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棣边让一脸焦虑的朱权坐一会儿,边陪着宁生朝外走。等来到府门外时,从随后赶来的马彬手中取过一张银票,神不知、鬼不觉地塞入宁生手中、道,
“路途遥远,还望宁总管保重身体。”
“殿下真是太客气了。”
宁生也没推辞,只是心照不宣地点了点头,上了停在外面的车,在一群锦衣卫及小太监的簇拥下、离开了。
回到前厅,只见朱权还在那里发呆,便笑道,
“怎么,不能继续到处逛了,不高兴了?”
“哪里啊,”
朱权愁眉苦脸地道,
“父皇干嘛不让四哥节制那个兀良哈部呢?干嘛让我来啊。我这又没打过仗、也没带过兵,可该怎么办呢?”
“十七弟啊,不是每个人一出生就会带兵打仗的,”
朱棣瞧了瞧他笑道,
“不过既然你问到了,四哥我就对你说一句最重要的,就是做为三军统帅、绝不能贪生怕死,一定要时刻同自己的将士们守在一起。”
“哦,我明白了!”
听了他这番话,朱权忽然高兴起来、道,
“多谢四哥指点,小弟明白了!我这就去大宁了。”
“怎么说走就走啊?”
朱棣很是意外地看着他问。
朱权也很无奈地道,
“父皇追的急,做儿子的哪敢不听话呢?有时间我再来看四哥您吧。”
“也好。”
边答应着,朱棣边将他送出府门,又看着他上马、带着手下人离开。只是当自己的这位十七弟的身影刚刚从视线中消失,朱棣的脸色顿时变得十分地阴沉,回过身对侍候在一旁的郑和道,
“我们走,去庆寿寺见道衍大师。”
主从二人打马前行、几乎是飞奔到了寺中,见了是他,小沙弥们自然不敢拦阻,二人径直来到方丈之中,脚一踏进门来的同时、朱棣便道,
“大师,是小王错了!不该急躁才是。”
道衍正在看着一卷经文,听他这没来由的说出这么一句,便微微一笑、道,
“好吧,那么陛下传旨来都说了些什么呢?”
“大师已经知道了?”
朱棣边对他这么快就知道了消息而感到惊讶,边在旁边坐了下来,
“父皇他将兀良哈部编为朵颜三卫,并将节制权交给了十七弟,本来这……”
“四爷!”
道衍突然提高声音打断了他,
“万事都没有本来,难道您就没想过这道旨意,从内容上看明明与你没什么关系、却还要让您同十七殿下一同来接旨,这其中的含意么?”
“当然想过,是因为我没听大师的劝、做事过于急躁了吧,”
朱棣有些垂头丧气地道,
“我不该太过出风头,还用金虎符强令冯胜他们出兵,兀良哈部的事、我也不该自己上奏给父皇,所以才惹得老人家不高兴了,用这件事来敲打敲打、警告我一下是吧?”
“四爷,您只说对了一半儿,”
道衍笑道,
“凡事都是有正反两方面,而在这件事中也同样存在着这个道理,四爷不必只为不好的一面烦恼。”
“难道说、还有好的一面么?”
朱棣的精神头儿又来了,立刻抬起来、热切地看着道衍。
道衍依然微笑着,
“当然了,陛下当着你的面儿、将朵颜三卫的节制权交到了十七殿下手中,这确实是为了敲打四爷你,可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也说明了陛下如今是非常非常的重视四爷您了。”
“真的?”
朱棣有些兴奋起来,
“那么,以后我该怎么办呢?”
“以后么,陛下那边是绝对会时时关注于四爷你,观察、考验是绝对会少不了的了。所以、四爷你要做的还是老衲曾经对你说过的,培植自己的力量、以备用人之时一定要有能信得过的手下。而你本人自然是要低调行事,比如说、将那金虎符还回去。”
“可……”
听了这句话,朱棣不禁踌躇了起来,
“这金虎符……”
“怎么?难道四爷您真的被那金光闪闪的东西给蒙住双眼了?”
