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燕风啸金陵-第2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

    朱棣的眼睛顿时放射出一丝光彩,可还是有些担心地道,

    “是啊,四叔我确实是有此打算,但是、说起来容易,可细想想、却还是有些困难之处,比如说、从断崖悄悄地上去的人数一定不能够太多,一旦被对方士卒发现了,连退路都没有,会陷入非常危险的境地。”

    “您就放心好了、四叔,”

    柴靖南看起来很有把握,

    “刚才探报不是说了,那上面虽然有守卫、但是很松懈的么?靖儿我先上去、将守卫收拾掉,然后再放下绳索让其他弟兄们上去。对方肯定想不到会有人从他们身后杀到,到那时我们再杀他的出其不意,肯定会成功的。”

    “这样啊……倒真是个好主意。”

    朱棣轻轻点了点头。

    武平文一见、自然也是不甘示弱地道,

    “好啊,我和这小家伙一起去,肯定没问题的。”

    “武、六、伯啊,您最好留在四叔身边保护他吧。”

    柴靖南用一种真能气死人的口气说道,还特意加重了“武六伯”这三个字,弄得武平文哭笑不得。

    不等他提出什么异议,朱棣却赞成地点了点头道,

    “靖儿说的倒是有道理,这回就由三保和靖儿一起带着一队弟兄们去吧。三保你负责从亲兵中选出三十名勇士来,然后记着随身带几面我军的军旗,看到旗帜会让南军士卒产生错觉、摸不着头脑,从而给他们造成更大的混乱。”

    “三保明白了。”

    郑和郑重地拱手一礼、点了点头答应着。

    见朱棣安排的如此有条理,武平文倒也不再争了,便微微一笑,

    “那好吧,在军中保护四爷的任务就交给我好了。”

    “有劳武六侠,”

    朱棣也轻轻笑了笑,再次向柴靖南、郑和二人嘱咐道,

    “然后记得发起进攻的信号,就以火信为号吧。你们随身也带上烟火弹,准备好了、就发射出去,看到信号我们就从下往上攻。”

    “好的、我们记下了。”

    柴靖南连连点着头、答应着,当他将自己的应用之物全都收拾好、带在身上,回到中军帐外时,见郑和已经将三十名勇士选好了。

    两个人一起带着大家、由一名探报引着路、绕到了南军大营后侧的那段峭壁下。站在那里,柴靖南抬头向上望着,觉得这里并不是特别的高,而且上面还长满了杂草树藤,可以用来做凭借的地方还真不少,即使不用悬索、自己也完全能够上的去,便回头将用来攀登的绳子接过来、带到身上,然后道,

    “我先上去,你们在此等着我将绳子固定好后再扔下来。”

    “拜托了,”

    郑和边答应着、边为他将该带的都带上、嘱咐道,

    “你上去之后一定要看好是不是有守卫,千万要小心。”

    “知道了。”

    柴靖南再次检查了一下、觉得周身上下都扎紧了,然后迈步向前快走几步、接着便凌空而起,一纵之即、瞬间离地两丈余高,足尖儿轻点崖上一棵横生的树干,复又纵身而上,几起几落之后,便已经到了崖壁的上方。

    下面这些亲兵们看得瞠目结舌,平时虽然也曾听说过在江湖中、有一些的武功绝伦的人,身手如何的了得,今日里才算是真的亲眼所见了。

    柴靖南上去不消片刻、一条绳索便垂了下来,郑和最先抓住绳子,毕竟他也是身怀绝技,而且率先上去后、根据周围的动静还可以及时做出判断,便借着绳索的助力,没有费多大力气、也登上了崖顶。

    来到上面一看、有两名南军小校东倒西歪地躺在那里,柴靖南仗剑守在一旁,郑和悄声问道,

    “还有其他守卫么?”

