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什么?”
一下子没能明白自家主人的意思,郑和也愣了愣。
朱棣苦笑了一下、转而又问道,
“丘福那边有消息了么?”
“还没有,”
郑和沉吟了一下、又劝道,
“主公还是早些休息吧,这几日作战如此的辛苦,不要熬坏了身子。”
“可我根本睡不着、你让我怎么休息啊!”
很罕见地、朱棣竟然朝着郑和发起了脾气。
而此时,郑和也想明白了主人刚才开始时、所说的那句话的含义,今晚、燕军大营中的确出奇的安静。要知道、受燕王殿下平日里随意的性情所影响,营中的气氛一向都是很活跃的,可是眼下竟然死一般的沉寂,只能说是全军将士的士气受到了很大的挫折。
只是、无论如何,也得想办法让殿下去休息,说不定天亮之后等着大家的、又是连日的撕杀,不休息好又怎么承受得了呢?
心中想着,郑和回过头,正看到武平文不知在什么时候也出现在身后的不远处,灵机一动、便向他做出一个“打晕”的手势,然后又指了指朱棣。武平文一见不禁笑了,身形微动、转瞬间已来到了朱棣的身后,不等他反应过来、指尖已点上其昏睡穴,这位燕王殿下便软软地倒在了郑和的臂弯中睡了过去。
武平文伸手将他抱了起来,边朝寝帐走着、边对郑和道,
“把他安置好后、你也好好休息吧,四爷周围的安全有我和靖儿看着呢,放心地去睡好了。”
“多谢武六叔,那我也去休息了。”
边答应着、郑和边跟着走回了燕王的寝帐中……
次日一早,朱棣醒来之后,总是觉得这一觉睡得很不一样,甚至不记得是怎么睡着的,本想问一问,可见郑和跟平时一样、忙前忙后地服侍着,便没有再多问。
吃过了早饭、来到中军大帐中,顿时感觉到气氛与往日有很大的不同。此时、除了一些另有使命的将领外,其他部将们几乎全都已经到了。
迈步走进来,朱棣向两旁看了看,边踱到自己的帅案前、边道,
“今天大家都来的好早啊,这是有什么想和孤王说的么?”
一片寂静……
虽然表面上平静,可谁的心中都有一大堆的想法,朱棣当然明白,不止是众将、就是他自己也一样。自从大家得知对面统领援军赶来的是徐辉祖时,这种疑惑就已经开始出现了,更何况昨天还被人家给打败了。
“殿下,军中有许多弟兄因不适应这南方的天气、都病倒了……”
张武首先开口了。
朱棣看了他、轻轻问道,
“是么,到底有多少呢?”
“有几千吧……”
顿了顿、张武才回答道。
此时、刘江站起身施了一礼,接过话茬儿道,
“我的营中也病了不少。殿下,如今这南方的夏天又闷热又潮湿,军中士卒大多都在北方生活习惯了,象这样进退不得真的不是个办法,不如先退到别处去扎营吧……”
“退到别处去?”
朱棣死死地盯住了他,
“依着你、该退到哪里去啊?”
“这、还是渡过河退到小河北岸去……”
刘江有些迟疑地道。
经他这一提,其他众将也开始七嘴八舌地随声附和起来,均说还是退回到河的北岸比较好。
朱棣真的十分恼火,心道、这些部将们均是久经沙场的战将,难道直至现在也还没看出、自己采取的是有去无回的战术么?已经打到了这里,只有向前才是真正该做的,更何况胜负根本尚未确定,为什么就想着撤退呢?
心中忿然,朱棣猛然怒道,
“退回河的北岸?北岸就不是南方了么、就不闷热了么!你们干嘛不干脆就说要退回北平去呢?!孤王在这里告诉你们,此战有进无退。想退是吧?好吧,我倒要看看有多少人想退回北岸去。觉得应该留在南岸的站到右边,想退回北岸的站到左边吧!”
