的生物总归只是一部分力量体,七小弱小,力量体就没有生命感,像是个空壳子。
叶飞抱着老大哭泣,另外六个小家伙好奇地望着它,目光之中有信任、有尊重,更多的是疑惑。
过了很久,叶飞终于发现眼前的狼兽并不是老大,只是一个由力量幻化成的驱壳,感到有些失望。他站了起来,对一脸茫然的老大说:“回来吧,我们需要你!”得不到任何回应,转而走到其他六个小家伙近前,伸出手道:“伙计们,我需要你们帮忙。”
甬道内,处在三条岔路正前方的男人睁开了双眼,与此同时,他身上冒出热气,热气在背后凝聚形成天狼的幻影。
叶飞抽动鼻子,现在的他已经拥有了天狼的嗅觉,能够辨认出方圆三公里之内的所有味道,有了这个能力,他很快就找到了拓跋凤凰的踪迹,顺利走入甬道之中。
三条岔路,只有一条能够通向目的地,甬道内非常宽敞,可见地下的世界是无比宽阔的。叶飞不得不佩服修建甬道的人,帝都能人异士不少,能够如此秘密地修建出这样四通八达的地道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兜兜转转,后面仍是岔路不少,可见修建地道之人的小心谨慎,要不是叶飞现在有狼的嗅觉恐怕还真的就找丢了,进入迷宫之后再也出不去了。
经过最后一个拐角,叶飞蓦然感受到自己要找寻的气息在前方变得浓烈,可见拓跋凤凰就在那里,他知道对方一定是与什么人接头去了,趁着夫君不在家的时候。
第771章 真凶现身
叶飞放慢了脚步,狼在接近猎物的时候会压低身体、弓起背脊、匍匐前进,叶飞学着狼的动作,让走路发出的声音,让自己的呼吸达到最小,紧紧盯着猎物决不放松。
叶飞要悄悄地接近猎物,他要在接近猎物的时候让猎物发现不到自己的存在。
走过拐角,前面有一段平坦的道路,道路的尽头连着洞穴,此刻拓跋凤凰便在洞穴中焦急等待。
叶飞后背贴着石壁,侧着头用眼角的余光去观看,看到拓跋凤凰现在正站在洞穴中间焦急地来回踱步。她自然应该心急,因为时间晚了安旭说不定就带着女儿和女婿回去了。
现在的拓跋凤凰和之前与安旭在一起的时候判若两人,衣服没变,但是身材却消瘦了,颧骨变得很尖,两腿有力的站立,眼睛被无数金黄色的晶状体覆盖,它们看起来像是苍蝇的复眼,却又不是,那是三头鸟妖拥有的特征。
直到现在叶飞才明白为什么通天教和无面杀手集团都是最近三十年崛起的,而且崛起势头都无可阻挡,原来是帝国最高掌权者在幕后暗中支持,甚至那个人就是创造了这两个庞大组织的幕后领袖。
想必那个人是要借他们完成一些自己不便处理的事情吧,想必那个人其实对于佛宗在国家中的影响力早有不满,所以才会暗中创建教派,探索全新的力量之源,求得和佛宗一战的力量吧。
这么说起来,所谓的针对通天教的全面打击也是一纸空谈了。事已至此,那个幕后操控者的身份已经不言而喻,但叶飞仍要等,等着他主动现身,用自己的眼睛去亲眼确认心中的猜想。
拓跋凤凰在焦急地等待,在此过程中叶飞心里面生出疑问,原本坚定的想法变得犹豫起来,不禁在想有没有可能是其他人幕后作梗呢,会不会还有比那两个人藏的更深的存在呢,毕竟那个人始终坐镇朝野,应该没有时间去经营两个庞大的组织啊。
人就是这样,明明已经坚定的事情但因为没有亲眼确认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怀疑,也始终不敢确定,人类总是多疑的,只有最终用眼睛确认了,才能确定事务确实存在,才终于会相信。
幕后黑手已经呼之欲出,不仅仅是叶飞,很多人都已经注意到了他的存在,在那邪恶的计划露出真容的时候注意到的,那个人,一定就是那个人在暗中主导一切。
……
哪里有纷争,哪里就有对抗,哪里就有生死之别,就有残酷的战斗。
对于是否造反,大皇子的府上产生了分歧,分歧来自于大皇子和他的舅舅慕容南,这是大皇子第一次主动站出来反对舅舅提出的意见。
大皇子不愿意发动反叛,一是顾念父子之情;二是认为反叛不会有好结果,反而会葬送了自己;三是他的心中存在着侥幸心理,认为父皇可能只是在生气,并非就像慕容南所说的会狠心杀掉他们。
关键时刻,大皇子表现出的坚定态度令众人吓了一跳,他们本以为这会是一个安于享乐的无用的傀儡,却万万没有想到对方在关键时刻原来如此的坚决。
精瘦的慕容南看着大皇子毅然决然的脸,深吸一口气,他忽然发现或许自己一直以来都太轻视这个无论什么事情都习惯于询问身边人意见的皇子殿下了。仔细想想,大皇子傻里傻气的性格正是如此多人心甘情愿投靠他的原因,他们都认为这是一个好糊弄的君主,跟着他将来一定有前途,从而放松了警惕。
有没有可能,大皇子曾经展现出的一切都是他的有意为之,会不会他故意表现得傻里傻气的来降低别人的警戒心呢,来博取他人的好感呢,毕竟慕容家和拓跋家都是英才辈出的家族,两个家族优秀血脉结合不应该是如此孬种的样子。
看着大皇子的脸,慕容南的脑海中闪过了很多很多念头,不过他摇摇头,因为现在已经不是思考这些闲七杂八事情的时候了,现在应该想的是怎样保命。