道衍的语气再次变得冰冷。
朱棣苦笑了一下道,
“怎么会啊,小王又岂会不知这些只能代表虚名的物品中、留在手中根本毫无用处,甚至又会碍事,可是……”
“可是什么呢?”
道衍依旧目光如炬地盯着他,
“既然知道这都是些没什么用的东西,因何还不愿意舍去呢?”
“那是因为、这金虎符是二哥对我表现出的信赖啊,”
朱棣的脑海中不禁又闪现出二皇兄将金虎符托付给自己的情形、道,
“他也是因为担心那些将军们以资历压人,难免会做出于我不利的事。”
“可手中有了这东西也不一定就能改变此种状况吧,”
道衍淡淡地道,
“所以留在手中根本就没任何好处,还是尽快还给他。一殿下问起原因,你就说、如今北元已平灭,没有必要再将虎符留在身边,更何况是如此重要之物,自然应该还给他。”
“好,小王就依大师所说。”
听道衍说的十分有道理,朱棣便不再多说、点了点头,按大师说的去做了。
从庆寿寺出来,朱棣抬起头、看了看湛蓝湛蓝的天空,好象刚刚发现天竟然是如此的广阔无垠,那么天下也应该是这样吧。
长长的呼出一口气,向周围看了看时已至盛夏的北平府,忽然觉得自己有些好笑
又何必因为已经发生了的事情去烦恼、去后悔呢?重要的是未来的发展不是么?
这样想着,不禁露出了一丝会心的笑容。跟在一旁的郑和见了、也跟着松了口气,
“如此便好,”
“三保、你在说什么?”
朱棣一愣,扭头望向他、问道。
郑和微微一笑道,
“果然四爷您还是笑的时候最令人安心。”
“那好,以后四爷我就多笑一笑,而且、要一直笑到最后。”
想着即将到来的日子,朱棣如是说……
第四部完 2k阅读网
………………………………
惩恶除奸
………………………………
第一百七十九章 远征塞北
塞北、古北口……
时值三月、本该是春暖花开之即,就算这里地处北方、可也不该是这个样子。
燕山雪花大如席
这是那位唐代大诗人李白告诉给人们的,而现在所呈现在眼前的、让所有将士对这诗句均表示了信服。虽然说漫天飞舞的雪片并没有席子那么大,却也有如鹅毛般遮人眼幕,放眼望去、仿佛天地间的万物均在这白茫茫的一片之中荡然无存。
“这样的天气、怎么打仗啊?”
“就是啊,说要打仗,恐怕就连走路都做不到,更别说是行军了……”
“我们还是和燕王殿下说说、等雪停了再走吧……”
抱怨声渐渐地从军营中四起,开始还是零星的议论,接下来便汇合成了主流、传向营中的各处,当然也传到了身为军中主帅的燕王朱棣耳中……
此时,随着北元帝脱古思贴木儿身死,前元在名义上已经灭亡,只是那些北元残部还在做着局部的抵抗与袭扰。而相对的实力比较强就的是乃儿不花和耀珠二人所统领的这支人马。
大概知道凭他们现在的实力,自然是无法与强大的明军面对面的对抗,所以这些北元残部只是一味的搞偷袭战术,突然的出现袭扰一番、再快速地撤离,一来一去就象一阵风,让人无法防范,使得边关一带不胜其烦。正因为这样,此番大明皇帝才亲下诏令、命驻守在北平的燕王朱棣,以及太原的晋王朱,各统领本部人马前去平叛。
而立之年即将来来临之时,终于要做主帅了
当接到诏书那一刻,朱棣的心情是千分的感慨、又加着万分的感激,这一切都如道衍大师所预料的那样,正因为如此,自己才在之前做足了各种军情的收集与探查,才不至于在使命到来之时、落得个措手不及。
帐外喋喋不休的叫苦声不停地传来。
“这群软骨头还是不是当兵的呀,下个雪就把他吓成了这个样子。”
坐在一旁正在擦拭着剑身的武平文烦躁地道。
朱棣从地图中抬起头看了看他、笑道,
“身为行伍之中的士卒、却如此不能吃苦,真让武六侠见笑了。”
武平文本是“华山七杰”中的第六位,自从一次偶然的机会与燕王相遇并相识,便开始跟随在他的身边。
此时听朱棣这么说,武平文一下子意识到自己正在批评燕王的部下,顿时有些尴尬、却还坚持着道,