“殿下,末将还是觉得应该缓一缓的好……”
边用低低的声音说了一句,刘江默默地站到了左边,其他众将互相看着,虽然看起来有些犹豫、可还是一个接一个地向左边站去。
看着眼前的这些部将们、靠向左边的越来越多,朱棣实在是火撞顶梁。事实上,与其说是生气、倒不如说是在伤心,他当然知道这些将士们能够追随自己、都担着什么样的风险,自然也能理解他们内心的不安,可是已经是“反贼”了、还会有回头路可走么?
………………………………
第四百九十一章 中流砥柱
急火向上攻心,朱棣忽然觉得头一晕,险些就此摔倒下去,连忙回过身扶住了帅案。身旁的郑和看得真真切切,立刻近身上前伸手扶住了他、却见朱棣暗暗地摆了摆手、才迟疑地向后退了一步。
闭上双眼缓了缓,朱棣才转过身、靠在帅案上道,
“好吧,孤王不会勉强大家,你们想退便退好了,不过、应天城已经不远了,就算是只有孤王一个人、我也会到那里去的!”
“殿下当然不会是一个人,”
话音未落,坐在那里始终没有开口的朱能、此时站起了身,一步步地踱到了右侧,
“还有末将我!无论到哪里,末将都会跟随在殿下您的身边,还有已经故去的张玉、张将军,如果他还在这里的话、相信他也一定会站到右边的!”
说到这里,朱能抽出肋下宝剑指向了帐外、接着道,
“诸位,你们可知灵璧是何所在么?离这里不远处便是垓下,一千六百年前、汉高祖刘邦在此地战胜了西楚霸王项羽!当年汉高祖十战九败,最终此一战便夺取天下。如今燕王殿下率领我军胜多负少,岂能有因为受到这一点点的挫折、便放弃进攻,再次对他人附首称臣的道理?!”
一番话,说得众将都不做声了,帐内再次陷入了沉默。
就在此时,郑亨从帐外走了进来,一见这种情形不禁诧异、问道,
“这是怎么了?”
“他们要退回小河北边去呐,”
朱能没好气地道,
“殿下说了,想退就站到左边,想继续前进就站到右边。”
“退?为什么?”
郑亨一脸莫名其妙地扫了那些已经站在左边的将领们一眼、道,
“这根本不用问,当然要站到右边了。”
说完、便几步走到朱能身边站了过去。
这一下,让帐中这有些悲壮又尴尬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让人哭笑不得。
见他赶了回来,朱棣立刻将感激的目光、从朱能身上转移到郑亨的身上,问道,
“怎么样?打探到消息了么?”
“打探到了,”
听他这一问,郑亨立刻显得很兴奋地道,
“正如殿下您说的那样,建文真的又将魏国公调回了京城。不过、奇怪的是,平安竟然也离开了灵璧、朝京城那边去了,现在城中守城的主将是何福。”
“真是太好了!终于等到了这一刻!”
朱棣很高兴地回过身、又站到了地势图前道,
“徐辉祖已经即将被调回京城,而他此番前来本也是为押运粮草而来。孤王派人打探过了,灵璧城中除了南军将领外,还有不少前去督战的朝中大大小小的官员,所以仅凭那些补给根本就不够。依我看、平安之所以会离开灵璧,一定是因城中粮草依然缺乏,而他是带兵赶去保护运粮车的。”
说到此处,朱棣停了下来、略略思索了一下,扭过头来扫视一下、刚才还在主张退回河北岸的那些部将们,
“这运粮车是灵璧城中守军的命脉,也是他们的希望,平安一定会投入大部分兵力前去护送的。所以、孤王决定去劫他的粮车,同时还要给平安的主力以重创,让他们一战即溃、再无还手之力!你们中有没有谁想和我一起去的?还是说、仍然想退回北岸去呢?”
“这……”
这些将领们互相看了看,张武先站了起来、拱手道,
“末将愿追随殿下与之一战,请您恕末将刚才的构军之罪。”
“我等愿追随殿下前往,请恕我等之罪!”
其余众将也都起身施礼道。
朱棣摆了摆手、缓言道,
“这仗已经打了快三年了,大家辛辛苦苦地追随着我、我又岂能怪罪你们?只是如今已经到了这里,眼看着胜利就在不远处,孤王只想求诸位再咬咬牙、随我冲过这道难关,我们一块儿打到京城中去。”
“我等情愿追随!”
