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吗?”
朱棣看起来有些震惊,
“竟然会有这么多。”
“是啊,他不但占地、还蓄养家仆,他做的那些事情谁都知道,恐怕也只有四哥你不知道了,”
朱橚的语气中、根本不将蓝玉的所做所为当成一回事儿般地说道,
“而且、四哥您现在还关心他做什么,是不是也该关心关心你自己了呢?”
“五弟此言、是什么意思?”
朱棣当然听出他的弦外之音,便轻轻地反问了一句。
见他还是一副不动声色的样子,朱橚有些急了,
“还能什么意思?太子殿下已经先行逝去了,以后……”
“以后又能怎么样,”
朱棣立刻严厉地打断了他的话,
“五弟,四哥正好也想要劝告你一下,不要去想那些多余的事情,父皇身体尚且康健,以后的事情自有父皇来定铎,而我们要做的只有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该有的终归会有、不该有的当然也不要去强求,四哥的意思你懂了么?”
“小弟懂了,”
被四哥给驳斥了,朱橚有些委屈地点了点头,
“可是我说这些、还不是为了四哥你着想么……”
“四哥明白,”
朱棣的表情缓和了下来、道,
“只是我们生在帝王之家,又偏偏成了皇子藩王,平时的言行不谨慎一些是不行的。就拿我们与其他大臣及地方官员相处的这件事来说,首先、绝不能干涉地方事务,其次、也不同任何大臣来往过于密切,哪怕是沾亲带故的,这个五弟你可一定要记住了。”
“这……”
听四哥提到这个问题,朱橚先是愣了愣、接着便是沉默,因为他清楚的很、四哥在这里是有所指的。
朱橚的王妃是大将军冯胜的女儿,也就是说冯胜是他的岳父。有一次因为私下去拜会这位老泰山,可很快便被皇上知道了、并对其进行了斥责。而这之后、回京的冯胜便也一直闲在府中、几乎是无事可做。
四哥这是在提醒他千万不要再轻举妄动,尤其是在这种敏感的时候——
沉了半晌,朱橚才点了点头、认真地道,
“四哥说的不错,小弟一定会注意的。”
………………………………
第二百六十六章 探寻东昌
() “这样便是最好的,”
扭头重新看过去时,见五弟的额头上竟然渗出了冷汗,不想他竟然会被吓成这个样子,朱棣的内心顿时也有些隐隐做痛起来,连忙安慰着他道,
“父皇他老人家固然也是为我们兄弟着想,所以五弟你也不必过于紧张。”
“那么、四哥,”
朱橚又抬起头看着他,
“如果我想你了,还能不能去北平你的府上去看望你呢?”
“这个当然可以了,”
朱棣微微笑了笑道,
“不过你若想去看我、可要事先打个招呼哟,因为四哥我可不一定会在北平城中呢。”
“是啊、是啊,”
朱橚也跟着连连点头,复又露出笑容道,
“谁不知道四哥是位大忙人呢,只要能够见到你就好。”
兄弟二人一路同行着,不知不觉间已到了徐州地界,到了这里、两队人马不得不要分手了,朱橚带人往西赶往开封府,而朱棣却要继续北上、前往北平。
马上要分别了,朱橚又依依不舍地动了好一阵子的感情,最后还真是应了“洒泪而别”这个词。可不管怎么舍不得,该分开还是得分开,朱橚坚持让四哥先行,自己要一直看着他、直到谁都看不见谁了,这才带着手下人上了路……
与五弟分开后,朱棣命令人马加快速度,看起来真是急着要赶回北平府。可谁知、到了山东地界时,又让大家慢了下来。
又行了一天,朱棣忽然将于谅、周铎唤到面前吩咐道,
“你们俩个带着卫队先行赶回北平,本王和三保要离开些日子,过几天再回去。”
“啊?四爷您怎么又要自己走啊?”
