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燕风啸金陵-第2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是怎么看的呢?”

    “你是在问朕么?”

    明明想听听他的意见、可他倒反过来问自己了,朱允炆不禁叹了口气道,

    “如果说心里话,朕当然是希望这场战争能够尽快平息下来,更希望一切都恢复到从前的样子,但朕也知道、创伤已造成,想当成从来就什么都没有发生过、那是当然不可能的了。”

    “是啊,陛下明鉴,”

    方孝孺将奏折合上道,

    “且不说燕王这上面说的是否有道理,只凭他起兵谋逆、造成我大明这么多将士的伤亡来看,都不能就此了结,将来陛下您将其废为庶人、永远流放这样的惩罚都已经是宽宏大量的了,所以依臣看、绝对不能就这样不了了之。”

    “方卿,你真的认为四叔他是不可原谅的么?”

    朱允炆的目光跳动了一下、道,

    “可朕从前到后好好地回忆了一番后,觉得他确实是出于无奈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的。本来当初你我君臣、还有黄先生和齐泰在一起商议削藩之时,就没想先对四叔做什么,后来发生了一些意外的事情、才导致他起兵反抗,这件事从我们这边来看、也是有错的。”

    “陛下……”

    听朱允炆竟然当着自己的面儿开始认错,方孝孺真的不明白、这位皇上为什么一遇到燕王的事情上,就没有了他对其他亲王那般的绝决了呢?如今他的四叔反都反了,还能有什么可以原谅的么。想了想、才又试探着道,

    “那么、依着陛下看,该当如何处理呢?”

    “朕觉得、可以派大臣与四叔见个面,”

    朱允炆将方孝孺交还回来的、燕王的那份奏折又拿了起来,边端详着边道,

    “朕这边可以答应他、恢复其燕王的爵位与宗籍,让他立刻退兵回到藩地去,而朝庭这边也会退兵,先将战火平息下来,如果还有什么其他要求、待日后择日再谈如何?”


………………………………

第四百七十七章 军营生辰

    只是陛下,”

    方孝孺好象是想起了什么似的道,

    “您有没有想过,明明燕军此时连连获得胜利、士气正在旺盛之即,却又想起给您上书求和,似燕王这样的名将、一定应该知道乘胜追击这个道理,可偏偏在这个时候却将攻势停了下来,这其中的原因是不是也值得思考一下呢?”

    “你觉得这其中有诈不成?”

    朱允炆心中对他的分析有些不满地道,

    “四叔停止进攻不再南下,不正是在表明他对和谈的诚意么?依着方卿你的意思,一定要等到四叔带兵一直打到南京城下来、才是正常的么?”

    “请恕臣冒昧,”

    方孝孺尴尬地笑了笑道,

    “臣当然不是这个意思,毕竟燕王已经与朝庭为敌、刀兵相向,他应该知道已经无法回头了才对,在这种情况下提出和谈,是不是说明他军中存在着给养不足、无法再全力作战这样的状况呢?所以才想出和谈这种方法来做为借口、实际上是在拖延时间,等待北平那边补给运到再行南下呢?”

    “唉,”

    听了他的提醒,朱允炆叹了口气道,

    “看来在你们眼中,朕想和四叔罢兵和谈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了,无论如何都要分出个你死我活不可、是吧?好吧,依着你、到底该不该派使臣去呢?”

    “当然要派,”

    这回方孝孺回答的倒是很干脆,

    “臣的意思是派使臣去,一则可以问问燕王的要求,从而探知其内心所想、以及其所能达到的底线;二则可以拖延时间、让前方的将士们休整之后,尽快地重新招兵、以补充兵力。除此之外,还可以寻机瓦解懈怠其军心。”

    “好吧,依你看、派何人为使臣好呢?”

    朱允炆面无表情地问道。

    方孝孺想了想道,

    “就让大理寺少卿薛嵓去吧,他这个人是陛下您亲手提拔起来的,对您忠心耿耿,不会轻易被燕王所蛊惑。”

    朱允炆听得有些好笑,派个使臣去见四叔,还要防着他别被人家给蛊惑了去,便又叹了口气点了点头道,

    “准奏了,告诉他、务必要问明白四叔到底有何诉求,然后详细地转告给朕得知。”

    “臣领旨。”

    得到了皇上的许可、方孝孺立刻让人去将薛嵓找来。

    等到将人叫来后,方孝孺先让他坐下、然后很严肃地对薛嵓道,

    “皇上要派你到大名燕军驻地去一趟,奉旨与燕王面谈。”

    “哦?燕王?”

