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燕风啸金陵-第2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为一手策划了此计的铁铉、也是紧张到将心提到了嗓子眼儿。

    不仅是他,在城门上方的那个负责控制铁板的、五大三粗的士卒也更是紧张的不得了,精神高度集中地听着做为暗令的“殿下”两个字,此时见那位不可一世的皇叔燕王、即将踏入“笼”中,知道大人很快就要下令了,已经出了汗的一双手不禁开始发抖。

    也就是因为他这细微的失常,使得悬挂着的那块铁板的绞索微微地动了动,同时发出极其细小的“吱呀”一声。然而、只是这微乎其微的声音,已足够传入武平文的耳中,使得这位“华山六侠”猛然大声提醒着,

    “殿下!小心……”

    说来也是奇怪,往常武平文都是以“四爷”来称呼,今天不知为什么神差鬼使地就改成了“殿下”。正是因为这极巧的改动,使得城门上方那名军卒高度紧张的精神、在瞬间被触动了,事出突然,哪里还分辨得出那“殿下”二字出自于何人之口,顿时铁板“咯吱吱”地从天而降。

    此时的朱棣已经来到了城门洞前,猛然间听见身后武平文紧张的呼唤声,当即本能地将座骑勒住停了下来,与此同时、那块铁板重重地落了下来,结结实实地砸在了这匹马的马头上。

    发出警告后,武平文已是不能够再观望下去了,声到的同时、人已纵身跃起,掠过十余丈长的桥面、转瞬来到因座骑死去而摔落于地上的朱棣身边,一把将他拉了起来,

    “四爷,快走!”

    一切都发生的太快了,就连久经沙场、一向反应迅速的朱棣都当场愣在那里,直到武平文不容分说地揽住他的腰、将他从城门前带离,扔到自己的马上,喊了声,

    “靖儿,我们走!”

    “可不能就这么便宜了他们!”

    柴靖南当然看清了刚刚发生了什么,一回身抖手打出一枚飞蝗石、城门上方那还在因失了手而发着呆的士卒,顿时惨叫一声跌落下去。

    和城门拉开有一段距离之后,朱棣忽然将马勒住、面色铁青地回过头复又望向了济南城。

    此时的他、真的是从没这么生气过——

    如果不是武平文及时发现事情不对头、将他拉了回来,那么此时此刻、他这位曾久经沙场的堂堂燕王殿下,已成了那毫无名气的铁铉手中的阶下囚,更何况、对方还是利用了自己的宽容与信任!

    朱棣紧紧握着缰绳的双手变得雪白、十指几乎要嵌入肉中,用阴冷的声音道,

    “靖儿,麻烦你回去告诉张玉他们、将人马带过来!”

    “四叔,还是再往后退一退吧。”

    柴靖南从没见到他有过如此可怕的表情,担心地提醒着。

    可是、朱棣头也没回地道,

    “孤王就在这里,我看铁铉他们谁敢碰我!”

    “靖儿,你快去吧,”

    武平文看了看他们二人、然后道,

    “这里有我在、放心好了,没有谁能够伤得到四爷的。”

    “好的。”

    柴靖南点了点头、打马向着已经离着不是很远了的众将们飞奔而去。

    而此时、济南城门之内也是一阵的混乱。眼见得燕王只差几尺便踏入了自己设下的牢笼中,谁知那块铁板竟然提前落了下来,只是砸死了一匹马而已。铁铉真是又气又急,心中还在奇怪、到底是因为什么才会让此计功亏一篑的。

    然而、身处城门之内,在那块铁板没能阻断燕王退路的同时,反倒将城中人的追击路线给挡住了,现在想带人冲出去随后追杀都做不到,而且、为了不使朱棣生疑,铁铉、盛庸二人也没有在城外安排下伏兵,所以只好放对方逃走了。

    情急之下,铁铉也只能无可奈何地重新登上城头,本打算质问一下负责控制铁板的那名士卒,不想却得报、不知为什么那人竟然从城上跌下去摔死了。

    “真是活见了鬼了……”

    边在心中嘀咕着,铁铉边传下令去,将吊桥复又拉起、关好城门,并让城头上的守军做好守城的准备,因为他已经预计到经此一回、定会激怒那位燕王,因此随之而来的便是急风暴雨般的猛烈进攻。

    果然、燕军如乌云般滚滚而至,在朱棣的亲自督促下、对济南城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强攻。


………………………………

第四百五十二章 持久苦战

    这场残酷的攻坚战足足打了两个时辰,知道殿下被骗、还险些遭擒后,这些将士们也都很是气恼,攻打起来自是无情又冷酷。

    正在僵持着,远处跑来一名亲兵、径直来至朱棣身边施礼道,

    “殿下!郑大人请您回营。”

    “什么?!”

