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七弟分了手,朱棣一行人便赶回了北平府。
不过、虽然没有采纳朱榑那有些过激的建议,但不知为什么、心情竟然变得轻松了一些,所以、等回到王府见到道衍之时,愁容基本上已经从朱棣的脸上消失的几乎差不多了。
………………………………
第三百六十八章 联合操演
() 见他的心情看上去还算平静,道衍不禁暗自点了点头、站起身来道,
“四爷这一路风尘仆仆的、真是辛苦了。”
“是心里苦啊,”
朱棣边接过郑和递过来的热手巾,边擦着脸边道,
“大师说的还真是一点儿都没错,此次京城之行实在是太不顺利了,根本连城门都没能进得去。”
“是嘛,”
道衍手中拿着一本书、又坐了下来道,
“如果四爷不是太疲乏的话,不妨将经过讲给老衲听听如何呢?”
“大师就是不让我说、我也得说,”
擦过了脸,朱棣将手巾交还给郑和,端起一杯茶喝了一口道,
“这回出门真是实在是太憋闷了,不说出来的话、恐怕我会闷出病来的。”
“哎哟,那可就更得说了,”
道衍微微笑了笑道,
“老衲会一直听着,直到四爷您觉得痛快了为止。”
“哎,真闷死我了。”
叹了口气之后,朱棣便将前往京城的前后过程详详细细地讲述了一遍,直说得口干舌燥,连忙端起一杯茶又喝了下去。
道衍一直静静地听着,直到他讲完了、才将手中的书放到了桌上道,
“如此看来,四爷此行该达到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是么?”
朱棣听了、有些莫名其妙地道,
“哪里达到了?明明什么都没做成啊,没见到父皇如何就是达到目的了呢?”
“其实、此次的行程目的并非是真的一定要见到皇上,”
道衍看着他微微笑了笑道,
“而且正如蒋瓛所说的那样,即使见到皇上得到的、也不一定就是你想要的结果。”
“大师的意思是……”
朱棣好象明白了他的话中含义了,可立刻有些不甘心地道,
“那样的话,我这么些年所做的努力还不是白费力气了么。”
“不,正相反,”
道衍摇了摇头道,
“四爷此行做的非常的好,为以后所要做的事情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
“哦?我做的、怎么好了?”
朱棣想了又想,可还是没想明白因为什么而被夸了。
道衍伸手抓住了他的腕子、试着脉搏,停了停才放开又道,
“四爷的心态放平了,没有再大动肝火,这个老衲就放心了。四爷,说句实话吧,此次皇上诏你入京,依老衲看来、想要改立四爷为太子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如此真想改立的话、就不会只发一道诏书这么简单了。老人家岂能不知这其中的利害关系,若真要这么做的话,绝对不会容许皇太孙在宫中的主导权,一定会动用自己的力量先将其控制起来,再派人将四爷你火速的直接接入宫中,再行下旨诏告天下,怎么会只是让你自己就这样简简单单、随随便便地去呢?”
“这么说、父皇始终没有让本王来继承他老人家的意思喽,”
朱棣只觉得那无尽的失望与不平再次涌上了心头,
“那么因何还要诏我入京,难道说是想将我控制起来、消除对允炆的威胁么?既然这样的话,为什么还会有第二道诏书将本王挡住呢?”
“所以说、皇上并没想的如此的极端化,”
道衍安慰地拍了拍他的手背道,
“依老衲看,老人家让四爷你去,不过是想叫你和皇太孙两个人、在他临终前好好的相处,以后再尽心尽力地一同治理天下罢了。而皇太孙和他的那些近臣却心虚了,以为皇上有废储另立之心,才矫了第二道诏书、将四爷您给拦下。”
“原来如此,”
朱棣失望地苦笑了一下,
“这还不是说本王这些年都白忙了么,此一去也是一无所获么。”
“不、不,可以说四爷已经占据了主动。”
道衍摆了摆手道,
“皇太孙他们此举是弄巧成拙、将简单的事情给复杂化了。老衲听说皇上有一次确实提过想要另立储君,只是后来被人劝阻了,所以、经过这次将四爷您拦住不得进宫,这样反倒将此事给做实了,给世人留下了一个是皇太孙他们夺权矫诏的印象,将来这对四爷你可是很有利的。”
“将来?”
