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此处,面对他的指责、朱允炆竟然沉默了。
之所以会沉默,是因为朱允炆也觉得夺爵削籍这件事、做的似乎有些草率了,宗籍被削、那么他就不再是自己的四叔了,这样做真的对么……
见皇上对康郁的话、好象有所动心了,齐泰早已开始紧张起来,按捺不住地出班跪奏道,
“陛下,臣有本奏!”
“嗯?齐卿你有何话讲?”
朱允炆瞟了他一眼、问道。
齐泰道,
“康郁所言差矣!完全是大错特错!”
“错在何处?”
朱允炆心道、明明刚才你一声都没有,现在有人说话了,你又出来打断人家说他说的不对,到底想怎么样啊?便冷冷地看着他问。
齐泰向上叩首道,
“听方才康郁所言,好象错是在陛下这边,那朱棣如今在北平私杀朝庭命官,攻占周边领地,这分明就是在谋大逆之举!如果在这种情形下、陛下依然能够容忍、允许他相商相谈,那无疑就是在纵容此种行为一般。现在若不追究其罪加以讨伐,日后其他藩王纷纷效仿、那么陛下之威又将何存?!”
“齐泰!”
康郁也很生气地大声道,
“你身为陛下身边的重臣、就应该劝谏陛下以德服众!而你们几个人却一再地怂恿陛下对至亲皇叔施以高压手段,不惜刀兵相向,难道死了一位湘王还不够吗?!”
“好了,别再吵了!”
朱允炆大声阻止道,
“在朝堂之上吵吵嚷嚷的成何体统!”
“请陛下恕罪。”
这两个人连忙向上叩首道。
fpzw
………………………………
第四百零四章 朝中发兵
朱允炆的心从来没象今天跳得这样快过,此时的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感觉,是愤怒、是紧张、还是懊恼,也许是这所有的情绪交织在了一起,连成了一片。
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细细地品味了一下方才这两位大臣所说的话,最终还是被齐泰言中了其心底最为关切的那点。
是啊,如果已经起兵了的四叔、都能得到谅解,那么以后对其他藩王的削夺还如何进行的下去,最重要的削藩不就以失败告终了么?不行,还是要起兵讨伐、以儆效尤才对。
想到这里,朱允炆道,
“卿等也不必再争论了,朕意已决、发兵对北平进行征讨。退朝!”
说完、起身离开回到了内宫。
可是说起来简单的很,但让谁去好呢?本来想在朝堂上听听大臣们的推荐,可争论半天、根本就没个结果。
如今满朝能征贯的将军们几乎都已经不在人世,眼下一直被称为新的“大明第一名将”的、是那位在北平起兵造反的四叔朱棣——
朱允炆觉得自己的头都要大了……
思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人,算起来还是和皇爷爷同辈的老将军耿炳文,毕竟老人家随先帝久经沙场,而且也算是四叔的前辈,派他前去应该还是可以的。
想到此处,立即吩咐内侍,
“传诏,宣长兴侯耿炳文老将军入宫觐见。”
老将军来了,无论他是否已年近古稀,可将军就是将军,只要皇上需要、自然是义不容辞的。
经过年轻的皇帝与年迈的将军一阵的倾谈后,耿炳文恺然接受了做为大将军的委任。
“老将军是否还有别的要求呢?”
朱允炆希望此次出征能做得万无一失,便关切地询问道。
耿炳文想了想、道,
“老臣虽然有自己的部将,但还是希望陛下能派两名副将军给臣。”
“老将军心中可有人选?”
朱允炆很是虚心地向耿炳文征询着意见。
耿炳文点了点头、道,
“让驸马都尉李坚为左副将军、都督宁忠为右副将军,数路并进、共同伐燕吧。”
“就依老将军,朕立刻就传旨任命。”
朱允炆频频点头,将军、副将军都有了,却又记起了一直压在心中的那件事,想了想才又道,
“只是、老将军此次要讨伐的人是燕王,是朕的四叔,毕竟他与朕乃是骨肉至亲,所以、还望将军您务必要将其生擒,千万不要杀了他。”
“哦?”
