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燕风啸金陵-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

    朱允炆听了、想了想,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毕竟到目前为止,无论他做了什么,朱棣依然是亲王、是皇叔,甚至可以说是皇帝之外、再无旁人,派去与之对战的将领又怎么敢和他对抗,那么、只有一种办法了……

    想到此,忍不住叹息了一声道,

    “好以,朕会择日祭告太庙,削、朱棣宗室属籍、废为庶人,然后起兵讨燕。”

    “皇上圣明,”

    齐泰再次叩首道,

    “只是、朱棣已传发公告到各处,不得不防其他藩王与之呼应,尤其是谷王、辽王、宁王,他们的封地均与燕接壤,关系又向来密切,不如将他们都调回京城,以防从旁相助。”

    “准奏。”

    听了他的提醒,朱允炆又想起这几个人曾经对四叔表现出来的关心,觉得这话说的有道理,便点了点头。

    虽然内心矛盾的很,可在几天后、祭告太庙之礼还是进行了,朱允炆在先帝及先太子的灵前,诉说了朱棣之罪,并削其宗籍、废为庶人后,诏告天下。

    fpzw


………………………………

第四百零二章 运筹备战

    消息很快传到了北平,虽然朱棣已知道与侄儿的决裂在所难免,可心情还是有些沉重,正在烦闷之时,郑和进来轻声道,

    “四爷,您看谁来了。”

    “哦,谁啊。”

    朱棣只道是又有哪个旧属来投奔了,便也没太在意地将头抬起看了看,却意外地见武平文出现在了门前。

    对自己来说、这可真是个大惊喜,朱棣情不自禁地站起身来、迎了上去,

    “武六侠!你怎么会赶来的?”

    “四爷您现在有事,我当然要来了。”

    武平文很爽朗地笑道。

    朱棣连忙将他让进厅中、道,

    “武六侠快快请坐,你这是从哪里来啊?”

    “自然是从华山赶来的,”

    边在桌边的椅子上坐下来,武平文边接过郑和捧过来的茶喝了一口、道,

    “出了这么大的事,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我又怎么能坐得住呢,自然要赶来保护您了。”

    “可是,如今的我已经被皇上贬为了庶人,不再是亲王皇叔了,而且跟随于我就会打上‘反叛’的印记,这个、武六侠可想到过呢?”

    朱棣瞧着他苦笑道。

    武平文上下打量了他一下、“切”了一声道,

    “难道四爷你以为武某之前相帮、是因为你的亲王身份么?我只知道你是位值得让我为之尽力保护的人,至于其他的什么是反是正的、都与我无关,无论说什么、你也别想将我从这里赶走的。”

    “如此、就多谢了,”

    朱棣不无感慨地道,

    “这真是人到难处方见真情,武六侠和祝五侠相助之恩、小王不会忘记的。”

    “哦、对了,提到五哥,我刚才见到他了,听说他一直在承担着保护世子及四爷您的眷属之责是吧,那么你千万不能将我也留在府内,我可事先说好了,无论四爷你到哪里、我都要跟着。”

    武平文又上来他的任性劲儿了,瞪着眼睛道。

    朱棣不禁笑道,

    “好啊,有武六侠在身边、小王求之不得呢。”

    “就这么说定了,”

    武平文得意地笑了一下、紧接着又严肃了起来、道,

    “有几件事情我还要告诉给你呢。从华山赶来的路上,经过山西地界时,我听说在大同的代王本打算起兵响应四爷您,可被从北平这边逃过去的一个姓陈的将军给压制住了。”

    “哦,有这样的事?”

    朱棣回忆了一下,对方所提到的那个姓陈的将军、应该是宋忠手下的偏将陈质,因为都是大明的将士,所以对逃走的士卒、朱棣并没有追杀,只是任他们去了,没想到那陈质竟然带人逃往了大同。

    虽然十三弟这次起誓没能成功,可有了这件事、必要时也可拿来做做文章,朱棣已将此件事印在了脑子里。

    “好、我知道了,”

    朱棣点了点头,忽又想起了什么,

    “对了,祝五侠回来时、对本王说过,那飞剑盟的真正幕后主使人是瓦剌、是么?”