    朱棣一愣,自然知道这个“郑大人”指的一定就是郑和,可他为什么要让自己回去呢,便依然将目光投向济南城头、问道,

    “他是怎么说的?”

    “只说请殿下务必回到营中。”

    那名亲兵再次重复了一遍。

    三保是个非常谨慎的人,绝对不会无缘无故地便说出这样的话,想了想、叫过身边的张玉道,

    “你权且来替我指挥,孤王回去看看。”

    “属下遵令。”

    边接过令旗、张玉边答应着。

    朱棣又嘱咐了几句,带着柴靖南和武平文飞马赶回了大营。离着还有段距离,便能听到朱高煦的怒吼声、当下心中明白了,原来是这个“混小子”在惹事。

    只听那位二王子大声道,

    “这些家伙敢蒙骗父王,我杀了他们又有何不可?!”

    “少王,奴才并没说不可,只是觉得杀与不杀、该由殿下来做主。”

    这是郑和那沉静的声音。

    原来如此,听了他们的对话,朱棣已经明白了、肯定是因为那千名前来诈降的济南士卒才起的冲突,便迈步走进营中道,

    “你这小子在吵些什么?!”

    “爹!您怎么回来啦!”

    朱高煦一脸讨好地道,

    “您看,多亏儿子我机灵、带人将这些可恶的家伙们给看住了,不然他们在骗过爹爹您之后又想跑回去,岂不是便宜了他们!儿子我正想杀了这帮家伙替您出这口恶气呢!”

    “胡闹!”

    朱棣扫视了一眼那些惊惧中的士卒们,见地上已经躺着几具尸体了,知道一定是郑和得到这孩子要滥杀的消息、及时起来制止住了,便扭过头向他赞许地点了点头,又瞧向了高煦道,

    “谁准许你杀这些无辜的军卒的?!”

    “无辜?!可、他们都是骗子……”

    朱高煦一脸的委屈与不解。

    朱棣立刻打断了他的话道,

    “他们都是我大明的将士,谁给你滥杀的权力了!”

    “爹、我……”

    朱高煦很不服气地还想要争辩,却见父王那严厉的目光正射在他的脸上,只好无奈地闭上了嘴。

    训斥完儿子,朱棣来到那些被俘的南军士卒面前道,

    “你们不要害怕,本王不会加害于你们的。一会儿我就会下令让各位回去……本王只希望大家知道、我此次起兵也是迫不得已,实在不想让更多的人丧命才会答应去见你们铁大人和盛将军,可是、他们既然辜负了本王的一片诚意。接下来的刀兵相见、若不幸让城中父老有所伤及,那也不是我所乐见的……”

    说到这里,朱棣看起来有些说不下去了,停了好一会儿、又张了张嘴才接着道,

    “好了,你们权且在此休息,等暂时休战时,就可以回去了……”

    言罢,吩咐身边的守营军卒照顾好他们,然后转过身快步地离开、朝着大帐中走去。那些被俘的南军士卒们本来各个惊魂未定,可听朱棣的这番话后、又开始不知所措地面面相觑着……

    郑和跟在自家殿下身后、也回到了帐中,一进帐门、见朱棣立即颓然地坐在椅子里,将脸埋入的双手中。

    静了片刻、郑和才轻轻地道,

    “四爷,此处没有别人、只有奴才而已,想哭的话、尽管哭好了。”

    “哈……”

    朱棣发出一声不知是在哭、还是在笑的叹息,然后道,

    “还没到那个地步,不过、三保你答应我,无论何时都一定不要离开我的身边,说不定什么时候我就会支撑不住、需要你看着我大哭一场。”

    “四爷……”

    郑和轻轻地点了点头,

    “放心吧,三保绝对不会离开您的,永远都不会。”

    “那真的是太好了,”

    朱棣终于再次将头抬了起来、擦了擦眼角道,

    “说话要算话哟。对了、你说我是不是该让他们撤下来休息一下了呢?”

