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原来如此。”
盛庸不禁擦了擦头上的冷汗,心道、若要降的话,开始便降了岂不是更好,何必等到现在、才做这些让人轻视的无意义之举呢?原来他是有他自己的想法。
此时在对面观望的朱棣及手下这些将领们,眼见得河堤这么快便被挖开、均有些好笑。
“这二王子动作还真快啊。”
身边的郑和轻笑道。
朱棣也一直盯着那正在涌向济南城的河水,看起来还有些忧郁起来、道,
“是啊,这小子干的确实够快的,而且有点儿太快了,但愿那铁铉、盛庸不要置城中军民的性命不顾,一味的任性下去了。”
正在这聊着,忽听谭渊一指对面城上道,
“殿下,您快看,他们在搞什么鬼呢?!”
“哦?怎么了?”
大家一起抬头望了过去,却见济南城头上竟然打出了一面白旗,朱棣瞧了瞧旁边的众将、道,
“谁能给我解释一下、那是什么意思么?”
“好象是、投降了吧……”
谭渊带着一脸的难以置信地道。
而在一旁始终没有说过话的张玉、突然开口道,
“殿下,我不相信他们会真的投降,那个盛庸我是了解的,不是那么容易就肯服软的,您最好是让他们再吃点儿苦头,亲自出城来纳降才行!”
“嗯,是啊……”
朱棣听着他的话、一直在思考着。
可是、就在此时,只见济南的城门大开,从里面跑出约有近千名手无寸铁的士卒、直朝向这边而来。防守的燕军兵卒一见、立刻弓箭相对,并喝喊着让他们站住,其中一个看起来是个头目的人、连连摆着手道,
“别、别,不要放箭!我们是来投奔燕王的!”
“你们且候着!”
有报事的军卒首领来到朱棣面前施过礼,将对方那些兵卒所说的话讲了一遍,朱棣听了让他将对方的头目带到了眼前,
“小人叩见燕王殿下。”
头目来到近前当即跪倒磕头。
朱棣也没让他起身、只是开门见山地问道,
“是铁铉让你这么做的吧?”
“正是、啊不……”
这小头目答了一声后,才听出其中有什么不对劲儿,连忙解释道,
“是铁大人吩咐小人来的,但他让小的来是要向殿下您转达他和盛将军的意思。”
“哦?他们有什么意思呢?”
朱棣用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口气问道。
那小头目回答道,
“回殿下,铁大人说,考虑到城中军民的安危,他不愿再使更多人无辜丧命,所以打算向您归顺。但是要殿下亲口答应入城后、保证所有军民人等的安全……”
“好了,你就直说罢了,”
朱棣打断了他的话,
“铁铉、盛庸他们到底想让本王怎么做才行呢?”
“铁大人说,他愿意打开城门、如果殿下您肯答应单人独骑到城门前接受归降,并签名立下字据不伤及任何人,就会将济南城双手奉上。”
小头目说话的同时,低着的头始终没敢抬起来。
听他说完,不等朱棣做出回应,一旁的张玉便已经按捺不住、大声道,
“一派胡言!我们殿下所到之处从不伤及无辜,还要立什么字据!?你回去告诉铁铉要降便降,少在那里多方的找借口!不然的话,刀兵再起、死伤的性命都要算到他的头上!”