虽然对这个要求有些意外,可性情本就内向的耿炳文并没有多问,心道、这也难怪,他二人都是先帝的血脉,既然不让杀、就注意着点儿不杀好了,
“老臣记下了。”
耿炳文点头应允。
次日里前往讨伐北平的大军在京城外集结,左中右三军加在一起约有三十万人,却是号称百万,大概是想从气势上便将只有几万人的燕军给压制住。
朱允炆已经责令齐泰传檄给山东、河南、山西这三省负责为全军提供军饷粮草等给养,并亲自到城门前为耿炳文送行。
老将军虽然上了些年纪,可披坚执锐后、看上去倒也是威风凛凛,朱允炆见状心中稍安、命人取御酒来,之后亲手倒满一杯、来到耿炳文的面前,
“老将军,这第一杯酒是朕为您及三军将士壮行。”
“多谢陛下。”
耿炳文用双手接过来一饮而尽。
朱允炆又倒上第二杯酒、再次送上,
“这第二杯酒祝您马到成功,待得胜凯旋之时、朕定为三军将士庆功。”
“老臣定不负陛下重托。”
耿炳文将杯接过又一次饮下。
接着、朱允炆又倒上了第三杯、沉吟了片刻才又道,
“这第三杯、拜托老将军务必不要让朕背上杀害叔叔的罪名。”
“哦……”
耿炳文顿了顿、方道,
“老臣牢记在心。”
就这样,伐燕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开赴北方,金陵城中的人有的放下心来、有的替朱棣担心,总之、几乎所有人都以为战局已定,毕竟几十万人对几万,从数量上来说、都能猜测到最终的结果。
而远在北平的朱棣已接到探报,得知朝庭“发兵百万”前来征剿。
“哪里会有百万,真是笑话,”
闻听消息后,朱棣倒显得很是轻松,
“依本王估计、最多也就只有几十万人而已。”
几十万也不少啊,我们自己只有几万人吧——
手下的部将们面面相觑,可不管怎么样,看着殿下镇定自若、每个人便都有一种安心的感觉。
“那么、我们怎么办呢?”
虽然知道肯定是要迎敌,可张玉忍不住问道。
朱棣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急,然后又转向了探报,问道,
“本王且来问你,朝庭派来的主将是谁?”
“是长兴侯耿炳文。”
探报回答道。
朱棣听了,顿时看起来就更加轻松了、甚至是面露喜色,
“如此甚好,这样的话、本王已经知道该如何来应战了。”
对于这位老前辈、朱棣还是比较了解的,对属下所说的这些话也并非是在给大家壮胆的虚言。早在二十几年前,还只是个少年人的朱棣、便跟随在徐达的军中历练,当时就与耿炳文有过接触,知道他是一位以防守见长的将军。
可是在这河北大片的平原上来做战,必须以进攻为主,哪里有什么地方让他来防守呢?所以,初步的作战方案已经在朱棣的头脑中形成了。而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消息,多年的作战经验告诉他、准确的军情战报可以称得上是如虎添翼。
心中有了底、朱棣吩咐手下的部将们,
“传本王将令,多撒下探报前去打探,无论有多么小的军情变化、都要随时来报知本王。”
“属下领命。”
诸将均拱手领命去执行。
离开了前厅,吃过了晚饭、回到书斋,才想到有些日子没有回内苑了,算起来这数月之内、竟然没和王妃见过几回面,不禁苦笑着摇了摇头。
一旁服侍着的郑和、大概是猜出了主人的心事,便看着他轻声问道,
“四爷,今晚要不要去内苑呢?”
“这个……”
朱棣看了看他、又想了想,
“还是不必了,这种紧要之时、我不想有其他事情来分心。”
“三保知道了。”
答应了一声,郑和开始为他做休息的准备。
朱棣边看着他在忙前忙后、边故做随意地问道,
“三保,依你看、我们能赢么?”
fpzw
………………………………
第四百零五章 父子倾谈
“当然了,”
郑和几乎是不假思索地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这下,朱棣倒有些意外了、追问道,
“为什么这么肯定呢?”