    一听这话,薛嵓的心立刻跳得如同打鼓一般,因为满朝离文武官员谁不知道、这燕王现在正在和朝廷对战,而且还连战连胜,

    “陛下是派臣去向他传旨么?还是有别的什么事情?”

    “传旨是当然的,”

    方孝孺将已经准备好的诏书交给他、又道,

    “但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任务要让你去办,在你自己去见燕王的同时,将另准备好的一些诏书、差手下随行属员传发给他大营中各个部将。本官不相信他手下的那么多骁勇善战的将领、都是心甘情愿地跟随着他一起做反叛,一定有许多是在最初之时迫不得已,后来觉得已经成为叛将无法回头了、才会追随于他的,只要让他们知道、如果能够离开燕王,不但既往不咎,而且如果能够立功的话、还会加官进爵。这样的话,一定可以起到从燕军内部瓦解他们的作用。”

    “这……下官明白了。”

    薛嵓嘴上回答着,可心里在犯着嘀咕,他虽然几乎没怎么接触过燕王,可也常听人说起、那个人不但能征惯战,而且心思缜密、聪慧伶俐,这种小伎俩能瞒得过他么,搞不好、被对方真的给识破了的话,自己还会有命在么?不过、无论如何,这是皇上派遣下来的差事,自己硬着头皮也要去办,只得答应着之后、选择好了随员,一路朝大名而来。

    而朱棣在这边等待回音的同时,依然是派出大量的探报,关注着四处的消息、以随时做出决断。

    这天早晨,已是全军将士吃早饭的时间,朱棣在寝帐中穿着常服坐在那里正在看着书,忽然一阵熟悉的香气不知从何处飘来,抬头看时,见郑和已将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面、用托盘儿放在了他的面前,

    “四爷,生日快乐,奴才为您做了一碗长寿面,愿您福寿绵长。”

    “哦?哦!”

    连着用不同语调说了两个“哦”字,如梦方醒般的、朱棣在内心中也难免激动了一下,点了点头道,

    “三保,谢谢。”

    边说边接过筷子、将汤面朝自己挪了挪,又看了看郑和,

    “这是你亲手做的?”

    “是啊,奴才尽量回忆着王府厨下的做法,想来奴才也不能替四爷您分担什么,只能尽一份心意了。”

    郑和笑了笑道。

    朱棣抬眼看了他一眼道,

    “三保,你替我分担的已经不少了,如果没有你在身边、好多事都办不成,对了、我生辰的事你没对其他人声张吧?”

    “没有,奴才觉得四爷好象不希望太多人知道……”

    郑和有些迟疑地道。

    朱棣用筷子敲了一下碗边儿、笑道,

    “那就对了,我可不希望那些部将们用这个借口在营中胡闹。”

    见朱棣很开心地吃着自己做的汤面,郑和的心里却平静不下来了,看着眼前这位自己的恩主,如果单单从现在的外表上来看,谁会相信他是一位皇子贵胄、名震八方的亲王?即没有锦衣、也没有玉食,更没有享乐,在他这里每日吃的只是粗茶淡饭,穿的也是简单素袍,甚至还不如他的手下部属、寻常百姓,平日里也从不荒度日,无时无刻不是在筹划着各种天下大事。

    正在深思着,忽听朱棣用赞叹的口气道,

    “三保的手艺真的不错,比王妃做的都好吃,看来在军营中过生日也很是不错嘛。”

    “第七次了,这应该是第七次了吧……”

    郑和轻轻叹道。

    朱棣边喝了一口汤、边不解地问道,

    “什么第七次了啊?三保在说什么呢?”

    “奴才在说、您这是第七次在军营中过生日了吧,”

    郑和微笑着道,

    “自从奴才跟着您、这是第六次,听说您少年时有一次也是在军营中过的生日,算起来、最少这也是第七次了呢。”


………………………………

第四百七十八章 攻心作战

    是啊,”

    朱棣听着、也是若有所思地道,

    “去年这个时候,正准备和李景隆在白沟河决战……诶?三保你说、明年我会在哪里过生日呢?”