    “没有了,我已经搜寻了一下,就这么两个,而且还被我点了穴道,一时半会儿是醒不过来的。你帮下面的人快点儿上来吧,我负责看着动静。”

    柴靖南一口气将情况说了个明白,之后便留神着周围。


………………………………

第四百八十五章 退敌三路

    郑和知道有他在这守着,就一定没有问题了,便转回身在其它的树干上又绑了两条绳索、放了下去。这样一来,下面的亲兵们凭着三条绳索同时向上攀爬,虽然没有柴靖南这样的身手、可这些人在士卒中也都是出类拔萃的,所以不消一柱香的时间,便全都上到了崖顶。

    丢下其它赘物,这一行三十余人各自拿好兵刃与军旗,潜到了南军山寨的后方。

    此时,朱棣已经统领全军在山下列开了阵势,只等着那信号升起。而房昭也早已得到了探报,知道燕军已至,连忙命所有南军严阵以待,战场上的气氛十分紧张。

    燕军阵列中的将领们已经得到燕王殿下亲自传下的军令,让大家做好准备、要在今天这一战之中便将敌军击溃,所以每个人都崩紧了神经,只等着那一声“冲杀”的将令。

    终于等到了这一刻——

    猛然间,一枚闪着火光的烟火弹从南军背后的山顶上、带着刺耳的鸣响射向半空。知道是柴靖南、郑和他们已经得手了,朱棣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是放了下来,立刻将手中宝刀向空中一举高喊道,

    “全军将士,随本王杀上山去!”

    随着他的这一声令下,燕军将士呐喊着冲上山去,顿时喊杀声震天。

    而南军这边可就坏了,本来正准备着防守山寨,突然身后的山顶上一道火信直冲天际,搞得所有人都愣住了,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之时,只见山顶上出现了几十面燕军大旗,这一下,不只是普通士卒,连房昭都以为燕军竟然从后面杀来了。

    而此时,山下的燕军也已经发起了进攻。郑和命那三十名勇士将旗帜插在原地,和柴靖南一起率领着他们由上至下杀向了南军方向。这些人可都是以一当十,更何况为首的两位还都是绝世高手,这一冲入敌阵,顿时杀得南军如潮水般四散奔逃,大部分人虽然弄不懂为什么、可还是都认为燕军已杀到了他们背后,这居高临下的优势瞬间荡然无存,顷刻之间便陷入混乱。

    眼见得这山寨已被攻破,房昭自是无心再战,勉强地率领残余人马败退回了大同。这样一来,得知消息的平安见与其合兵的计划根本达不到了,便也带着手下军卒退了下去、返回真定。

    燕军同时击退了两路南军的袭扰,略加休整,朱棣便又率领全军直接杀向永平府、去解辽东之围,而守将杨文得报后、马上也退了回去,就这样,全军又一次班师返回了北平城中。

    因为已经得到了消息,世子朱高炽带着人在王府大门前、将朱棣父子三人及其他众人,迎接入了大门,最后当众人基本上都散去后,自己陪着父王来到了书斋休息。

    “还是父王您回到府中来、孩儿这心才会踏实下来。”

    脸上带着憨厚真诚的笑容、高炽为朱棣奉上茶来。

    朱棣瞧着他、微微一笑道,

    “怎么,担心你爹我这一出去就回不来了么?”

    “不、不,怎么会呢,”

    高炽连连摆着手道,

    “如果说是去打仗,有父王亲自前往,哪个又能不放心呢?只是、孩儿是怕时间久了,自己担不起这守护北平的责任啊。”

    “你做的不错啊,”

    朱棣鼓励地道,

    “这两年多来,孤王几次带兵出征、你都将我们这个家管理的不错嘛,远的不说、就说最近这次在方孝孺施的离间之计中,你将张安连人带信原封不动地给父王我送了过去,当时你知道我有什么感觉么?”

    “啊、孩儿不知……”

    朱高炽一张肉肉的小圆脸儿上、满是好奇地瞧着自己的父王。

    见他这副憨得可爱的表情、朱棣笑了,

    “当时我就想啊,孤王的长子真的是长大喽,而且我们一家人如此的同心,外人想要挑拨离间、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是啊,我们是一家人啊,当然不能相互背叛啊……”

    得到了父亲的夸奖,朱高炽很是开心地笑了。

    朱棣听了他这句、听起来好象是无意中的话,立刻道,

    “这句话说的好,一家人当然不能相互背叛,高炽你知不知道,方孝孺在给你送信的同时,也派人到军营中放风,说你在北平与朝庭暗中勾结呢,你爹我当时也没信。”

    “是嘛?!”