“张玉,别这样,”
朱棣叫了一声、制止了他,然后对那小头目道,
“好吧,你这就回去告诉铁铉,就说他的条件、本王答应了。”
“什么?!殿下您……”
张玉的眼睛立刻就瞪大了,还想再说、却因朱棣的眼神看过来,只好住了嘴。
朱棣又瞧了瞧那名小头目道,
“本王说的你听明白了么?去对铁铉回复去吧,就说本王午时末会到城门前见他。”
………………………………
第四百五十章 身临险境
小人遵令。”
那人磕了个头、转身走了。
就在他刚刚离开的瞬间、诸将们便一起开口劝说,几乎都是对铁铉归降的诚意、表示出了置疑,七嘴八舌地也听不出个数,总之就是争抢着不让朱棣只身犯险。
“好了,你们是为了本王好、我当然知道。”
朱棣摆着手让大家安静下来道,
“只是这济南实在是很重要,如果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地夺下来自然是好,所以本王觉得还是值得冒这一回险的。不过、你们放心好了,他们又不敢杀我,若想来抓本王、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吧。”
“可是……”
大家还是不放心地相互看着。
可朱棣却不打算再讨论下去,叫过一边的传令兵道,
“速去告诉丘福和高煦,让他们两个将堤坝补好、然后收兵回营。”
既然殿下决意要去,众将也就不能再坚持了,只好随着他回到大营。
借着吃午饭的机会,柴靖南坐到了朱棣的身边道,
“四叔,你可以到城门去见城里的那些人,但无论如何也要让我跟着您,不然的话、靖儿就不让你去。”
“这个么……”
朱棣想了想、点了点头,
“也好,但靖儿你可要听从四叔我的安排哟。”
“四爷,他若去的话、那我也得去。”
一旁的武平文也接过话茬儿道。
朱棣听了便笑了、道,
“好吧,你们二位就和我一起去吧,不过还要委屈你们穿着亲兵的衣服、如何呢?”
“当然可以啊,这样也满好玩儿的。”
武平文和柴靖南一起点着头,一旁的郑和见了也是轻轻地松了口气。
吃过了午饭,众将陪着朱棣出了大营,来到离济南城还有一里远左右的地方、勒住了马匹,瞧了瞧大家,朱棣道,
“你们就在此等候着我回来,这里离着城门已经不算远了,果真有什么事情发生,就是当场驰援也是来的及的,所以不必再担心。”
“好吧,”
朱能瞧了瞧济南的城头,见上面人影摇摇、想必城中的那些人也是在看着燕王是否真的敢只身前往,便道了声,
“殿下要千万小心,如果发现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我等不会再等您的将令、就要自行上前了,到时候您可不要责怪我们哟。”
“好,就这么说定了,”
朱棣忍不住笑了,又看了看手下的这些将领们,然后一招手,
“武六侠、靖儿,我们走吧。”
三人三骑就这样朝济南城门处走来,边走着、柴靖南边朝四周看了看,脸上露出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来、道,
“真是怪了,三保哥哥因何不在?”
“是啊,我就觉得缺了点儿什么,整天同四爷您形影不离的小郑和怎么没跟来呢?”
武平文也发现了这点不寻常。
朱棣一笑、道,
“我让三保留在营中看着点儿高煦,不然的话、就那个混小子止不定会背着我闹出什么事情来呢。更何况有你们两位守在我的身边,他自然也能放下心来。”
“哦,是这样啊。”
武平文点了点头,又放眼向前看去,见不知不觉间已经离着济南城门不远了,甚至可以看清城头上守军的相貌举止,便高声道,
“我家燕王殿下应你们铁铉铁大人的请求、驾临此地,还不快快出城迎接?!”
却说那名所谓的降军小头目,实际上是铁铉身边的一名参将,当他面见过燕王后、赶回来将经过一说,并回复着、朱棣竟然真的同意了他所提出的条件,铁铉心中顿时象敞开了一扇窗子般的痛快,大喜着道,
“太好了,擒此反王就在今日。”
“不过这燕王的胆子还真是够大的,果然如传说般的那样有胆有识啊。”
盛庸的语气中不乏赞许的成分,眼神中也流露出几分的钦佩来。
铁铉瞧了他一眼道,
“什么有胆有识啊,说穿了还不是小瞧了我们,觉得就凭你我二人这微薄之力,不敢真的与其相抗衡罢了。哼、今天我就让他这位常胜将军、尝一尝失败被擒的滋味!”
然后依计去进行安排,也就是在城门处设下了一个埋伏。
天至午时,盛庸、铁铉二人便提前来到了城上等候,因为毕竟在对方没有到来之前,谁都不能就说完全有把握将计划得以实现。
时间就这样在焦急的等待中慢慢地过去,终于、远远地见三骑缓缓地向这边而来。见此情景,守城的军卒连忙高喊道,
“大人、将军,你们快看那边!”