    “明年么、奴才还说不准,”

    郑和想了想、之后小心翼翼地道,

    “但后年的话、奴才觉得一定是在京城了吧……”

    “哦?”

    朱棣一愣,之后又很感兴趣地问道,

    “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

    “奴才只是凭感觉说说而已,”

    郑和笑了笑道,

    “毕竟三保不是道衍大师那样的人物,如何能够预知未来呢。”

    “若真是在京城的话,也有不同的处境啊,”

    朱棣也无奈地笑着道,

    “好了,不说这个了,我只希望每年过生日时、都能吃到三保做的长寿面就好。”

    “那是当然的,三保会一直为四爷您做的。”

    郑和仿佛是在发誓般地说道。

    此时,朱棣将碗中剩下的一点儿底汤都仰着脖子喝了下去,看得郑和即好笑又心疼,刚刚将空了的碗和筷子接过来,帐外便传来朱能的声音,

    “末将有事求见!”

    “快进来吧,还客气什么。”

    朱棣招呼着让他进到大帐来后、问道,

    “怎么了,有什么事啊?”

    “殿下,营外有一伙人要求见您,”

    朱能一脸古怪地道,

    “自称是朝廷派来的使臣,还说什么带来了皇上的诏书、要交给您。”

    “是么?”

    朱棣微微笑了笑,心道、看来我写的折子应该到了皇上手中,如今黄子澄、齐泰已被逐出京城,别管是真是假、毕竟他们眼下不在皇上面前,所剩下的近臣只有方孝孺了,好吧,那么就来看看这位当今的大儒先生、是如何处理这件事的吧,便道,

    “好吧,将来使带到中军大帐中款待,告诉他们孤王一会儿便到。”

    “末将遵令。”

    答应了一声,朱能出帐去了。

    朱棣想了想、扭头问郑和道,

    “三保,武六侠和靖儿呢?吃过饭了么?”

    “早就吃过饭了,他们这些习武之人本来睡的就不多,起得早、饭吃的自然也早,”

    郑和笑着答道,

    “只不过见您太累了就没来打扰,这会儿大概是在您的行营附近巡察呢。”

    “那好,你这就去把他二人找来,我有事情要请他们来办……”

    话音未落,帐帘一掀、这两个人已经一前一后地迈步走了进来。

    柴靖南率先跳了过来、大声问道,

    “四叔,有什么事情需要靖儿去办?您只管说好了!”

    “是啊、四爷,有用的着我们的地方,您尽可吩咐。”

    跟在后面的武平文也点着头道。

    朱棣笑着看了看他们二人、道,

    “那么、我就不客气了。刚才朱能来说、朝中派使臣来传诏,我想这其中应该不会这么简单,虽然还不能肯定这过程中是不是藏着什么,但不能不加以防备着点儿。所以、我想麻烦你们二位去在后面留神着点儿使臣带来的那些下属随员们,看他们会不会搞一些暗中的小动作。”

    “明白了,交给我们吧!”

    柴靖南很兴奋地点着头、抓着蟠龙剑一阵风儿似的跑出了大帐。

    武平文看着转眼间便不见了的身影、不禁无奈地笑道,

    “这孩子,能为四爷出些力气、真的是开心的不得了呢。”

    “如此就拜托你们二位了。”

    虽然也觉得心里暖暖的,可朱棣对他们两个的态度始终还是很客气。

    武平文习惯性地一拱手道,

    “那么、我也过去了。”

    说完,随即转身也出了大帐。

    朱棣扭过头、对着郑和示意了一下道,

    “那么,我们就一块儿去会会这位使臣吧。”

    “好啊。”

    郑和微微一笑,随手拿起了一件披风跟在了他的后面。

    主从二人一起来到中军大帐外面,只见几名亲兵护卫守在帐口、均是一脸的严肃,朱棣走上前道,

    “皇上派来的使臣在么?”

    “回殿下,他们就在帐中。”

    亲兵施礼道。

    朱棣点了点头、对郑和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