周铎真是愁得没法儿,苦着脸道,
“您总是这样,说句恕罪的话、这万一要是真的出了点儿什么事情,您还让不让我们这些做属下的人活呀。”
“没关系,有三保跟着我呢,肯定不会有事的。”
朱棣一脸的轻松,完就没有将他的话放在心上。
周铎实在是没办法了,只好求助般地看了看于谅。
于谅当然也担心了,可还是想了想才道,
“四爷,三保虽然可以信赖,可毕竟他一个人势单力孤,您要真的想不带卫队、单独行动的话,那也要让我和周铎一同跟着。”
“对,我们两个也要一同去。”
周铎听了,也连连地点着头。
朱棣挨个儿地瞧了瞧他们两个,笑道,
“你们二人是不是有点太小瞧你家四爷我了,你们把我当成了摆设、还是当我是泥捏成的啊?怎么会是三保一个人呢?真遇到敌人了、我也一样可以保护自己。”
“四爷……”
于谅还不甘心地想要继续劝说,却被朱棣摆手给阻止住了。
跟了他这么多年了,二人他知道劝不了他、周铎只好嘱咐着,
“那四爷您可要小心了,想看的看到后,差不多少就赶紧回北平去。”
“还有三保啊,如果有什么事情、要赶快向地方官府求助。”
于谅也不放心地向郑和说着。
郑和听了点着头道,
“三保记下了,二位请放心吧。”
“你们两个说的差不多了吧,赶快带着卫队走吧。”
朱棣听得都有些不耐烦了,挥着手赶着他们快点儿离开。
周铎、于谅二人只好摇了摇头、拨马率领着王府卫队继续向北而去。
见他们走远了,朱棣用抱怨般的口气道,
“两个大男人、怎么这么罗嗦啊。”
“这也不能怪他们,是四爷你一向的任性妄为、让他们怎么能不担心呢。”
郑和忍不住笑着道。
朱棣听了、横了他一眼道,
“好你个三保,竟然敢教训你家四爷我来了,还说我‘任性妄为’?”
“不是‘任性妄为’、那四爷您这样又是什么呢?”
离开了其他人的目光后,此时的郑和看起来根本不怕他,依然笑着瞧了他一眼反问道。
朱棣还真是认真的想了想、才又点了点头,
“那就是‘任性妄为’吧。”
两个人就这样骑着马朝东绕了过去,虽然不知道这到底是要去哪里,可郑和一向都是只管跟随协助,必要时加以保护,所以一路上就这么安安静静地走了过来。
朱棣此时终于能够得到身旁的片刻清静,神情也显得放松了许多。可等到走出了一段路后,忽然见郑和好象愣了一愣,勒住马匹回头向后张望着,脸上也带出了一丝的犹疑之色。
“怎么了?”
见他如此,朱棣很是诧异地看着他问道。
郑和想了想,才扭过头来道,
“说不好,怎么总是觉得好象有人在跟踪我们。”
“不会吧,”
朱棣听他这么说,也连忙回头去看了半天,
“难道说是周铎、于谅他们不放心,悄悄地跟过来了?”
“好象不是他们,”
郑和又感觉了一下,轻轻地摇了摇头,
“应该只有一个人,气息很轻,武功也是非常的高强,不是周大哥他们那些护卫所能拥有的……现在、已经感觉不到了。”
“肯定是在跟踪我们么?”
朱棣边又回头看了看、边问道,
“会不会是路过的什么人呢。”
“这个、还真的说不清了,”
想想也是有这个可能,郑和微微笑了笑道,
“我们还是继续走吧,不过,现在能告诉我、这是要去哪了么?”
“我想去东昌看一看,”
一般的事情、朱棣还真的不对他有所隐瞒,见问了便回答道,
“那里地处北平与京城之间,所处的地理位置很是重要,而且听说物产民风都很不错,他蓝玉在那里扩张势力、又是为了什么呢?”
“哦……”
郑和就是一个这样的人,没有真的问到他的头上,他很少会主动地给出自己的看法,只是点了点头,
“四爷说的是啊。”
“那我们就快走吧,”
嘴上说着,可朱棣正要将手中缰绳抖动起来,忽又想起刚才说到的,忙轻声问道,
“那么、现在还能感觉到跟踪我们的人么?”