朱棣有些吃惊,
“大师你的意思是……”
“四爷听老衲继续往下说,”
道衍打断了他的话,
“另外四爷在江畔的痛哭之举、肯定会博得很多的同情,老衲敢肯定、此时皇太孙阻止您奉诏入京的这件事,一定已经在京中传开了。”
“可只是这样又能如何,”
朱棣很是不以为然,
“毕竟民众的同情又不能将什么人推上皇位……”
“这是从民众来讲,”
道衍依然不理会他的抱怨道,
“在四爷的兄弟们中间也有好的苗头,七爷的想法并非只是他一个人,其他的诸位皇子肯定也有些不满,所以说、从舆论的方向上看,绝对是对四爷你有利的。”
“本王这些兄弟们?大师又如何这么肯定呢?”
朱棣挑了挑眉头,看着对方问道。
道衍微微一笑道,
“如果四爷您真想知道的话,那么不妨就来做个测试如何。”
“怎么测试呢?”
朱棣很是好奇地问道。
道衍再次拿起刚才放下的那本书,边翻看着边道,
“如今皇上病重,朝中人心不稳,外敌很有可能借此时机前来袭扰。四爷不妨以此为名,招集这些身处塞外的藩王们、举行一次共同的军马操演,来达到震慑北元残部的效果。”
“同时还可看出、兄弟们谁会和本王站在一起,是么?”
朱棣听了、轻笑一声道。
道衍头也没抬地道,
“没错儿,就是这个目的。当然了,皇太孙以皇上的名义命各位皇子不得擅离、更不得入京,那么不入京可以,练兵还是必要的。所以四爷你别忘了上道折本,将联合操演的目的上奏给皇上,别让皇太孙殿下那伙儿人说出、诸王目无父皇的话来。”
“好吧,我知道了,”
边点着头回答着,朱棣边将目光盯在对方一直捧着的那本书上,道,
“大师,您这一直都在看的、到底是什么书啊?”
“这可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呢,”
道衍抬起头笑道,
“不知四爷你可曾认真读过没有?”
边说边将封面亮出来、展示给他看。
朱棣凑上前仔细一看,原来是父皇分发给诸位皇子们的那本《皇明祖训》,不禁有些愕然道,
“这、是这本啊……”
………………………………
第三百六十九章 军威震慑
() “是啊,四爷你有时间还是好好看看这本书的好,里面可是有很多有用的内容呢。”
道衍一脸认真地道。
朱棣有些哭笑不得,
“好吧、好吧,父皇的教诲、我这做儿子的是应该拜读一下了。”
在朱棣的倡导下,北境联合操演还真的举行了。让他欣慰的是、除了几位负责守卫边境的塞王外,齐王朱榑也带兵参加了,还有周王朱橚,说是“要感受一下沙场的威风”。
这场声势浩大的军事行动确实震慑了那北元的残部,而且在不知不觉间,让那鞑靼、瓦剌也升出了畏惧。尤其是在听说总领人马进行操演的、是威震塞北的燕王殿下,就更令那些想要偷袭的人们打消了念头。
然而感到恐慌的人不止来自敌阵,同时也产生于京城皇宫之中。
就在这段时间里、朱允炆也一直沉浸在困扰与烦闷之中,除了防止叔叔们入京外,更让他不安的压力却是来自于皇爷爷朱元璋。
几乎每天都会听到老人家在询问,
“燕王来了么?”
“燕王可曾赶到?”
“你四叔来了么?!”