众将们再次异口同声地道。
这真是胜利前最后的一次难关了,事实上证明了朱棣的此次坚持是绝对英明果敢的,而事后那些将领们也知道了、多亏他们的殿下这一决断,带着大家敲开了胜利的大门……
又休整了一天,派去的哨骑探报传来了消息,南军果然从京城方向运来了许多粮草补给,平安亲统六万人马于左右两翼护卫。
“真是太好了,”
将众将召集到中军帐中,朱棣胸有成竹地道,
“南军本来兵力已经不是太多了,平安这一次带出六万余人,正是给了我军灭其主力、伤其元气的机会,今日这一仗需要诸位全力以赴、彻底将其击溃!”
“请殿下吩咐!”
诸位将领听了这番分析、各个也都精神饱满,信心百倍地应道。
朱棣点了点头,接下来就开始派将,命丘福、郑亨为先锋,率领一万铁骑去袭击运粮车。朱能统领三万轻骑分两翼去阻击平安率领的马步军,自己亲自带领其余众将率步军为朱能做后援。
刚刚分派完诸将,忽见朱高煦带着弟弟朱高燧冲进帐来,
“爹啊,您也给儿子们分派个任务吧!”
“哦……”
朱棣抬头瞧了瞧两个孩子、不禁笑了,道,
“好吧,你爹我正好有个重要的差使,就交给你们两个好了。”
“好啊、好啊,爹您快说!”
朱高煦和世子朱高炽不同,天生的力大过人、勇武好斗,一听要打仗就兴奋的不得了,现在听父王说有重要的差使交给他,迫不及待地追问道。
朱棣将两个儿子拉到地势图前、用手一指道,
“等爹带着人去夺粮这一仗打起来后,在灵璧城中的何福他们肯定会倾城出来接应的。在这一带的路上有许多的密林,高煦,爹要交给你两个任务,一个是带一万轻骑隐蔽在这路旁的林中,但要记住、何福带兵出城的时候,不要去理会他们,直到他们兵败之时往城中后退的过程中,狠狠地冲杀他一阵子,打得越猛越好,明白了么?”
“明白了、放心吧!”
听了之后,朱高煦高兴的几乎要跳了起来,忽又想起了什么、又问道,
“那么另一个任务呢?爹不是说有两个任务么?”
“是啊,”
朱棣的眼眸中泛起一抹的慈爱、道,
“这第二个任务就是、照顾好你的兄弟,毕竟他比你还小着三岁,上战场的时间也没你长,保护好他。”
“嗯,知道了,”
朱高煦点了点头,看了自己的弟弟一眼、
“我就让他跟在我身边,没有谁能伤到他的!”
“好、很好,”
朱棣点了点头、拍了拍他的肩道,
“虽然你们这一路是给对方最后一击的队伍,但需要提早准备,快快去吃过饭,之后就点兵启程吧。”
“好嘞!”
兄弟二人高高兴兴地拿着令箭走了。
………………………………
第四百九十二章 绝妙巧合
虽说是有先锋、中军、后援之分,不过燕军全营上下却是同时开始做准备,同时从齐眉山的大营动身的。
经过派出的马步暗哨、已经准确地得知了南军的方位,朱能和张武等部将、率骑兵分两翼杀向了平安统领的那六万中军主力。不过没想到的是、平安早有准备,已经料到朱棣肯定会来袭击粮道,得知燕军杀来之后,立刻命令徐真、陈晖二人各统本部,也分成了两路、迎着对方杀了上去,一下子反倒将朱能率领的这队骑兵围在了中间。
事出突然,燕军士卒不防、顿时折损数千,多亏朱能骁勇善战,很快便稳住了队伍。随后而至的朱棣得知这一情形后,立即亲率步兵营改变了进攻的方向、纵向冲杀进去,将南军从中间撕成两段。这一下平安的人马当时大乱,被燕军分割成几段、难以整合,而朱棣随即指挥全军从中间向两侧冲击,那运粮车队完完全全暴露在毫无防守的状态下,被丘福统领的先锋营连车带粮一点儿没落地给劫了下来。
见作战已经失败,虽然痛心、可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