“因为有四爷您在带领着大家呀,”
郑和微微一笑道,
“您是燕王殿下,那位一直让大家信任着的燕王殿下,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境、无论前面看起来有多么的凶险,只要有您在面前引导、终究都会解决的,所以三保才会说、殿下您最终一定会赢的。”
“你是这么认为的么?”
朱棣的眼睛亮了。
郑和将他的床铺好了、笑道,
“不只是三保我一个人,军中所有的弟兄们都是这么认为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人来投奔于您,从前那些本已经被调走了的部下们,才会在战场上临阵倒戈、又回到您的麾下。而且具三保看来,不止是眼下,就是将来、前来归附到四爷您的旗下的人,也会陆续不断地增加的。”
“听你这么说,我倒真的很高兴,”
朱棣轻轻地松了口气,
“那么,为了这些如此相信本王的弟兄们、我也不会放弃,一定要抗争下去,不为大家争取出个结果来、誓不罢休……”
刚说到这儿,忽见郑和用手指示意让其默声,然后轻轻地走向了门前,朱棣明白这是有人在外面偷听,便也不做声了、好奇地看着。
郑和来到门前、猛地将房门拉开,见果然有一个人站在那里,可借着灯光一看、却是世子朱高炽,不禁诧异地叫了一声,
“世子殿下,怎么是您?”
“啊,是我……”
高炽因为眼前的门扉被突然地拉开、当时也被吓了一大跳,定了定神才道,
“我是来见父王的。”
“高炽啊,进来吧。”
听见二人的对话,朱棣便招呼了一声。
郑和将门大大地打开,以便请门外的人进来,高炽便缓缓地走了进来。
要说这位世子、经常被人评价为不象他的父母中的任何一位,不但性情温和仁慈,而且还礼让到给人以懦弱之感,加之其先天身体有些缺陷,行走步履不是很利落,体态也略显肥胖,所以经常被二弟高煦拿来取笑。
此时,高炽来到书斋中,端端正正地给父王施礼道,
“孩儿见过父王。”
“罢了,来坐下吧,”
朱棣笑着摆了摆手,示意让他在自己对面的椅子上坐下,等一旁的郑和为他沏上茶来后、才问,
“这个时候来做什么呢?”
“孩儿就是想和父王说说话。”
高炽看上去有些难为情地道。
朱棣显得倒是很随意,
“好啊,父王我一直都在忙这忙那的,有些日子没和你说说话了,想说就说吧。”
“父王过几天就要去打仗了是么?”
高炽鼓足勇气般地问道。
朱棣瞧着他点了点头,
“是啊,从现在开始,不仅是我们燕王府,可以说是整个北平城所有人的性命、就都寄托于你我父子的身上了,这个责任是不能不承担起来的。”
“孩儿?”
高炽被父亲说的“你我父子”这四个字吓了一跳,
“可是、孩儿又如何能比得上父王您?”
“干嘛非要和父王我比啊,”
朱棣带笑白了他一眼、道,
“你是你、父王是父王,我们爷儿几个要是都一个德性,那这个家该有多无聊啊。”
“父王……”
听父亲竟然在调侃自己,高炽有些哭笑不得地叫了一声、道,
“孩儿真的有些紧张,担心如果父王您不在孩儿身边、孩儿会不知所措的……”
“不要紧张,谁都不是生下来就是什么都行的,”
朱棣安慰道,
“父王我第一次上战场时当然也怕过,所以不要以为紧张就说明你自己不行,相反更证明你已经有了承担责任的自觉了。高炽,可能你已经听惯了别人说你不象父王这样的话吧,但是现在当爹的我可以告诉你,只有你才更象你爹我,而且是年轻时的我。所以、不要妄自菲薄、看轻了自己,你有你出众的一面,只要是能够发挥出来、自然可敌万军。”
“孩儿真的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