    “是啊,这也正是我要对四爷您说起的第二件事,”

    武平文道,

    “那个瓦剌看起来是包藏祸心、不可忽视呢,所以、我出派出了一些华山下属的眼线、去探听到了一些他们的动向,果然那瓦剌听说最近北平的变故,打算挑动前元的旧部趁乱偷袭,可结果您猜怎么着?”

    “啊?真的有这样的事?”

    其实武平文所提到的这种状况、朱棣当然想到过,可眼下没有时间、也没有力量同时顾及南北两端,听了这话顿时一阵紧张,问道,

    “到底怎么样了?武六侠你还是快点儿告诉我吧!”

    “好、好,四爷您别急,”

    武平文见自己还真的说出一个能让朱棣心慌的话题,顿时觉得很开心、连声安慰道,

    “那些前元残部们根本没有谁同意和他们联手,甚至还有人说、他们不服的是大明,而不是燕王,若燕王与大明做战,倒是可以考虑来相助于燕王您。四爷您说好笑不好笑,那些前元的人竟然崇拜您到了如此地步。”

    “哪里好笑啊,”

    朱棣此时真是哭笑不得了,可喜的是、不必担心背后会有人偷袭,可忧的是、这种话若是被传了出去,自己岂不是又会被那些别有用心之人抓住把柄,以此为借口、安上一个“早有异心”的罪名么,便道,

    “武六侠,以后这样的话、千万不要再讲了,更不能传出去,会引起不利后果的。”

    “嗯,我知道了,”

    武平文点了点头、道,

    “对了,四爷您说这瓦剌也是挺有意思的,如果真想和大明对抗的话,就真刀真枪地来啊,干嘛用那些从中挑拨、暗中刺杀这样的小人手段来呢?”

    “他们还是自觉能力不足以与我大明对抗呗,”

    朱棣笑了笑道,

    “不过,正如武六侠你所说的那样,这瓦剌的确是狼子野心,等这次风波过后,小王还真的要集中心思来对付他们呢。”

    “嗯,好的,我华山派也会协助四爷您盯住他们的。”

    听了他的话,武平文不禁在心中更加佩服起朱棣——

    不愧是心怀天下之人,就算已身处险境、依然还存有着将目光放得长远之胸怀,果然是人中龙凤。

    身边有了武平文担任护卫,就连祝平乐都长长的松了口气,因为他现在只能承担保护世子和另两位少王的责任,虽然朱棣身边有柴靖南,可这孩子毕竟还很年轻,终归是令人放心不下,现在多了个武平文、自然就不同了,心情立刻也放松了不少。

    此时,北平周边算是平定了下来,朱棣命各处守将严加防守,同时派出探报多方打探各方的动向。

    只是除了朝庭在真定设置了平燕布政司外,收到的另一条消息竟是让人好笑,谷王朱橞竟然从封地宣府逃出,看样子是想回金陵去。

    “这是摆明了不想和殿下您呼应么,”

    张玉听了有些忿忿不平地道,

    “要不要将他扣住呢?”

    “自然是不必,”

    看着自己的爱将气呼呼的样子,朱棣却笑了,

    “本王自是了解这位十九弟,他年纪还轻,遇到这样的事情难免会混乱,而且虽然在你们看来他这样做是不想与本王呼应,可从另一个角度看、何尝又不是因为他不愿意同我这位四哥做战呢?”

    “哦,是这样啊……”

    在场的将官们各个都沉默了。

    fpzw


………………………………

第四百零三章 清除后患

    朱棣扫视了他们一眼、又道,

    “而且,他虽然现在奔往金陵、与本王背道而驰,可到了将来再看、很可能会变成一件好事。”

    这句话大家却都没有听明白是什么意思,直到三年之后才恍然大悟。

    只能说朱棣有极强的识人才能,知道什么人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当燕军杀到金陵城下、朱橞和李景隆二人打开金川门迎其入城时,再一次印证了这一点。

    “那么、现在不必管他么?”

