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燕风啸金陵-第2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兄弟二人在这里互相的嘘寒问暖、关怀体贴着,好象忘记了为什么来见这次面了似的,最后连朱楹都加入了这场手足叙旧的阵容中,场面被朱棣带得即温馨又感人。

    聊了好一阵儿,郑和走过来低声道,

    “四爷,快到午饭时间了,奴才已经为两位殿下也准备好了,就一起用膳吧。”

    “好啊、好啊,”

    朱棣看起来很高兴、连声道,

    “正好你们两个也尝尝四哥我最喜欢的北方口味的膳食。”

    “这个、好吧。”

    朱橞、朱楹两兄弟互相看了看,便又一同点头表示同意了。

    郑和出帐去吩咐亲兵们好生招待两位殿下的随行人员,之后又回到帐中在旁边继续服侍着。

    边吃着午饭,朱棣顺便又将自己的想法对两位兄弟说了说,再次强调自己要的不是为个人谋求疆土、王位这样的利益,他想达到的目的是为那些被陷害的诸王兄弟们正名,惩处朝中的奸臣、等等这些理念,听得他的这两个兄弟直发愣。

    用过了午饭之后,两位亲王便要告辞,朱棣起身相送。就这样、兄弟三人一起缓步朝帐外走着,已经和四哥熟悉起来的朱楹还在和他聊着,而朱橞却陷入了沉思。

    此时、他二人的那些随员们知道两位殿下要回去了,便一起赶了过来准备车马,周围顿时有些吵杂。看准了这个时机,朱橞忽然靠近了自己的四哥,压低了声音道,

    “四哥,我听李景隆说、皇上正打算让尚在京城之中的诸王及将领们、均带兵把守各个城门,我和他也在其中,到时候、小弟会争取负责金川门的,四哥您千万别忘了。”

    “哦……”

    朱棣何其聪慧,自然领会了他所暗示的意思,便微微一笑、点着头,

    “四哥记下了,贤弟放心好了。”

    “那么、小弟就告辞了。”

    见四哥的样子、知道他肯定是已经明白了自己的用意,朱橞的脸上也露出了轻松的笑容,后退了一步施了一礼,和朱楹一起离开了大营、朝京城方向而去了……

    想要的、最终还是没能等到——

    朱棣此时已经是彻底的死心了,知道自己的侄儿根本不会来见自己的,这就意味着在侄儿的心目中、他这位做四叔的根本就不值得相信一回,定位也只能是叛臣反王,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了……

    既然如此、也只能前进了,三年来、自己被一步步地推到了应天城下,那么就给这一历史时期迎来个结局吧,虽然尚且无法预测到底会是什么样的。

    传令全军向京城推进,可这推进的速度依然是慢得惊人,两天之后、才到了应天城的郊外,而朱棣在这几乎已经可以望到京城那灰色的城墙之时、竟然又下令全军暂缓,自己带着六千骑兵做为先锋、来到了京城的城郊。

    然而、这里的情景却令他完全的愣住了……


………………………………

第五百章 残垣断壁

    只见曾经是悠然却不失繁华的各个村落,此时竟然完全变成了一处处的废墟,明显是被大火焚烧过的残垣断壁、有的还在冒着烟,真是一片凄凉。

    这到底是出了什么事——

    震惊之余,朱棣下意识地催动着座骑、加快了前进的速度,因为他想知道在自己到达这里之前发生了什么。但这一举动、立刻引来身边几个人的紧张,因为对眼前这一幕感到意外的、并不只有朱棣一个人。

    “主公要小心。”

    一旁的郑和轻声的提醒着。

    话音未落,同样紧紧跟随着的武平文突然跃马上前、喝道,

    “什么人?出来!”

    大家均是一愣,顺着他那锐利的目光看去,却见不远处的一处断垣中、有几个人在探头缩脑。

    朱棣用眼睛一扫、觉得那些不过是些平民百姓,便扭头对郑和道,

    “三保,你过去问问那些人、是什么人将这里弄成这个样子的。注意、不要吓到他们,看样子、这些人只是一些普通百姓罢了。”

    “奴才明白。”

    答应了一声,郑和从马上跳了下来、向那处废墟缓步而来。

    见有人过来,躲在那里的人们均有些受惊,但又见来的这位态度和蔼、相貌文静,看着他们时的眼神也是十分的友好,有几个胆子比较大的便一直好奇地瞧着他。

    离得有十几步远时,郑和停了下来,略略拱了拱手道,

    “请问各位是本地的村民们么?我家燕王殿下让在下来问问,这里是出了什么事么?因何会变成这般田地?”