“没有了吧,至少没有被我发现。”
郑和又四下里看了看、才谨慎地道。
既然没什么事情了,时间宝贵不能多耽搁,主从二人便打马赶往东昌。等赶到了这里才知道,果然如传闻所说的那般,这东昌府确实是个非常不错的地方。
中午时分,二人已经来到了东昌境内的一个比较大的镇子上,坐在了一家饭店临街的一张桌子旁、安安稳稳地吃着午饭。
………………………………
第二百六十七章 闹市横行
() 来此处之前,郑和便向当地的居民打听过,此地即是被蓝玉侵占农田最严重的一处。曾经有朝中的御使因为这件事向他询问过,却被蓝玉二话不说地给打跑了。
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以及各种各样的商家铺户,朱棣还真的佩服起蓝玉选择地点的眼光来了。
不过、坐在他对面的郑和却没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因为那种莫名的被什么人注视着的感觉、再次出现了,而且还是那样的强烈,抬头四处的观察着,却找不到那感觉的来源。
真的只是一处错觉么,是不是自己太紧张了——
郑和自问着,可无论如何都不能掉以轻心,毕竟和自己一同坐在一起的是自己的恩主燕王殿下。
正在这想着心事,忽见从远处卷起了一阵阵的烟尘,听声音便知是一只马队由远而近,便不由自主地抬起了头寻声望去。
果然,见有几十匹马从镇外冲了进来,为首的一人不仅衣着华丽、态度骄横,而且闯入闹市、所乘之马匹竟然不见有丝毫的减慢,依旧以狂奔之势从人们眼前疾驰而过。
这些人中有许多都背弓带箭,有的马匹旁边还跟着猎犬,一看便知是一群到山中行围打猎的家伙。
集市之中如入无人之境,简直就是一些即没有公德心、又没有教养的家伙,真不知这是一群什么人——
看着这伙儿人,朱棣的眉头情不自禁地皱了起来。
不过这街上的人们仿佛已经对此习以为常,远远地见他们冲过来,便提前闪到路旁,有的躲到铺子里、有的躲到了摊棚下,总之都很熟练地找地方自保、免得被他们刮到碰到。
看来此地的百姓已经深受其苦,竟然被压制得没有谁敢有丝毫的怨言,只得象现在这样的忍气吞声。
朱棣的心里又开了锅,其实他受父皇的影响很大,也同样见不得这些仗势欺人的家伙们,正想打听一下过去那些都是些什么人,可就是在此时、街上出事了。
原来见那伙儿骑马的人们眼看着从闹市中穿行而过,本来百姓们对他们避之唯恐不及,都躲得远远的,可是道德败坏之人、就算是你不去惹他们,他们却偏偏要惹你,却还以此为乐。
只见那为首的华服之人身边紧跟着的一个年轻人,飞奔的同时扭头看了看街道两侧那些躲避着的人们,忽然脸上浮现出一阵的坏笑,从肩上摘下弓、又取出一支箭,张弓搭箭,在他们即将从集市上穿行而过之时,将身子一转,回头一箭、射向了路边的一个摊棚。
那摊棚的中心横木是用一根足有手腕粗细的绳子固定住的,而其它架子都是搭在这根横木之上,那人射出的这一箭正好将那根粗绳射断,绳子一断、横木便立时坠落,搭在其上的架子也随之落下,整个摊棚瞬间轰然倒塌了下来。
让人最是气愤的是、在这处摊棚之下站着的几乎均是一些老幼妇孺,这些人一见、当时便想从棚下逃离,可是这些人中很多人腿脚都不是很灵便,混乱之中有些人逃了出来,还有一些人相互碰撞摔倒,其中有一个两三岁的小娃娃、被撞倒在地,吓得大哭起来。
那些横木以及架子眼看着就要落到这些人的头上,这些无辜的百姓又要遭殃。郑和实在是坐不住了,双手一按面前的木桌、身子已经飘然从窗口跃出,转瞬间已来到摊棚之下,伸手抓住那根横木用力往上一送,那棚子顿时被他托了起来,
“大家快走,这里支持不了多久。”
“好的……”
那些摔倒的人们连忙从摊棚下跑了出去,只是那不知是谁家的小娃娃仍然坐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