城上的所有人都将目光转向了城外的那条官道上。
仔细看过之后,盛庸认出、来的那三骑中,居中白马素袍者正是如假包换的燕王朱棣,而左右两边各跟着一名亲兵打扮的人,不禁笑道,
“他还真的来了。”
“来了不是很好么,”
铁铉冷笑了一声道,
“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自来投’,他能自信到这种地步、而来自投罗网,那就真的是其命数已尽了。”
然后回身嘱咐着城门正上方的一个身材魁梧的军卒道,
“记住了!只要我一喊‘殿下’,你就放下铁板、将朱棣困在城门中,那时他孤身一人、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要束手就擒!”
“属下听清楚了!大人尽可放心吧!”
那名军卒瓮声瓮气地答道。
见一切都安排好了,再次将视线转向城外,却见那三骑已经来到了城门不远处,而且其中一名“随从”还上前来打招呼了。
铁铉此时心中也是非常的紧张,诱捕燕王的计划到目前为止、还算是很顺利,只待将其引入城门洞中即可抓捕,便吩咐道,
“打开城门、迎接燕王!”
随着一声令下,吊桥落地、城门大开,铁铉和盛庸二人站在门内正向外面看着。
朱棣勒着马瞧了瞧他们两个、道,
“铁大人、盛将军,孤王已经应二位之请求来到这城门前了,不知你们还有什么要求呢?”
“燕王真乃是守信之人,”
铁铉不冷不热地道,
“下官和盛将军已将兵符令箭、城中帐册都准备好了,要向您纳降,只需要您在此用来安抚全城百姓之心的安民文书上签个名,我们即刻献城。”
边说着,边躲闪开让到一旁,露出身后放置在城门洞中的一张桌案、以及上面放着的笔墨纸砚……
………………………………
第四百五十一章 计划失败
铁铉的计划是、将朱棣诱入城门,然后再把他关在门内,但是如果只是将门关上、拉起吊桥,恐怕是来不及、也拦不住这位智能双全的北境战神,但若是放下千斤铁闸的话、还有误伤到他的可能。所以只好在城门外侧紧靠铁闸的地方、安放了一块五指厚的铁板,当朱棣进入门洞、便将铁板放下,当时就能够将其困在城中。但是、首先要使他进入到城门洞中来。
朱棣自然不知道他们所设下的“新式装置”,虽然对这两个人一直也存着戒心,可已经走到这里,又不能无缘无故地放弃,便道,
“好吧,本王既然已经来了,自然就是怀着诚意的,你们所说的我都可以办。”
“只是、能否请您的两位随从在吊桥外侧等候呢?”
铁铉看着紧紧跟随在他身边的那两个人、道。
扭头瞧了瞧武平文和柴靖南二人,见他们两个目光炯炯、杀气腾腾,朱棣不禁摇头苦笑了一下,象他们这般的样子、难怪会令对方心惊胆战,便道,
“你们两个就站在这吊桥的边上吧,没关系的、不过区区几十丈远的距离,真要是出了什么事、也应该难不住你们二位的吧。”
“但是四叔您可要小心啊。”
柴靖南还是不放心地嘱咐着。
朱棣点了点头、转回身来、一催马缓辔向城门中走去……
从营中出发那一刻起、武平文便加着万倍的小心,就在三人离着城门还有段距离时,凭着其超凡的视力、发现那个铁铉好象和城门上方的一个人在说着什么,同时目光还不停地朝燕王这边看着,而也就是在这一刻,武平文已经开始留意着那里的一切动静。
来到吊桥前,又被对方提条件挡在外侧,更是令他疑心大起,便仔细地观察倾听着所有异常的情况。
眼看着燕王就要来到城门内,只要他一踏入门洞那一刻、便发令落下铁板,那样他朱棣就是插翅也是难逃了——
做为一手策划了此计的铁铉、也是紧张到将心提到了嗓子眼儿。
不仅是他,在城门上方的那个负责控制铁板的、五大三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