“难道他们从前也是这样么?不过现在统领全军的可是四爷您了,见硬就回的这习惯得改改。”
“说的是啊。”
朱棣轻轻叹了口气。
虽然非常的轻,却也足以令帐内跟随着他的两个人、同时将关切的目光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正在将火盆中的火拨旺些的郑和轻声道,
“四爷还是休息一会儿吧。”
“不成啊,这种天气、这种军心,我又怎么能安心休息呢?走吧,陪我出去看看。”
朱棣站起身,将袍带紧了紧、又整理一下袍子,郑和立刻从旁边取过皮斗篷给他披在身上,又替他系好带子、整理好毛茸茸的狐皮毛领。
站在那一动不动地任对方为自己做这些,朱棣不禁有些感慨
是啊,时间过得还真是快,记得三保刚刚来到王府中时,还只是个瘦弱、苍白的孩子,如今已成长为一个身高都已经同自己差不多了的俊美少年人,无时无刻不在身边承担着自己的责任。
“走吧。”
直到被他包裹严了,朱棣才微微笑着道。
见他二人准备着要出去了,武平文也起身将剑在肋下佩带好,瞬间便来到他们的身旁。郑和一见、有些哭笑不得地道,
“武六爷,你也要一起去么?”
“是啊,怎么、不行吗?”
对于他的置疑、武平文顿时现出一脸的不解。
郑和笑着摆了摆手,
“不是不行,只是、您这穿的也太少了,怎么也得再加件厚一些的衣服、不是么?”
“三保说的对啊,”
听他这么说,朱棣也扭回头上下的打量了武平文一下后、边点头边随声附和着。
其实郑和说的有道理,象这种大雪拥门的天气里,武平文依然穿着他那件标志性的、四季不变的文士青衫,让人看着都感到冷得慌。
武平文往自己身上瞧了瞧、满不在乎地道,
“没关系,我一点儿都不觉得冷,反倒是小郑和你,还好意思说我,你穿得也不比我多出多少啊。”
“啊,是哦,”
这回,朱棣又将目光转到了郑和的身上,看着他穿的这件夹棉袍、再次点头,
“干嘛把我包的这么严严的,你们俩却都穿得这么单薄?”
“那是我们真的不冷吧,”
郑和笑着道,
“四爷,我们走吧。”
既然人家两位都说不冷了,那可能就是真的不冷,朱棣本不是个喜欢钻牛角尖儿的人,觉得没必要再坚持下去,便带着二人出了寝帐。可是武平文却有些纳闷儿起来,自己不冷是因为内力深厚,而小郑和又是怎么回事,难道说这孩子现在的功力、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竟成长得这么快了?
出了帐门,守在帐外的八名禁卫军齐刷刷地行着着礼,
“燕王殿下!”
“嗯,你们辛苦了。”
说了句“辛苦”后,朱棣抬头看了看那还在飞舞着的、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的雪,便又看了看他们道,
“你们八个人编成两班,一个时辰一班,轮换着去休息休息。”
“多谢殿下!”
八个人立刻露出欣喜的表情谢着恩。
转过身,朱棣三人朝各个营寨走去。没有刻意的去打扰那些军卒,有个别发现他们的过来施礼,朱棣也只是吩咐几句便离开。
一大圈儿转下来,各处的情形基本上差不多,只有两个字
懈怠。
看着那些军卒们烤火的烤火、聊天儿的聊天儿,还有的竟然堆起了雪人儿、打起了雪仗,朱棣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阴沉。
走着走着,这次巡视已接近尾声,然而就在这时,前面的一处营寨在风雪之中渐渐的映入了眼帘,立时让人的精神为之一振、耳目一新。
只见此处的帐蓬扎的错落有秩,负责守卫的军卒站得整齐笔直,而那些不当值的、也都在安静地休息着,没有一个闲玩儿胡闹的。 2k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