    张玉试探地问道。

    朱棣点了点头,

    “是啊,由着他去吧。”

    说着,便将目光又投向了已经挂在了墙上的地势图上,并站起身踱了过去、专心致志地看了起来,因为虽然谷王逃离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这件事倒是提醒了他,便是另外的一个兄弟却是要重视起来。

    宁王朱权——

    自己的这位十七弟,很好学也很聪明,而且作战也是非常的勇猛,只是有时候性情固执到了幼稚的地步,如果他接到朝庭的委任、说不定真的会来进攻自己,到那时、仅仅是靠说服是无法奏效的,所以不得不防有队伍从大宁来。

    仔细查看了一会地形,朱棣将目光落在了松亭关,这里是从大宁来北平的必经之路,而那里的守将是一名叫卜万的人。若想防住大宁来袭,必需要拿下松亭关,倒是可以派兵去将那里拿下来,但朱棣此时手中的兵力也不过数万人,虽然比起刚刚起兵时的不足千人、已是数十倍的增长,可在他看来手中将士的性命是十分宝贵的,如果可以不牺牲他们就尽量的不去牺牲。

    就这样开始盘算了起来,那卜万曾经和自己有过交集,何不利用这点?想到这里、朱棣命手下人出去放出风去,就说卜万打算向燕军归降。因为自燕王起兵以来,主动来降的人不在少数,所以此言一出、松亭关那边还真有人信了,结果卜万被捉拿下了狱,至此、北平周边的大片地区已经全部扫平。

    接下来,就是静下心、等着允炆派人来征讨了——

    朱棣当然明白这已经是无法避免的,但在此时、自己是不会主动出击的,至少目前不会这样……

    果然如他所料的那样,朝庭真的准备要讨伐北平了。

    自从削了四叔的宗室属籍,朱允炆的脸色就一直的很难看,成天的紧崩着、没有一刻的放松下来,更别说会有一丝的笑容了。

    为什么事情的发展总是和自己想的不一样,只不过想削去那些、根本不将他这位皇帝放在眼中的叔叔们手中的兵权,等将所有一切的权力都集中到自己手中时,四叔他无论如何都会服从在殿前,那时再共同治理大明江山,这样不是很好么?

    我不过是想让你知道、自己不想辜负皇爷爷的重托,完全能够做好这个皇帝的,还想和你再一次共同商讨国事。四叔,无论如何我都要见你,既然你起兵谋逆,那么就算是将你抓来,也要当面的问问你、因何要这样对我——

    带着这样的心情、朱允炆上了朝堂。

    接受百官三呼万岁的朝贺后,尽管很难、可还是要将眼前的形势说了出来,

    “众卿,今天的朝堂之上,朕所要说的是一件令人非常痛心之事,大概你们已经听说了,朕的四叔燕王在北平起兵谋逆,此等行为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容忍、不能原谅的!数日前,朕已经于太庙告于先帝,削去了燕王的宗室属籍、贬为庶人,接下来、朕要对此逆臣进行讨伐,不知何人可当此任?”

    下面一片寂静……

    朱允炆一直盯着两侧的文武百官,见大部分人都将头低了下去,武官班列里更是无人应声。

    半晌,实在是压抑不住内心的怒火,朱允炆道,

    “怎么,为什么都不说话了!难道是在惧怕燕王不成?!”

    “陛下,臣有本奏!”

    忽然、从文官班列中走出一人,跪倒叩首道。

    朱允炆一愣,仔细一看、原来是监察御使康郁,心中不觉一紧,因为自从削藩以来,也有不少大臣上书反对,尤其是当湘王朱柏**后、更是如此,而这位康郁便是其中之一。

    虽然已经想到他会说什么了,可毕竟打破了朝堂中这死一般的宁静,朱允炆还是硬着头皮、冷冷地点了点头道,

    “康卿,有何事要奏?”

    “陛下,”

    康郁再次叩首道,

    “臣一直觉得,陛下的削藩之举本就是凭一已之偏见所为,陛下刚刚即位不久,应以德服人,而诸藩王均是您的骨肉至亲,更不应该加以强行镇压。燕王如今在北平起兵、也只是守住其封地而已,并没有图谋其他地区。趁战火尚未波及更多地区,陛下应该收回对其夺爵削籍的成命,遣使臣前往北平与之相谈才是。”

    “哦……”

    听到此处,面对他的指责、朱允炆竟然沉默了。

    之所以会沉默,是因为朱允炆也觉得夺爵削籍这件事、做的似乎有些草率了,宗籍被削、那么他就不再是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