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
果然是他——
这顾成是先帝生前不止一次夸赞过的将军之一,倒不是因为他立过多么大的战功,只是凭着老人家这份忠诚耿直,又向来不争权夺利,而受到很多将士的爱戴,在朱棣的心目中、这个人也一直是位绝对值得敬重的人。所以、今天当听说老将军竟然被自己的部下给俘获了,立刻二话不说、掀起帐帘走了进去。
依然身负绑绳的顾成、原本坐在帐内,大概是已经听到了外面的对话,又见有人进来、也是一愣,连忙扭头去看、正好和急匆匆走入帐中的朱棣打了个照面。
“顾老将军!”
朱棣看起来一脸的惊喜,快步走过来亲自为他松了绑、又紧紧抓住了对方的双手,
“真没想到您会到两军阵前来,莫非是先皇考的在天之灵将您送到小王面前、赐给我的么?”
“燕、燕王殿下……”
顾成当然认出眼前的这个人是谁,只是见朱棣表现出来的这种举动、让他实在是有些吃惊,顿了顿才道,
“殿下竟然还念及先皇,还真是难得啊……”
“老将军您是在怪罪我吗?”
朱棣苦笑了一声,扶着老将军坐下道,
“其实、小王之所以会起兵反抗、实在是出于无奈之举。”
此时,张玉、朱能等人也都跟了进来,一见这情景不禁互相瞧了瞧、有些诧异。
fpzw
………………………………
第四百一十七章 昔日名将
朱棣看了他们二人一眼道,
“你们两个、还不快过来见过顾老将军,他可是本王最为尊敬的前辈。”
“晚辈见过顾老将军,”
虽然被殿下弄得一头雾水,可这两个人还是过来给顾成见过了礼。
朱棣这才点了点头道,
“你们两个快去让人在本王寝帐旁边、再新建个大帐,然后收拾好、给顾老将军住。”
“末将遵命!”
张玉、朱能一同答应着走了。
顾成也认出来刚刚出去的两位、正是这次战斗中燕军最为活跃的两员将领,便笑了笑道,
“殿下手底下这些人还真是很不错呢。”
“让老将军见笑了,”
朱棣也微微一笑道,
“他们都是多年来跟着我出生入死的兄弟们,在讨伐北元时也都立下过汗马功劳,”
说到这里,又将话锋一转,
“可是、象这样的两位忠诚将领、朝中栋梁,那张昺、谢贵竟然要以虚假的罪名将他们杀害,这也是我起兵的原因之一。”
其实身为武官、顾成也曾听身边的一些人议论过有关当今皇上削藩的事情,与那些大半的文官不同,武将中真的有很大一部分人、对燕王的处境表示出了同情,而朱棣能够奋起反抗、还赢得了不少人的钦佩。不过无论如何、这也是造反,顾成在心里还是无法认可,便问,
“是啊,老朽我也正想知道、殿下因何要反对皇上。”
“我若不起兵将北平府夺到手中,恐怕早已成为阶下囚了,或者因为朝中某些小人的忌恨而丧了命,而我的家眷、此时也一定会被流放到荒野蛮夷之地受苦。老将军难道没有听说周王、齐王、代王、岷王他们如今都怎么样了么?还有湘王、我那十二弟,竟然因为皇上听信朝中奸臣的谗言、被逼得全家**而亡。想来我们兄弟都是当今天子的亲叔叔,同为先皇的血脉,竟然落得连性命都不能自保的下场,天下还会有比这更为凄惨的事情么……”
说到此处、朱棣竟然泪如雨下、痛哭失声。
顾成本就是个热血的汉子、耿直忠谨,见这位于两军阵前威风凛凛的燕王殿下,现在竟然在自己的面前、象个受了委屈的孩子般地伤心哭泣,心头不禁也是一热、劝道,
“即如此、殿下就该上书给皇上申辩才是。”
“老将军说的是啊,”
朱棣接过郑和递过来的手巾、擦了擦泪水道,
“就在刚刚夺取北平府时,我曾经给皇上递了一道奏折,可是如石沉大海没有回音,接着就是夺籍削爵、发兵来剿,皇上竟然不认我这个叔叔了。其实都是我大明的将士,我又何尝愿意与自己人作战呢?”