他很清楚老皇帝的性格,他知道那个男人要么不做,要么做绝,如今事情到了这般田地,老皇帝一定是准备赶尽杀绝了,自己也是太糊涂了,居然误以为岁月消弭了对方的意志,想着把唯一能和大皇子分庭抗礼的十皇子斩尽杀绝,殊不知这压根是在自掘坟墓。
最近十年老皇帝一直在寻求左右制衡之道,使得朝局达到平衡,群臣为他所用依附于他。皇子真代表群臣杀死了他想要重用的楚绣是压倒他心里防线的第一根稻草;大将军王上官虹日一改往日的恭顺,率领一百边军高手前来帝都勤王是压倒他心理防线的第二根稻草;自己联合朝中群臣对皇子真赶尽杀绝是压倒他心里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
事可在再一,再二,不可再三,当老皇帝发现左右平衡已经无法维持朝局的稳定了以后,他寻求一次彻底的改变,用血腥的屠杀去达到自己的目的,锁城就是最好的证据。
犹记得三十年前他也是忽然锁城,没人知道他要做什么,直到屠刀挥落的瞬间那些一直以宁死不屈示人的前朝旧臣才知道自己有多么的无知,才知道自己的顽抗在这个千古未见的明主身上根本不顶用。或许在老皇帝眼中,广袤的九州大地人才取之不尽用之不绝,杀了一批再来一批就是,他从不为缺少人才,帝国无法正常维持而感到担心。
很显然,不管是顾念父子之情也好,还是心中存有侥幸也好,大皇子并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而缺少了他的支持反叛的事情根本就无法成功,因为缺少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一个拿的出手的理由。师出无名是兵家大忌这谁都知道,也就是说,自己需要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动大皇子,让他答应自己反叛逼宫的提议。
慕容南将目光落在上官虹日的身上,他感觉对方是经历过三十年前血腥一幕的人,应该会理解自己的心意。
果然上官虹日接触到了他的目光,领会了并且做出了回应:“殿下,臣觉得慕容丞相所言不无道理,臣是跟随陛下一路风风雨雨走过来的,对陛下的性情真是再了解不过,那个男人的性情极度残忍的,不能因为他老了就放松警惕。
殿下,三十年前您应该记事了,当年帝都血腥的一幕您也还记得吧。”
“这……”连大将军王也从旁帮腔,大皇子终于犹豫起来,“不管怎么说,叛变总归是死路一条,咱们根本没有对抗父皇的资本。”
“不瞒殿下,资本其实是有的。”慕容南终于露出了狐狸尾巴。
“你指的是!”
“若干年来,臣其实一直在为此做着准备……”
“舅舅,你难道早有反叛之心?”
“不不不,臣只是为了有备无患!”不知不觉地,慕容南开始在大皇子面前自称为臣了,表明他要给予大皇子更多的尊重。
“那你的准备是……”
“……”
密议结束,众人全部退下,大皇子拓跋元吉唯独将叶腾留在屋内。叶腾有着万年不变的火鸟装束,之前开会的时候始终一言不发安静地旁听,此刻被大皇子单独留下仍是保持沉默,等着对方先开口。
室内安静,大皇子坐着、叶腾站着,大皇子问:“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叶腾想了想,回答道:“右宰相说的是一条办法,卑职也觉得一味坐以待毙、任人宰割太被动了。”
“你也这样想?”
“三十年前卑职没有身处帝都,却也听说过那段时间的血腥和暴戾。恕臣直言,陛下他其实是个极度凶残的暴君,你看大将军王上官虹日南征北战杀敌无算、灭族无数,哪一场战斗不是得到他的应允,哪一次的行动不是他在背后支持。大将军王能够获得今日的成绩,与陛下坚定不移地支持是分不开的。
卑职认为陛下他是个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的暴戾之君,陛下很聪明,总能让身边人代替他承受暴戾弑杀的骂名,南征北战的上官虹日,现在接管朝政的拓跋子初都是陛下的棋子而已。”
“这么说来,造反势在必行了。”
“正所谓不成功便成仁!都到了这一步陛下还不愿意册立您为太子,可见他压根没想过立您为王储,而您背后的势力又是如此的庞大,能怎么办,我想在陛下看来,要切实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一条路可行。”
“虎毒还不食子,本王始终不相信父皇真的愿意残害自己的亲生儿子,更何况,左宰相拓跋子初一直对本王有所示好的,他是父皇肚子里的蛔虫,如果早知道父皇无意传位于本王的话,为什么会有意无意地向本王示好呢。”
“这一点卑职也不能想明白。或许,连拓跋子初也无法完全揣摩出陛下的真实用意吧,又或者就像殿下您担心的那样,一切都是咱们杞人忧天了。
但有一点,殿下您仔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