    “是啊、主公,”

    郑和微微笑了笑,

    “奴才就知道您会冷静下来的,毕竟象这样凭着一时的怒气去攻城,对我军实在是不利,还是先收兵的好。”

    “好、听你的。”

    点了点头后,朱棣叫来传令兵、告诉张玉让全军将士暂时收兵,然后将那些被俘军卒放回济南城去。可无论如何、此地若是夺不下来、这次南征也就不算取得最后胜利,甚至会破坏了所有之前取得的战绩,所以、朱棣一反速战速决的常态,开始了长达三个月的消耗型的“济南大战”。

    就在燕军围困济南的一个多月后,朝中那边也已经开始产生了惊慌不安,黄子澄三人也知道若是济南有失、将会对京城十分的不利,便商议出一个暂时缓解的计策、打算假意和谈,可诏书上却并没有提到答应任何条件。毕竟这个主意是黄子澄出的,而他们也知道燕王曾提到的罢兵前提是处理他和齐泰,所以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用自己去向对方讨好,哪怕不过只是个权宜之计。

    拿过诏书看了一下后,便被朱棣扔回到来的那位使臣面前道,

    “麻烦贵使回去告诉黄子澄和齐泰,少用这种东西妄图来欺骗孤王!如果下诏书的话、就让皇上亲笔写来,想用这种把戏来拖延时间,孤王绝对不会上他们的当的!”

    就这样,朝庭第一次的“和谈提议”很快便被打了回去。

    然而兵力不足仍然是燕军的弱点,毕竟此地离开北平有八九百里,虽然有之前在德州取得的储备物资,可时间拖的越久、各方消耗的就越多,两个多月过去,本不打算给城中百姓造成太大伤害的朱棣、终于下了决心用火炮来攻。可这样一来,没料到又被铁铉结结实实地给惹怒了一回,因为在发现燕军这边的阵地上多了火炮后,这位铁大人、竟然在城头上挂起了“高祖神位”的木牌子,燕军这边自然就不能再以炮相向了,此举险些将朱棣气得吐血。

    然而在这段时间里、北平那边也没有悠闲地渡过,道衍和顾成二人一直辅佐着世子朱高炽、承担着全城的军政治理,好在政务方面还有郭资在负责着,为他们减轻了不少的负担,而他们几个人主要还是时刻关注着前方的战局。


………………………………

第四百五十三章 班师北平

    自从济南的攻坚战展开后,道衍就同顾成老将军讨论过这件事,也都觉得有些令人担忧,但如果不让其再进行下去、就此草草放弃,恐怕燕王及全军将士都会心有不甘,只得再观望一段时间的好。

    直至此时,了解到前方补给几乎耗尽,而满营将士、包括朱棣在内,都产生心浮气躁之情绪,加之近日来退守真定那边的平安、陈晖等人也开始有所行动,两位老前辈认为不能再这样下去了,立刻由道衍亲笔所书、派信使快马加急地送到前方大营之中。

    正如道衍、顾成二人所料,因为屡次遭到铁铉的算计,让朱棣有种被戏弄的感觉,这可是他从少年时代便开始在军中行走以来、从未遇到过的状况。因此、即使是“多智善谋”的他、也几乎是失去了理智般地执拗着非要攻下眼前这座城池不可,而就在此关键之时、道衍的书信到了。

    听说是大师来信了,郑和也是暗暗地松了口气,急忙将信使直接带到了朱棣的面前道,

    “主公,是道衍大师从北平府捎信来了。”

    “哦、是么……”

    大概是猜测到那位老和尚的用意了,朱棣略略沉吟了一下、将书信接到手中看了起来,只见大师在信上告诫道,如今已历三个月,“我军疲惫、岂可再围,主公莫非忘记了李景隆之败乎?请速班师”。

    确实如此,道衍在信中的严辞劝谏、让朱棣终于恢复了他那原有的冷静与清醒的头脑,点了点头道,

    “多亏有大师的警告,好吧,传本王将令、让全军收兵回营。”

    传令兵去传令了,已经冷静下来的朱棣又将道衍的信拿起来、从头到尾地看了一遍,注意到大师还特意提醒到、真定的南军也有所行动,大概是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