“哦……”
事实上朱棣所说的这些事情、还真的都是实情,所以顾成听着、心中也开始了动摇。
而发觉了这点后,朱棣便也不再提两军阵前的事情,更没有劝老人家投降自己,只是道,
“老将军,不要再住这里了,随我到中军营去吧。”
边说边起身扶着他站了起来,偏巧张玉、朱能也赶了回来、回复道,
“殿下,老将军的营帐已经收拾好了。”
“好,那我们就走吧。”
扶着顾成回到了中军营中,果然在自己的寝帐旁、见到那顶新搭建好的帐蓬,将老人家安置好后,又抽派了四名比较老成一些的亲兵来服侍他,之后才回到自己帐中休息。
次日里,所有将官都汇集在中军帐内,等大家都坐好了,朱棣先将探报叫来询问了一下,果然耿炳文还是坚守不出,便又让大家各自报了一下前一天的战果,这才知道、连南军的右路军主将宁忠也被丘福所擒,原来那真定城中只剩下耿炳文一个人统领着全军。
“殿下,何不趁势将真定拿下来!”
丘福跃跃欲试地道。
朱棣看了看大家问道,
“你们觉得呢?”
“殿下,”
谭渊看起来很赞成丘福的意见、道,
“末将也觉得应该一鼓作气拿下真定,不然那城中尚有近十万南军士卒,对我们来说终归是个威胁。”
“能一鼓作气拿下来自然是好,”
朱棣看着手下的这些将领们道,
“只是你们也知道那城中还有近十万的守军,我军不过数万,攻城与两军正面交锋还不一样,会增大我方将士伤亡的。”
听了这话、大家都明白了——
在朱棣的眼中,自己手下将士们的生命是十分宝贵的,每次都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沉了沉、丘福道,
“那不试试又怎么知道不行呢?我们还是进攻一下看看吧。”
“唔……也好,”
朱棣点了点头,
“不如这样,三天、就以三天为限,你们分批去攻打城池试一试,如果发现伤亡多了就要撤下来。”
商议已定,全军分成三队,依次前往攻城,朱棣仍然是亲临阵前督战,三天之内、只有丘福所部人马曾一度攻入了子城,可最终还是被迫退了下来。
进攻三日不见有任何的起色,朱棣便再次聚将升坐中军帐,看着眼前有些垂头丧气的将官们,朱棣忍不住笑了道,
“各位、你们这是在干嘛?都打起精神来不好么!”
“殿下,”
还是张玉先开口了,
“本以为几十万大军都被我们打败了,可偏偏到了最后关头、却攻不下这小小的真定城,我等真是太没用了。”
“这个并非是你们没用,而是长兴侯守城太有一套了,”
朱棣边安慰、边解释道,
“难道各位将军还不知道耿炳文最擅长的就是防守、绝对是守城的行家么?当年先帝与张士诚交战之时,长兴侯奉命坚守永兴城,无论敌军用何种方法都无法将那座城攻下,你们知道前前后后、耿老将军守了有多久么?”
“守多久?”
朱能很感兴趣地问。
朱棣看着大家好奇的表情道,
“他一直在永兴坚守了长达十多年之久。”
我的天呐——
众将们听了这话,险些集体昏倒,十多年?!这是在开玩笑么!
谭渊当时有些哭笑不得地道,
“那、那我们应该如何是好啊?”