    “燕王……”

    其中一个汉子听了、顿时愣了愣,仔细地打量着郑和一会儿,又向稍远一些的队伍那边看了看,

    “这位官爷,您是在说燕王殿下么?燕王他真的来了么?!”

    “是啊,”

    不知道这些百姓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所以郑和意图安抚着道,

    “那边的确是燕王殿下带着人来了,不过请大家不要怕,我家殿下率领的人马、是不会做出伤害你们的事情的……”

    “我们当然知道啦!”

    那汉子竟然兴奋地跳了起来,回头对身后仍然躲着的人们喊道,

    “是燕王殿下来啦!燕王殿下真的来了!”

    “是真的么!”

    这一嗓子可不得了,转眼间不知从什么地方钻出一大群村民来,男女老少、足有上百号人,这些人看上去均兴奋不已,满面期待地问道,

    “殿下在哪里?他已经来到京城了么?”

    “殿下已经到了,就在那边,”

    见了村民们的反应,郑和倒真的有些吃惊了,边看着这群人、边点着头回答道,

    “因为带领着人马、怕惊扰了各位乡亲们,所以没有过来,请问你们这是在……”

    “我们就是在等燕王啊!”

    那汉子几步来到郑和面前道,

    “我们都是走投无路之人,几天前有个小哥儿来这里、给了我们不少银子,让我们在这里等着燕王,说殿下一定会替我们做主的。我们都已经在这里等了好几天了。”

    “有个小哥儿……”

    郑和顿时眼前一亮、问道,

    “你说的可是一位身着蓝色衫子、手中拿着一把蟠龙剑的年轻人么?”

    “正是啊,一个长得很不错的小哥儿。”

    那汉子连连点头道。

    郑和心中一喜,知道他们所说的一定就是自己心中想的那个人,瞬间放下心来、道,

    “好吧,我这就带你们去见燕王,你们看可好?”

    “多谢官爷!”

    那汉子高兴的跟什么似的,回身一招手道,

    “乡亲们、走啊,我们去见燕王殿下、求他给我们做主!”

    “走啊、走啊……”

    大家扶老携幼地从藏身处走了出来、跟在了郑和的身后。

    就这样,郑和带着这样的一支“队伍”回到了燕军先锋营面前,安抚住这些百姓后,来到朱棣的马前施礼,

    “主公,我身后那些人都是本地村民,若想知道这里发生过的事情、找他们来一问便知。”

    然后又靠近他、低声道,

    “四爷,是靖少爷让他们在此等您的。”

    “哦,是这样啊,”

    听说柴靖南曾到这里来过,朱棣的目光中也也透着惊喜、忙道,

    “那就快让乡亲们过来吧,孤王要见他们。”

    “是。”

    郑和又回到村民们面前。

    这些人中大概从前有人见过朱棣,此时正欢喜的了不得地连声说着“真的是燕王殿下”、“燕王殿下真的来了诶”,郑和不禁会心地一笑,将他们带到了朱棣的马前。

    见燕王殿下就在眼前了,村民们当时跪倒了一大片,见此情景、朱棣连忙从马上跳下来、边将几位年长的村民扶了起来、边道,

    “乡亲们快快请起来吧,能告诉孤王、这些村子到底出了什么事情了么?”

    “殿下您可不知道,”

    那刚才和郑和搭过话的汉子、回答道,

    “这都是京城里那些当官儿的干的好事!他们说殿下您就要带兵攻打应天了,让我们把房子都拆了、做什么守城用的木石,还让所有人都撤到京城里去帮着守城,可我们不想去、那些当官儿的就强迫我们。我们一气之下,宁可把房子烧了、也不给他们用做当打仗的木石,所以就……”

    “原来如此……”

    朱棣不禁叹息着,心中暗道:允炆啊允炆,你到底都干了些什么?无论如何,也不能对平民百姓做出这样的事情啊。边不住地摇头、边又问道,

    “村民们都没事吧?”