有时候朱允炆觉得自己几乎要被逼疯了,甚至有些后悔阻拦四叔入京的这一决定了。
今天皇爷爷的身体就更差了,已经卧床有些日子,神志都已经开始有些不清了。趁着太医们围在那里忙得团团乱转,朱允炆总算可以抽空跑出寝宫、在外面透透气。
终于不用听那位老人追问四叔的事了,长长地松了口气,可接下来另一种紧张的恐慌、又随之涌上心头。也许做皇帝是件好事,可自己真的能承担起这么重的担子么?朱允炆总觉得自己还没有准备好,甚至希望爷爷不要就这样离开……
“听说燕王殿下当时哭的很伤心呢。”
忽然从旁边传来好象是有人闲聊的声音,一听就知道是内侍们在说话。
只听另一人也道,
“是啊,明明皇上要见燕王殿下,可有人偏偏不让见,这还有天理么?父亲快不行了,想到见见自己的儿子,却不让他们来见上最后一面,真是的……”
朱允炆听了、只觉得一股无名火直冲头顶,自己几乎要被憋炸了——
不过是几个下人,竟然敢妄加评论皇家内部之事,真是胆大包天!
他几步走了过去,却并不见乱嚼舌根儿的那些人,原来人家已经离开去忙了。朱允炆的火气就更大了,心道、等我登基后、一定要将这些宫人内侍们好好整顿一番,严加管束,谁再敢胡说八道、定严惩不怠。
可无论怎么在这里发狠,终是没看见是什么人,只好转身想要回到寝宫去,却被一个匆匆赶来的人给叫住了。
“殿下,皇太孙殿下!请留步!”
“谁啊……”
因为怒气未消,脑子里也有些混乱,朱允炆一时之间没能听出、赶来的到底是什么人,直到回过头看时,才发现原来也是自己手下的近臣之一、兵部左侍郎齐泰。
这齐泰原名叫齐德,现在用的这个名字是朱元璋亲自为他改的,由此可见这个人深受皇上的信任与重视。但虽然他也是朱允炆身边的近臣,却与自小便认识的黄子澄不同,完完是由皇爷爷举荐给他的,所以虽然对他来说也是十分信赖的重臣,却在某种程度上照比黄子澄要差上一些。
见是他,朱允炆知道一定是军情方面出了什么事情,不禁一阵的紧张,这主要是由于他自己对行军打仗这些方面、可以说是一窍不通,而这些恰恰又是他那些、一直让自己有抵触感的叔叔们的专长,因此一想到这些,心中难免就会有些不安、甚至是忌惮。
“原来是齐卿,”
朱允炆稳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道,
“找孤有什么事情啊?”
“殿下,有军情从北方那边传来。”
齐泰的表情很是凝重、甚至是有些紧张的样子。
他的这种神情立刻感染了朱允炆,使得这位皇太孙更加的不安,忙问,
“北方出什么事了?难道说是北元残部又袭扰我边境了么?”
“那倒不是,”
齐泰摇了摇头、道,
“北元残部已经被震慑住了。臣所要奏的是、以燕王为首的边塞诸王,竟然敢在北境搞什么联合军队操演,闹得声势浩大、人心惶惶。”
“原来是为了这件事……”
朱允炆听了,却不象他这般的激动,这倒不是说他不在乎,相反在刚刚知道此事时、其内心极其不舒服,可四叔在行动之前已经给他上了折本、打了招呼,而且折子中、字里行间不但理由充分,还把他几乎都要给说服了,觉得这么做是完有必要的。因此、也只能将心中的不快强压住道,
“这个么、孤已经知道了,四叔前些日子已经上折子、说明了此事,所以、也不必大惊小怪的。”
“殿下差矣。”
话音未落,齐泰便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
“殿下、您有没有想过,诸王这次的军营行动、绝不只是要震慑塞外那些北元残余部落,更是想向朝廷展示一下他们的威风!”
“是么……”
我当然也知道是这么回事,可又能如何呢——
朱允炆心中暗道,表面上却显出一副更加的漠不关心的样子来。
齐泰见他这样的反应,以为皇太孙是在不以为然,便又继续道,
“殿下,您令他们在陛下病重期间各守封地,不得擅自离开,更不许入京,诸王明显是在用些种方式发泄着他们的不满。尤其是燕王,他在来京的路上被拦挡回去,自然会心中不快,所以才挑头儿搞了这次行动,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