    朱高炽吃了一惊,嘴巴当时张大了,

    “那、那、那可真是太可恶了,用这种手段离间我们亲骨肉、真是……”

    “是啊,”

    朱棣很有同感地点了点头道,

    “是很可恶啊,所以你爹我才说、你当时处理的非常好啊。”

    “其实、儿子我当时接到那封信时、也是紧张的不得了呢,也没想出该如何去做才好,最后就去请教了大师,是在大师的提示下、才做出正确决定的。”

    朱高炽很不好意思地道。

    朱棣点着头若有所思、然后才又道,

    “能知道去找谁请教、接纳什么人的建议,这本身也是你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所以你爹我说你在这方面很象我,还是一点儿都没错。对了,大师他近来好么?还在府里吧,一会儿陪爹去看看他。”

    “这个……”

    朱高炽看起来有些迟疑,

    “道衍大师他不在府上,就在您回来之前的几日,突然就回他的庆寿寺去了,说是、说是身体不适……”

    “身体不适?”

    朱棣一愣、心道,认识他将近有二十年了,还头一回听说这老和尚会身体不适,连忙问道,

    “大师他怎么了?病了么?”

    “这个……”

    高炽的表情显得就更加的为难了,

    “这个孩儿真没看出来,不过大师的身体到底如何,可能只是他自己感觉得到、别人看不出来吧……”

    “请过郎中了么?”

    朱棣心中狐疑着,可毕竟道衍已是六十几岁的老人了,身体不佳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便又追问道。

    高炽点了点头道,

    “孩儿说过要请郎中了,可被大师给打发回来了,说他的病无需别人来医治。”

    “原来如此,”

    朱棣轻轻点了点头道,

    “为父知道了,你也去休息吧,不必一直陪着爹,等我休息一下后、去看望那老和尚一下。”

    “孩儿知道了,孩儿告退。”

    规规矩矩地给父王施过一礼,朱高炽退了下去。


………………………………

第四百八十六章 直指江南

    接下来又该怎么办呢?前前后后已经两年多了,虽然打胜仗的次数多于败仗,可最终还是又回到了北平,现在能控制的势力范围只有北平、保定、永平这几个郡,辛辛苦苦夺取的新的地带却因兵力不足、根本无法真正的去占领,巩固不了已经取得的胜利的同时、更无法扩张新的势力,这样、反反复复地什么时候才能是个头儿呢?而且,南军的盛庸、平安他们大概也看到这一点,所以采取以守为主的战术,不再与自己发起正面作战,这更是令人头痛的地方。

    消耗不起啊、对自己这边来说——

    朱棣重重地叹了口气,他深知自己手中能掌握的时间并不多,而且没有退一步的可能,这也是最关键的一点。

    就在起兵初期,朱棣也曾幻想过通过和谈、能够好好的和自己的皇上侄儿解释一下,虽然从认识那一刻开始,道衍便一直在暗示他要登上皇位,可他也是真的不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取得。他不想成为反王叛臣,更不想被人叫做“乱臣贼子”,可是当时不这样的话,恐怕自己连过上普通人生活的愿望、都实现不了。

    一次又一次地给朱允炆上书,这并非全都是朱棣在故做姿态,因为他又何尝没有感觉到对方对自己怀有着的那一份亲情,但同时也知道、即使是和谈,也绝不能失去主动权,在一次次地失败后,朱棣明白了,此次“靖难”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取得最终胜利、夺取朝权。

    可这个结果能够实现么?几番征战下来,朱棣开始产生了怀疑,甚至有些动摇了……

    身边带着郑和、主从二人一同赶往了庆寿寺。

    因为经常往来,为了不打扰寺中正常进香参佛的人们,朱棣早就有他自己专门来见道衍的路线。走过一段幽静的甬道,直接来到道衍住的那间禅房前、推门走了进来,却不禁一愣。

    只见朱高炽口中所说的这位“身体不适”的老和尚、正端坐在那里看着书,而且目光炯炯、满面红光,听见脚步声便抬起头来,

    “主公、你终于来了,老衲早已恭候多时了。”

    “大师?”

    略略地愣了一愣,朱棣转而苦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