    “有大半儿去投亲靠友了,”

    那汉子答道,

    “而我们这些户人家、没有离的近的亲友,只好在这烧毁的残壁中渡日,只盼燕王殿下的到来、为我们做主。”

    说完、再次跪倒磕头。

    朱棣自少年时、在凤阳历练的过程中,便曾立志要给天下百姓一个太平盛世,所以很是见不得百姓受苦,见此情景、毫不迟疑地让郑和将他扶起来,道,

    “各位乡亲们尽可放心,孤王绝对会给大家个交待的。”

    然后回过头、叫过跟随在身边的李远,吩咐道,

    “你带一百兄弟留在此处,告诉后面跟上来的中军营,留下十顶帐蓬、三十石粮食给他们,就说是孤王的将令。”

    “末将遵令。”

    李远接令、立刻去办了……

    离开那些被烧毁的村落,朱棣本能地加快了速度,不知为什么、见过这些村民后,他的心情反倒安宁了下来,不但那些迷茫减轻了不少,甚至还想快些见到自己的侄儿了。他想问问三年来发生的这一切的一切,做为皇帝的朱允炆、到底想要什么,到底想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远远的已经可以看到金陵城的城头了——

    这回是真真正正的京城那灰色的、高大的城墙,而前面的就是金川门……


………………………………

第五百零一章 燕王万岁

    此时,朱能、丘福等众将已经统领中军从后面赶了上来,燕军将士各个严阵以待,将应天城四面围住,准备好要做最后的夺城之战,只等着攻城的炮声响起。

    然而、让大家没想到的是,朱棣却没有立即下令攻城,反倒对身边的众将们笑着道,

    “你们先不要急,孤王很想试一试、看看我能不能一个人就让这城门开启。”

    “殿下?”

    朱能一愣、劝道,

    “眼前就是京城了,无论是对京城里的那些人、还是对城外的我们来说,都是到了最后的关头,您还是不要冒这个险的好。”

    朱能的意思、大家都明白,虽然这一路之上,因为有朱允炆的‘禁杀诏’、南军中没有谁敢伤到朱棣,可现在却不同了、完全就是生死攸关之时,谁敢保证那位已经危在旦夕之间的皇帝、还会坚持“不杀吾叔”的这个念头呢?

    朱棣当然也明白这位心腹爱将的担忧,不过他心中有着一张新的牌,所以依然微笑着道,

    “大家放心好了,也许孤王只凭头上这顶麾盖、便能让那道金川门不攻自破呢,真的说不一定哟。”

    言罢,便催马率先朝着京城方向稳步前行。

    燕军十几万将士从后跟随,虽不知殿下因何会如此信心百倍,却也默默地跟进着,但是、事情的发展还真的让他们实在是无法相信,就在燕王的麾盖来到离着金川门仅有几百米处之时,那座高大的城门、竟然真的缓缓地向两侧开启,直到完全打开……

    “爹、城门开了!城门真的开了!”

    首先、朱高煦大呼小叫着,几乎从马上跳了起来。

    在众将士们惊讶的注视下,朱棣微微笑了笑、道,

    “朱能、丘福,你二人随孤王统先锋营入城,其余将士们暂时驻守在城外,没有我的将令、不得擅动!”

    “我等谨遵殿下之令!”

    看着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迎来了最终的胜利,大家心中只有喜悦,殿下让不让进城都无所谓,好好的在城外休息一下倒也不错。就这样,燕军兵不血刃、便将这座号称“坚不可摧”的金陵城在转瞬间攻克而下。

    朱棣在随行的两个儿子、两名爱将的陪同下,终于来到金川门前,而郑和及武平文依然小心谨慎地守在左右。

    刚刚走近那高大的城门洞外,只见全身戎装的李景隆和谷王朱橞、正率领全体守城军卒列立两厢,见了朱棣便撩战袍施大礼,

    “我等恭迎燕王殿下!”

    “两位快快请起!”

    说老实话,虽然对方是自己的晚辈,可回想起来、从小到大,这还是第一次见李景隆给自己真真正正地下跪、以大礼参拜,朱棣即好笑又欣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