“还是撤回北平吧,”
朱棣看起来心中已经做好了打算,所以不急不缓地道,
“经过这一战,真定城中的人马是不会主动出击了,而我军也达到震慑朝中那些人的目的,及时撤回去也好休整一下,以备接下来更大规模的战斗。”
fpzw
………………………………
第四百一十八章 临阵换将
“我等谨遵殿下之命。”
众将一同回答道。
将令一经下达,全军开始稳步地撤离,除了愿意投到燕军中的降卒,其他被俘的士卒均放他们回去。就这样、朱棣率领全军凯旋归来,回到了北平府。经此一战、燕军人数不但没有少,反倒增加到了近五万。
回到自己的领地上,大家的心情自然地放松了下来,除了照常派出远近探报外,朱棣传令犒赏三军将士,该提升的提升、该赏赐的赏赐,然后、全军放假三。
全都安排好后,朱棣这才抽出时间带着郑和及柴靖南、武平文三个人和亲兵卫队们返回王府,同时将顾成也请到府郑
刚刚到了府门前,便看见世子朱高炽和道衍带人在此迎候着,亲人相见自是悲喜一场,之后,朱棣让大家各回各处,只留下道衍和高炽一同来到书斋中坐下。
还是回到家中觉得最安稳,就在坐入自己常坐的那张椅子中时、朱棣终于长长的松了口气。
道衍看着他、微微笑了笑道,
“殿下辛苦了。”
“这不过是刚刚开始,”
朱棣叹息道,
“接下来还不知道会派什么人、派多少兵来呢,而且那耿炳文在真定一直镇守着、无论如何也都是个问题。哦、对了,我让人送回北平疗赡驸马都尉李坚怎么样了?”
“老衲还正要和殿下呢,”
道衍道,
“那个人赡太重,在来北平的路上就已经死了,根本来不及救治,如今正停在庆寿寺郑”
“是么……”
朱棣看起来有些黯然、停了片刻才道,
“既然如此,我看还是将其遗体送还回去的好。”
“嗯,殿下的对,应该这样做。”
道衍点零头道。
到这里,朱棣忽然又想起什么、又变得有些兴奋地道,
“对了,此次出征我还带回一位客人来,务必要请大师您和他见上一见,还有高炽、也一定要见见。”
“哦,不知是什么样的客人呢。”
道衍也很感兴趣地问道。
朱棣下意识地抬头往门外看了看道,
“算起来也该到了……”
“四爷,”
话音未落、郑和从外面走了进来、回报,
“顾老将军已经来了,现在就在门外。”
“快快有请!”
朱棣闻听、连忙站起身来,而他的这一举动、立刻连带得道衍和高炽也跟着站了起来。
只见郑和转身出去,随即陪着顾成来到了书斋中,道衍一见眼睛顿时一亮、上前揖手道,
“原来是顾老将军、老衲有礼了。”
这道衍原本在京城中住过一段时间,那时非常留意朝中那些名将官员,对这位曾被先帝夸赞过的顾成自然也是认识的。
不过顾成对他倒不是太熟悉,经过引见后,两位老人相互寒喧着、各自落了座,朱棣又将高炽叫了过来,
“高炽,顾老将军原是你皇爷爷的亲随护卫,更是先帝最为信任的将军之一,快过来见过。”
“朱高炽见过顾老将军。”
高炽很是规矩地给老人家施了礼。
朱棣又笑着对顾成道,
“这是我的长子朱高炽,也是先皇亲定的世子,以后还要请您多教导于他。”
“殿下实在是太客气了,老朽又如何有教导世子之能。”
嘴上谦逊着,顾成心里却在暗自佩服燕王的机智——
从被朱棣松开绑绳的那一刻起,从来就没听到一句劝其归降这样的话,只是一再地以礼相待,殊不知、越是如此就越让人无法拒绝,顾成感觉到自己正一步步地跟随在了对方的身后。
不过话虽如此,眼前这个看上去忠厚老实的孩子、还真的让人升出了几分的好福
将几十万前来讨伐的南军击败、可以北平的军民上上下下的都很高兴,对燕王的信任感也就更加的强烈了。可做为被信赖对象的朱棣、却知道更残酷的战斗还在后面,而且驻守在真定的耿炳文始终是个让人放心不下的不安因素,所以、每都不停地将探报派出,几乎时刻都在询问着敌方的情况、以及其它各方的消息。
果然、回到北平没几,便有探报来江阴侯吴高率辽东兵去攻打永平,这永平地处军事要地,位置非常重要,不去理睬是绝对不行了。只是单纯为了一个目的采取行动、这并非是朱棣的风格,至少要双管齐下才校
正在这思考着该如何来应付,郑和进来回道,
“四爷,道衍大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